启发式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深浅

来源 :学习报·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c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号:O1(2012)9-04-02
  作者:聂红梅
  启发式教学的宗旨是启发思维,训练能力。只有正确运用启发式教学,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提供大量的有用之才。那么,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正确运用启发式教学呢?
  一、启发式教学应注重“启”和“试”相结合
  素质教育对启发式教学赋予了更新的内涵:坚持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相结合,注重教师的“启发”和学生的“尝试”相结合。首先,尝试可以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面对全体学生而言,“不求个个升学,但愿人人成功”是符合求学者的意愿和现实的。不论是优生还是差生,都可以从尝试中获得成功,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为他们获取新的成功准备良好的心理条件。其次,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动眼、动脑、动口、动手的尝试,既培养了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又使学生在亲自尝试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把枯燥乏味的“苦学”变为主动有趣的“乐学”。这就要求教师要尽可能增大学生学习的自由度,尽量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去尝试新知识,发现新问题。例如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师让同桌二人分别扮演售货员和顾客,商店里有15支铅笔,卖出9支,还剩几支?教师启发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自己发现计算方法,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计算方法。有的用小棒一根一根地数,得出15-9=6;有的把15分成10和5先算10-9=1,再算1+5=6;有的把9分成5和4,先算15-5=10,再算10-4=6;有的先算15-10=5,再算5+1=6;有的想9+( )= 15,因为9+6=15,所以15-9=6.
  二、启发式教学应注重启发点的“准”和“巧”
  启发式教学要真正达到启迪思维,培养智能,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还必须注重启发点的优化。一是要“准”,让启发启在关键处,启在新旧知识的联接处。小学数学知识有很强的系统性,许多新知识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产生发展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加强运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指导。例如,推导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关系。教学时,在复习了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和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之后,接着提问:(1)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长有什么关系?(2)平行四边形的高和长方形的宽有什么关系?(3)底与长,高与宽分别相等,那么这两个图形的大小会怎样?(4)用什么方法能证明这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用数方格和割补证明这两个图形重合,从而由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以上启发点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这样的启发点充分起到了迁移作用,使学生理解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自然轻松的掌握了新知识,实现自主学习。二是要“巧”,在学有困难学生盲然不知所措时,在中等生“跳起来摘果子”力度不够时,在优等生渴求能创造性的发挥聪明才智时予以点拨,使其茅塞顿开。
  三、正确处理好启发式教学与讲授式教学的关系
  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理性知识少等原因,讲授式教学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把启发式教学和讲授式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符合现代教育的需要。下面试以“三角形的面积”为例来说明。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之前,必须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图形、分类,三角形的底及对应的高。由于学生初次接触这些知识,所以通过讲授式教学方式让学生掌握,为学习三角形面积打下基础。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时,就要引导以学生自己探索为主,贯彻启发式教学。
  (1)回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怎样推导出的?得出要把三角形面积计算问题转化已学过图形的面积计算问题。
  (2)动手操作,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饨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已经学过的图形。
  (3)探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底与三角形的高、底有什么关系?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三角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然后得出:任意三角形面积是相应长方形面积的一半,进而得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从中可以发现,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索,加上教师的有机讲解、辅垫,学生轻松掌握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作者单位:山东省鱼台县王鲁镇大聂小学272300)
其他文献
编号:H1(2012)16-01-02  作者:邓家梅  欧阳修(1007-1072)北宋著名文学家,宋代诗人革新运动的领袖,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提倡古文运动,继承并发展了唐代韩柳开创的古文运动的理论和实践,力反骈文流弊,积极推动宋代的诗文革新,确立了散文在文学中的地位。苏轼《六一居士叙》中说:“自欧阳子出,天下争自濯磨,以通经学古为高,以救时行道为贤,以犯颜纳谏为忠,长育成就……欧阳子之功最多
期刊
编号:H1(2012)8-02-02  作者:聂倩倩  一个创造型的人才必须善于多向思维。我们在重视聚合性思维的基础上,更要重视发散性思维的训练,着重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独特性,鼓励学生自由思考,异想天开,不落俗套。语文教学要多给学生提供发散思维的机会,安排一些能够刺激学生发散思维的环境,逐渐培养学生多面向、多角度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习惯。下面就自己多年的教学体会,谈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
期刊
编号:H1(2012)10-04-04  作者:王成俊  现代阅读教学中,充分的突出了“读”这一基本核心。因为朗读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可以促进学生在学习语文时对语言的积累和运用,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并且《新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要使阅读真正地成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就要培养其朗读能力,培养朗读习惯,激发朗读的兴趣。再者,在阅读教学中,
期刊
编号:J2(2012)10-04-01  作者:王书锋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有这样的断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些哲理性的语句都强调了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兴趣培养起来,才能更好地学好历史,那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巧设情境,激发兴趣。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该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
期刊
编号:H3(2012)8-03-02  作者:丁宝莉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中学生这个年龄的特点是:爱说爱动,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如果教学中忽视这些特点,单纯沿用传统教学模式,使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机械地讲解,把他们纯粹当成知识的容纳器,填鸭式地向他们灌输语法、词汇,他们便不感兴趣,因而也就谈不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如果教学得法,便可事半功倍。要取得这样的好效果,趣味
期刊
编号:O1(2012)8-04-01  作者:袁秀峰  在学习高中数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听到学生反映上课听老师讲课,听得很“明白”,但到自己解题时,总感到困难重重,无从入手;有时,在课堂上待我们把某一问题分析完时,常常看到学生拍脑袋:“唉,我怎么会想不到这样做呢?”事实上,有不少问题的解答,同学发生困难,并不是因为这些问题的解答太难以致学生无法解决,而是其思维形式或结果与具体问题的解决存在着差异,也
期刊
编号:G40(2012)10-01-01  作者:吕佳  近年来,职业教育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直接影响和作用,已经被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所证实。尤其是德国推行的“双轨制”职业教育,是德国在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中一项十分成功的制度。德国利用职业教育培养了大量技术型、实用型人才,对战后德国的经济腾飞做出了巨大贡献,并被世界所公认。  德国的职业教育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可以和欧洲职业教育发展历史
期刊
编号:G40(2012)9-01-01  作者:任宇君  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和学习环境,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地位得以更充分的发挥,在实行新课改的今天,改变旧的教育教学模式显得势在必行。  一、竞选班干部,增强学生责任感,加强班级管理  开学初,在班里,通过竞选我组建了一个完善的班委会,有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和纪律委员等。为充分发挥班干部的带头作用,我多次要求他们要严于律己,
期刊
编号:O1(2012)8-03-03  作者:侯均会  课堂导入是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和手段,它是课堂教学的必需环节,也是教师必备的一项教学技能;它既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依托,也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恰当的导入有利于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积极思维,唤起求知欲,为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取得奠定基础。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
期刊
编号:O1(2012)10-04-03  作者:许亚丽  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教育也在不断探索着更新更有效的学习方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中指出,要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即新课程标准下的教育应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发与提升,关注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的乐趣。目前我国教育现状中存在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