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答好“文言文概括与分析”题

来源 :语数外学习·高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ye1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语:“文言文概括与分析”题,其选项似是而非,令考生常难以判断。不少同学都有类似的困惑:这种题到底应该怎么做?从近年高考文言文命题来看,基本上是要求考生选出错误的一项。那么,从了解错项类别入手,找解题方法,是一条捷径。
  
  对文言文阅读的考查一直是高考的重点,涉及的考点和采用的题型也比较稳定。从近几年全国大多数省市的高考试题来看,文言文阅读一般设有四道题:文言实词或虚词、信息的筛选、概括与分析和文言句子的翻译。其中第3道概括与分析的题目一般融合了两个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这道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文意的整体把握,是文言文阅读的重点。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是对文中信息进行归纳和概括,对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进行综合的判断与推理。它要求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的基础上,梳理句与句之间内在关系,依据情理辨清主次信息,进而明确文章的主旨。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其难度显然比把握文意要高一层。它要求考生答出某个论点的论据,某个事件发生的原因,某种发展的结果等。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指作者通过文章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和感情色彩;“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要求能历史地从作者所处时代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作者的思想倾向、感情色彩作出客观的剖析、评价。它要求同学们能从阅读材料中概括出作者自己的看法,并进行较为准确地评价,既考查大家的分析概括能力,又考查大家的判断评价能力。
  
  一、了解高考题目的特点
  
  我们具体看一看近年来高考试题中文言文阅读在这一点上的设题情况:
  【例1】(2007年高考全国卷Ⅰ)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宋均早年任郎官时好读经书,常用休息日从师学习,精通《诗》《礼》二经,长于论辩。任上蔡令时执政平稳,不做偏激之事,体现了宽厚的风格。
  B. 宋均任九江太守时,认为虎豹鼋鼍所以为害,在于未能善待它们,应摒除贪欲,撤除槛阱;对于共祠唐、后二山的习俗,主张不应当因此肆扰百姓。
  C. 宋均在尚书令任上正直敢言,任地方官又有治绩,故而深受皇帝赏识。他因病请求辞职时,皇帝给他优厚待遇,不仅派人问候,同时仍想委以重任。
  D. 宋均认为烦苛的人,可能廉洁守法,而那些狡诈刻毒的人,却会带来灾祸;早年任尚书令时即想以此向上陈告,只是限于当时形势,因而未敢上奏。
  A项主要是概括信息,包括早年任郎官时勤奋学习的情况和任上蔡令时执政的情况。B项是对文中人物观点的概括,主要是九江太守任内的情况。C项是概括宋均在尚书令任上的情况,还包括了对句与句之间内在关系的判断。D项是错误的选项,主要是对句意的把握。
  【例2】(2007年高考安徽卷)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从一方古砚起笔,围绕人们对待古物的不同态度展开议论,借题发挥,联系现实,最后点明了写作缘由。
  B. 文章第二自然段指出,流传到后世的古物,在它所产生的那个时代,只是被当作一件普通的物品来对待的。
  C. 作者认为,真好古的人,搜求古物,追慕古人的道德文章;假好古的人,或附庸风雅,或谄媚权贵以逐利求进。
  D. 文章对当时盲目好古、仿古、造假的风气进行针砭,体现了作者直面时俗的批判精神和卓尔不群的个性特征。
  A项是对文章的结构和思路的分析。B项是对段的概括,也是对作者观点的概括。C项是对作者观点的概括。D项是错误的选项,是对文章中心思想的概括。
  从上面两道题目来看,2007年高考全国Ⅰ卷选用的是《后汉书·宋均传》,是一篇传记作品;安徽卷选用的是明代许獬的《古砚说》,是一篇带议论性的文章。这两种风格的文章代表了近几年高考文言文选材的两种方向。全国Ⅰ卷的四个选项只涉及“归纳和概括”的能力,而安徽卷则涉及到了 “概括和分析”两种能力。如果我们对近几年高考试题进一步分析,就会发现,由于受到阅读材料的限制,传记类的记叙文往往只涉及归纳和概括方面的能力,带议论性的文章才涉及分析方面的能力。
  
  二、熟悉考题设错的技巧
  
  到目前为止,概括和分析这类题都是采用选择题的形式来考查,且基本上是选错误的一项。2004到2007年共七十余套高考试题,只有两套试题要求选正确的一项。因此,了解错误选项设置的特点,对我们做此题很有帮助。那么错误项的设置到底有哪些类型呢?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错误类别。
  1. 曲解词义,背离原意
  因词义的不同理解或句子陈述对象的省略而造成理解上的错误,致使整体理解背离了原意。如例1的D项就是此种类型。原文说“常以苛察之人,身或廉法,而巧黠刻削,毒加百姓,灾害流亡所由而作。”意思是,苛刻细察之人可能廉洁守法,但他们的狡诈刻毒施加到百姓身上,往往会给百姓带来灾害。陈述的对象是一种人,而D项却理解为两类人。
  2. 改变对象、张冠李戴
  把此人做的事说的话移到彼人身上,或叙述时改变了时间、地点和职位等。
  【例3】(2005年高考北京卷)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崔杼与庆封的交往是小人之间的勾结和利用。
  B. 鲁国由于荆灵王的干涉而赶走了庆封。
  C. 崔杼因家破人亡而自杀身死。
  D. 按照大义行事的人才会有真正的友谊。
  本题错误项是B项。荆灵王干涉的是吴国,而非鲁国;鲁国赶走庆封是因为齐国施压,而非荆灵王。这是典型的张冠李戴。
  3. 以偏概全,夸大其辞
  主要表现为,抓住一点,将其放大,扩大了陈述对象的范围,推理过于绝对化。
  【例4】(2006年高考全国卷Ⅰ)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何远任录事参军时尽心尽力,很受上级信任倚重;但性情刚正严厉,任武昌太守时常因小事鞭罚吏民,因而被检举审理的罪状有十数条之多。
  B. 何远坚守节操,不逢迎上司,太守王彬巡察属县,何远仅给他提供干粮、饮水;为官有才干,任始兴内史时,未再发生过界内盗匪抢掠侵犯的事。
  C. 何远在任时,像经营家业一样整治辖境,百姓为他建造生祠,皇帝也下诏予以表彰;但在东阳太守任上,由于遭到受罚者的诬告,而被免职还家。
  D. 何远品行正派,不徇私情,与人交往不受请托,也不拜访他人;为人轻财好义,能周人之急,说话从无虚妄,大家始终无法找到他说谎话的证据。
  此题选B项。说何远任始兴内史时辖境没有盗匪抢掠侵犯之事,言过其实,夸大其辞。原文只说侯朗不敢在始兴犯事,不代表别人不敢犯事;未再发生也不符合情理。
  4. 无中生有,添枝加叶
  选项中平添原文中没有依据的内容。如例2,D项是典型的无中生有,文章根本没有提到“造假的现象”,也没有任何依据,而选项却在盲目好古、仿古的基础上平添“造假”的风气。
  5. 牵强附会,强加关联
  把没有关系的说成有关系,把不是因果关系的说成是因果关系,等等。
  【例5】(2007年高考重庆卷)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A. 李东阳幼时聪明颖悟,擅书法,深得皇上喜爱。十八岁中进士后进入仕途,不断得到升迁。
  B. 弘治十七年,李东阳给皇帝上疏,描述了奉命往祭途中所见所闻的严重灾情,令人触目惊心;同时,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C. 李东阳一路上听取了各种意见,认为产生灾异的根源在于势家巨族、亲王贵戚、内廷 官员互相勾结,危害百姓。
  D. 为了革除蒙蔽之祸,李东阳请求皇上将以前的各种建议详细地加以整理并择善实施。
  本题分析不正确的项是C,对“产生灾异的根源”的分析有误。从原文看,“始于容隐,成于蒙蔽。容隐之端甚小,蒙蔽之祸甚深”以及“然诏旨频降,章疏毕陈,而事关内廷、贵戚者,动为掣肘,累岁经时,俱见遏罢”才是灾异的根源。把不是因果关系的说成是因果关系,这就是典型的牵强附会。
  6. 胡乱杂糅、改变事实
  就是把不是同一时间、地点的事糅合起来表述,给人一种似是而非的感觉。如:
  【例6】(2004年高考北京卷)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辛公义早年即失去了父亲,却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B. 辛公义用实际行动改变了岷州亲属有病不加照料的不良风气。
  C. 辛公义到牟州后十多天就使牟州的监狱中不再有积压的案子。
  D. 辛公义的行为使牟州的罪人受到感动,诚心服罪,不再打官司。
  本题的错误项是D项。把罪人诚心服罪和诤讼者放弃诉讼不再打官司两件事杂糅在一起了,使得“不再打官司”的主体变成了“罪人”,这就改变了事实,背离了原意。
  此外,还有“不重原文、主观臆断”,“忽视时代、以今论古”等类型,这里不一一赘述。
  
  三、掌握有效的解题方法
  
  怎样辨析这些错误的类型,做好此类题目呢?
  从概括的角度看,必须准确、全面;从分析的角度看,要整体地分析,历史地评价。我们在复习备考的时候,应该注意对文言文材料整体阅读,总体把握,依据文体特点抓重点词语、抓关键语句,理清文章的层次;在把握要点和中心的基础上,分析判断细节;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加深对文章内容及主旨的理解;通过理解作者对人物的描写、人物的主次关系、对事件的叙述、详略的安排等,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是爱是憎,写作的意图是赞扬还是讽刺,文章的主旨是要读者吸取什么教训还是获得什么启示。对议论文也要通过论点、论据和论证的分析,联系作者的身世和所处的时代,重点弄清作者的观点态度。
  解答文言文阅读的概括分析题,具体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审题,弄清命题要求
  高考试卷中此类题目,题干提问方法和用语风格比较固定。如,“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等。有的是理解,有的是概括,有的是分析;都是选“不正确”的一项。通过审察题干,可以大致了解选项涉及的考点,做到心中有底。
  2. 审读选项,判断选项内容是否符合文意
  这是做此题的关键。一般来说,每一个选项都会包含多重信息,我们要找到每一层信息在原文的对应语句,比较它们意思是否一致,再作出判断。如例1的A项,它包含了六个信息点:“宋均早年任郎官时好读经书”,“常用休息日从师学习”,“精通《诗》《礼》二经”,“长于论辩”,“任上蔡令时执政平稳,不做偏激之事”,“体现了宽厚的风格”。如果这六处都与原文的意思相符,我们就可以判定此项符合文意。结合上文所述的错误项设置的类型,我们在审读选项时要特别注意几种情况:
  (1)如果选项叙述了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包括不同的阶段,不同的任职,不同的地方做的事,我们就要仔细辨析,是否有张冠李戴或胡乱杂糅的现象。如例3的B项。
  (2)如果选项中出现了“因而”“所以”“根源在于”“因为”“以致”等词语,我们就要仔细辨析,是否有牵强附会、强加关联的现象。如例5的C项。
  (3)如果选项中出现了“完全”“绝对”“从未”“必然”等词语,我们就要仔细辨析,是否有以偏概全,夸大其辞的现象。如例 4的B项。
  遇到这些情况,我们要形成一种条件反应,仔细分析,谨慎判断。
  3. 认真读完所有选项,全面综合地作出判断
  很多同学在作题时,为了抢时间,而显得急躁。主要的表现是,不读完所有选项,却急于作出判断。有的是一个选项只读完一半就作出判断,有的是只读完了前面一个两个或三个选项就作出了判断。其实,有时候我们认为正确的未必正确,认为错误的不一定错误。我们应充分比较“错误”的大与小、明显与不明显等方面的情况,利用排除法进行全面综合的判断,切忌急躁鲁莽。
  4. 回扣原文,仔细检查,最后定论
  在考试的实际过程中,我们一般是读完一遍后就做题,此时对文章的理解不一定深刻全面。我们通过做概括和分析这道题目后,三项正确选项所涉及的内容,对我们进一步理解文章有提示和帮助,以前不大明确的内容,现在明确了。我们凭借这些提示再次浏览全文,对前面所做的题(包括概括与分析这道题)做一个重新的审视,这样就可以是万无一失了。
  当然,方法和技巧只是“末”,是辅助手段;注意积累,扩大知识面,提高阅读能力,才是万无一失的“本”。
  【作者单位:湖北省黄冈中学】
  责任编辑:周俊
其他文献
一、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1—3题。    冰在地球上的某些地区正在逐渐消失  不能把冰看作是固态水的简单累积。冰不仅储有大量的水,还是保持地球能量平衡、热平衡的重要因素。举个例子:南极洲被冰层覆盖的表面约为1300万平方公里,到了冬季则超过2000万平方公里。南极大陆的永久冰层厚度超过3000米,其余都是冰山或漂浮在海面上的冰,其体积大小在一年中随着四季温度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在结冰或融冰过程中
期刊
文言词汇主要以单音节为主,我们往往把对文言虚词的关注放在单音节虚词上面,而忽略了复音虚词,其实一些常见的文言复音虚词对于理解文章是至关重要的。下面我们以文言文中一些常见的复音虚词为例,谈谈文言复音虚词的学习。    一、知其源流    语言的发展、演变是其基本规律之一。从现代汉语的角度来观察,有一些双音节虚词在古代汉语中是一个短语结构;反过来说,在古代汉语中有一些短语结构由于语义的相宜,又经常同时
期刊
同学们都知道审题是关键,也是最容易出错的环节。黄老师审题妙招在于:一是切分材料要点,选择切入角度;二是判断题眼的6种表现形式;三是6种实用可行的操作方法。相信同学们学会这三招,则审题关隘,轻松而过!  高考就一般情况而言,审题一旦过关,且有自己的独到发现,这就为获得一个高分迈出了一大步。如何快速审题,稳操胜券呢?概括为一句话就是:全面落实命题要点,快速捕捉命题文眼,掌握几种审题方法。    一、全
期刊
诗歌鉴赏是高考的重要内容,这本是较为容易的得分点,可考生得分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考生在答案拟制时没有标准、缺乏规范。依据多年教学教研经验,笔者认为,给诗歌鉴赏题拟制答案有四项基本原则:  首先是描述对象原则。纵观近几年高考试卷中的诗歌鉴赏题,不外乎是词语品味、语句赏析、手法分析等,归根结底是品赏诗歌的词语和句子,而它们总有自己的描述对象。所以,在拟制答案时,第一要考虑的是,试题要求品赏的词语
期刊
编者语:高考是人生舞台上非常重要的一场戏,每一位考生都希望演得尽善尽美。你当然不希望因意外而演砸。然而,当作文时间不够了,交卷时间迫在眉睫,或者写到一半的时候,感觉不大好,发生偏题、跑题……别着急,只要临危不乱,急中生智,就能写出一篇出乎意外的好作文。    考场上常常出现意外情况,如何处变不惊,稳操胜券?对此有一个心理和措施上的准备是很有必要的。本文针对考场作文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形,提供一些方法帮
期刊
分析高考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阅读材料的命题特点,可以发现:该类题型相当稳定,一般是选择题,要求考生根据材料,选出符合(或不符合)原文文意(或题干要求)的选项。这样,解答科技文阅读题可以从排除干扰项(即不符合原文意思的选项)人手;而要寻找出干扰项,就必须了解干扰项的设置方法。一般而言,命题者设置干扰项主要是在概念、判断、推理上做文章,其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1 答非所问    指选项表述与题
期刊
落第长安  唐·常建  家园好在尚留秦,耻作明时失路人。  恐逢故里莺花笑,且向长安度一春。    杂诗  唐·无名氏  旧山虽在不关身, 且向长安过暮春。  一树梨花一溪月, 不知今夜属何人?    【赏析】  考场失意,千百年来就是读书人心中永远的伤痛,无数士人在仕进之旅中尝尽辛酸。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将这种情绪诉诸笔端。常建的《落第长安》和无名氏的《杂诗》就充分刻画了金榜无名的失望和
期刊
高考现代文阅读多为散文和小小说,其中又以散文的考查占大多数。选文的体裁是散文还是小说并不重要,它们都只不过是能力考查的载体,关键在于掌握答题方法。下面是对高考现代文阅读主观题部分的出题角度和答题方法进行一些分析总结。    一、常见命题角度    从最近五年的高考命题来看,文学作品阅读一般设计为4—5个题目,分值在17—22分之间。其常见考查角度通常为以下几类:  1. 理解文中重要字词的含义  
期刊
近年来,随着高考对“正确使用词语”考查的深入,各种新生词、新题型层出不穷。现就“正确使用词语”这一考点出现的一些新变化谈谈自己的浅见。    1.适应新的高考题型    将传统的选择题型改头换面,来达到对“正确使用词语”这一考查目标的考查。其考点包括正确理解和正确使用两个层面,即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根据语境正确使用词语(包括使用得好不好)。下面我们就结合一道题目来说:  【例1】(200
期刊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的1—4题。    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与中华文明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和谐观念的确立源远流长。在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基础的先秦典籍中,尤其是在儒家学说和道家学说中,对和谐观念已有明确论述,并给予了崇高评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的概念内涵十分丰富,外延无限广泛。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个人举止到国家行为,从产品交换到文学艺术,从思维方式到生活方式,无不追求和谐。饮食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