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在教书匠和教学艺术家之间,最大的区别恐怕就是具有教学的创造性了。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在《苹果里的五角星》一课的教学中,我努力以其朴实而又新颖的教学方式,激活学生探究的欲望,在学习语文的同时,让学生去发现课文和生活中的“五角星”。这一堂课力求训练扎实,生动活泼、富有创新意识,主要体现在:
一、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突显一个“精”字
是选择适应教学的学生,还是选择适应学生的教学,这是一个重要的教学指导思想。这节课打破教师习以为常三课时教一篇课文的常规,通过讲练结合的方式,用两课时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学设计便于操作,简约而有效。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取得最大的成效呢?有效的做法是:
1.精心设问,给学生留下自主探究的时间。
本课教学,删去了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删明知故问的问题。二是删学生读了课文以后就能弄懂的问题,无意义的问题缺乏思考价值,不能开掘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学生的思想认识也不可能得到提升。三是删去和本课教学目标无关的问题。长期以来,人们将语文教学比作一个筐,什么东西都往里装。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教学目标定位不够准确,忽视了语文教学本质的东西。一节课中,我们所教的知识不可能面面俱到。本堂课在问题的设计上围绕的一条主线就是“苹果里只是藏着‘五角星’吗?为什么千百年来人们没有想到苹果里藏着‘五角星’?”进而引导学生感悟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法。这样,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精讲精练,给学生提供学用结合的空间。
学习语言是一个由外部语言不断内化的过程。我们总是习惯于以理解课文内容为主线来组织教学结构,用教师的分析讲解来挤占或取代学生的主体感知。本课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去接触课文中丰富多彩的语言,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没有忽视字词的训练。如第一课时,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体现了“书不读熟,不开讲”的理念。在字音的指导上,突出易读错的多音字,并且巧妙地引导学生根据字义判断多音字的读音,帮助学生寻找规律,达到举一反三、自主学习的目的。字形的教学,重点提示易错笔画,这有助于强化记忆,消灭错别字。分析字形之后,再让学生描红,及时巩固所学的汉字。对四年级的学生,教师仍不能忘记提醒学生写字的姿势,将习惯培养渗透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细微之处见真情。对词语的理解上,则随课文适时点拨,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会遣词造句。如“魅力”一词的教学,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从“人、美景、运动、游乐项目”等方面进行发散思维,准确使用“魅力”一词。
二、方法多样,注重内化,突显一个“活”字
灵活的教法表现在为学生提供了有效的合作交流机会,激发了学生探索的主动性。在课堂上让学生横切苹果和竖切苹果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为什么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循规蹈矩地切苹果。学生在交流中体会到正是因为传统的切法好拿、好吃、好切、好分,人们才会被老经验束缚,进而也错过了发现创造的机会。由于课堂给学生提供了动手切一切,用眼看一看,动脑想一想的机会,学生在观察和交流中才产生了新的冲动:横切梨子会出现什么图案?生活中换一种思维方式,会有哪些收获?教学即将结束之时,学生的兴奋点已不仅仅停留在苹果里的“五角星”上。他们又有了新的思考、新的发现……教师巧妙地引导,不正激活了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吗?灵活的教法还表现在适时、适度地对教材进行改编和补充。第二课时的教学,我设计了一个填空题,对课文内容进行了扩充。这样的补充阅读和练习,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本节课的教学,产生了以下两方面的效应
1.“激励”效应——小中见大。
(1)多种形式的激励,为学生主动学习奠定基础。在教学中,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强化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内在动力,让学生在主动性的学习状态中自觉地探索知识。
(2)适度的语言激励,让学生获得自信。对学生精彩的朗读和发言,给予了及时的肯定;对学生的不足,给予适时地引导,提高了表扬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2.“放大”效应——由此及彼。
(1)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最重要的是学生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地自主学习。这节课上,无论是词语教学,还是理解课文内容,都注重学法指导,真正达到“授予渔”的目的。
(2)让学生懂得解决问题的途径。教学要基于课本,同时又要高于课本。本节课,注意寻找课内外知识相互渗透的最佳结合点。如引导学生读名人名言,让学生在阅读和练习中知道遇到问题应如何解决,换一种角度思考问题,可能会有新的发现和收获。
当然,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课堂留给学生读书的时间较少,将教学重点放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层面上,教学时间有所富余。本节课的教学给我的启发是:在以后的每一节课中,都要把握好读、讲、议的度,在引导学生讨论交流的同时,仍要给学生留有充分读书感悟的时间,让学生读出形,读出情,读出趣,真正将课文的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在时间的分配上更加科学、合理。
一、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突显一个“精”字
是选择适应教学的学生,还是选择适应学生的教学,这是一个重要的教学指导思想。这节课打破教师习以为常三课时教一篇课文的常规,通过讲练结合的方式,用两课时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学设计便于操作,简约而有效。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取得最大的成效呢?有效的做法是:
1.精心设问,给学生留下自主探究的时间。
本课教学,删去了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删明知故问的问题。二是删学生读了课文以后就能弄懂的问题,无意义的问题缺乏思考价值,不能开掘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学生的思想认识也不可能得到提升。三是删去和本课教学目标无关的问题。长期以来,人们将语文教学比作一个筐,什么东西都往里装。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教学目标定位不够准确,忽视了语文教学本质的东西。一节课中,我们所教的知识不可能面面俱到。本堂课在问题的设计上围绕的一条主线就是“苹果里只是藏着‘五角星’吗?为什么千百年来人们没有想到苹果里藏着‘五角星’?”进而引导学生感悟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法。这样,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精讲精练,给学生提供学用结合的空间。
学习语言是一个由外部语言不断内化的过程。我们总是习惯于以理解课文内容为主线来组织教学结构,用教师的分析讲解来挤占或取代学生的主体感知。本课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去接触课文中丰富多彩的语言,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没有忽视字词的训练。如第一课时,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体现了“书不读熟,不开讲”的理念。在字音的指导上,突出易读错的多音字,并且巧妙地引导学生根据字义判断多音字的读音,帮助学生寻找规律,达到举一反三、自主学习的目的。字形的教学,重点提示易错笔画,这有助于强化记忆,消灭错别字。分析字形之后,再让学生描红,及时巩固所学的汉字。对四年级的学生,教师仍不能忘记提醒学生写字的姿势,将习惯培养渗透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细微之处见真情。对词语的理解上,则随课文适时点拨,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会遣词造句。如“魅力”一词的教学,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从“人、美景、运动、游乐项目”等方面进行发散思维,准确使用“魅力”一词。
二、方法多样,注重内化,突显一个“活”字
灵活的教法表现在为学生提供了有效的合作交流机会,激发了学生探索的主动性。在课堂上让学生横切苹果和竖切苹果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为什么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循规蹈矩地切苹果。学生在交流中体会到正是因为传统的切法好拿、好吃、好切、好分,人们才会被老经验束缚,进而也错过了发现创造的机会。由于课堂给学生提供了动手切一切,用眼看一看,动脑想一想的机会,学生在观察和交流中才产生了新的冲动:横切梨子会出现什么图案?生活中换一种思维方式,会有哪些收获?教学即将结束之时,学生的兴奋点已不仅仅停留在苹果里的“五角星”上。他们又有了新的思考、新的发现……教师巧妙地引导,不正激活了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吗?灵活的教法还表现在适时、适度地对教材进行改编和补充。第二课时的教学,我设计了一个填空题,对课文内容进行了扩充。这样的补充阅读和练习,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本节课的教学,产生了以下两方面的效应
1.“激励”效应——小中见大。
(1)多种形式的激励,为学生主动学习奠定基础。在教学中,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强化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内在动力,让学生在主动性的学习状态中自觉地探索知识。
(2)适度的语言激励,让学生获得自信。对学生精彩的朗读和发言,给予了及时的肯定;对学生的不足,给予适时地引导,提高了表扬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2.“放大”效应——由此及彼。
(1)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最重要的是学生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地自主学习。这节课上,无论是词语教学,还是理解课文内容,都注重学法指导,真正达到“授予渔”的目的。
(2)让学生懂得解决问题的途径。教学要基于课本,同时又要高于课本。本节课,注意寻找课内外知识相互渗透的最佳结合点。如引导学生读名人名言,让学生在阅读和练习中知道遇到问题应如何解决,换一种角度思考问题,可能会有新的发现和收获。
当然,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课堂留给学生读书的时间较少,将教学重点放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层面上,教学时间有所富余。本节课的教学给我的启发是:在以后的每一节课中,都要把握好读、讲、议的度,在引导学生讨论交流的同时,仍要给学生留有充分读书感悟的时间,让学生读出形,读出情,读出趣,真正将课文的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在时间的分配上更加科学、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