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多媒体教学因其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认可,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多媒体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使用也不尽如人意,出现很多问题。从4个方面分析这些问题,希望能引起语文教师的注意,合理利用多媒体,为课堂教学服务。
关键词 多媒体;初中语文;课件
近年来,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其丰富的表现形式、直观的感受得到很多教育工作者的青睐,频繁地被用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与传统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手段有着巨大的优势,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是,在多媒体的实际操作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对此进行具体分析。
1 教师对多媒体的使用有思想上的“误区”
多媒体技术在现在的初中语文课堂中已经被广泛地使用,也取得很好的成效,但是一些教师对于多媒体的使用在思想上有着很大的误区:不使用多媒体就是落后,就是跟不上新课程改革的大形势。为了追求时髦,为了追赶潮流,而盲目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甚至到了没有多媒体不上课的地步。因为那么多教师都用了多媒体,多媒体已经成为现今教学手段的标志,如果自己不用,一来表示自己落后了,跟不上时代潮流了,二来怕被领导批评,怕评不上各种奖项。所以,这些教师被“为了用多媒体而用多媒体”的心理左右,就忽视了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不管三七二十一,不管是什么类型、什么题材的课程,都要用到多媒体。只要营造出课堂热闹、学生活跃的教学氛围,并且能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肯定,那么,就算是课堂教学的成功了,至于课堂实效、学生实际学到了什么,反而成了不重要的问题。教师在这种心态的支配下去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只能是表面热闹、虚假繁华,上课时热热闹闹,下课后学生晕头转向,根本学不到什么东西,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根本不会得到提高。长期下去,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使学生产生厌学感。
2 多媒体课件脱离学生实际
在实际教学中,多媒体课件脱离学生实际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教师套用现成的课件,没有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进行设计制作。“课件”是多媒体教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需要教师精心准备的部分。但是一些教师有可能是因为主观上懒惰的原因,也有可能是电脑技术比较差,自己做的课件不好的原因,总之就是将别人现成的课件不加改动地拿过来,在自己的课堂上使用。借鉴别人的成果没什么不可以,但是如果是原封不动地照搬硬抄,则是错误的。因为学生的具体情况是不同的,别人做好的课件是根据他当时的情况而做的,肯定不能满足你们班学生的需求,于是就出现了授课流程不顺畅,学生有怨言,课堂效果不满意等状况。这样的强扭硬用课件对于课堂教学有着非常不好的影响。另外一种情况是教师把全部精力都放到制作课件上了,反而忽视了研究教材和学生,从而使课件脱离了学生实际,成为没有用的“华美装饰”,反倒成了本末倒置了。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学是为了能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所以教师要研究学生,分析学生的具体情况,了解学生的想法和需求,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出发考虑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教师制作的课件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那么,再精美又有何用呢?
3 课件“统治”课堂,师生思想和情感的交流被淡化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思想交流、情感沟通是非常重要的,教师从学生的眼神和面部表情接收信息,然后做出相应的反映,而学生也可以从教师的面部表情和手势得到鼓励,受到启发。这种交流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掌控课堂的必要手段。在这样的情感交流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积极参与教学,创造性的思维得到启发,“听、说、读、写”各种能力得到全方位的提高。但是在一些教师的课堂上,由于信息量大,多媒体课件“统治”了课堂,教师只是电脑操作员和讲解员,忙于操作和解释画面,省去了和学生的交流,学生成为被动接受机器满堂灌的“容器”,忙于记笔记、做练习,而失去和教师互动以及提问、思考的机会,教师和学生都沦为机器的“奴隶”。这样的做法,和应试教育下的课堂没有什么不同,只是从人的灌输变为机器的灌输。少了这种情感上的交流和沟通,课堂上就少了一些“人气”,更不要谈和谐、融洽、热烈的课堂氛围了。长此以往,学生肯定会产生学习倦怠感,学习效率就得不到提升。
4 远离文本,限制了学生思维想象的空间,影响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
语文课堂上学生不仅要动口、动脑,还要多动手,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学生读读文本、记记笔记,对于语文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多媒体占据主导的课堂,学生在一节课中一直在看大屏幕,不看课本、不读文章、不记笔记,这样的远离文本、淡化教材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这种形象思维能力的形成需要有一个学生思考、领悟的过程,而这种领悟需要建立在熟读文本的基础上。语言文学之所以吸引人,就是因为它有一定的模糊性,有广阔的思维和想象空间,人们常说的“一千个人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就是这个道理。因为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不同,人生观有差异,所以每一个人读相同的文本都有不同的情感体验,也有不同的思维想象,由此才能提高思考力、想象力、联想力,才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质。但是如果不让学生自己思考,就直接用多媒体把自己或他人的感悟用画面、音乐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这就影响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影响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感悟能力,影响与制约了对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对语言文字的审美作用、思想陶冶性、情感感化功能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综上所述,多媒体教学是传统教学方式的有益补充,有着巨大的优势,但是教师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多媒体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还存在许多不和谐的因素。因此,语文教师面对多媒体教学应该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和合理的运用,摒弃其缺点,发挥其优势,在实际教学中为自己和学生更好地服务。
参考文献
[1]董丽华.关于中学语文多媒体课件制作的两点建议[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7):79-80.
[2]翁建斌.中学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9(14):77.
[3]原清华.中学语文多媒体课堂教学的思考[J].新课程:教研版,2010(12).
[4]黄丽玲.多媒体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利弊初探[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论坛,2010(2).
[5]王二平.运用多媒体辅助中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教师,2011(7).
(作者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第八中学)
关键词 多媒体;初中语文;课件
近年来,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其丰富的表现形式、直观的感受得到很多教育工作者的青睐,频繁地被用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与传统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手段有着巨大的优势,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是,在多媒体的实际操作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对此进行具体分析。
1 教师对多媒体的使用有思想上的“误区”
多媒体技术在现在的初中语文课堂中已经被广泛地使用,也取得很好的成效,但是一些教师对于多媒体的使用在思想上有着很大的误区:不使用多媒体就是落后,就是跟不上新课程改革的大形势。为了追求时髦,为了追赶潮流,而盲目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甚至到了没有多媒体不上课的地步。因为那么多教师都用了多媒体,多媒体已经成为现今教学手段的标志,如果自己不用,一来表示自己落后了,跟不上时代潮流了,二来怕被领导批评,怕评不上各种奖项。所以,这些教师被“为了用多媒体而用多媒体”的心理左右,就忽视了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不管三七二十一,不管是什么类型、什么题材的课程,都要用到多媒体。只要营造出课堂热闹、学生活跃的教学氛围,并且能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肯定,那么,就算是课堂教学的成功了,至于课堂实效、学生实际学到了什么,反而成了不重要的问题。教师在这种心态的支配下去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只能是表面热闹、虚假繁华,上课时热热闹闹,下课后学生晕头转向,根本学不到什么东西,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根本不会得到提高。长期下去,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使学生产生厌学感。
2 多媒体课件脱离学生实际
在实际教学中,多媒体课件脱离学生实际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教师套用现成的课件,没有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进行设计制作。“课件”是多媒体教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需要教师精心准备的部分。但是一些教师有可能是因为主观上懒惰的原因,也有可能是电脑技术比较差,自己做的课件不好的原因,总之就是将别人现成的课件不加改动地拿过来,在自己的课堂上使用。借鉴别人的成果没什么不可以,但是如果是原封不动地照搬硬抄,则是错误的。因为学生的具体情况是不同的,别人做好的课件是根据他当时的情况而做的,肯定不能满足你们班学生的需求,于是就出现了授课流程不顺畅,学生有怨言,课堂效果不满意等状况。这样的强扭硬用课件对于课堂教学有着非常不好的影响。另外一种情况是教师把全部精力都放到制作课件上了,反而忽视了研究教材和学生,从而使课件脱离了学生实际,成为没有用的“华美装饰”,反倒成了本末倒置了。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学是为了能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所以教师要研究学生,分析学生的具体情况,了解学生的想法和需求,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出发考虑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教师制作的课件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那么,再精美又有何用呢?
3 课件“统治”课堂,师生思想和情感的交流被淡化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思想交流、情感沟通是非常重要的,教师从学生的眼神和面部表情接收信息,然后做出相应的反映,而学生也可以从教师的面部表情和手势得到鼓励,受到启发。这种交流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掌控课堂的必要手段。在这样的情感交流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积极参与教学,创造性的思维得到启发,“听、说、读、写”各种能力得到全方位的提高。但是在一些教师的课堂上,由于信息量大,多媒体课件“统治”了课堂,教师只是电脑操作员和讲解员,忙于操作和解释画面,省去了和学生的交流,学生成为被动接受机器满堂灌的“容器”,忙于记笔记、做练习,而失去和教师互动以及提问、思考的机会,教师和学生都沦为机器的“奴隶”。这样的做法,和应试教育下的课堂没有什么不同,只是从人的灌输变为机器的灌输。少了这种情感上的交流和沟通,课堂上就少了一些“人气”,更不要谈和谐、融洽、热烈的课堂氛围了。长此以往,学生肯定会产生学习倦怠感,学习效率就得不到提升。
4 远离文本,限制了学生思维想象的空间,影响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
语文课堂上学生不仅要动口、动脑,还要多动手,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学生读读文本、记记笔记,对于语文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多媒体占据主导的课堂,学生在一节课中一直在看大屏幕,不看课本、不读文章、不记笔记,这样的远离文本、淡化教材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这种形象思维能力的形成需要有一个学生思考、领悟的过程,而这种领悟需要建立在熟读文本的基础上。语言文学之所以吸引人,就是因为它有一定的模糊性,有广阔的思维和想象空间,人们常说的“一千个人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就是这个道理。因为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不同,人生观有差异,所以每一个人读相同的文本都有不同的情感体验,也有不同的思维想象,由此才能提高思考力、想象力、联想力,才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质。但是如果不让学生自己思考,就直接用多媒体把自己或他人的感悟用画面、音乐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这就影响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影响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感悟能力,影响与制约了对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对语言文字的审美作用、思想陶冶性、情感感化功能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综上所述,多媒体教学是传统教学方式的有益补充,有着巨大的优势,但是教师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多媒体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还存在许多不和谐的因素。因此,语文教师面对多媒体教学应该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和合理的运用,摒弃其缺点,发挥其优势,在实际教学中为自己和学生更好地服务。
参考文献
[1]董丽华.关于中学语文多媒体课件制作的两点建议[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7):79-80.
[2]翁建斌.中学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9(14):77.
[3]原清华.中学语文多媒体课堂教学的思考[J].新课程:教研版,2010(12).
[4]黄丽玲.多媒体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利弊初探[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论坛,2010(2).
[5]王二平.运用多媒体辅助中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教师,2011(7).
(作者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第八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