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曹溪河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siat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梧桐草堂的清晨醒来的时候,我听到了院子外面清脆的鸟叫声。之后有几个遥远的脚步声,大概是去观景台看日出的年轻人回来了。
  我们在一起召开改稿会。5天,15个年轻作者,9个辅导老师。上午,辅导老師针对自己辅导的学员就作品进行交流,下午是每个辅导老师作的关于文学的讲座。当然,有时候几个作者会汇聚在一个老师的周围,各自把自己写作中的困惑和疑问讲出来。我门口的几个小圆茶几旁的椅子从它们原有的位置中打乱了秩序,从另外的圆茶几旁抽离出来,挨挨挤挤在一起。第一天的上午十点之后,大家曾坐在这儿与我聊了两个多小时。我就在这样的聊天中想到了2005年,那时我像她们这样年轻,与她们一样,第一次参加属于我的青年作家改稿会,那时我从诗歌写作转向小说不久,对写作充满了热情,像她们一样。但我觉得当时的我与她们是不同的,我沉默,觉得无话可说,她们有自己的见解,交流起来思路清晰明快,我怕露出自己的拙。
  女作者居多,这与2005年的情景大致相同。她们中有的是汉语言专业毕业,基础相对是好的。她们之中还有网络作者,题材的范围上比我们那时丰富多了。隔了12年,参加同样的改稿会,我有许多的感触,尽管我已经过了惜春悲秋的年纪,但我还是感受到时光流逝的疼痛。我清晰地感受到我已由那时的年轻作者成为中年作者,成为一个辅导老师。老师,老,就相对有了时间的意义。
  第一次以老师的身份出场,起初我是心虚的,但想到老,我又淡定了一些,我的从容来自我对自己时光远去的提醒,这样想的时候,我觉得自己真的有了长者的感觉,我觉得自己应该以长者的面目出现,关于经验,关于时光,总还是有些熨帖的话题要讲,至少从那次出发之后,我在出发的道路上行走了12年。
  我是以2005年为标记的,我把我的改稿会与她们的改稿会作为一个参照。那次是在碛口古镇,我们整整在那儿待了一个星期,这次是在曹溪河,一个可以说与世隔绝的地方,除了我们,再没有别的外界事物,就觉得这曹溪河是一方只属于我们的世界,晚上静谧的夜空,爬过屋角的澄澈的月亮,交谈、喧嚣,也是熟悉的。当我真正地以一个老师的身份与她们坐在一起探讨的时候,我还是感到了我的经验是被那些岁月堆积起来的,原来,老可以是这样的,这是既令人悲哀又令人欣慰的,原来老,确实是可以让人从容的。
  我被一个老师的称呼笼罩,被她们的问题包围,有时候在院子里廊下的圆茶几旁,有时我们在院子的某一处,或者漫步在曹溪河的山野上。紫槐花开得一片绚烂,现在我不发怵谈谈什么了,比如要写熟悉的生活,自己的生活是自己的富矿,不要忽略自己的生命体验而舍近求远,每种生活有每种生活的疼痛,或者所有的经历都是你的上帝,还有诸如苦难是一所大学,还有诸如底层,还有对小人物的探究,还有关于器物。不管我从哪儿累积的经验,它们已经在了,我把这些经验讲述给她们,如果这些经验有来处,我会说出关于一个个名字,或者一个个文本,我希望能引起她们的思考,在她们练笔的时候,她们能结合这些思考写作。
  她们正处于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年龄,不过,她们一定不知。在这条路上能够坚持多久,能够走多远,也是未知的。关于写作的目的,一些经验丰富的作家在讲座中谈了,要提示世界的本质,世界的真相,写作是关于一个时代的记忆,人类活动的记忆。现在想想,我从来没有解决过这样的问题,现在的人类在干什么,思考什么,忧虑什么,同样,我也是在各位辅导老师的讲授中收获了许多,他们独有的思考,他们的经验,他们的生命体验,最原始的创造力。
  这里远离尘嚣,四处是山,因为沟里有一条河,便叫作曹溪河了。老板是梧桐人,这一处地方便叫作梧桐草堂,我们曾围着草堂周围的山脚看了看,有一条溪流,每到雨季,这条溪流才会变成真正溪流的样子,它会汇集山上各处的雨水,整个曹溪河才会成为一条河。如果还能听到河水哗哗流过的声音,便是锦上添花的事了。
  在吕梁山上最美的季节——五月,我们远离尘嚣,坐在梧桐草堂的宽大的会议室,讲授的认真讲授,听课的认真学习,它的意义在于它终将会成为历史,作为历史会被传承,被记忆,我们认真地沉浸在这几天的时间里,连接外界的唯一工具是手机,世界喧嚣着隐匿在一只黑匣子里。
  清晨的鸟叫声,是那么悦耳。
  责任编辑:秀 丽
  美术绘画:邱振亮
其他文献
说起读书,就想起去世多年的父亲。他老人家生在穷山沟,一辈子同土坷垃、石头打交道。生活贫困潦倒,读书就更别提了,按他的说法,斗大的字不识一升。悲惨的经历,使他把满腔希望都寄托到孩子身上。可是,那年月,没钱,整天为填饱肚子而奔波,又怎么让孩子上学读书呢?  但他并不死心,为了却夙愿,他在生产队里拼命干活儿以换取更多的劳力款,冬闲时节,就到天寒地冻的石塘窝里开山卖石。无奈的是,钱少孩子多。这就造成了家中
期刊
故乡,若是我心中镌刻痕迹最深的山水画,那么,乡愁就是画中最柔软的花朵。  无论是哪一位文人墨客,落笔时都是带着一份生生的疼,无论是在觥筹交错间,还是在幽幽独处时,那一圈乡愁的涟漪,已然潜滋蔓长着,活色生香了一份爱的期盼。母亲的唠叨里,满满是爱的情愫,父亲的沉默不语中,却尽承载着无声的挚爱。那农家的小舟,牛娃的牧笛,叔叔的二胡,堂姐的琵琶,母亲在村口遥相守望的身影,总是在无声静默间,老了容颜,厚了思
期刊
太阳刚刚拱出地平线,在这深秋时节,远远望去,红松林就像一条宽宽的翠绿色玉带,束在大山腰间,将大山扮成了一个身着盛装的东北汉子,阳光热烈,敦厚雄壮。  “就这儿了。”小吕把电动车停靠好,见我要从车厢跳下,赶紧过来搀住我,“慢点儿!”她将车厢里备好的两节木棍分给我一根。这是根柞木棍儿,直径约三四厘米,长也就五六十厘米,握在手里,不粗不细,不长不短,还挺瓷实。又拿起两个小筐,也是一人一个,只是她筐里多了
期刊
近日遇到一位老同学,谈起她年迈的老爸因病住院的事,一脸的伤感:“唉,人老了真是可悲,全身都是病,天天大把大把地吃药,挂滴、打针什么的折腾个没完没了,真是受罪啊!他自己痛苦,我们做子女的也累。特别不忍心的是,病痛的折磨让人有生不如死的痛楚……”  因为长辈年老多病,我前几年往医院跑的次数也在增多。亲眼目睹了那些年老病残者的凄惨人生,于是就有了“生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质量”的感慨。公公住院的那段日子,
期刊
学龄前的我,随母亲生活在林场工区。  有一天晚上,我突然发起高烧、说起了胡话,母亲没有常备药,工区内也没有医生。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交通不便,通讯不畅,在那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林场工区宿舍里,三更半夜的,无助的母亲就一直在床边换毛巾给我敷额头,直到天亮。  白色的门,不,应该是白色的光从门的间隙透过来。  为什么有光透入,屋子里还是一片漆黑呢?我好像悬浮在一片黑暗中,想坐起来怎么也无法做到。有人的
期刊
这个题目,也许有人看了会笑。笑什么,吃顿饱饭还是梦?是真的。饱餐一顿行,但顿顿饱餐却只是年少时的梦,更不要说吃好了。尤其在四十年前,我们五十岁左右的人更深有体会,因为我们是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亲历者、见证者,受益着,也幸福着。  1978年,我16岁。在灵石老家段纯镇九年制高中上学。那时,农村还是公社制、集体化。村里有大队、小队,集体生产,集体劳动,集体按人口、劳动工分分配粮食、蔬菜等。我家共7口人,
期刊
已是初冬,阳光略显稀薄,天地之间的色泽变得清冷起来。原先层层叠叠的绿植,如今全隐退去了。开着车,缓缓向前,窗外的树往后退,旷野、村庄、河流也往后退。我开车并不快,少半是因为技术,大半是一路移动的风景。那些从车窗外掠过的景色,时时润着我的眼眸:一湾浅滩,几丛芦花,一棵柿树,三两只白鹭,在疏淡的冬季,苍茫而辽远。想起王维的诗“漠漠水田飞白鹭”,这样的画面放在初冬的旷野上,同样适合,远瞧近观都恰似一幅淡
期刊
清明节,是祭祀先人的日子。我们准备去坟茔祭祀岳父母。昨天,儿子找到在林场上班的朋友,要来了30棵松树苗,又买了鲜花,给岳父母送上鲜花的同时,还要在坟茔周围栽上树。  岳父母的坟茔在离县城50公里外的乡下,在他们生前居住的村子西南边的山坡下,二老躺在那里已经27年了。头些年因为路途比较远,乘坐客车不能直接到达,去祭祀他们的时候很少,只是通过别样方法对他们表示了怀念。近两年,儿子买了车,方便了,我们去
期刊
四百多年前的明代嘉靖年间,曾为太仆寺少卿的徐泰时,因得罪了权贵,而被罢官回到苏州,回家后不久,便修建了东、西花园,而东园就是留园的前身。到了清代嘉庆年间,曾任广西左江兵备道的吴县东山人刘恕,辞官回家后,買下了渐废的东园,以故园改筑,并取“竹色清寒,波光澄碧”之意,将园名变为“寒碧山庄”。可因主人姓刘,人们还是以“刘园”或“刘家花园”称之。  直至清代同治年间,园主更换,常州人盛康便又购得,重新扩建
期刊
民以食为天,民以居为安,穿衣遮羞是人们有尊严生活的必要需求。在家乡流传甚广的俗话“穿海州吃板浦”,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了,说明这两个地方有鲜明特色,在老百姓的心中占有一定分量。  我对于海州的初步认知来自家庭的说教。我的曾祖父在清末民初以渡船为生,经常摆渡客来客往穿梭于沭阳沭河与海州大浦等地,感受过昔日海州的繁华,他也曾经沉迷于海州的灯红酒绿,逐渐染上赌博的恶习,致使他日夜操劳所赚的辛苦钱付之东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