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增强扫描中应用Ulrich高压注射器患者的护理

来源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_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应用Ulrich双筒高压注射器在64排螺旋CT增强检查中的护理配合效果.方法 收集2007年6-12月行64排螺旋CT增强检查的患者890例,受检查者均采用18~20G密闭式留置针行肘正中静脉穿刺,采用德国生产的Ulrich Missouri(XD 2001)全自动双筒高压注射器,快速静脉注入高浓度非离子对比剂碘帕醇后,再用生理盐水30~50 ml冲刷导管.结果 886例占99.56%患者顺利完成检查并获得有诊断价值的图像.2例占0.22%因药液外漏终止注射,经重新穿刺对侧肘正中静脉后继续检查,也获得满意的效果.2例占0.22%冠状动脉成像,囚扫描过程中患者屏气配合不好,心率波动太大(60~210次/min),致冠状动脉显影极差.结论 Ulrich双筒高压注射器注射速度快,对比剂用量准确,熟练掌握其使用性能、操作技巧和各项护理,能提高CT增强检查的成功率,为64排螺旋CT增强检查获取各时期优质图像提供重要保障。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护理综合干预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机械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纳入研究标准的使用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机械通气的96例慢性阻 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以及护理综合干预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按照实验设计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无创呼吸机治疗过程中的恐惧程度、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呼吸机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护理综合干预组患者配合治疗的程度明显
每个人的职业生涯都要经历许多阶段,护士的职业生涯从护士发展到护理专家,主要经历了4个阶段,即工作1-5年内的职业确立阶段、工作5~15年的稳步发展阶段、工作15~25年的职业中期危机阶段和工作25~35年的维持阶段[1].在各个不同阶段.护理人员的需求、态度、工作行为以及个人与组织间的心理契约存在较大的差异.如何正确把握各个阶段护理人员的心理特征,加以正确引导和合理安排,促进年轻护理人员快速成长和
期刊
建立社区居民个人和家庭健康档案,是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基础性工作.目前国内多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采用入户调查的方法建立健康档案。
期刊
随着婴幼儿心脏外科技术的迅速发展,我院收治各类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日益增多,对术后监护技术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反跳性高热是指体外循环停止后,在无任何并发症的前提下,体温在数小时内达39℃以上的高热现象[1].体外循环术后引起的体温异常,可影响心脏功能甚至导致手术失败.因此,体温的监护是体外循环术后主要护理内容之一。
期刊
本院2005年5月以来对所有气管切开患者113例改用微量延长管周定气管套管,易于清洗更换,稳定性好,成本低廉,安全简便,现报道如下.  材料与制作采用浙江玉升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微量延长管1根(普通型,管腔内径3mm,柔软性好),2 cm止血带、管腔内径5 mm 1节,止血钳1把。
期刊
快速建立人工通气道是成功抢救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重要环节.传统的人工通气方法是气囊面罩和气管插管通气,面罩通气在气道管理上存在着困难,气管插管则需要相应的专业技术,耗时较喉罩长,且存在对患者呼吸道刺激和对心血管影响的缺点.喉罩(LMA)是由英国医生Brain于1981年根据解剖成人咽喉结构所研制的一种人工气道[1],它最早只是用于麻醉管理,随着人们对喉罩临床应用深入的研究,认为喉罩适合于心肺复苏早期
期刊
2000年部队医院使用军卫Ⅰ号系统,为了与临床实际接轨,在<护理学基础>中的"医疗与护理文件书写"章节之"医嘱处理"教学中,我们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现场教学,将医嘱的见习课安排在临床的信息科,并使用军卫Ⅰ号的模拟版.让护生实践医嘱处理的全过程.伴随着我国教育技术事业的大力发展以及教学模式的深化改革,2003年,我们将医嘱处理的见习课转至我院的计算机练习室,通过多媒体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
期刊
批判性思维是包括专业知识、经验、技能和倾向性在内的专业能力[1].具有批判性思维倾向对于护理人员在面对复杂临床环境中以积极的态度做出安全有效的决策是非常必要的[2].临床是培养护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最丰富的环境[3].临床见习又是护生由基础理论学习向临床实践过度的桥梁,是培养和提高护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逻辑思维与临床实际综合运用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验证课堂知识的实践现场[4]。
期刊
颈髓损伤(cervical spinal cord injury,CSCI)患者受伤早期常伴发体位性低血压(orthostatic hypotension,OH),有时甚至出现低血压休克.由于OH可持续数周至数月,从而导致患者早期康复的延迟.CSCI患者在由卧位到站立位训练的过程中,OH是重要的干扰因素.目前尚无有效预防OH的手段,药物治疗虽然有效但停药后仍可能复发.康复治疗可减轻OH症状,有助于
期刊
目的 总结布氏杆菌病患者的护理经验,旨在提高布氏杆菌病的护理水平.方法 对20例布氏杆菌病患者加强基础护理、对症护理及心理护理,并对其进行饮食指导.结果 急性患者经使用抗生素治疗后全部治愈,2例慢性病例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效果明显.结论 恰当而有针对性的护理,有利于布氏杆菌病患者病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