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之歌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eve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以Close Reading的方法来分析美国女诗人露茜尔·克里夫顿的“Sisters”一诗,我们可以看到,整部作品的各个部分构成了一个多声部的集体合唱。这一“合唱”的内容以含蓄多义的方式涵盖了许多内容,女性主义运动、反种族歧视运动、反贫富差距运动等一系列社会或文化因素所追求的“平等”都在这一诗中得以体现。尽管这些内容并非完全是作者的本意,但就作品的文本而言,其包含了无尽的解释的可能性,整首诗就是一曲跳跃着乐观精神的平等之歌。
  关键词:“Sisters” 合唱 平等 细读
  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兰色姆在《批评公司》中说:“诗人通过诗歌把一种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他们的抚弄而不断瓦解的存在秩序永久化了。他的诗所赞美的对象是真实的和独特的,并且具有质的无限。”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对于一首已经用语言形式固定在纸张(或其它媒介)上的诗歌来说,一方面作者对于她(他)所看到“存在秩序”的表现已经完成了,另一方面诗歌的文本又成为了一种独特的具有丰富内涵的客体,支配着客体的主体由作者转移到了批评家身上,以其真实、独特的“质的无限”具有了可以无限挖掘的意义。
   从这里出发,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对美国女诗人露茜尔·克里夫顿(Lucille Clifton,1936-)的“Sisters”一诗进行评论,掩去作者与时代背景,仅仅从文本出发,来探讨我们可以从这首诗中看到什么。
   一 “Sisters”原诗
   Sisters
   me and you be sisters.
   we be the same.
   me and you
   coming from the same place.
   me and you
   be greasing our legs
   touching up our edges.
   me and you
   be scared of rats
   be stepping on roaches.
   me and you
   come running high down Purdy Street one time
   and mama laugh and shake her head at
   me and you.
   me and you
   got babies
   got thirty-five
   got black
   let our hair go back
   be loving ourselves
   be loving ourselves
   be sisters.
   only where you sing,
   I poet.
   二 “合唱”與复数的Speakers
   从作品的整体来看,这首诗的Speaker并不是简单的一个人,而是一个多人组成的集体。诗歌除最后一节外,每一节都出现了“me and you”这一短语,如果说前面5节中的这一短语还可以看作是单独一人的自叙的起始主语,但在第六节里,“be loving ourselves”的反复就造成了一种区分声部的效果。在前面的诗句中,作为Speaker的两个或多个人还在进行合唱,把自己的声音掩藏在集体的声音里,而在第六节中则出现了小小的分化,诗歌在这里达到了一个高潮,参与言说的主体一方面用反复的手法强调了“be loving ourselves”,另一方面又使自己的声音独立了出来,与别人同样在歌咏的这一句话形成了一种唱和。从这里就泄露了Speaker的真实身份:这是一首由多人“合唱”而成的歌谣,每一个“演唱者”的声音在某种“共同点”存在的前提下,各人主动与他人融合又不使自己的声音失色,形成了“重唱”。
   提起“共同点”,就应该注意到在诗歌的前两节反复出现的词“same”,使用“same(相同)”这个词一般有两种用意:一是对于本来就具有的共同点进行强调;二是用于对于某种已被普遍接受的“不同”进行反拨。从前一种用意来说,诗歌的Speakers集体应该包括处于同一社会阶层、种族或性别的若干成员。从后一种用意来说,那些处于相对立的另一社会阶层、种族或性别的成员也应当被包括在内。于是,从诗歌的开头我们就窥见了某种端倪:无论是在相同的群体还是与之对立的不同群体之间,无论贫富、无论男女、无论种族、无论宗教,都是“be the same”,亦即都是“相同的”、“同等的”、“平等”的。诗歌隐含的深意应该就在这里。
   这样,我们把这首诗歌的Speakers分解成了不同的主体,在这样一场合唱中,不仅不同的诗句表达的意义不同,甚至同一诗句,由于不同的演唱者的立场与思想情感的不同,也必然会产生意义的含混,形成丰富的多义性。下面我们就从这里出发,对全诗进行更进一步的具体分析。
   三 细读与分析:追求平等的乐观之歌
   诗的题目,如前所述,表明了诗的Speakers的性别。我们平时提起“姐妹”,通常会联想到基督教女教徒之间或女权主义者之间的相互称呼;如果继续追溯到古代神话中,我们会想到关于奥维德的《变形记》中泊劳克奈和翡绿眉拉姐妹的悲惨故事。显然,无论是哪一种联想,都和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有着某种联系。但“弱势”并不意味着“弱小”,如果题目是“Sister”,那么这样一个单数的名词自然会给我们一种势单力薄的感觉,但当这个代词的后面加上了“s”,变成复数形式,情况就大不一样了。从中我们可以感觉到处于弱势的人们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在勇敢地面对生活的同时联合起来携手并进。艾略特说:“所有的女人都是一个女人”。尽管要生活在满是老鼠、蟑螂、烟蒂的环境中,尽管不断面对人生年华的流失(got thirty-five)、身心的衰落(got black)、青春飞逝(hair go back),但仍然能够做到“be loving ourselves”,这无疑是可贵的。这样,题目就从一开始定下了全诗的主体内容与情感基调——这是一首弱势群体追求平等的乐观之歌。
   诗歌的第一节以“me and you”开始,这个并列短语是全诗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反复,共出现七次。其中引起我们注意的是这一短语中表示第一人称的代词没有使用通常的“I”,而使用了宾格的“me”,这也正是一种主体地位的有意弱化,在这种弱化中,“我”这一词语脱去了日常语汇中常用的“个体性”与“特殊性”的外衣,从而具有了一种普遍性的意义,也就是说“me”和“you”相同,所指代的是处于这一Speakers集体中的每一个人;这样的对于言说主体的“普遍化处理”的同时,也把诗歌的阅读者、欣赏者、批评者都纳入文本语境之中,使每一个人都加入到这一集体的“合唱”之中。自称为“me”的弱势者们面对着以“you”为代号的强势群体,没有自卑与畏缩,而是明确地指出了一个真理:大家都是同等的(be the same)。诗的前两节都出现了“same”这个词,而在这“same”的背后正潜藏着一种“difference”,我们可以看出,参与“合唱”的这个集体的成员来自于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的种族、不同的生活状况,乃至于不同的存在状态、不同的性别。
   接下来看第三节至第六节。经过前两节对于所要表达主题的宏观性、普遍性的说明,这四节诗可以说是从现实的角度、生活的层面展示了社会“不平等”的方方面面。
   首先最明显的是第四节的两句白描,表现出生活贫富的不平等:害怕老鼠和踩蟑螂——这很显然是贫困的证明——富人家是不会有老鼠和蟑螂的。
   种族的不平等是以很隐晦的方式表现的,第三节中提到在腿上涂抹油脂,进而加强(touching up)自我的优势(edges),看起来让人莫名其妙,但是只要往后阅读,见到第五节提到了Purdy Street,再加上第六节的“got black”,就不难理解了。“got black”可以理解为“生而为黑人”,而作为黑人,其特征就是皮肤黑且往往拥有修长的双腿,正因如此,“greasing legs”才會起到“touching up edges”的作用。同时,Purdy Street点明了诗里所描述的地点在纽约,这是一个国际性大都市,无论在文学作品还是影视艺术中,都经常被作为表现种族歧视的舞台。
   在第五节中,我们还可以看到社会地位的不平等,这一节忽然采取倒叙的手法,叙述一次童年的游戏。前面四节中,我们可以看出Speaker们都是有了相当的人生阅历了,不免为社会的各种习俗包括恶性陋习所浸染。而第五节中忽然转为儿童叙事,与第六节开头的“got babies”相呼应,体现出了一种对于未来的希望与憧憬。正因为有了天真的孩子的出生与存在,世界上的不平等才会有得以改善的可能。
   第七节并算不上一个句子,只能算是个用“where”引导的从句,但这里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内容。
   首先,前面六节如果只取开头与结尾,去掉中间的所有部分,就会剩下一个呼应题目的句子:“Me and you be sisters.”这句话可以说是整首诗的主干所在。第七节就可以看作是用来修饰这个主干的状语。前面提到,在不平等的社会中,独立的人(女人)需要联合起来成为姐妹,而促成这种联合的便是通过歌唱与咏诗。文章的开头我们就已经认识到,“Sisters”这一曲“弱势群体追求平等的乐观之歌”,是由许许多多个Speakers一起合唱而成的,也就是在“唱”(sing)的这种形式中,人与人之间结成了互勉共进,相知相携的“姐妹”。
   其次,前六节诗虽然道出了种种的不平等现象,但从形式上来说都是以“me and you”做主语的句子,也就是说,实际上前面所提到的一切行为,无论对于第二人称的“you”还是第一人称的“me”,都是双方共同的行为,唯独到了最后一节,这种“共同”消失了,出现了“sing”与“poet”的对立。而恰恰就在这种对立上,我们看到了一种“平等”。所谓的“平等”,并不是社会上所有的人都是言行举止高度统一,这种泯灭人性的所谓“统一”实际上是一种更高度的不平等。真正的平等,正在于每个人都能够在不影响他人的前提下,做自己愿意做、擅长做的事情,各人的活动相互补充、协调。正如歌唱与咏诗一样,各人不同的爱好特长都得到发挥,谱曲(compose)、作词(poet)、歌唱(sing)各取所需,才是真正平等与谐和的表现。
   结语
   以上,我们简单分析了“Sisters”这首诗歌,如兰塞姆所说:“一件艺术品,人类曾为它付出过辛勤的劳动,因此需要人们进行讨论。讨论的可能性是无穷的。”从这无穷的可能性中,我们看到了女权主义,看到了种族歧视,看到了贫困的生活……而所有的这一切都指向同一个要素——对于平等的追求。这一曲跳跃着乐观精神的平等之歌,应该,也必须持久地演出下去。
  
   参考文献:
   [1] 兰塞姆:《批评公司》,史亮编:《新批评》,四川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2] Eliot,T.S.2003.The Waste Land [M].In:Hu Quansheng,et al.ed.Selected Readings in 20th-Century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Modernism [M].Shanghai: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Press.
   [3] 尼采,周国平译:《悲剧的诞生》,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 艾略特,赵萝蕤等译:《T·S·艾略特诗选》,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 尼采,徐梵澄译:《苏鲁支语录》,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其他文献
摘要 《银河铁道之夜》是宫泽贤治童话作品中的代表作,也是一篇寓意深远的成长小说。故事描述了贫苦孤独的孩子焦班尼在睡梦中乘坐银河铁道列车进行的一次旅行。这次旅行使他摆脱自卑孤独的阴影,改变了对别人的冷漠和怨恨,完善自我,提升自我,立志在现实生活中为了实现全世界的幸福而努力。本文拟从成长小说的角度,通过刻画焦班尼的心路历程,探讨他是如何实现自我和谐之旅的。  关键词:宫泽贤治 《银河铁
期刊
摘要 日本当代女作家樱庭一树,以写作轻小说成名后转型为一般文艺作家,成功地实现了不同艺术领域的跨界。其代表作《我的男人》,以东京和北海道为舞台,描写了养父女之间的有违伦常之爱,叙述了二人犯罪后多年潜逃在外的艰难岁月。作者大胆地探测了伦理与道德的底线,考验了现代人的社会责任心与义务感。  关键词:樱庭一树 《我的男人》 日本女作家 轻小说 跨界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
期刊
摘要 《青鸟》是一部带有梦幻色彩的象征主义童话剧,不仅对小读者永远具有启迪意义,而且还震撼着众多成人读者的心灵,引领人们寻找爱与幸福的方向。“青鸟”是一个神秘的象征物,象征着一种所有人都在追求,却总难以得到的东西,它既是人类幸福的体现,又蕴含着大自然的奥秘;它既关系到人类的现实生活,又与过去、未来的生活有着紧密联系。  关键词:童话剧 寻找青鸟 幸福 莫里斯·梅特林克  中图分
期刊
摘要 尤金·奥尼尔是美国最富盛名的表现主义剧作家,其作品专注于揭示现实社会的黑暗以及身处困境中的人们的心理纠结。本文所介绍的《安娜·克里斯蒂》便是其着力于揭示命运的神秘性和不可抗拒性的一部作品:故事着力描述了船长克里斯的女儿安娜的堕落和新生的人生跌宕以及船长家人祖祖辈辈的不幸遭遇,充分了展现了命运的不公和不可预知性。奥尼尔在文中运用了多种丰富的意象描写,向读者展示了自己迷茫的悲剧命运
期刊
摘要 《天边外》是美国著名戏剧作家奥尼尔的代表之作。在这部秉承传统悲剧观念的现代悲剧中,奥尼尔以现实主义等表现手段将美国社会现实条件下的孤独灵魂和扭曲心灵描绘得惟妙惟肖,更将其本人在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异下的失落、在东西方文化碰撞后的窘迫挥洒得淋漓尽致。  关键词:尤金·奧尼尔 现实主义 悲剧  中图分类号:I106.3 文献标识码:A     作为“肯定生命的最高艺术形式”,
期刊
摘要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著作,它深刻地反映了19世纪70年代俄国的现实生活。主人公列文是一位开明地主,在面临农村危机时,他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但是由于其性格中的缺陷,导致他在面对爱情与生活时,充满了软弱与困惑,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他也是列夫·托尔斯泰本人人格精神的写照。  关键词:列夫·托尔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 人格精神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
期刊
摘要 《星座》是有岛武郎在完成现实主义文学名作《一个女人》后,渴望走出低谷、重建自己文学的心血之作。作品描写了19世纪末期,北海道札幌农学校学生的青春群像,试图探讨在日本近代化这一特殊的历史进程中,年轻的生命如何成长、如何结实、如何凋零等问题。本文从现实主义文学角度出发,对《星座》进行探讨,并得出结论:在小说中,作者冷静地直面现实,用理智诠释现实、谛思人生,寻求自我内在的精神觉醒和对
期刊
摘要 《欲望号街车》是田纳西·威廉斯的代表作,而剧中女主角布兰奇·杜波伊斯是美国戏剧作品中颇具争议性的人物之一。作为旧南方女性的代表,她自久以来引起了诸多的关注和争议。本文试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角度分析剧中的女性形象,并探求其深刻的内涵及造成女主人公悲剧命运的因素。  关键词:女性主义 《欲望号街车》 南方女性  中图分类号:I106.3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期刊
摘要 美国诗人露易丝·格丽克的《幻想》通过预感一次“死亡”,预感了每个人死后将发生的事情以及对生者的影响。整首诗充斥着悲伤和孤独的气息。这首诗探讨了人类共有的话题——“死亡”。死亡给人们来了无尽的悲伤和痛苦,逝者失去了生命,生者承受着亲人离去的悲痛。本文通过对这首诗的剖析,阐释了死亡使生者经历的孤独、回忆、祈愿的过程,告诫世人当遭遇无法解决的磨难的时候,都要相信无论那种磨难多么折磨人
期刊
摘要 《牡丹亭》是中国戏曲史上的传奇巨作,塑造了杜丽娘这一热爱青春、追求自由的经典女性形象,其中人性解放和女性觉醒思想在其创作时代具有极大的进步意义。剧作在创作语言、人物形象和情节设置三个方面都体现出“陌生化”的现象,折射出作者高超的艺术创作技巧。  关键词:《牡丹亭》 陌生化 俄国形式主义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牡丹亭》是明代著名戲曲家汤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