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普定高台地戏流传在贵州安顺普定縣白岩镇一带,源于古代战争时士兵们的一种娱乐方式,由演武、祭祀和娱乐组合在一起的独特的民间戏曲形式。通过对高台地戏的现状、艺术特点、传承、保护等方面进行简单论述,让更多的人们知道、认识和了解普定高台地戏,以期得到更好的传承和保护。
关键词:普定高台地戏;艺术特点;传承;保护
一、普定高台地戏的起源
地戏形成于明代初期,是大明王朝“调北征南”的历史文化遗存,有着中国戏剧“活化石”的美誉,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高台地戏”这一表演形式在过去的西路地戏中(普定县、开发区、镇宁县为代表)普遍存在,但在东路地戏中(西秀区、平坝区为代表)罕见。[1]随着时间的流逝,高台地戏的表演渐渐遗失,高台地戏在安顺地戏中有着特定的称谓——“摆阵”,作为“戏剧活化石”安顺地戏的一个分支,是地戏演出中的一部分。数百年来安顺地戏队伍中唯一一支从未间断过一直延续“高台地戏”这一独特形式表演的地戏队----普定县白岩镇新寨村“高台地戏”队,以《隋唐反山东》的剧目表演至今,其周围的一些村寨也有高台地戏表演队。高台表演地戏这一表演形式由来已久,目前仅在普定能够找到高台地戏的传承,由于外界的关注者们根据“高台”这一不同于地面上表演的形式,称其为“高台地戏”,高台地戏表演主要流传在普定县白岩镇一带,久而久之,这一称谓越传越广。普定高台地戏曾参加2013年中央电视台7频道《乡土》栏目的拍摄,2014年中央电视台4频道《传承》纪录片的拍摄,2016年贵州电视台“四路花灯闹元宵”直播晚会、2018年亮相青岛春晚。[2]
二、普定高台地戏的艺术特点
“高台地戏”这一独特形式,是地戏中的一大亮点。表演时以八仙桌成金字塔状叠,摆成阵式表演,一般以叠五层高5米使用48张八仙桌,最多时可叠八层高8米使用84张八仙桌的大阵式表演。在高台上演员围绕高台排兵布阵、穿梭打斗,情节激烈的时候,辅以黄烟、爆竹渲染气氛,其场面的视觉、听觉冲击力较强,场面十分壮观。“高台地戏”的表演一般可以分为“祭阵——摆阵——破阵”,在春节地戏表演期间都是作为压轴大戏,多在正月十五、十六日举行,“十五摆阵,十六破阵”在民间流传为佳话。演员主要以男性承担,身着古装、头戴面具在锣、鼓伴奏以及鞭炮、黄烟等道具的映衬下,演绎古代战争时的战斗场景,气势壮观,颇具特色。剧本取材于《隋唐反山东》《五虎平南》《三国演义》《岳飞传》《杨家将》等,彰显“忠义仁勇”的主导价值观,地戏是屯堡文化的重要组织部分,是屯堡人的重要标志,高台地戏就成为其浓墨重彩的一笔,就像地戏独步中国戏坛一样,独步于整个安顺地戏界,被称为“中国空中戏剧的活化石”。
三、普定高台地戏的现状
根据贵州省文化厅戏曲普查和地戏学会的田野调查,全省原有的374堂地戏队中,能够维持演出的地戏队仅仅有220堂,普定23堂,在全省的地戏表演队伍中,60岁以上的就占到了52%,演出收入几乎为零。这是2020年9月5日,贵州省戏剧家协会地戏学会会长王文远先生汇报时的讲话。目前可以表演高台地戏的地戏队约有15堂,能够维持演出的地戏队普定有10堂。
“高台地戏”因其高台表演的独特性,备到众多的外界人士关注,高台地戏的演员很有功底,表演当中有很多的打斗场面,年青人当中也有喜爱高台地戏的,只有极少的一部份仍从他们父辈的手中接过服装、道具,以家传的方式传承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2019年9月在贵州省文联、贵州省戏剧家协会的支持下,在普定县成立了贵州省戏剧家协会地戏学会,为弘扬地戏艺术,发展民间传统戏剧,王文远先生自筹经费在金马新村建立了地戏博览馆。地戏学会通过对全省地戏的普查,吸纳了贵阳、安顺、黔南州、六盘水、贵安新区等地的会员单位292家,会员526人,通计地戏演员3614人,地戏面具12309面,目前存有的地戏剧本主要有30余部。[3]
四、普定高台地戏传承和保护的困境
1.普定高台地戏演员的老龄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在多元型现代文化的冲击下,人们的思维观念也开始发生变化,地戏这一古老的民间文化艺术的发展和传承逐渐走向了衰落,年轻人迫于生活压力,外出务工,演员年龄偏大、队伍人数逐年减少,很多有地戏队的村寨已停锣息鼓多年没有演出。
2.普定高台地戏表演的异化。随着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和旅游景点市场化需求,地戏也搬上了表演舞台,打破了传统的表演时间和时长的约束,不得不对高台地戏的原生态内涵和表现形式进行舞台化包装,难以避免地对高台地戏表演精髓和文化内涵造成一定程度的异化。
3.普定高台地戏传承人匮乏。屯堡文化传承发展的主体是屯堡人,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新一代屯堡人的思想、意识发生了转变,价值观和审美观等都渐渐地向现代化、主流化发展,其大多以务农为生,经济能力较弱,趋于谋生需求,对传统的屯堡文化高台地戏的传承发展的自觉日益减弱,出现年轻地戏传承人的断代现象。[4]
五、普定高台地戏传承和保护的思考
1.培养高台地戏传承人。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怀和指导下,地戏学会成员献计献策共同努力,白岩镇魏旗、开发区对门寨、马官中学、幺铺中学、小屯小学等相继组建了少儿地戏队,将非物质文化传入校园,为地戏传承注入了新鲜血液。[3]
2.政策引导和扶持。通过非遗宣传融合民族学、历史学、宗教学等方面的重要研究价值, 营造有利的文化发展社会环境,加强政府政策引导,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多渠道地拓展经费来源,形成合力,推进高台地戏传承发展。
3.充分彰显地戏学会的引领作用。通过数字化的技术抢救性的录制、保护这一在中国戏剧史上具有戏剧转型活资料的古老剧种,让高台地戏这一极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得以传承和发展下去,对老一辈传承人的地戏实践、艺术精粹及历史记忆整理建档,保存原生态的高台地戏资料。
参考文献:
[1]沈福馨.汪公”、“五显”崇拜和安顺地戏的两大流派[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科版),1992.2 P8-24
[2]刘洋.高台地戏.“空中戏剧活化石”[N].黔中早报 . 2016.08.24-05.
[3] 王文远.贵州省戏剧家协会地戏学会工作报告[R].2020.09
[4]黄福佳.关于安顺地戏传承发展的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19.05.139-141.
作者简介:
1. 张飞(1981-),男,陕西西安人,教育学硕士,普定县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投资促进局)办公室负责人,研究方向:人文社会学、体育学、心理学、民族学、旅游管理、傩文化研究;
2. 刘云(1980-),男,贵州剑河县人,管理学硕士,讲师、黔东南州大数据发展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公共管理、公共经济、公共政策、领导学、战略学、民族学、社会学;
3. 王凤姣(1988-),女,陕西西安人,教育学硕士,云南民族大学中印瑜伽学院(国际太极学院)研究生培养与科研管理办公室主任,研究方向:瑜伽文化、瑜伽教学研究,体育教学,社会学。
4. 郝鹰(1987-),女,陕西西安人,本科,普定县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投资促进局)代办服务中心工作员,研究方向:文化产业管理、社会学、心理学、公共管理;
(1、贵州省普定县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 贵州 安顺 562100; 2、 黔东南州工业和信息化局 贵州 凯里 556000; 3、云南民族大学 云南 昆明650501)
关键词:普定高台地戏;艺术特点;传承;保护
一、普定高台地戏的起源
地戏形成于明代初期,是大明王朝“调北征南”的历史文化遗存,有着中国戏剧“活化石”的美誉,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高台地戏”这一表演形式在过去的西路地戏中(普定县、开发区、镇宁县为代表)普遍存在,但在东路地戏中(西秀区、平坝区为代表)罕见。[1]随着时间的流逝,高台地戏的表演渐渐遗失,高台地戏在安顺地戏中有着特定的称谓——“摆阵”,作为“戏剧活化石”安顺地戏的一个分支,是地戏演出中的一部分。数百年来安顺地戏队伍中唯一一支从未间断过一直延续“高台地戏”这一独特形式表演的地戏队----普定县白岩镇新寨村“高台地戏”队,以《隋唐反山东》的剧目表演至今,其周围的一些村寨也有高台地戏表演队。高台表演地戏这一表演形式由来已久,目前仅在普定能够找到高台地戏的传承,由于外界的关注者们根据“高台”这一不同于地面上表演的形式,称其为“高台地戏”,高台地戏表演主要流传在普定县白岩镇一带,久而久之,这一称谓越传越广。普定高台地戏曾参加2013年中央电视台7频道《乡土》栏目的拍摄,2014年中央电视台4频道《传承》纪录片的拍摄,2016年贵州电视台“四路花灯闹元宵”直播晚会、2018年亮相青岛春晚。[2]
二、普定高台地戏的艺术特点
“高台地戏”这一独特形式,是地戏中的一大亮点。表演时以八仙桌成金字塔状叠,摆成阵式表演,一般以叠五层高5米使用48张八仙桌,最多时可叠八层高8米使用84张八仙桌的大阵式表演。在高台上演员围绕高台排兵布阵、穿梭打斗,情节激烈的时候,辅以黄烟、爆竹渲染气氛,其场面的视觉、听觉冲击力较强,场面十分壮观。“高台地戏”的表演一般可以分为“祭阵——摆阵——破阵”,在春节地戏表演期间都是作为压轴大戏,多在正月十五、十六日举行,“十五摆阵,十六破阵”在民间流传为佳话。演员主要以男性承担,身着古装、头戴面具在锣、鼓伴奏以及鞭炮、黄烟等道具的映衬下,演绎古代战争时的战斗场景,气势壮观,颇具特色。剧本取材于《隋唐反山东》《五虎平南》《三国演义》《岳飞传》《杨家将》等,彰显“忠义仁勇”的主导价值观,地戏是屯堡文化的重要组织部分,是屯堡人的重要标志,高台地戏就成为其浓墨重彩的一笔,就像地戏独步中国戏坛一样,独步于整个安顺地戏界,被称为“中国空中戏剧的活化石”。
三、普定高台地戏的现状
根据贵州省文化厅戏曲普查和地戏学会的田野调查,全省原有的374堂地戏队中,能够维持演出的地戏队仅仅有220堂,普定23堂,在全省的地戏表演队伍中,60岁以上的就占到了52%,演出收入几乎为零。这是2020年9月5日,贵州省戏剧家协会地戏学会会长王文远先生汇报时的讲话。目前可以表演高台地戏的地戏队约有15堂,能够维持演出的地戏队普定有10堂。
“高台地戏”因其高台表演的独特性,备到众多的外界人士关注,高台地戏的演员很有功底,表演当中有很多的打斗场面,年青人当中也有喜爱高台地戏的,只有极少的一部份仍从他们父辈的手中接过服装、道具,以家传的方式传承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2019年9月在贵州省文联、贵州省戏剧家协会的支持下,在普定县成立了贵州省戏剧家协会地戏学会,为弘扬地戏艺术,发展民间传统戏剧,王文远先生自筹经费在金马新村建立了地戏博览馆。地戏学会通过对全省地戏的普查,吸纳了贵阳、安顺、黔南州、六盘水、贵安新区等地的会员单位292家,会员526人,通计地戏演员3614人,地戏面具12309面,目前存有的地戏剧本主要有30余部。[3]
四、普定高台地戏传承和保护的困境
1.普定高台地戏演员的老龄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在多元型现代文化的冲击下,人们的思维观念也开始发生变化,地戏这一古老的民间文化艺术的发展和传承逐渐走向了衰落,年轻人迫于生活压力,外出务工,演员年龄偏大、队伍人数逐年减少,很多有地戏队的村寨已停锣息鼓多年没有演出。
2.普定高台地戏表演的异化。随着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和旅游景点市场化需求,地戏也搬上了表演舞台,打破了传统的表演时间和时长的约束,不得不对高台地戏的原生态内涵和表现形式进行舞台化包装,难以避免地对高台地戏表演精髓和文化内涵造成一定程度的异化。
3.普定高台地戏传承人匮乏。屯堡文化传承发展的主体是屯堡人,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新一代屯堡人的思想、意识发生了转变,价值观和审美观等都渐渐地向现代化、主流化发展,其大多以务农为生,经济能力较弱,趋于谋生需求,对传统的屯堡文化高台地戏的传承发展的自觉日益减弱,出现年轻地戏传承人的断代现象。[4]
五、普定高台地戏传承和保护的思考
1.培养高台地戏传承人。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怀和指导下,地戏学会成员献计献策共同努力,白岩镇魏旗、开发区对门寨、马官中学、幺铺中学、小屯小学等相继组建了少儿地戏队,将非物质文化传入校园,为地戏传承注入了新鲜血液。[3]
2.政策引导和扶持。通过非遗宣传融合民族学、历史学、宗教学等方面的重要研究价值, 营造有利的文化发展社会环境,加强政府政策引导,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多渠道地拓展经费来源,形成合力,推进高台地戏传承发展。
3.充分彰显地戏学会的引领作用。通过数字化的技术抢救性的录制、保护这一在中国戏剧史上具有戏剧转型活资料的古老剧种,让高台地戏这一极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得以传承和发展下去,对老一辈传承人的地戏实践、艺术精粹及历史记忆整理建档,保存原生态的高台地戏资料。
参考文献:
[1]沈福馨.汪公”、“五显”崇拜和安顺地戏的两大流派[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科版),1992.2 P8-24
[2]刘洋.高台地戏.“空中戏剧活化石”[N].黔中早报 . 2016.08.24-05.
[3] 王文远.贵州省戏剧家协会地戏学会工作报告[R].2020.09
[4]黄福佳.关于安顺地戏传承发展的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19.05.139-141.
作者简介:
1. 张飞(1981-),男,陕西西安人,教育学硕士,普定县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投资促进局)办公室负责人,研究方向:人文社会学、体育学、心理学、民族学、旅游管理、傩文化研究;
2. 刘云(1980-),男,贵州剑河县人,管理学硕士,讲师、黔东南州大数据发展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公共管理、公共经济、公共政策、领导学、战略学、民族学、社会学;
3. 王凤姣(1988-),女,陕西西安人,教育学硕士,云南民族大学中印瑜伽学院(国际太极学院)研究生培养与科研管理办公室主任,研究方向:瑜伽文化、瑜伽教学研究,体育教学,社会学。
4. 郝鹰(1987-),女,陕西西安人,本科,普定县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投资促进局)代办服务中心工作员,研究方向:文化产业管理、社会学、心理学、公共管理;
(1、贵州省普定县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 贵州 安顺 562100; 2、 黔东南州工业和信息化局 贵州 凯里 556000; 3、云南民族大学 云南 昆明65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