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于3岁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粗大运动与精细运动发育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9116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小于3岁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粗大运动与精细运动发育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以同时接受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评定和精细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FM)评定的193例小于3岁的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为研究对象,比较GMFM各项分值与FMFM分值在不同月龄和类型患儿中的相关程度,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确定GMFM 5个功能区分值对FMFM分值的影响程度.结果 在不同月龄和类型的脑性瘫痪患儿中,GMFM各项分值与FMFM分值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26~0.85,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MFM的A区和B区分值对FMFM分值的影响力较大,校正决定系数为0.748,A区的作用更为强烈.结论 小于3岁的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的粗大运动与精细运动存在着良好的相关性,对不同年龄和类型的脑性瘫痪儿童都应该重视粗大运动与精细运动训练相结合,同时必须加强基本运动功能训练。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踝扭伤在运动创伤中较常见,其治疗方法很多.中医常采取在损伤局部瘀血处用三棱针散刺后拔罐进行治疗[1],但由于踝扭伤后常导致踝关节本体感觉功能受损[2],故患者踝关节再损伤率一直较高。
期刊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以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状况会出现不同的变化.对SCI患者及时进行神经功能检查,既可正确了解患者SCI的性质和程度,又对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和推测预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统一的神经功能评定标准作为临床及科研人员之间正确的交流手段十分重要,因此,理想的评定标准应该是统一、精确、容易操作的,并且有明确的评分标准来判断治疗前、后出现的神经功能的变化,否则将
期刊
颅脑损伤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如何减轻原发性损伤所造成的神经组织损害,延缓颅脑损伤后各种继发性损伤的发生和发展,进一步改善预后,一直是临床和基础研究的课题。
期刊
目的 使用扩散张量成像(DTI)研究脑梗死不同时期的扩散张量的变化规律,并试图通过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探讨皮质脊髓束(CST)损伤与运动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 26例脑梗死患者行常规MRI及DTI检查,测量各期病灶及对侧相应正常区域脑组织的平均扩散系数(DCavg)、部分各向异性系数(FA)、容积比(1-VR)及相对各向异性系数(RA)值,同时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行白质纤维束三维重建.结果 各
脑功能重组是中枢神经病损后功能恢复的前提和基础,并与学习、记忆密切相关.近年来人们开始尝试用各种康复治疗方法,以促进神经功能的重组向着有利于功能恢复的方向发展,以使患者早日回归社会.本文主要综述近年来主要的康复治疗方法在促进大脑功能重组方面的作用,以探索最为有效的康复治疗手段。
期刊
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于2006年9月22日至9月25日在祖国西北的明珠——著名的克拉玛依市召开。会议由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主办,由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协办。本次学术会议的主题是“推动西部发展,促进全面繁荣”,宗旨是提高学术水平,加快学科发展。
期刊
增生性瘢痕疙瘩是由于手术、外伤、感染等引起的皮肤异常增厚,突出于正常皮肤表面的良性瘤样改变,呈斑块状、条索状,患者有痛痒感,影响美观和正常生活.目前治疗方法很多,但其效果不太理想.我科采用CO2激光结合同位素90Sr敷贴治疗增生性瘢痕疙瘩56例,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期刊
骨髓间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存在于骨髓基质中、具有干细胞特性的一类细胞,经特定条件诱导后,MSCs能在体内或体外环境中分化成神经组织细胞.目前国内、外有许多学者采用MSCs移植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如脑血管病、帕金森病等)均取得了显著疗效,同时也对MSCs移植治疗效应的相关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本文拟就MSCs移植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疗效及相关机制作一综述.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