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陷阱

来源 :台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ei1984li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陷阱一:出口遭遇弃单 坏账追讨无门
  外债缠身
  
  现在国外进口商在本国银行很难贷到款,他们开始大量采用赊账方式与大陆出口企业做生意,拖欠一年半载的时间,大陆企业变成了海外客户的融资工具。一些企业发货后很长时间钱都收不回来,有些进口商甚至拿了大量货物后就立刻宣布破产,而大陆出口企业还不是优先债权人,想拿回货款非常困难,从而掉入了外方预设的陷阱。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
  台资企业倒闭既与国际金融危机大环境有关,又有基本经济规律的影响。企业开关都是由经济规律支配的,像东莞昆山这些地方,台资企业的发展比较早、比较密集,有一些台资企业倒闭或结束,我认为这也是一种正常的情况,关键还是要看企业自身的因应。正如当前台资企业往内地、往西北梯度转移形成了一种趋势,这跟中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南部发展比较快,西部发展比较慢有关系。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总是波浪式的前进,不可能一直往上发展,所以要以平常心来看。
  
  被「缠」经历
  被弃单拖垮的服装公司
  台商张先生在上海开了一家服装公司,多年一直从事着中美之间的服装贸易。他在美国的代理商是一家小型服装公司,多年来双方的合作都非常圆满,这也让他的工厂从不到30人扩展到了近百人的生产规模,对美国的出口贸易额一度达到了近千万元人民币。
  「今年的形势开始变化,下半年的货款我一分钱都没有拿到,而新的货物一件也没有卖出去。」他的口气充满了忧虑。据介绍,他与美国企业合作基本上采用的是「预先支付少量定金、尾款后续付清」的放账交易模式,而这个形式也是诸多企业和海外公司合作的通用形式。「按道理说,这个规矩在以往是没什么问题的,但今年下半年由于经济不景气,欧美的消费市场低迷,很多买家给的定金越来越少,很多买家的货款一拖就是大半年。」
  张先生被拖欠的资金有500万美元左右,这对一个中小型的服装企业来说已是致命的打击,目前公司已经有3个月发不出工人工资,厂长也跳槽了,他也由于不久前裁了40%的员工,险些被员工告上了法庭。「我最多只能再支撑3个月,如果还要不来货款,企业就得破产了。」张悲观的说。
  
  
  货款拖欠愈演愈烈
  遭遇外债危机的不仅仅是张先生一个。金融风暴波及之下,欧美国家的消费指数降到了最低点,被视为中国外贸「晴雨表」的第104届广交会11月6日落幕,出口订单缩水三成。中国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也表示,从2008年9、10月份开始,美国银根紧缩,海外出口订单违约率大幅增加,预计中国2008年底及2009年上半年的出口将明显下降。
  这其中,台商受损首当其冲。在大多数台商的产销分工模式中,大陆地区的出口比例最大,占58.12%,因此,包括台商在内的大陆众多出口企业不仅丧失了大笔订单,被拖欠货款的情况也越来越严重。
  据大陆商务部的保守估计,截至2007年年底,大陆出口企业被欠的海外债务已经超过1000亿美元,每年还新增150亿美元债务。近日,商务部再次发布,2008年前5个月,大陆对美国出口的信用保险金额仅为30亿美元,但同期的报损理赔金额却已达9939万美元,理赔率同比增加3倍,达3.3%。而前5个月大陆对美国的出口总额为955亿美元,按3.3%的坏账率计算,损失金额超过了30亿美元。「如此庞大的坏账金额,大部分是由受损企业自己承担了。但这也只是冰山一角,事实上中国出口企业参与信用保险的非常少,」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刘美昆坦言:「被弃单的现象已经很普遍。」
  
  追讨债务 难上加难
  目前大陆出口企业对外大多采用放账交易形式,欧美买方仅预先支付10%-30%的订金,余款一般在交货后90天至150天才付清。2008年的经济形势严峻,欧美买家给的订金越来越少,不少买家货款一拖就5、6个月,严重积压企业资金。
  中国商务部公平贸易局壁垒调查处处长郭中说,「现在外国进口商在本国银行很难贷到款,他们开始大量采用赊账的方式与大陆出口企业做生意,拖欠一年半载的时间,大陆企业变成了海外客户的融资工具。一些企业发货后很长时间钱都收不回来,有些进口商甚至拿了大量货物后就立刻宣布破产,而大陆出口企业还不是优先债权人,想拿回货款非常困难,从而掉入了外方预设的陷阱。」
  
  「严酷的竞争和淡漠的风险意识是出口企业屡屡中招的主要原因。」多年从事企业海外追债业务的北京中经律师事务所律师罗洪说。
  「很多外商的定金只有不到货款的10%,有的甚至没有定金,一张传真、一个订单发过来,企业就开始生产发货了,没有合同约束,结果货发到了国外,人家接到货物后就消失了,这样的债务根本不可能讨回来。即便这样,如果再有订单发来,企业为了有生意做还是愿意承担高风险接单,甚至互相争抢,这就加重了外商拖欠债务的趋势。」
  据罗洪介绍,债务都有一定的追诉期,过了追诉期就很难追讨。一般来说大陆的债务追诉期是2年,国际上大多数国家是4年,「被弃单的企业,第一个反应就是自己去追,但他们并不熟悉当地的法律环境,一般成功率不高,一些企业无奈只好放弃。」
  
  因应之道 多管齐下
  在这场外债危机中,企业应如何避免沦为外商的融资工具和提款机?
  首先,加强防范意识和风险评估。2008年10月初,中国商务部发出「加强企业出口收汇风险防范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积极推进出口信用保险,驻外经商机构积极协调重大收汇风险事件等。郭中提醒,如果遇到金额特别大的订单,出口企业要更小心。他说,「在签单前应该尽可能地了解该进口商在海外的经营情况,如果遇到被拖欠货款的问题应该及时向商务部门反映。」
  罗洪也建议,企业在从事外贸业务中,要保留完整的合同,找保险公司做担保,此外还应该查清楚合作方的底细。
  在2008年广交会上,东莞一家玩具企业负责人表示,2008年3月美国一进口商用赊销方式向他们购买价值10万美元以上的产品,但支付日到期后,买家却拖欠剩余货款。「还好我们事先为这宗生意投过保,最终获得了保险公司报损金额90%的赔款,现在我们接单时都特别小心。」
  其次,开拓内销市场。在海外市场低迷,又屡屡被外商赖债的情况下,更多出口型企业开始在开拓国外市场的同时,加快了内销的步伐。
  来自浙江的安达利工艺公司,在此前的3年中一直做着圣诞礼品业务,产品主要销往欧美。该公司总经理赵先生表示,2008年下半年开始,生意减少了八成,他现在的主要生意是在5美元以下的产品,「几乎没有什么利润了,很多外商还提出卖不掉的货物要退货,简直是雪上加霜。」
  在危机之中,他开始把产品通过一些管道铺向大陆内销市场,此时,他发现内销市场的利润相比外销还高,「金融危机在美国等地影响已经十分明显,但在大陆来说,并没有降低人们的消费指数,即将到来的圣诞节、元旦、春节都是大陆营销的重点。」
  转型做内销是一条突围之路,但对更多的企业而言,内销也充满了挑战。据一位从事服装生意的台商反映,如果要进入卖场、超市,就必须被一堆潜规则所围绕,这包括进场费、促销费、上架费用等等,成本核算下来会高得离谱,有专家建言,「内外兼修,分散风险」的办法更值得借鉴。
  第三,转战新兴市场。 「西方不亮东方亮」,在欧美等西方市场大幅萎靡的同时,以东盟、拉美、非洲、印度和俄罗斯等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却呈现出相对旺盛的需求迹象。
  数据显示,大陆与东亚地区和新兴经济体贸易继续增长。上半年大陆对东盟出口同比增长30.3%,对韩国出口增长36.0%,对印度出口增长52.9%,对俄罗斯出口增长32.5%。
  大陆作为全球消费品主要生产基地的地位并没有改变,市场多元化给出口企业带来转机,企业有必要根据市场情况相应调整产品结构和开拓新市场。与欧美发达市场相比,新兴市场规模偏小,且成熟度不高。专家建议,进入新兴市场,企业在付款问题上应慎重选择,此外,在通关时也应选择不错的报关公司,因为好的报关公司可能花费几千美元一周时间就能通关,而处理不当则花费几万美元、几个月时间也不能通关。
  
  
  2009年国际贸易付款或持续恶化
  次贷引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还在不断蔓延。由于国外企业资金链断裂或者破产,2008年中国企业遭遇的海外坏账数量急剧增加,全球性信用危机进一步加剧。国际知名的信用管理机构科法斯调查显示,2008年1月至9月的全球企业欠款指数比2007年同期增加了36%。在大陆,资金出现较多问题的企业包括家具、珠宝、钟表、玩具、电子消费品、造纸印刷等行业。
  科法斯已将香港和原评级为A1的美国列入贸易风险负面观察名单,现在被降级的国家已扩展至欧元区的核心成员。如英国和爱尔兰已被列入负面观察名单,其国家贸易风险评级被调低至A2;而冰岛已由A1降级至A3;意大利及法国此次亦被列入负面观察名单。
  科法斯预期,此次信用危机将会持续18个月至2年。中国在减轻全球经济动荡方面将扮演重要角色,中国经济能否实现软着陆将十分关键。预计2009年国际贸易付款将会在上半年持续恶化,并在年末有所改善。
  
  东莞台商协会副会长吴清钦:
  我认为倒闭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整个大环境的变化,比如汇率的提升、退税的减少、劳工成本的增加等,使企业整个经营成本提升了30%。政府对台商的好政策只是一方面,重要的还是要自救,思考怎么减少成本,提高竞争优势。现在钱不好收,所以我们自己要先赔进来,要撑过去,保证充足的现金流很重要。我们关心的是什么时候这场危机能见到谷底,这是个大问题,现在都在观望。
  
  化解国际商事纠纷——
  仲裁的力量
  
  金融危机带来的不仅是锐减的订单,还有频发的国际商事纠纷,用国际仲裁速战速决正成为许多台商外销企业的选择。
  大多数国际商事纠纷都要仲裁,而且是去国外仲裁。在这个关键时刻,仲裁条款乃至协议签订的规范至关重要,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
  
  仲裁条款埋下的隐患
  仲裁,作为一种争端解决机制的途径,具有高效、快速和终局性,而且仲裁案件不公开审理,能够有效地保护当事人的商业秘密和商业信誉。
  但现实情况是,很多外销公司都不重视合同中仲裁条款的签订,为以后的纠纷埋下了隐患。一些看似完备的仲裁条款,实际上没写清楚适用什么法律、仲裁地、如何仲裁等信息,在规则上缺乏具体确定性。
  一个完整的仲裁条款中必备的条款包括:仲裁地、仲裁语言、仲裁法、适用仲裁规则、适用的实体法、仲裁庭的组成、仲裁裁决和得到仲裁管辖地的同意。
  另外还应注意,仲裁协议应是书面的。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中规定,仲裁协议如载于当事各方签字的文件中,或载于往来的书信、电传、电报或提供协议记录的其它电讯手段中,即为书面协议。
  「公司印章」效力不抵「亲笔签名」
  企业所聘请的律师要用国际仲裁的思维方式行事,而不是国际诉讼。有的律师常常因为对方代理人没有当事人的「公司印章」,而质疑对方代理人的授权问题。事实上,大部分的国际仲裁法庭往往不会简单地认可公司印章的效力,一个高级经理的亲笔签名反而是更有效的授权证据。
  另一方面,一些中方企业有时候很难理解国际仲裁庭对证据适用的要求。专家建议,企业一定不要依靠证人的直接口头证词或者传闻,一定要看重书面证据,汇编和组织文件都非常重要。
  提起反诉需要为对方付费
  对于国际仲裁的案子,打官司的费用是大多数企业最关心的。
  如果企业到国际商会、伦敦国际仲裁院和香港国际仲裁中心去仲裁,他们会发现在大陆看不到的两个特点:第一,仲裁庭会命令败诉方支付部分或全部胜诉方的仲裁费(包括律师费)。第二,在进入仲裁程序以前,原告可能被要求为对方的律师费支付保证金,这一点常常被出口企业忽视。仲裁中的被告常常要求他们的律师提起反诉,比如原告提起1000万美元的诉讼请求时,被告常常会在反诉中提出多一倍的反诉请求。
  反诉很多时候能够被仲裁机构接受,但麻烦随之而来,因为反诉还需支付律师费用,原告当事人就必须为这笔费用支付保证金。此外,企业需要知道的是,商事合同当事人解决其争议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是,只有诉讼判决和仲裁裁决才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并可强制执行。仲裁裁决不能上诉,一经作出即为终局,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仲裁裁决不论在何国境内做出,均应承认具有约束力,而且经向主管法院提出书面申请,即应予以执行。
  
  广东惠州市龙溪台商联谊会辅导会长林安丰:
  
  这次金融风暴所受波及不止局限于台商,包括港资、韩资、以及本土企业一样受到很大波及。大陆台商还算好的,因为台商在制造业方面本身有比较好的管控,当然有很多台商传统行业有受到影响,这也有企业自身的原因。最近在我们已经在开办讲座,向台商说明要从几个方面增加抵抗能力:一要增加研发能力,二要增加市场通路铺设,三要增加财务管控能力,四要提高内部管理层次。只有几个方面多管齐下才能应付这次金融风暴的侵蚀。
  
  陷阱二:银行雨天收伞融资遭遇骗局
  融资诈骗
  
  目前,在北京、深圳和上海的高档写字楼里,集中了很多打着国际财团、机构代表处及投资公司旗号的假投资公司。他们的服务目标尽量不选择本地公司,因为外地企业缺乏有效的考察途径,在融资心切之下更容易「有病乱投医」,是理想的行骗对象。即使这些企业知道上当了,但考虑到在北京打官司成本很高,往往是哑巴吃黄连,自认倒霉。
  
  被「骗」经历
  子虚乌有的投资公司
  「这些投资公司租这么贵的地段办公,怎么可能是骗子呢?骗我区区几万元,还不够他们付房租呢。」广东商人何先生至今还在纳闷:位于北京市东三环北路天元港中心某层的美国亚斯本财务集团北京代表处,怎么看也不像是一家骗子公司啊。
  何先生在广州有一家自己的公司,为了扩大规模,急需资金注入。几个月前,他通过报纸上刊登的广告,给一家美国亚斯本财务集团公司北京代表处打去了电话。对方说规模太小无法进行股权融资,但看中了何先生公司的发展前景,可以成立项目公司,借钱给他,双方还商定了还款利息。
  一周后,该代表处派人到何先生公司调查,由何提供差旅费用。半个月后,代表处说投资计划已被美国总部通过,但要求律师调查出具法律意见书,这项工作要求由何先生完成,代表处指定北京某律师事务所。
  该律师事务所开口便是5万元人民币,一番讨价还价后降到4万元。在先支付70%的费用后,律师事务所派人去了广州何先生的公司。
  但简单粗糙的调查让何先生生疑,他到首都律师网上一查,该人并不是律师!而此时,网上也开始出现关于美国亚斯本财务集团公司北京代表处是骗子的言论。如梦方醒的何先生为自己当初的轻信而悔恨:「现在想来,他们骗的又何止我一个!」
  他马上去买了录音笔收集证据,没过几天,该代表处便人去楼空,电话停机。于是,何先生以律师事务所参与行骗为由向北京律协进行了投诉。当然,最终何先生也没得到任何投资。
  
  尽管欧美金融海啸铺天盖地而来,四处哀鸿遍野,但11月的陈江再会,让许多台商面对日益艰辛的经营环境,对前景重新燃起一线希望。台商对两会的寄望,除了两岸三通,更关心的是营运所需资金的融资问题,尽管陈江会后两岸金融开放的前景可期,但毕竟远水解不了近渴。
  
  融资难求
  近来,上海台商协会不时接到台商资金调度日益困难的反映。上海台商协会副会长李广仁表示,台商除非是大企业或者本身财力雄厚,否则都会面临资金周转的问题,稍一不慎,很可能陷入经营困境。
  
  一名在大陆经商十多年的台商透露,台商想向当地银行告贷很难,不仅手续繁杂,更需要相当的担保品。事实上,即使是大陆的企业要向银行借款也不容易,更遑论台商,且到大陆打拚的台商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财力本来就有限。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次贷风暴爆发及连带所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后,大陆银行业承做贷款更是小心翼翼,甚至出现紧缩情形。即使近来大陆不断有刺激经济的信贷新政高调出台,但主要面向的还是本土企业,台商通常是告贷无门,在订单缩减及融资不易的双重压力下,各地不时传出台商因经营不善而关厂倒闭的情形。
  近日,江阴某家民营企业要向银行团联贷人民币12亿元,在银行联贷会议上,只见十多家中外银行奋力争夺此一融资业务;当场景转换到苏州昆山一带的银行办公室内,见到的却是众多台资企业为了人民币数千万元,甚至区区数百万元的贷款,或与银行人员争的面红耳赤,或低声下气拜托银行展延贷款期限。「现在华东一带的中外资银行,对台商贷款审批异常严格,连对过去信用良好的台商也都抱持审慎的态度。」一位台商反映。
  钱,钱!资金链的日益紧绷,让包括台商在内的很多企业四处奔走、求「钱」若渴。而此情此景,也恰恰是骗术昭彰、陷阱开口之时,台商必须擦亮双眼,小心应对
  
  骗局背后
  种种以投资为由头的诈骗目前有增多趋势。2008年以来,6、7万家中小企业破产,除了出口下滑原因之外,融资被骗者亦不乏其人。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中小企业基本面弱化趋势明显,部分企业出现资金链紧张等问题;在大陆银行银根紧缩之下,大量资金链吃紧的企业转而求助私募股权基金和民间投资机构。
  目前,在北京、深圳和上海的高档写字楼里,集中了很多打着国际财团、机构代表处及投资公司旗号的假投资公司。
  CBD中央区黄金地段高档写字楼、富丽堂皇的办公环境、西装笔挺、谈吐优雅的「专业人员」,打开公司的网站,但见财务报表和审计报告、原有股东、各项资质及海外资信证明等一应俱全……这一切,似乎都会让到访者深信,该公司能有如此气派的工作环境,其主人也一定是「非富即贵」。
  他们的「服务目标」尽量不选择本地公司,因为外地企业缺乏有效的考察途径,在融资心切之下更容易「有病乱投医」,是理想的行骗对象。即使这些企业知道上当了,但考虑到在北京打官司成本很高,往往是哑巴吃黄连,自认倒霉。
  总结起来,融资诈骗通常有一定的模式,最常见的有以下3种,台商应该高度警惕。
  第一类,以投资为名,要求融资企业交纳各种考察费、立项费及保证金等。这些费用从几万元、几十万元到百余万元人民币不等,均要求企业支付以后才能帮忙融资。相比之下,正规的私募股权基金公司都有自己的管理费用,当他们决定投资一家公司或将一家公司纳入考察范围时,会自行支付差旅费、管理费及聘请第三方机构进行尽职调查等费用,巧立名目收费的企业往往不是正规的投资公司。
  第二类,勾结第三方机构进行诈骗。即投资公司本身并不收取任何费用,但是在考察投资过程中会表示:「项目还是比较好的,但是需要包装、策划,要找指定的中介机构做商业计划书,或者必须找某某会计师事务所、某某评估机构进行财务处理及评估。」企业向这些中介机构「交钱」之后,中介机构会与投资公司分成,之后投资公司却可能以种种理由,使投资计划不了了之。
  第三类,利用国家金融政策,以提供大额存款、银行保函等帮助企业贷款的方式,要求企业提交订金。假投资公司提供的协议上一般会规定,《银行保函》开出并由项目方银行核保后,项目方必须一次性付清所有手续费,并要求一周最多两周内项目方银行必须放贷,如不能放贷则不负任何责任。
  但事实上,大额存单、有价证券抵押贷款的陷阱利用的就是时间差,即出资方给融资方的有效时间内,银行上级部门的核准手续根本办不下来,这样出资方就堂而皇之地吃掉融资方先期交付的保证金。专家提醒,「在当前大陆产权投资领域缺少相应法律监管的情况下,上述行骗手段有的能够诉诸法律,但有的打的是擦边球,企业追索困难。」
  
  
  如何防范
  一份来自民间的调查资料——中国诚信企业网对网友投诉的2000多家投资公司做的调查显示:大多数投资公司属于骗子公司。
  中国诚信企业网总编辑岳伟新介绍说:「我们接到投诉后,会模拟受害者的受骗经过,通过电话或亲身暗访被诉单位,如果得到了和受害人相同的答复或结果,被诉单位不能满足我们要其提供公司的开户银行、股本结构等要求的,一般可以确认为骗子公司。」确认结果后,骗子公司的名单在中国诚信企业网上滚动更新。
  曝光骗子固然重要,但如何防患于未然,寻找安全的融资管道,则更是企业所关注的。
  在接触投资公司时,企业要从注册资本、开户银行、工商登记、客户成功案例等多方进行考证,避免盲目签署协议。业内人士总结,目前容易上当的企业有两大类,一是年收入只有几十万元或几百万元人民币的企业,投资方承诺给出上亿元资金,这多半是假的;二是自己也是壳公司,只凭一个立项报告,对方即承诺给你投资的,多半也是假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却不断有人落入圈套。
  对于商业计划书类的诈骗行径,企业需要了解的是,真正的私募股权基金不会指定具体的机构代为撰写。如果投资机构看好你的公司,即使商业计划书有缺憾,对方也会要求你重新提供资料,甚至自己聘请第三方公司调查以获取进一步资料。
  而投资代表与融资企业进行沟通,也绝不会仅限于财务环节。他们通常会详细了解企业战略、财务、生产、营销、管理等各个方面。从投资代表本身的素质及知识积累,也能一定程度上一窥投资公司的水平。
  当然,对于广大的中小企业来说,防止上当受骗的最好方式莫过于找到较为安全的融资途径。「《物权法》实施后,企业流动资产已经可以设定为抵押物。只要银行与中小企业善于借助货押授信产品,企业就可能盘活存货占压,松绑资金链压力。」深发展贸易融资部总经理马黎民说,「这种融资安排,特别适用于普遍缺乏固定资产等传统抵押物又难以找到合格的第三方担保的中小企业。」
  
  台玻华南有限公司董事长林伯实:
  我认为关厂并不代表倒闭,说不定是获利了结。大部分商人都是很聪明的,以前赚的钱他拿走了,现在经营不利的环境下,他再走下去,做一分赔一分,做一毛赔一毛,他当然是关厂,所以关厂并不代表倒闭。现在大陆的投资环境是货币升值 、出口退税减少、能源高涨,原物料价格、环保成本都在增加,所以一些传统的台资企业是关厂,而不是所谓的倒闭,这是个能做或不能做的问题。每一个产业面临不一样的背景和条件,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生存方式,要综合分析。
  
  台湾区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副总干事罗怀家:
   台商倒闭有两个因素,第一,过去传统产业是以欧美为市场的,而欧美市场在金融风暴中受到影响,市场萎缩;第二,大陆今年开始实施的新劳动合同法,增加了劳力密集厂商的成本,其中四种厂商受影响较大:出口型厂商、劳力密集企业、外商和当地的民营企业。至于如何应对,我认为面对变化,企业不应该急速扩张,持盈保泰是一个策略,应该想办法降低成本,停止不必要的投资。同时要注意对大陆这个新型市场的开发,有效利用这一地区的丰富资源,弥补欧美市场的损失。
  
  生意伙伴身份真假?
  网上可以自助核查!
   11月7日,大陆公安部「全国公民身份证号码查询服务中心」正式面向公民个人推出公民身份信息核查、同名同姓查询网上自助服务。每次只要5元人民币的查询费,即可核查确认生意合作方、保姆、房客、网友、交易伙伴等人身份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用户通过访问网站www.nciic.org.com,只要输入被核查人的身份证号码和姓名两项内容,便可在线实时获得核查结果——显示「一致」或「不一致」字样,但不会显示被核查人住址等信息。查询自助服务还能够查询到某个姓名在全大陆或者某省范围内的重名数,目前,「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已存储了大陆约13.07亿的人口身份信息数据。
  
  上海台协会长李茂盛:
  我想部分台资中小企业倒闭的原因,是有的台商认为现在没有什么新的发展机会,不想再继续做下去,或是暂时歇业,但一旦他们发现新的机会,会再次选择投资。希望大陆有关研究机构能够把他们好的研究成果、发明提供出来,辅导厂商转型、升级,寻求双赢。
  倒闭的风险会有,要避免倒闭就需要从生产技术、资金援助等方面入手。目前台商更应该抓住经济不景气的时机,动脑筋去开拓内需市场。此外,我们也鼓励台商转型到服务业、高新技术行业等行业,或是购买大陆比较好的中小企业股份,双方进行优势互补,这对两岸经济的发展会更好。
  
  陷阱三:投资跌入黑洞折戟快钱诱惑
  投资黑洞
  
  一项初看似乎是稳赚的交易,到最后却演变成巨亏,反映出一个朴素的道理:永远不要对市场想当然。在难以掌握交易规则,难以确保获知他人第一信息权及本方信息保密权的情况下,贸然涉足不熟悉的领域,难免成为市场投机力量的猎物,以贪婪投机之心自食被猎食的苦果。
  至少,作为非金融机构的企业,在对冲风险时,对于相对陌生的金融衍生工具,尤其是高风险的工具,要多一些警惕。
  
  被「黑」经历
  中信泰富掉进巨亏黑洞
  中信泰富是中信集团旗下香港6家子公司之一。2008年10月20日,一纸公告让这家公司背后的累汇期权(Accumulator)黑洞曝光。它购买的杠杆式外汇买卖合约导致公司亏损150亿港元以上。消息曝光,中信泰富股价剧烈下跌逾77%,股价从公告前的14.52港元一度跌至4.35港元,股价跌至自1991年1月以来的低位,中信泰富市值损失共计已超过200亿港元。已有10多位投资者质疑中信泰富存在信息隐瞒及误导,10月23日,香港证监会以及香港交易所宣布对中信泰富进行调查。
  将中信泰富一步步推向崖下的是一款以澳元累计目标的杠杆外汇合约,即变种Accumulator(累计股票期权)。据中信泰富的公告称,签订杠杆式外汇买卖合约,原意是减低澳洲铁矿项目面对的货币风险。财务董事张立宪达成了一笔外汇衍生交易,只要美元兑澳元继续走弱,这项交易就能获利。但由于金融危机导致商品价格下跌,令汇率出现了意想不到的走势。澳元兑美元不但没有走强,还大幅走弱,从而造成公司巨额亏损。专家分析,由于中信集团持有中信泰富29%股权,亏损不但将反映在中信集团的损益账上,而且有可能对中信集团的流动性造成压力。
  中信泰富并非惟一的输家。10月23日,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也被爆出有大额的汇兑损失,股价当即跌停,成了H股的抛售对象。
  
  自华尔街金融海啸爆发,「金融衍生品」就成了一个人人谈之色变的词汇。在监管不力、金融创新过度的背景下,大量过剩资金投入层层迭迭的衍生游戏,玩着令人眼花缭乱的「资本运作」,在少数金融界精英们天天想着用虚拟产品攫取财富时,经济金融化、资产证券化、财富虚拟化的风险正在不可避免的累计和加剧,终于酿成金融灾难和经济灾难。
  
  「衍生品」猛于虎
  遗憾的是,在暴利大饼的诱惑下,很多企业失落于赚快钱的机会主义,在危机爆发的那一刻毫无回天之力,瞬间坍塌。
  对于频频出现的企业投资金融衍生品事件,上海新兰德分析师马宜敏表示,大多数是企业的投机行为,是企业对经济形势判断失误所致。
  动机一:对冲汇率风险。在全球经济衰退的脚步紧逼下,新一轮的避险情绪如洪水一般暴发,欧元、英镑、澳元等高息货币成为烫手山芋,利率、汇率同时大幅下降,令那些手中拥有欧元、英镑、澳元等外汇的企业纷纷宣告亏损,引发了一系列爆仓事件。有些企业本想手握外汇,以对冲汇率风险,没想到,外汇却成了造成企业亏损的元凶。
  动机二:回避现货价格风险。很多企业都会在期货市场做套期保值,目的是规避现货市场价格波动出现的风险。因预期全球经济下滑将导致大宗商品需求大减以及席卷全球的信贷危机,金属类商品价格不断跳水,令此前做多的投资者纷纷折戟。
  动机三:投机。企业为赚快钱贸然投资,同时又对风险认知不足,缺乏对冲避险工具,特别是金融衍生品。专家指出,「金融衍生品具有两面性,对冲与投机很多时候是差不多的。有时候企业表面上做的是对冲,但实质上是在进行投机性交易,这样自然会加大风险。」
  
  
  抵御快钱诱惑成长步步为营
  衍生产品具有的杠杆性、价格波动性等特点,决定了其可能产生相当大的风险。如果使用不当,贸然参与或过度投机,则很有可能给交易者带来巨大损失。特别是当金融衍生产品的各种风险交叉反应、相互作用、互相影响时,会加倍放大风险。即便是在成熟的市场当中,由不当使用衍生产品交易引起的巨额损失事件也不鲜见。
  因此,要有效地控制企业的交易风险,管理者必须建立和完善风险控制机制,提高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意识,克服盲目及过度投机心理,设立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加强对衍生交易的监督,严控投机交易,降低运营风险。
  反思一:加强监管。有风险控制专家认为,不力的公司治理是企业遭受损失的主要原因。很多企业的董事会和高管对衍生品交易知之甚少或一无所知,但因受利益诱惑而进行高风险投资。要想不重蹈覆辙,必须建立具体的监管措施:「制度上和监管上双重管理,制定相关的操作制度和问责制度,监管上要有专人负责。」
  反思二:恶补缺课。无论投资外汇或是投资期货等金融衍生品都是有风险的,为避免损失,企业可以选择风险相对小的衍生产品,比如无杠杆的远期外汇合约,或者货币互换等。也有专家建议,要想做衍生品,最好开个招标会,让金融机构也参加,广泛听取意见,全面了解市场,把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之内。(记者王永连、陈飞林对本专题亦有贡献)
  
  
  台湾大哥大总经理张孝威:
  严控营运资金风险,短债改成中长债
  美国的次贷风暴到今年第四季看起来好像还没完没了,所以我们老早就在做准备了!台湾大哥大在年初就签了一个新台币135亿元的银行联贷,本来是短期的,我把它改成中期的。如果不是及早因应,也许现在跟银行借钱利息是2%、3%,万一以后金融情势更严峻,利率涨到10%怎么办?我也担心,万一企业没有与银行签订中长期合约,企业的借款额度可能会受影响。我们整体的负债比在同业并不高,经营上比较稳健。
  不论怎样,未来全球经济成长都会趋缓,大家要做好心理准备。企业发现景气下滑后,要先检查自己的体质,拟定减肥瘦身计划。要先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而不是祈祷没发生问题;要掌握洞有多大,才能知道怎么补。
  
  台北富邦银行企金总经理韩蔚廷:
  企业多握现金,防流动风险,
  所有企业主都要有心理准备,这波不景气的时间不会太短,我看一、两年跑不掉。建议企业主最好预做两年计划,乘机检视自己有无本钱投资,除了部分负债比低、现金流量大的企业有本钱可以考虑购并外,企业主此时还是手上现金多一点,防止流动性风险比较实际。
  以前企业只怕银行抽银根,现在更要怕银行会不会倒。这波金融海啸,谁都无法保证哪家银行绝对不会出事。所有企业主要及早检视往来银行的实力,严控企业未来营运资金的取得风险,尽早与银行展开沟通协商,基于稳定财务结构与控制资金成本双重考虑,例如短期公司债转为中长期公司债的做法,值得借鉴。
  
  资诚会计师事务所所长薛明玲:
  很多事在景气繁荣时就该做,
  不景气时,很多企业在资金管理上会出问题。如果你在景气好时没有高额增资留下库存银弹,在萧条时就要保留现金额度,不要再办增资。但如果你公司体质不错,不景气反而是购并扩张的最佳时间点。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景气好,企业要克制欲望不要乱投资;景气衰退时,择定目标观察分析;待景气萧条时,才是最好的出手时机,这一次一定要看清自己所处的位置,再定策略。
  全球金融体系的信用危机,风险不会消失,只会被隐藏起来,企业最好的做法,就是Back to basic(回头练基本功),即回到根本——想想自己究竟有多少能耐,不要用风险杠杆你的业绩,更不要去尝试自己不能承担的冒险。
其他文献
作为设计师,他因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原创者而名声大振;作为卡通品牌推崇者,他却将目光放得更远,胸怀大志:创立可与美国迪斯尼米老鼠、日本凯蒂猫媲美并代表中国文化的卡通品牌。    在上海高安路一侧,有道被厚重窗帘挡着的玻璃门,推门而入,勿须抬头就可以看到墙面上挂着一张张有着纯真笑容的孩童图片。坚持艺术与市场相结合的巫永坚在办公室里挂上这些图片,是希望籍由纯真孩童的笑脸,提醒他自己与同
期刊
随着世界经济的下滑,大陆宏观经济的外部环境会进一步恶化,2009年大陆经济将延续调整局面。即使考虑政府现有的各种强力刺激方案,也只能轻度缓和「投资驱动型增长方式」的内在矛盾。    刚刚送走的2008年是颇为不平静的一年,也是世界经济增长周期的转折之年。一场由金融海啸演变成的经济危机,以「多米诺骨牌」摧枯拉朽般的速度席卷全球。在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大陆经济增长由上升渐趋下降,不利影响从虚拟经济向
期刊
「大雪」节气养生调护    《月令七十二侯集解》「十一月节,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这里十一月是指农历),这是古人对大雪的解释。大雪节气常在12月7日前后到来,此时大陆黄河流域一带渐有积雪,北方则呈现万里雪飘的迷人景观。有句农谚:「大雪冬至雪花飞,搞好副业多积肥」,人们盼着在大雪节气中看到「瑞雪兆丰年」的好兆头,可见大雪节气的到来,预示着来年的吉祥与否。    从中医养生学的角度看,大雪已到了
期刊
欧巴马重金促经济  美国总统当选人殴巴马(Barack Obama) 1月10日上任前表示,将推动为期2年经济振兴方案,创造400万个工作机会,营建、制造和零售业者可望受惠最多。  欧巴马希望此方案的推动,2年后可提升GDP成长率达3.7%。此经济振兴方案的规模达7750亿美元,欧巴马的移交小组正与国会议员进行密切讨论,内容包含政府支出项目和减税计划。(综合外电)    奥巴马就职典礼仿效林肯  
期刊
由商务部、外交部、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印发的《外资非正常撤离中国相关利益方跨国追究与诉讼工作指引》,正式将针对外资抽逃之「追责」上升到国家高度。今后,那些恶意逃避欠款、违规抽逃的外资,将受到相关法律更为严厉的制裁。    2008年12月19日,商务部网站公布由商务部、外交部、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印发《外资非正常撤离中国相关利益方跨国追究与诉讼工作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并高调宣布:如果外资非正常
期刊
在华商圈中台商既有别于陆商,又有别于港商:比陆商更国际化比港商更实体化。其内在质素既可助台商成为现代制造业领袖,又可助台商在大陆成为现代服务业之先行者。  新一轮经济危机所引发新的经济格局调整,需要台商突破固有格式和效能,获取新的成就。有学者指出,台商当前最要紧的是解决好两个关键问题:一是要在获取大陆资源上有所突破;二是要在两岸「三通」、「一日工作商圈」形成之后,在两岸经济合作机制构建完成之前,在
期刊
随着恢复两会协商、「大三通」的实现,两岸经济关系进入新起点并迎来新机遇。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之下,两岸如何携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大和深化两岸经济交流合作成为焦点。    在过去的2008年里,大陆与台湾关系日渐向好,随着通邮、通航、通商时代的正式来临,经贸交流也将更为密切与频繁。由于面临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两岸双方在2008年12月20日~21日召开的「第四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上表示,将会携手应对
期刊
声  「大陆经济面临放缓的危险,可能到2009年第二季度才能从底部回稳,2009年经济同比增速在8%。」      景  不久前在上海举行的一个媒体见面会上,2008大陆财经预测人物排名第一的「最神奇预测者」龚方雄,对大陆未来经济走势和当下的经济刺激政策发表看法。     析  由于世界金融海啸的冲击,大陆近几个月来出口数据连创新低,出现停顿甚至下滑的危险。龚方雄分析,现阶段大陆出口受挫是需求或收
期刊
声  「今天是机会,不要怕竞争,也不要惧怕危机。如果现在才意识到金融危机真的来了,已?晚了。现在是蓄势之时,在危的背后,是难得的机会。」      景  2008年12月1日,马云以「中小企业过冬」为题在香港大学发表演讲,指出中小企业的危机突围之策。    析  「重要的是坚持不放弃,今天很难,明天更难,但过完明晚就是黎明,要活下来,才能看到太阳。」不久前,马云曾给自己的员工写过这样一封信:金融危
期刊
经济危机 苦海逃生    冬天是强者的日子。  尽管严酷的优胜劣汰要通过冬天来完成,但更多的企业,并没有在寒流中瑟瑟发抖,而是逆风前行,踏上了穿越风雪的路途。  「决不能放弃,今天是很难,也许明天更难,但过完明晚就是黎明,要活下来,才能看到太阳。」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主张。  「2009年每个公司的重点不是亏损或赚钱,而是要撑下去。」富兰德林事业群总经理刘芳荣写到。  「重要的是能够活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