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中考命题,教材,新课程理念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3)01-0024-02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近几年的中考试题积极贯彻新的课程理念和评价体系,试题形式异彩纷呈,立意也愈加巧妙且充满内涵,成为积极推动课改的指挥棒。但在中考试题中旧的理念依然会不时出现。比如,今年有几个地方的中考试题就出现了试题内容与学科测量不一致的问题,导致命题者和答题者形成了“指东道西”的不合拍局面。试举两例与大家共同探讨,以求问题更清晰,命题更完善。
例1:(2012·聊城中考题)语汇有着鲜活的时代印记。与下图所示事件相符合的语汇是(C)
A.开天辟地 B.星火燎原
C.当家做主 D.改革开放
例2:(2012·吉林中考题)历史的瞬间定格为永恒。下列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召开的重要会议,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指明了方向。结合年代尺示意图,回答问题。
(1)根据年度尺完成下列表格。(3分)
以上两道试题虽一为选择题一为填空题,但都是客观题,其答案应该具有唯一性。可在实际中却出现了一问多答的现象。
如例1的命题者提供的答案是C,例2的答案依次是中共一大、遵义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许多教师和学生认为例一也可选A,例2情况就更复杂,比如题中开天辟地的大事除中共一大外还可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生死攸关的大事也可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伟大转折则除了题中中共八大之外,其他四个事件都可以说是符合题干逻辑的要求。
命题者提供的答案具有“正确性”,因为命题者的答案是来自不同版本的历史教科书权威表述。但仅从题干几个关键词讲,上面提到的几个答案也完全符合题干的逻辑要求。如开天辟地在词典中的解释是常用来比喻创建了前所未有的伟大事业。显然例1的图片是记录了开国大典的历史瞬间,开国大典难道不能说是创建新民主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吗?换句话说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新中国建设的伟大事业,因而完全可选A。对于例2,从词语的含义和用法来讲,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这一历史事件也符合开天辟地一词用法。十一届三中全会扭转了濒临崩溃的国民经济,开始了改革开放欣欣向荣的发展局面,符合生死攸关一词的用法。同样道理,由于伟大转折这一词语含义的丰富性和用法的灵活性,符合其用法的历史事件就更多。
命题者和答题者,“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双方不禁会问“是谁动了我的答案了呢?”
这两道题中,命题者一反平时由事件到意义认知逻辑,改为由意义而事件,这不外乎是为了考查课本知识的迁移能力,看看学生能否通过关键词来灵活把握历史事件的历史意义。回顾命题者的思路,可以看到这些关键词语都是一标多本情况下各种教材的经典表述。这样问题就出现了,命题者不自觉将题目放置于教材语境和知识体系下来解读,可考生却可以从题目本身的语境和自己的知识体系来解读。结果就是指东道西,出现一题多答的情况了。
命题者在旧的教材观支配下不自觉地形成了对历史认识的思维定式,将开天辟地和中共诞生,生死攸关和遵义会议,当家做主和新中国建立等绝对地等同起来。命题者对教材的生搬硬套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生搬了教材的词语。抛开教材具体语境的理解必然是片面的。比如,各种教材评价中共一大的历史意义时,不约而同地说“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其实这里的“开天辟地”和“焕然一新”两个关键词是相辅相成的,在这样的一个语境中两个词义的内涵和外延分别发生很大的变化。这里的“开天辟地”主要是指开辟新的革命天地之意。但是,例1的题中只有词语没有前后文的语境限制,故还可能存在着如国家建设,科技发展等等更广泛的理解范围。命题者和答题者对相同的词语却有了各自不同的表述,必然会造成一题多答的结果。
二是硬套了教材的知识体系。历史学科的课程标准主要是宏观指导,因此不同的历史教材在知识体系构建上有同有异。“同”是为明确方向和达成目标,“异”是为不限制学习者个性和创造。因此教材的观点不能是唯一的,教材统一的认识不能限制学生多样的认识。比如,开国大典和新中国的成立这一历史节点,它既是中国近代史的结束也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各个教材为了凸显“知道民族民主革命的艰巨性”和“知道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从而坚定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信念”等课标的板块要求,不约而同地强调其“当家做主”意义,无形当中也就舍弃了对它开创新民主主义新中国建设的意义探讨。课标不要求不等于不允许,课标在具体的学习主题中又是这样规定:“讲述开国大典,认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这里对新国成立的意义的理解并没有具体的限制,因此学习者完全可在达成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超越课程标准的要求,形成有自我个性的解读。遗憾的是,命题者以教材为唯一答案,并没有提供允许考生个性解读的机会,也就出现考生所答非命题者所愿的结果。
中考作为初中教学最为重要的评价手段,在师生的心中占据重要地位,命题者如在课程理念上有偏差,就会误导教师的理念,而中考的权威示范作用还有可能放大这一偏差的破坏力。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教师们虽然掌握了不少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但在实际的历史教学活动中仍然存在“唯教材论”的现象,教师不能对课本进行有效的解读和阐释,而是重复和强化教科书上极其简单的知识陈述和固定的结论及“意义”,这会导致教科书的观点和结论成为不容置疑的权威表述,也就会损害学生的自主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新课改要进一步向纵深推进,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其中也包括科学的中考命题的引导,教师只有秉持新课程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和思维能力为主,才能真正发挥历史学科在基础教育中的主要作用。
【作者简介】杨友生,男,1974年生,江西省吉水人,中学高级教师,吉安十三中学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初中历史教学和中考历史命题研究。
【责任编辑:全骜颉】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3)01-0024-02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近几年的中考试题积极贯彻新的课程理念和评价体系,试题形式异彩纷呈,立意也愈加巧妙且充满内涵,成为积极推动课改的指挥棒。但在中考试题中旧的理念依然会不时出现。比如,今年有几个地方的中考试题就出现了试题内容与学科测量不一致的问题,导致命题者和答题者形成了“指东道西”的不合拍局面。试举两例与大家共同探讨,以求问题更清晰,命题更完善。
例1:(2012·聊城中考题)语汇有着鲜活的时代印记。与下图所示事件相符合的语汇是(C)
A.开天辟地 B.星火燎原
C.当家做主 D.改革开放
例2:(2012·吉林中考题)历史的瞬间定格为永恒。下列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召开的重要会议,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指明了方向。结合年代尺示意图,回答问题。
(1)根据年度尺完成下列表格。(3分)
以上两道试题虽一为选择题一为填空题,但都是客观题,其答案应该具有唯一性。可在实际中却出现了一问多答的现象。
如例1的命题者提供的答案是C,例2的答案依次是中共一大、遵义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许多教师和学生认为例一也可选A,例2情况就更复杂,比如题中开天辟地的大事除中共一大外还可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生死攸关的大事也可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伟大转折则除了题中中共八大之外,其他四个事件都可以说是符合题干逻辑的要求。
命题者提供的答案具有“正确性”,因为命题者的答案是来自不同版本的历史教科书权威表述。但仅从题干几个关键词讲,上面提到的几个答案也完全符合题干的逻辑要求。如开天辟地在词典中的解释是常用来比喻创建了前所未有的伟大事业。显然例1的图片是记录了开国大典的历史瞬间,开国大典难道不能说是创建新民主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吗?换句话说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新中国建设的伟大事业,因而完全可选A。对于例2,从词语的含义和用法来讲,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这一历史事件也符合开天辟地一词用法。十一届三中全会扭转了濒临崩溃的国民经济,开始了改革开放欣欣向荣的发展局面,符合生死攸关一词的用法。同样道理,由于伟大转折这一词语含义的丰富性和用法的灵活性,符合其用法的历史事件就更多。
命题者和答题者,“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双方不禁会问“是谁动了我的答案了呢?”
这两道题中,命题者一反平时由事件到意义认知逻辑,改为由意义而事件,这不外乎是为了考查课本知识的迁移能力,看看学生能否通过关键词来灵活把握历史事件的历史意义。回顾命题者的思路,可以看到这些关键词语都是一标多本情况下各种教材的经典表述。这样问题就出现了,命题者不自觉将题目放置于教材语境和知识体系下来解读,可考生却可以从题目本身的语境和自己的知识体系来解读。结果就是指东道西,出现一题多答的情况了。
命题者在旧的教材观支配下不自觉地形成了对历史认识的思维定式,将开天辟地和中共诞生,生死攸关和遵义会议,当家做主和新中国建立等绝对地等同起来。命题者对教材的生搬硬套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生搬了教材的词语。抛开教材具体语境的理解必然是片面的。比如,各种教材评价中共一大的历史意义时,不约而同地说“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其实这里的“开天辟地”和“焕然一新”两个关键词是相辅相成的,在这样的一个语境中两个词义的内涵和外延分别发生很大的变化。这里的“开天辟地”主要是指开辟新的革命天地之意。但是,例1的题中只有词语没有前后文的语境限制,故还可能存在着如国家建设,科技发展等等更广泛的理解范围。命题者和答题者对相同的词语却有了各自不同的表述,必然会造成一题多答的结果。
二是硬套了教材的知识体系。历史学科的课程标准主要是宏观指导,因此不同的历史教材在知识体系构建上有同有异。“同”是为明确方向和达成目标,“异”是为不限制学习者个性和创造。因此教材的观点不能是唯一的,教材统一的认识不能限制学生多样的认识。比如,开国大典和新中国的成立这一历史节点,它既是中国近代史的结束也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各个教材为了凸显“知道民族民主革命的艰巨性”和“知道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从而坚定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信念”等课标的板块要求,不约而同地强调其“当家做主”意义,无形当中也就舍弃了对它开创新民主主义新中国建设的意义探讨。课标不要求不等于不允许,课标在具体的学习主题中又是这样规定:“讲述开国大典,认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这里对新国成立的意义的理解并没有具体的限制,因此学习者完全可在达成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超越课程标准的要求,形成有自我个性的解读。遗憾的是,命题者以教材为唯一答案,并没有提供允许考生个性解读的机会,也就出现考生所答非命题者所愿的结果。
中考作为初中教学最为重要的评价手段,在师生的心中占据重要地位,命题者如在课程理念上有偏差,就会误导教师的理念,而中考的权威示范作用还有可能放大这一偏差的破坏力。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教师们虽然掌握了不少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但在实际的历史教学活动中仍然存在“唯教材论”的现象,教师不能对课本进行有效的解读和阐释,而是重复和强化教科书上极其简单的知识陈述和固定的结论及“意义”,这会导致教科书的观点和结论成为不容置疑的权威表述,也就会损害学生的自主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新课改要进一步向纵深推进,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其中也包括科学的中考命题的引导,教师只有秉持新课程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和思维能力为主,才能真正发挥历史学科在基础教育中的主要作用。
【作者简介】杨友生,男,1974年生,江西省吉水人,中学高级教师,吉安十三中学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初中历史教学和中考历史命题研究。
【责任编辑:全骜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