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江冷杉根际土壤微生物对大气CO2浓度和温度升高的响应

来源 :应用生态学报 | 被引量 : 13次 | 上传用户:yy040814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用自控、封闭、独立的生长室系统,研究了川西亚高山岷江冷杉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对大气CO2浓度升高(环境CO2浓度+350(±25)μmol·mol-1,EC)和温度升高(环境温度+2·2(±0·5)℃,ET)及其CO2浓度和温度同时升高(ECT)的响应.结果表明,1)同对照(CK)相比,在6月、8月和10月,EC处理的根际细菌数量分别增加了35%、164%和312%,ET处理增加了30%、115%和209%,而EC和ET处理对根际放线菌和根际真菌数量影响不显著;ECT处理的根际放线菌数量分别增加了4
其他文献
针对城市绿地结构复杂、破碎化程度高的特点,在武汉钢铁公司厂区园林绿地层片结构及其盖度调查的基础上。借助GIS对其绿量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活型植物的单叶面积和
研究了柠檬酸、草酸和乙酸溶液对污泥中重金属(Cd、Pb、Cu和Zn)的去除效果,以及处理前后析出液和污泥中硝态氮和铵态氮的浓度变化.结果表明,0.8 mol·L-1柠檬酸溶液可去除污
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土壤镉污染对白牛槭、刺玫果、金银忍冬和东北山梅花叶绿素荧光参数及生物量的影响.设置0、50、100和200mg·kg^-1风干土4种镉浓度处理,测定苗木在不同
比较研究了紫茎泽兰和飞机草的生长、形态、生物量分配和光合特性对磷营养的可塑性反应,及与其入侵性的关系.结果表明,两种入侵植物对磷营养变化表现出很强的可塑性和适应性.低磷
以新疆阿勒泰牧区为例,利用NOAA卫星数据与地面观测资料,结合草地类型图和季节放牧利用图,确立了以冬春草场为主的雪灾遥感监测区域.在综合分析雪灾对牧区经济影响因子及草地资源分布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3S技术与常规监测手段综合集成的牧区雪灾监测与灾害评价信息处理模式及雪灾遥感监测评价体系和灾情等级分级体系.选择自然和社会经济两大系统20项指标,以受灾面积、牧草被积雪掩埋高度比、持续低温天数和牲畜死
对三江平原典型草甸和沼泽化草甸两个群落的优势植物小叶章的生物量、结构动态、不同生长阶段各器官的氮、磷含量和储量动态以及氮、磷养分限制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二着各
通过人工污染土壤的方法,设计芘的暴露浓度为0、60、120、240、480、960 μg·kg-1.暴露实验进行1、3、7和14 d后,分别检测蚯蚓内脏中细胞色素P450含量、谷胱甘肽转移酶(G
对湘西北岩溶山区5个生境火棘属植物的籽含油率与油脂组分进行了测定,探讨了土壤养分与火棘籽含油率及籽油主要组分的关联性.结果表明:土壤全磷与籽油中的亚油酸呈正相关,其他
以濒危植物明党参低温催芽形成的幼苗和常温正常萌发的幼苗为对象,对其存活及形态、结构、生物量及其分配、生长速率等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明党参幼苗在较高光强(65%全光
对潮棕壤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0~100 cm土体中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剖面分布、有机碳储量及C/N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剖面分布差异明显,林地、割草地、荒地及裸地各土层有机碳含量高于农田生态系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有机碳与全氮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土壤C/N随剖面土层深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林地土壤的C/N相对较高,割草地、荒地和裸地次之,农田生态系统的土壤C/N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