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1348-2019《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建筑电气绿色设计部分条款解读

来源 :智能建筑电气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fan20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GB 51348-2019《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中建筑电气绿色设计章节的有关条款内容进行梳理和介绍,为设计人员提供一个总体思路,便于准确把握系统的重点,进行合理的设计.
其他文献
多孔沥青路面的大空隙特征使其与下承层的接触面积较密级配路面要小,导致其粘层对温度和水分的适应性需求更高.选取SBS改性乳化沥青、SBS改性沥青碎石封层、橡胶沥青碎石封层的3种粘层材料,以层间抗剪强度和层间抗拉强度作为评价指标,首先分析了低温、常温、普通高温、极端高温条件下多孔沥青路面层间粘结强度的衰减情况,其次通过浸水养生对比了水分对层间粘结强度的影响,最后研究了经温度和水分循环作用后层间粘结强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与无粘层对照试件相比,设置粘层试件在高温条件下层间粘结强度更高;仅浸水养生后,SBS
地聚物以三维网状结构的硅铝酸盐胶凝形式存在,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耐高温及耐腐蚀等特性.为充分利用循环流化床粉煤灰和炉底渣、提升粉煤灰/炉底渣基地聚物的力学特性,特别是断裂韧性,研究碳纤维改性地聚物的力学特性和微观形貌,采用万能材料试验机及场发射扫描电镜分别分析碳纤维改性地聚物的力学特性和微观形貌.通过改变碳纤维掺量和碱激发剂种类评价碳纤维对地聚物断裂韧性、抗压强度及微观结构的影响.当碳纤维掺量为8%、氢氧化钾和硅酸钠复合碱激发时,地聚物断裂韧性达到最大值6.23 MPa·m1/2.结果表明:粉煤
主要研究了利用拜耳法赤泥替代传统石灰石矿粉做填料对沥青混合料性能影响.在沥青混合料中拜耳法赤泥替代传统石灰石矿粉填料的比例分别为0%、25%、50%、75%和100%.通过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稳定度试验、单轴蠕变恢复试验、低温劈裂试验和浸水马歇尔稳定度试验,分析了利用拜耳法赤泥做填料的沥青混合料的高温和中温抗变形能力和抗车辙性能,以及低温抗裂性能和水稳定性等.结果表明,纯拜耳法赤泥做填料的沥青混合料温度稳定性最好,具有优良的高中温抗变形能力和抗车辙性能,以及优良的低温抗裂性能,并且纯赤泥沥青混合料的温度稳定
冰雪环境下弯道路段的驾驶风险较高,为研究驾驶人在冰雪环境下弯道路段的车速特征,搭建了农村双车道公路仿真场景,其中道路线型共设5组不同半径的平曲线,与晴天、雨天、雪天、结冰4类天气及相应的路面附着系数构成多组驾驶场景.选取32名驾驶人作为实验对象,借助8自由度驾驶模拟器进行驾驶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弯道行驶车速随半径、附着系数增大而增加,而与转向无明显相关性;弯道内车速通常存在加速段与减速段;冰雪天气下的车速明显低于设计车速与晴雨天气车速.基于递推计算构建了平曲线路段的车速预测模型,误差和相关性分析表明,本模
针对某公路路基改良膨胀土,模拟其在长期自然环境中受到的干湿循环和冻融循环作用,获取改良土自由膨胀率、无侧限抗压强度、抗剪强度的变化趋势,分析水泥改良效果的衰变特点,从长期性能角度出发探讨合理的水泥改良配比.研究表明:随着水泥掺量的增加,自由膨胀率逐渐下降,当掺量为10%时自由膨胀率最小,但掺量超过10%后,自由膨胀率又呈上升趋势;掺入水泥后,无侧限抗压强度qu抵抗干湿循环或冻融循环影响的能力明显增加,而且在较少的循环次数下qu趋于稳定;首次冻融循环时改良土的粘聚力和内摩擦角下降幅度最大,后续冻融循环的影响
为研究驾驶员在纵坡路段上行车时不同天气状况对驾驶负荷的影响,在高原公路进行了行车试验,采集了在不同天气状况下的心电信号,进一步分析了在不同天气状况下纵断面线形参数与驾驶员心率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了在不同天气状况下驾驶负荷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天气、海拔高度、坡长和坡度对驾驶负荷有着显著的影响;在海拔高度3000~3500 m纵坡路段,雪天+浓雾恶劣天气的驾驶负荷明显高于晴朗天气的驾驶负荷;在相同路段及海拔高度下,雪天+浓雾恶劣天气对驾驶负荷影响更为显著.当坡长超过200 m时,心率增长率对坡长的
为了揭示不同季节倒装结构沥青路面温度场和温度应力的分布规律,结合试验路段的实测数据,确定下基层底面的温度值.应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在沥青路面下基层底面设置温度边界条件,模拟了倒装结构在不同季节温度场变化的全过程,通过温度传感器的实测数据验证有限元模拟的正确性;应用有限元模型分析倒装结构冬季、春季及夏季的温度场和温度应力,确定了倒装结构的不利区.分析结果表明:春季和冬季面层温度小于下基层温度,温度趋于恒温,由此确定下基层底面的边界条件;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对沥青路面结构进行温度场分析,发现考虑边
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变身成“冰立方”,承接冰壶和轮椅冰壶项目的比赛,场馆扩建增容项目中,变压器选型遵循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的理念,应用了绿色制造、低碳节能的敞开式立体卷铁心干式变压器,为本届冬奥冰壶赛事绿色供电提供保障.
为更好地解决模数式桥梁伸缩装置损坏引发的安全和更换难度大等问题,通过引进化工合成共聚技术,研发了一种新型多向变位梳齿型桥梁伸缩装置,提出了该伸缩装置的施工工艺流程,并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 FEA建立了伸缩装置的有限元数值模型,在技术、材料性能特点、经济性等方面对该伸缩装置与传统的模数式伸缩装置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分析两者之间在技术和经济性方面存在差别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多向变位梳齿伸缩装置因自身材料和特有的伸缩结构,完成能够承受汽车荷载,满足国内设计规范要求,并能够适应桥梁在温度变化及行车制动力
停靠站选址是响应型接驳公交运营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为此,一种基于停靠站选址的响应型接驳公交车辆调度方法被提出.针对预约需求下的多车型响应型接驳公交系统,根据乘客需求的空间分布和乘客步行距离要求,基于改进K-means聚类算法对乘客需求点进行聚类;基于重心位置法调整乘客需求点的位置,根据聚类簇重心确定停靠站位置;以系统运营成本最小为目标构建了车辆路径和发出车型的协调调度模型,并运用模拟退火算法求解优化模型.算例表明:与基于乘客需求点的方法相比,基于停靠站选址的协调调度方法,使乘客人均坐乘距离减少了1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