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精細地质研究为基础,分析了停注层开采现状及潜力,并提出了停注层挖潜方法。结果表明,针对某油层停注层潜力,实施停注层恢复注水,释放油层的生产潜力,可改善油层的动用状况。通过对停注层段恢复注水的成功尝试,为整个某油层高含水开发后期的油层综合挖潜提供了实践依据。
关键词:某油层停注层恢复注水
截至2009年底,某二、三区西部某油层共有油水井479口,其中油井314口,水井156口,日注水15641m3,日产液12882t,日产油1260t,综合含水89.89%,自然递减率13.23%,综合递减率12.82%。目前该油层暴露的主要矛盾是薄差油层吸水能力逐年下降,目前38口井完不成配注,占总井数的22.8%。注水状况受到影响;各类储层、各单元剩余油分布日趋零散,挖潜难度大[1]。为此,我们以改善注水状况和提高储层动用程度为目的,努力挖掘停注层潜力。
1停注层开采现状及潜力分析
1.1某油层沉积特征
某油层是以陆相三角洲前缘相为主的砂泥岩薄互层沉积,根据岩性的变化规律,可划分为两个二级反旋回。某一组上部部分砂体属于三角洲内前缘相沉积,河道砂不发育,呈坨状、窄条带状分布在席状砂中;其他油层大都属于外前缘相沉积,大都以席状砂为主,沉积模式比较单一。同时具有以下沉积特征:某油层厚油层少,薄油层多,有效厚度层少,含油砂岩多,平均砂岩厚度在0.2-1.6m;油层颗粒细,分布较为稳定,延续性好;纵向上层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在某油层中也有相对较厚的油层,渗透性较高。
1.2停注层开采现状及潜力
目前某二、三区西部某油层156口注水井中,有停注层井数45口,停注层段54个。平均单井停注有效厚度5.4m。54个停注层段中,按停注年份划分小于3年的7个,占总数的9.25%,3-5年的17个,占21.5%,5-7年的28个,占51.9%,大于7年的4个层段,占总井数的7.4%。按停注原因划分控含水的井数32口,占总数的71.1%,控高压3口,占总数的6.7%,控注采比的5口,占11.1%,油井关井控水的1口,占2.2%,套变井区4口,占8.9%。其中控含水的32口注水井的41个停注层段停注前吸水量大,动用程度相对较高,层段吸水量达到全井的39.8%,其中主要矛盾在某Ⅲ19-Ⅲ20+21层段的14口井,Ⅱ2-Ⅱ6的9口井、Ⅱ19-Ⅱ21的11口井。见表1。但随着油田开发进入高含水后期,以往动用程度相对较低的油层业已进入高含水开采阶段。而22个停注层段产液量97.8t,产油量13.7t,含水86.0%,已低于全井含水2.9个百分点。同时41个停注层段的218个沉积单元中陪停层数较多,达到128个,动用状况差,存在剩余油潜力。
表1控含水井区停注状况统计表
2停注层挖潜方法及效果
在精细地质研究的基础上,对停注层段内的油水井连通状况、注水状况、剩余油分布状况等细致分析后,总结了停注层恢复注水的相应原则。决定对部分停注层进行恢复注水,最大限度释放各油层生产潜力,进一步改善区块开发效果。
(1)停注层恢复注水首先要以井区剩余油分析为基础。
(2)停注时间较长,停注时停注层段对应油井小层的含水低于现阶段全区含水的注水井,优先考虑恢复。
(3)停注层井区目前全井含水较高,层间含水差异小。
(4)停注层恢复与长关井治理、采油井措施挖潜相结合。
2009年以井区剩余油分析为基础,对某二三区西部某油层
7口注水井的7个停注层段进行尝试性恢复注水。同时因注水井停注前层间矛盾突出,小层吸水量均超过20%,为避免打开后层间干扰严重,对其实施化学浅调剖后恢复注水,3口井3个层段日配注增加60m3,日实注增加67 m3,调剖厚度9.1m。化学浅调剖后,3口井停注层段内18个沉积单元中13个吸水,吸水砂岩厚度25.3m,有效厚度9.8m。井区的11口未措施油井停注前后对比日增液8t,日增油4.1t,含水下降了0.3个百分点,平均单井沉没度上升了11m,取得了较好的调整效果。见表2。
表2 注水井停注前层段吸水状况表
4口注水井井区17口未措施油井日产液1053t,日产油103t,综合含水90.2%,已高出停注时层段含水8个百分点。同时停注层段内渗透率极差小于5,因此层段直接恢复注水。见表3。
表3 注水井停注前层段吸水状况表
恢复注水后,井区的17口未措施油井日增液14t,日增油4t,含水下降了0.1个百分点,平均单井沉没度上升了15m,取得了较好的调整效果。7口井7个层段恢复注水后均取得了较好的调整效果,其中停注时间较长且层段内渗透率级差小于5的注水井,采取直接恢复注水的做法。对层间矛盾较为突出的停注层段,在结合井区开发实际的前提下,应用浅调剖恢复注水。
3结束语
对停注层段恢复注水是某厂深化水驱调整的一种新的尝试。在选井选层过程中,重点要结合井区开发实际,搞好井区各砂体内剩余油的分布状况。停注时间长,停注时井区含水较低的注水井恢复注水后,井区见效较为明显。从目前油井见效结果来看,该种方法具备进一步推广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方凌云.大庆油田萨中开发区某油层的开发研究[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5.
关键词:某油层停注层恢复注水
截至2009年底,某二、三区西部某油层共有油水井479口,其中油井314口,水井156口,日注水15641m3,日产液12882t,日产油1260t,综合含水89.89%,自然递减率13.23%,综合递减率12.82%。目前该油层暴露的主要矛盾是薄差油层吸水能力逐年下降,目前38口井完不成配注,占总井数的22.8%。注水状况受到影响;各类储层、各单元剩余油分布日趋零散,挖潜难度大[1]。为此,我们以改善注水状况和提高储层动用程度为目的,努力挖掘停注层潜力。
1停注层开采现状及潜力分析
1.1某油层沉积特征
某油层是以陆相三角洲前缘相为主的砂泥岩薄互层沉积,根据岩性的变化规律,可划分为两个二级反旋回。某一组上部部分砂体属于三角洲内前缘相沉积,河道砂不发育,呈坨状、窄条带状分布在席状砂中;其他油层大都属于外前缘相沉积,大都以席状砂为主,沉积模式比较单一。同时具有以下沉积特征:某油层厚油层少,薄油层多,有效厚度层少,含油砂岩多,平均砂岩厚度在0.2-1.6m;油层颗粒细,分布较为稳定,延续性好;纵向上层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在某油层中也有相对较厚的油层,渗透性较高。
1.2停注层开采现状及潜力
目前某二、三区西部某油层156口注水井中,有停注层井数45口,停注层段54个。平均单井停注有效厚度5.4m。54个停注层段中,按停注年份划分小于3年的7个,占总数的9.25%,3-5年的17个,占21.5%,5-7年的28个,占51.9%,大于7年的4个层段,占总井数的7.4%。按停注原因划分控含水的井数32口,占总数的71.1%,控高压3口,占总数的6.7%,控注采比的5口,占11.1%,油井关井控水的1口,占2.2%,套变井区4口,占8.9%。其中控含水的32口注水井的41个停注层段停注前吸水量大,动用程度相对较高,层段吸水量达到全井的39.8%,其中主要矛盾在某Ⅲ19-Ⅲ20+21层段的14口井,Ⅱ2-Ⅱ6的9口井、Ⅱ19-Ⅱ21的11口井。见表1。但随着油田开发进入高含水后期,以往动用程度相对较低的油层业已进入高含水开采阶段。而22个停注层段产液量97.8t,产油量13.7t,含水86.0%,已低于全井含水2.9个百分点。同时41个停注层段的218个沉积单元中陪停层数较多,达到128个,动用状况差,存在剩余油潜力。
表1控含水井区停注状况统计表
2停注层挖潜方法及效果
在精细地质研究的基础上,对停注层段内的油水井连通状况、注水状况、剩余油分布状况等细致分析后,总结了停注层恢复注水的相应原则。决定对部分停注层进行恢复注水,最大限度释放各油层生产潜力,进一步改善区块开发效果。
(1)停注层恢复注水首先要以井区剩余油分析为基础。
(2)停注时间较长,停注时停注层段对应油井小层的含水低于现阶段全区含水的注水井,优先考虑恢复。
(3)停注层井区目前全井含水较高,层间含水差异小。
(4)停注层恢复与长关井治理、采油井措施挖潜相结合。
2009年以井区剩余油分析为基础,对某二三区西部某油层
7口注水井的7个停注层段进行尝试性恢复注水。同时因注水井停注前层间矛盾突出,小层吸水量均超过20%,为避免打开后层间干扰严重,对其实施化学浅调剖后恢复注水,3口井3个层段日配注增加60m3,日实注增加67 m3,调剖厚度9.1m。化学浅调剖后,3口井停注层段内18个沉积单元中13个吸水,吸水砂岩厚度25.3m,有效厚度9.8m。井区的11口未措施油井停注前后对比日增液8t,日增油4.1t,含水下降了0.3个百分点,平均单井沉没度上升了11m,取得了较好的调整效果。见表2。
表2 注水井停注前层段吸水状况表
4口注水井井区17口未措施油井日产液1053t,日产油103t,综合含水90.2%,已高出停注时层段含水8个百分点。同时停注层段内渗透率极差小于5,因此层段直接恢复注水。见表3。
表3 注水井停注前层段吸水状况表
恢复注水后,井区的17口未措施油井日增液14t,日增油4t,含水下降了0.1个百分点,平均单井沉没度上升了15m,取得了较好的调整效果。7口井7个层段恢复注水后均取得了较好的调整效果,其中停注时间较长且层段内渗透率级差小于5的注水井,采取直接恢复注水的做法。对层间矛盾较为突出的停注层段,在结合井区开发实际的前提下,应用浅调剖恢复注水。
3结束语
对停注层段恢复注水是某厂深化水驱调整的一种新的尝试。在选井选层过程中,重点要结合井区开发实际,搞好井区各砂体内剩余油的分布状况。停注时间长,停注时井区含水较低的注水井恢复注水后,井区见效较为明显。从目前油井见效结果来看,该种方法具备进一步推广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方凌云.大庆油田萨中开发区某油层的开发研究[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