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后的大儒”梁漱溟

来源 :阅读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q09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01
  1918年11月7日,一位年过花甲的老者与他二十五岁的儿子有这样一次对话。
  老人问儿子:“这个世界会好吗?”儿子回答道:“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
  “能好就好啊!”老人说完,就离开了家。
  三天之后,老人留下一篇《敬告世人书》,在积水潭投湖自尽。晓风残月,凄凉、安祥……这是一场精心准备好的死亡——此时,距离老人六十大寿只剩下四天,这个真正的儒者说,我对这个民国,失望到了极致。
  1918年的中国,波诡云谲,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中国国内又激战甚酣,即便如此,老人的去世依旧对京城文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举凡新旧两派人物,徐志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梁启超等人,议论纷纭。
  那个二十五岁的儿子,当时已是北京大学哲学系最年轻的教师。许多年以后,他回忆起与父亲梁济最后的那次谈话,感慨颇深:“父子最末一次说话,还说的是社会问题。自从先父见背之日起,因他给我的印象太深,事实上不容许我放松社会问题,非替社会问题拼命到底不可。”
  父亲的自杀对也想过自杀的儿子是一个启示——有人说,“民族血脉的新旧交替,这惊遽的时刻总要有人来表现,这位父亲选择了表现;这惊遽的时刻过后总要有人去承担,这位儿子选择了承担。”
  这位坚信“世界会变好”的儿子,叫梁漱溟,在中国现代思想史上,他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位儒家”。
  02
  清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重阳节,梁漱溟生于北京紫禁城脚下安福胡同一间小屋。从曾祖父开始,都是念书人,也都做过官,家境却始终不宽裕,是陈寅恪先生所谓的“寒素”之家。
  在梁漱溟的印象里,父親梁济跟孩子之间的关系是庄重的、平等的,又是尊重的。在梁漱溟的记忆中,父亲对他“完全是宽放”的,甚至“很少正言厉色地教训过我们”。
  到开蒙的年纪,父亲不让梁漱溟读“四书五经”,倒让他看《启蒙画报》,念《地球韵言》。梁漱溟六岁入北京第一所西式学堂——中西小学堂,学习英文,八岁就读于公立小学堂、蒙养学堂,十三岁考入地安门外顺天中学堂。梁漱溟曾经多次报考北大但始终名落孙山,最后他考入了直隶公立法政专门学校,这便是梁漱溟一生最高的学历。
  1912年,梁漱溟任《民国报》编辑兼外勤记者,总编辑孙炳文为其拟“漱溟”作笔名。由于对人生的迷茫,心理上的痛苦,梁漱溟开始读佛典。1917年,时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读到了在《东方杂志》连载的长文《究元决疑论》,遂邀请作者梁漱溟去中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任教。
  没想到,这个只有专科学历的24岁青年,竟然在到校的第一天对蔡元培校长说:我不到大学则已,如果要到大学去做学术方面的事,就不能随便做个教师便了,一定要对儒、释两家的学术,至少负一个讲明的责任。请问蔡先生,对孔子持什么态度?
  蔡元培略一沉吟说:我们也不反对孔子。
  梁漱溟正色说:我不仅是不反对而已,我这次来北大,除了替释迦和孔子发挥外,不做其他的事!
  此后,见到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陈独秀,梁漱溟依然这样铿锵有力。
  然而就在第二年,父亲梁济沉潭自尽,面对汹涌澎湃的新思潮,曾经数次出世、入世摇摆不定的梁漱溟终于决心入世,推崇儒学,写作《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从此开启了自己的儒学人生。
  03
  梁漱溟在北大待了七年后,一方面因不满北大只重知识的西式教育,另一方面不想当个闭门做学问的圣人,于是1924年辞掉了北大教职,先后在河南、山东等地进行乡村建设实验,探寻救国救民之路。
  梁漱溟特别佩服对于同样身体力行进行乡村建设的先驱陶行知先生,直到晚年,他还念念不忘。终其一生,梁漱溟都嘱咐自己的二儿子培恕:你不要忘了自己是陶先生的学生。
  后来,梁漱溟的乡村建设事业被迫终止,但思想体系日臻成熟。
  梁漱溟曾回忆与当时一些军阀的交往,这些军阀不仅请知识分子和学者到军队里传播知识,还请他们当顾问,尊为座上客,礼遇有加,并且尽力支持他们的事业。1924年,驻扎在北京南苑的冯玉祥托人请梁漱溟为其军队作演讲,共讲了五次。
  阎锡山也曾请梁漱溟去山西作讲演,讲了一个月。1930年,阎锡山聘请梁漱溟为高级顾问,月薪五百元。后来因为阎锡山未采纳其关于裁军和停止内战的建议,梁漱溟辞去了顾问的职务。
  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发,日军进攻香港,避难到香港的文化人士乘船撤离,天上有飞机轰炸,水上有水雷骚扰,满船的文人学者都惴惴不安,夜不安眠,只有梁漱溟鼾声如雷,睡得很香。
  有人问:先生不害怕吗?他说:怕什么,我是死不了的,我死了,中国怎么办?
  04
  梁漱溟的确说过,“我不是一个学者”,在他心目中“为社会奔走,做社会运动”是一生中最重要的大事。
  晚年,他对前来采访的美国学者艾恺说:我的生活,固然做过记者了,教过书了,做过教员了,可是实际上比较重要的是做社会运动,参与政治。
  我生活中最重要的大事,就是为国内党派的团结抗日。因为我去了游击区一次,在游击区看见两党的军队,我就很怕引起内战,引起内战就妨碍了抗日,抗日期间不可以有内战啊,所以我就先搞“统一建国同志会”,后来搞“民主同盟”。旁人就误以为我是想搞一个自己的党派,其实不对。我不认为中国需要两大党之外,还要一个第三党派,我没有这个意思。民主同盟不是第三个党派,是什么呢?是想推动两大党团结抗敌,合作建国。能够团结抗敌就好了,能够合作建国就好了。自己不想成一个什么党派。
  1946年,李公朴、闻一多相继被杀,梁漱溟发表了义正严辞的谴责,他说:“我个人极想退出现实政治,致力文化工作。但是,像今天这样,我却无法退出了,我不能躲避这颗枪弹,我要连喊一百声:取消特务!”
  梁漱溟践履笃实,冒着吃“第三颗子弹”的危险,代表民盟赴昆明调查李、闻惨案,终将反动政府暗杀民主人士的罪行告白天下。   05
  梁漱溟曾与毛泽东有很深的来往,1918年,在毛泽东岳父杨昌济家中,两位同龄人就已相识。二十年后,梁漱溟到延安,在十六天里与毛泽东有过八次交谈,有两次是通宵达旦。
  在梁漱溟心中,毛泽东是开天辟地的伟人,他说过:“毛主席这个人呢,我跟他接触很多,他是雄才大略,那是很了不起。并且他沒有什么凭借,他不是原来就有势力的一个人,他都是单身一个人。他的家乡韶山,我去过两次,他进修的地方,我都去看,他读书的地方,他家乡的人,我们都见到。他十五六岁还在乡里种地,这么样光身一个人,居然创造一个新中国,实在是了不起,实在是了不起。”
  即便如此,在1953年一次重要会议上,梁漱溟还是为了自己坚持的观点,当面顶撞毛泽东,进而引起巨大风波。
  1953年9月中旬,梁漱溟列席中央政府扩大会议,应邀发言,重点是谈农民问题,他指出“我们的建国运动如果忽略或遗漏了中国人民的大多数——农民,那是不相宜的”,由此引发毛泽东极大的不满。
  特别是梁漱溟在发言中引用某人所说“工人农民生活九天九地之差”的话,让毛泽东火冒三丈,在会上将梁漱溟臭骂一通,说:“蒋介石用枪杆子杀人,梁漱溟是用笔杆子杀人。”
  梁漱溟不服气,登台发言,多次争辩,在巨大的压力下,却依旧“态度安定从容”。直到晚年,在亲友的劝说下,更在自己的反躬自问下,他对当年自己的“气盛”做了检讨,他意味深长地说:“当时是我的态度不好,讲话不分场合,使他(指毛泽东)很为难,我更不应该伤了他的感情,这是我的不对。他的话有些与事实不太相合,正像我的发言也有与事实不符之处,这些都是难免的,可以理解的,没有什么。”
  这位中国“最后的大儒”就是这样襟怀坦白,坦然处之。
  06
  十年浩劫中,梁漱溟被赶出居室,住在简陋的小屋内,尚未完成的《人心与人生》手稿也被抄没。他写信给毛泽东说:“若此稿毁却,我生于斯世何益。假如在或斗或批之后,不发还此书稿,即不可能叙写,无异乎宣告我的死刑。”
  在毛泽东的安排下,该手稿得以退还。1975年,梁漱溟终于完成了这本他一生视若人生至宝的《人心与人生》。
  在“四人帮”猖獗时,梁漱溟仍不顾个人身处逆境,仗义执言。当受到围攻时,他傲然宣称:“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终其一生,梁漱溟视自己为佛教徒。他说:佛教徒他把什么事情都看得很轻,没有什么重大的问题,什么都没有什么。再说到我自己,我总是把我的心情放得平平淡淡,越平淡越好。
  1988年6月23日,梁漱溟的人生大幕垂下,享年95岁。
  去世前,他曾接受一位台湾记者的采访,只说:“注意中国传统文化,顺应时代潮流。”这可以视为梁漱溟的遗言。
  责编:王晓静
其他文献
回忆像细碎的沙子,多得数不胜数,有的沙子经历过时间的风尘,被吹得无影无踪。   但那些沉淀在記忆深处的,却挥之不去。闲暇的时候捧起来看看,觉得真是美事一件。   小的时候总盼望着长大,孰不知小的时候才是最快乐的。   记得那时,不知什么时令,田里就会涨许多水,在阳光的照射下,很是漂亮,那时是我最开心的。为什么呢?因为我可以到田里捉蝌蚪。   说起来也矛盾,小时候很是讨厌青蛙,看见青蛙恨不得
期刊
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和父母的“沟通冲突”形式多样——复学后的初一生离不开手机了;在老师面前很听话,回到家就和家长对着干;说父母不懂他,不是“摔门而出”就是“闭门不出”……与子女间激烈的争执背后,站着手足无措的父母。怎么办?亲子关系还能变好吗?听心理老师细细剖析。   拿走手机,孩子就跟我大喊大叫   问:我孩子在念初一,疫情期间拿手机上网课没怎么控制他,现在复学后,依然放不下手机,如果强制拿走手机
期刊
那一次掌声,从此萦绕心间,一丝一缕,将其填满。   ——题记   聚光灯下,我一遍遍地念叨着这次的朗读内容,心里的小鼓不住地敲着,看到远处的同伴谈笑风生,一副胸有成竹之势,“小鼓”便又加快了节奏,在胸腔内“咚咚”作响。   距离开始仅剩五分钟了。   老师突然走过来,拍拍我的肩:“相信自己,放轻松,你可以的!”说罢,她朝我扬起一个明媚的笑脸。我深吸一口气,也将嘴角向上扯了扯
期刊
“叮——叮——”星期五最后一節下课铃响了!我们班激动了,放假了,当然要欢呼雀跃!但最开心的是我们住校生,终于可以回家了。   走出教室,是第一件事;第二件事呢?你猜是走出学校?NO,这是第三件事。第二件事当然是——等人。   “回家”是件多么高兴的事啊!可偏偏有人不激动,那人就是她。而我呢?就等她咯!在那棵我百看不厌的大树下。   今天也不例外,我背着书包,站在那儿。前两分钟,我
期刊
学霸”一词,原指把持学术话语权的人,现指专注于学习、分数很高的学生。尽管国内对“学霸”褒贬不一,但他们树立起的“不拼爹,就拼己”的典范无疑具备正能量。相比之下,国外的“学霸”什么样?他们是否被推崇为“全民偶像”?   美国:“学渣”毕业后不好混   也许是受到影视剧影响,国内对美国学生有一种认识误区,以为很多美国年轻人不爱学习,大学生热衷社交派对,兄弟会喜欢把酒言欢。事实上,这只是美国教育的一
期刊
“嘘!小声点!”阿玖小声地说。他猫着腰蹑手蹑脚地前进。   “阿玖,等等我!不要走那么快。”安紧张地跟着阿玖,努力地想要跟上阿玖的步伐。   “不行啊!再不快点,阿姨会发现我们的,到那时,我们会被臭骂一顿!”阿玖头也不回地继续走。   安看着阿玖的背影,想起那个阿姨,不由打了个寒战。“要不是阿玖非要来这个未完工的大楼里玩,我现在早就躺在床上,吃着马卡龙,悠闲地度过这愉快的下午!”
期刊
掌声,是声音,不错,但是更是一种激励!每个人都可以拥有。  ——题记   枯燥而无趣的乐理,重复而乏味的练声,出乎意料的辛苦……幾次想开口说放弃,却总想起那震撼人心的演出,于是咬咬牙低下了头。   依稀记得儿时,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从电视里欣赏到歌唱家为慰问军队的精彩献声,不似夜莺初啼,细腻婉转;不似秋日晚风,飘逸潇洒,却胜似碧波滚滚的南海的波澜壮阔,胜似高山腾河的大气磅礴。  
期刊
坐在从乡下回城的公共汽车上,车外骄阳似火,太阳无情的炙烤着大地。而车内,性能优良的空调,倒也舒适。   车行驶了不多会儿,便在路边的一个站亭停了下来。   打开车门,一阵热空气扑面而来,车外上来了一位农民工人。他手里拿着一顶安全帽和一瓶矿泉水,身上穿着米黄衬衫,墨绿色裤子和军绿色胶鞋。   他上车后,四处张望了一下,满脸的不知所措。   车,继续向前行驶,而那位农民工买了车
期刊
励志   深夜下班回家,还能看到很多外卖小哥奔波送餐,忽然感到很励志。   别人这么晚了还在吃,我又有什么理由不吃?  秀存在感   这次儿子考了个倒数第一,老婆问怎么回事?   儿子:“考第一没那本事,落个中等无人问津,还不如考个倒数第一秀一把存在感。”  室友的爱好   室友是个古香古色的人,早睡早起,不吃垃圾食品,玩游戲、看手机都特有节制,尤其看书,只看纸制的。   我好奇:电子
期刊
基于对中考语文命题的研究,笔者选取了2020年18个省市70多份中考试卷作为样本试卷,在比较分析中发现,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总体上都保持守正平稳、稳中求新的特点,都以《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为依据,根据本考区的命题历史沿革和着眼点,结合今年疫情下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关注学生实际学习和心理发展情况,坚持体现以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的立德树人思想,坚持体现以彰显民族优秀文化为基础的人文教育导向,坚持考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