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质控管理在检验科常规生化检验中的应用价值

来源 :医学食疗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tec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全面质控管理在检验科常规生化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间接受常规生化检验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Ⅰ组和Ⅱ组均有50例,并对其进行分阶段常规生化检验。第一阶段,所有患者均在全面质控管理的情况下接受生化检验;第二阶段(第一阶段检验结束后3.d),Ⅰ组患者仍在全面質控管理的情况下接受生化检验,Ⅱ组患者则行常规生化检验。分别对不同阶段两组患者的生化检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Ⅰ组、Ⅱ组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检验结果进行比较,第一阶段两组患者各项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均无显著差异(P>0.05);第二阶段Ⅰ组各项指标检验与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Ⅰ组患者在第一和第二阶段各项指标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而Ⅱ组患者的第一阶段检测结果与第二阶段检测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全面的质控管理,可以保证检验科常规生化检验中各项指标的准确度,为患者的后续治疗管理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在临床上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全面质控管理;检验科;生化检验;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6.1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0-0163-02
  生化检验是检验科常规的检验项目,也是临床诊断过程中十分重要的参考依据[1]。通过抽取受检者的血液样本来对其各项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并通过检测结果与正常参考区间对比来预测患者的患病情况或治疗效果,是临床生化检验的主要目标。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因外源性或内源性因素导致生化检验的质量不达标,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就会大打折扣,不仅影响到患者的诊断结果,还会对其后续的治疗造成不利影响[2],重者可能会因检测的失误偏差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而,做好检验科生化检验中的质控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3]。为此,本文现分析全面质控管理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间接受常规生化检验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随机法对其进行分组,每组50例,并分别设为Ⅰ组和Ⅱ组。Ⅰ组患者中男17例,女33例,其年龄在18~58(45.7±7.8)岁。Ⅱ组患者中男16例,女34例,其年龄在19~58(46.1±8.2)岁。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自愿接受常规生化检验;知情同意本次研究;可配合相关注意事项的完成。
  排除标准:无法配合注意事项;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存在精神疾病等患者。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进行分阶段常规生化检验,第一阶段,所有患者均在全面质控管理的情况下接受生化检验;第二阶段(第一阶段检验结束后3 d),Ⅰ组患者仍在全面质控管理的情况下接受生化检验,Ⅱ组患者则行常规生化检验。
  检验仪器为日立生化76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利德曼生化试剂,采用试剂配套定值质控血清进行室内质控。检测方法:受检患者选择在清晨空腹条件下采集静脉血2~4 mL,将采集到的血液标本置于含有促凝剂的采血管中,轻轻上下颠倒混合6~8次,使血液与促凝剂均匀混合,送实验室检查,在3000 r/ min的速度下离心10 min,获取血清,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其进行检验。
  全面质控管理要求在检验前、检验中和检验后从参检人员的培训到操作流程的规范管理等多方面进行管理,具体如下。
  1.2.1 参检人员培训
  对所有参与生化指标检验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从血液样本的采集、送检时间到生化检验的操作规范、操作流程,每一步都要制定严格的操作规范,保证参检人员按照规范和流程进行操作。
  1.2.2 操作流程和规范
  检验前,要求在患者的肘静脉血液样本采集前做好对患者的宣教工作,保证其在空腹静息状态下采血,同时避免因饮食、运动、经期采血等因素导致检验结果出现偏差;做好采血前各检验设施的检查工作;血液采集的过程中,严格按照临床无菌操作规范进行;采血中要注意避免在输液侧同侧手臂采血,且采集到的血液不可剧烈晃动,防止发生标本溶血的情况[4]。
  检测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对血液标本进行检测;实验室检验人员在收到标本之后,要对其信息进行认真核对,确保无误的情况下再行检测;检测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避免因标本放置时间过长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偏差;根据检验的要求,确定标本的离心速度;上机前做好生化检验仪的质量控制管理和规范保养。将每份送检的标本都适当留样,以利于后续复查[5]。
  检测后:对各项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进行及时、准确地记录,当患者的检测结果与其病症不相符合的情况下,要与患者取得联系进行确认,并对留取的样本进行再次检查,如检查结果仍然存疑,可以由多名临床医师对患者的患病情况以及其生化检验指标进行共同评估,在必要的情况下,再次采集患者的标本重新进行检测[6]。
  1.3 观察指标
  分别对两组受检者不同阶段的十一项生化检验指标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包括乳酸脱氢酶(LDH)、血清白蛋白(ALB)、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尿素氮(BUN)、碱性磷酸酶(ALP)、血清葡萄糖(GLU)。分析不同组别患者在同一阶段各项检测指标间的差异以及相同组别患者不同阶段各项检测指标间的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x± s)表示,采用t检验。当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Ⅰ组、Ⅱ组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检验结果进行比较。第一阶段两组患者各项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均无显著差异(P>0.05);第二阶段Ⅰ组各项指标检验与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Ⅰ组患者在第一和第二阶段各项指标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而Ⅱ组患者的第一阶段检测结果与第二阶段检测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生化标本检验是临床检验中最常用的一种检验方式,無论是对健康人群的疾病筛查,还是对已患病人群的疾病诊断与治疗分析,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7-8]。但是由于血液标本的特殊性,在对其实施生化检验的过程中,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会受到检验前、中、后来自检验人员、患者自身、仪器设备、储藏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开展全方位的质控管理,不仅可以制定标准化的操作流程,保证检验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有可执行的操作规范,并能在发现检验异常后及时发现问题的所在,从而对其进行再次检查,确保采集到的血液标本的有效性,同时也能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率,避免因检验结果偏差出现的误漏诊情况[9-10]。
  本文结果发现,在第一和第二阶段都实施全面质控管理的Ⅰ组患者,各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未见明显波动;而在第一阶段实施质控管理,但第二阶段未行质控管理的Ⅱ组患者,不同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出现了或升高或降低的情况,提示是否进行质控管理直接影响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准确性[11-13]。对此,医院的领导人员要提高对检验科全面质控管理的重视程度,为疾病的临床筛查、诊治提供保障。
  综上所述,通过全面的质控管理,可以保证检验科常规生化检验中各项指标的准确度,为患者的后续治疗管理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在临床上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鞠德仪,杨畅,张利莉.生化检验室内质量控制及方法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9,30(152):152-155.
  [2] 苏殊,刘大博,关宝杰.生化质控管理在现阶段医院检验科工作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20,5(57):57-59.
  [3] 彭海,李子安,阿祥仁,等.应用六西格玛管理方法评价临床常规生化检验项目的质量水平 [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20,41(20):2544-2546.
  [4] 高艳飞.临床生化检验的影响因素与应对策略[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31):64-65.
  [5] 范笑笑,曾璇,扶春艳.六西格玛质量管理在临床生化检验中的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20,41(19):2402-2403.
  [6] 郑守冰,钟鸣.生化检验质量控制管理在糖尿病病人生化指标测定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工程,2020,27(10):1379-1381.
  [7] 巢玲.加强生化质控提高检验质量的策略探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50(8):65-67.
  [8] 王爱成.全面质控管理在检验科常规生化检验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12):129,131.
  [9] 薛军卫.医院检验科生化质量控制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8):187-188.
  [10] 袁恺晨.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对检验结果可靠性和准确性的影响探析[J].基层医学论坛,2021,25(7):979-980.
  [11] 吴荣华,玛依努尔·依马木.探析加强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控制管理的实践方法与效果[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3):216,218.
  [12] 刘继敏.全面质量控制在基层生化检验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30):106-107.
  [13] 王志全.全程质量控制管理在生化检验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99): 139-140.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CT影像诊断对直肠癌临床术前分期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91例医院收治直肠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行CT平扫以及增强扫描,并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观察CT检查结果。结果:术后病理检查发现T1-2期共有15例、T3期41例、T4期35例;CT检验结果显示T1-2期共有17例、T3期36例、T4期38例;CT检查对T1-2期的敏感性、特异性、阳
【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手术室患者心理状态及生理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2月在本院手术室接受治疗的9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和观察组各45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心理护理。对比两组的心理状态、血压、心率的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的抑郁、焦虑、强迫症状、恐惧、人际关系敏感、躯体化、偏执、敌对、精神病性等各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N-末端心房利钠肽(NT-proANP)、N-末端脑利钠肽(NT-proBNP)、可溶性基质裂解素2(sST2)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8月期间心内科收治的120例CHF患者,根据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将其划分为心功能Ⅱ级组(n=40)、Ⅲ级组(n=50)及Ⅳ级组(n=30),另选取同期体检正常的50例为对照
【摘要】目的:分析应用超声多普勒(CDFI)闪烁伪像辅助急诊超声诊断输尿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的8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进行急诊超声检查,并应用CDFI闪烁伪像辅助超声诊断。结果:8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辅助闪烁伪像后,超声诊断(73例,诊断率89.02%)与应用单纯二维超声诊断(诊断率45.12%)对比,诊断率更高(P<0.05)。结论:输尿管结石的闪烁伪像是重要
【摘要】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作用及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78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为研究组,均进行心电图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心电图检测准确率与不同心脏表现的检出准确率;选同一时期78例高血压非心脏病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分析两组的心室结构和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
【摘要】目的:研究通过应用复合保温护理对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的效果。方法:本研究所选取的60例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均在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于本院就诊,通过随机数字表法的方式分为两个组,分别为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30),对照组予以常规保温措施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给予复合保温护理的干预,观察两组各项复苏指标、舒适状况表(GCQ)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各
【摘要】目的:观察基于“掌医课堂”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在新入职1—3年护士(以下称:低年资护士)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2019年6月前入职低年资护士180名按工作年限分层抽样分为两组,对照组开展传统方法进行规范化操作培训,观察组开展基于“掌医课堂”平台的翻转课堂进行操作培训,比较两组的培训效果。结果:80名低年资护士,培训结束后因辞职或未能参加考核脱落了22名。观察组脱落了10例,纳入80例;
【摘要】目的:对内镜在胃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作出评价。方法:抽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接受内镜检查中疑似胃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1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内镜下活组织采集,最终以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作为诊断胃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金标准。统计分析根据内镜下胃粘膜表现判断胃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诊断符合率、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内镜检查胃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诊断符合率、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
【摘要】目的:比较分析二维超声及实时三维超声检查对婴幼儿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于2018年8月至2020年7月选取确诊为血管瘤的婴幼儿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儿41例。对照组采用二维超声诊断,观察组采用实时三维超声诊断。观察两组患儿不同类型血管瘤诊断准确率、诊断水平及不同类型血管瘤血流参数比较。结果:观察组不同类型血管瘤诊断准确率、血管瘤诊断水平分别为97.56%、10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胆汁酸测定(TBA)与传统肝功能酶学指标在肝病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肝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肝炎患者为33例,肝硬化患者为33例,肝癌患者为34例,选取同时段健康体检者33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的血清TBA变化。结果:肝病患者的血清TBA、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谷草转氨酶(AST)和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