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用于全麻手术留置尿管中的效果研究

来源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g1395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用于全身麻醉(全麻)手术留置尿管中的效果.方法 80例全麻手术留置尿管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尿管前段10 cm表面均匀涂抹石蜡油插管,实验组实施尿管前段10 cm表面均匀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插管.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不良事件(苏醒期躁动、尿道不适感)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78.01±2.21)min,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为(9.19±0.11)min,清醒时间为(10.19±0.15)min,与对照组的(78.56±2.91)、(9.25±0.18)、(10.15±0.13)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2.50%低于对照组的1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麻手术留置尿管患者实施尿管前段10 cm表面均匀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可减少苏醒期躁动、尿道不适感发生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 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采用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69例慢阻肺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甲组(34例)及乙组(35例).甲组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乙组在甲组的基础上加用噻托溴铵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FEV1/FVC],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乙组治疗总有效率91.43%高于甲组的64.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双抗血小板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方法 9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标准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和双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大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和双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血清D-二聚体(D-dimer)、超敏
目的 分析达格列净对2型糖尿病并发早期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2型糖尿病并发早期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临床传统治疗,试验组采取达格列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5.52±0.15)mmol/L、(7.75±0.24)mmol/L、(4.05±0.15)%,均低于对照组的(7.09±0.19)mmol/L、(8.01±0.12)mmol/L、(
目的 探析临床应用泮托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伴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 10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基于信封法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5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实验组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使用泮托拉唑.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后的CD4+、CD8+水平,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C反应蛋白(CRP)]及胃泌素(GAS)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96.0%高于常规组的7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C
目的 探究多索茶碱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100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统一接受常规吸氧、平喘、抗炎治疗,参照组患者实施布地奈德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参照组基础上添加多索茶碱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0%,高于参照组的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采用多索茶碱联合布地奈德治疗,能够有效缓解
目的 分析头孢美唑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50例小儿肺炎患儿,采用数字表随机分为常规组及观察组,每组25例.常规组患儿给予头孢米诺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头孢美唑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免疫指标和炎症指标、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体温恢复时间(1.01±0.12)d、咳痰消失时间(6.21±1.34)d、咳嗽消失时间(3.24±0.14)d短于常规组的(2.24±0.51)、(8.24±3.52)、(5.24±1.21)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目的 对比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方法 70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埃索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胃部疼痛不适消失时间、反酸呕吐症状消失时间、食欲不振消失时间、胃镜检查显示溃疡愈合时间,治疗前后的血清学炎症指标水平,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胃部疼痛不适消失时间为(6.22±1.24)d,反酸呕吐症状消失时间为(5.24±2.52)d,食欲不振消失时间为(6.22±1.24)d,胃镜
目的 探究抑郁症患者应用阿戈美拉汀+文拉法辛治疗的临床效果及治疗安全性.方法 选取274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7例.对照组予以阿戈美拉汀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文拉法辛缓释片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同治疗时间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1%,高于对照组的91.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6周时,观察组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目的 探讨异丙托溴铵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9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9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抗生素、吸氧、祛痰剂、糖皮质激素、支气管舒张剂等治疗,参照组应用乙酰半胖氨酸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应用异丙托溴铵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用力肺活量、6 min步行距离.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高于参照组的83.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用
目的 分析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应用不同抗菌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片治疗,观察组给予头孢唑林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相关临床指标[淀粉酶(AMY)、总胆红素(TBIL)以及白细胞计数(WBC)],炎性因子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饮食恢复时间为(5.70±0.38)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