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守护与回归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pag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 1 ---


  当淅沥的雨水悄然打湿校园内吐露新绿的枝丫,定然会有青涩的果实循着季节的脚步潜滋暗长。走进花样年华,生活的舞台陆续上演纯真与凄美的童话,王子与公主开始幸福地相爱与相守。
  岁月流转,许多人都曾经欣赏过这样一道亮丽的风景:身材伟岸的他撑着雨伞,送她去图书馆、食堂和琴房,或在寒冬里,将她冻得通红的小手塞进自己的风衣口袋;亭亭玉立的她站在球场外,为他加油呐喊,然后在休息时向他递上水杯……只是,后来谁都未曾想到,他竟然心甘情愿地就将自己心爱的女孩拱手“让”给了别人。
  她热爱文学,是校文学社的骨干,常有精彩作品见于校报。而深受她崇拜的社长更是才华横溢,大学期間已在各大报刊发表百余篇作品。她很珍惜跟社长在一起探讨文学的机会,彼此合作起来也相当默契。于是,默默地,在外人看来几乎是毫无缘由,他选择主动退出,大度地“成全”了他们。“爱一个人,就要给他最好的。”交心时,他常跟兄弟们聊起这句话,每每此刻,我们的内心就感到丝丝的疼痛与不平,随即便是深深地感动。这以后,他依然真心真意而无条件地为她做着一切:借书、誊写稿件、打饭、冲水。直到毕业前夕,那个社长另觅新欢,遂弃她于不顾,他终于忍无可忍,当着众多师生的面,挥起拳头狠狠地砸向了那副自命不凡的脸。
  毕业后走向社会。缘分的天空总给人带来太多的惊喜,他与她被招聘至同一家公司上班。其时,他的父亲刚去世,弟妹尚年幼,家贫迫使母亲在乡下拼命劳作,于是农忙季节,她就陪他一起请假回老家帮母亲耕种,回城后她会设法从家里弄来很多好吃的东西,给他补身体。那些日子,在同事和乡邻眼里,相互嘘寒问暖、形影不离的他们俨然是天造地设的一对。然而,后来出人意料的是,本该完美的剧情再一次被我们的男主角改写:两年后,她嫁给了一个大公司的老板,过上了在他看来风光无限的阔太太生活。也许谁都无法猜到,这一切居然又全是缘于他的精心“运作”。记得在她出嫁的当天,在家不停灌酒的他最终喝得酩酊大醉:“我没有钱,没有显赫的背景与权势,不能让心爱的女孩过上她应该拥有的美好生活。”
  我们依旧无言以对,唯有陪兄弟一起醉,为他无奈而决绝的抉择,一起祝福与心碎。只是一去经年,他依然一如既往地关注着曾经的红颜知己,一切都做得无怨无悔,平和坦然,亦不失生活与道义的准则。
  或许,在感情岁月,真爱的守护总是如此的特别,爱一个人不一定非要与之长相厮守;或许,在真爱世界,爱的越多就越胆怯,唯有把你放在心底最柔软的部分。

--- 2 ---


  那绺岁月最初带着夏风的腥咸,而缕缕透骨的清凉会在时光沉淀之后缓缓升腾,此种惬意宛如打开一坛珍藏数年的老酒,独特的绵醇令人怀念。
  青春年少里总有太多的欢聚、离别和纷争,以及种种关于未来的不解与迷茫。那些年的大学校园,平时大家为了各自班级的荣誉“明争暗斗”,如定期举行的球赛、运动会、辩论赛等,在激烈的竞争中,班级之间或多或少会产生一些误会,留下一些积怨。那段日子,我们年轻的班主任与妻子在感情上亮起了红灯,上课的间隙,他黯然神伤地告诉我们,他准备离婚后去国外发展。还有我们的死党小龙,大抵是缘于自己的女友遭到了邻班某个男生的诽谤,一怒之下,用刀子刺伤了人家的肚腩,最终领受刑事处罚……许久以来,诸如此类的压抑氛围一度令大家困惑不已。
  直到毕业前夕,一场举国为之欢腾的盛典终于让一些人冰释前嫌。1997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祖国的日子,为了观看交接仪式的电视直播,头天的一大早,我们就在积极谋划。大家不分班级,齐心协力将租赁来的整套电视、音响设备搬到空旷的大操场上,精心布置着会场,摆上鲜花,拉上彩旗,挂上气球,喜庆的神色爬满了每个人的脸庞。暮霭时分,一切筹备工作就绪,20点至23点是文艺汇演的时间,围绕香港回归的主题,各班自由地表演着拿手的节目,全场气氛格外活跃。
  23点以后,大家开始观看电视直播。23点40分左右,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5楼大会堂,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正式启动。7月1日零时,鲜艳的五星红旗和紫荆花旗徐徐升起,大会堂全场肃立,数千双眼睛行注目礼。随后,国家主席江泽民庄严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标志着香港同胞从此成为这块富饶土地上的真正主人,香港的发展至此翻开新的一页。神圣的交接仪式振奋人心,那一刻,我们全场沸腾了,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许多人的眼里噙满泪花,想必内心里都涌动着汩汩暖流,我们打开备好的啤酒、饮料,举杯庆贺,然后欢呼、拥抱、燃放烟花,手拉着手齐唱《歌唱祖国》《香港别来无恙》……一时间,人声鼎沸的大操场俨然成了一片激情澎湃的海洋。
  让人更加欣喜的是,小龙那晚正好刑满归来。此外,许多老师也加入了我们的聚会,跟我们一起载歌载舞、真诚碰杯,眉宇间洋溢着时光倒流的欢畅。人群中,班主任笑得深沉而灿烂,后来,挺过那段晦暗莫名的时日,他终究还是放弃了逃离的打算,于寂然中完成了一次心灵涅槃式的回归。
  光阴似水,那些年我们一起观看的盛典已成独家记忆,及至今日,它们依然于厚重的岁月风尘里闪烁着幽远的光芒。
  (编辑/张金余)
其他文献
容納其他物体,比如液体和固体的东西,被叫做什么?答案有很多。容纳水的是茶杯和脸盆,容纳酒的是酒瓶和高脚杯,容纳沙石的是斗车和簸箕。但这些容具都无法配上一个隽永对称的汉字,那就是器。器是什么?器是一种整齐端庄的存在,用足够完美的自己来盛容其他东西。  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后母戊鼎,可以被称作器。岁月刻下的青铜锈痕,遮不住精雕细琢的千年遗风。静静望着这尊与人同高的器具,就能想到彼时它满载贡物,金光辉煌
1988年春节前夕,程琳分配到武汉市第四医院麻醉科做护理工作,初来乍到的她纯洁得如同一张白纸。没几天,她发现儒雅的医生张定宇工作之余总是伏案学习,到了傍晚,他便哼着小曲,骑着一辆永久牌自行车,回家吃晚饭。程琳好几次目送着他远去的背影,心生喜欢。心有灵犀的张定宇也喜欢上了这个纯真的姑娘。自然地,两个人恋爱了。每当程琳上中班,张定宇便会亲手炒几个小菜为她送晚饭。半夜一点钟,程琳下夜班时,张定宇会准时把
“报告长官!我们距天王星还有30光年。”參谋进入我的办公室,报告进程。我弹弹手中的烟灰,冷冷地说:“嗯。”继续看着窗外的流星喃喃,“这一天终于来了。”  自从占领第八大行星天王星后,一些恐怖分子挑唆部分军官乘机发动政变,自称新1123军。他们在短短几年间建造了大量国防武器和核武器,军事实力很强。行星统御长利用病毒破坏了他们全部的核武,同时令七大行星长带兵进攻海王星。我预感这次总攻一定会成功。我的预
1988年,郭奎章在一所大学的美术专业任教。这天,一个熟人找他说:“街上有个广告牌正找人画,你去画,到时候我给你工钱。”  郭奎章叫上同学挣外快,沈阳的冬天很冷,两个人连续在户外画了15天,最终完成了廣告牌。那位熟人来到广告牌下,左看右看,最后摇头说:“画得不错,但内容和原先说的恰好相反,雇主肯定不会给钱。不过,看你俩画得辛苦,我给你们每人15元钱。”广告牌画错了,郭奎章和同学很自责,但对方并没有
几年前同学聚会,夕阳投射窗外,一片画意,再琐碎的往事也要复活了。一个男生没有到场,有人撇撇嘴,说他在外地工厂,混得不好。过了几年,男生携女友来,饭桌上也不见他说话。在很多人看来,我也好不到哪里去。高中时是学霸,但大学毕业后丝毫没有“混”的本领,所以生活圈子很窄。后来经历世俗的淘洗,职场的筛选,渐渐边缘化,再没人关心你的处境。很多人渐行渐远,偶尔会飘来冷言冷语,说我混得不怎么样,又云及我个性有瑕疵,
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正在热播,该剧改编自马伯庸的同名小说,讲述了李必、张小敬携手击败恐怖分子,拯救长安城的故事。观众追随剧中人物,揭开岁月神秘面纱,真实体验了古代长安一日,剧中包含大量古代知识,了解这些知识点,可以更好地欣赏这部良心剧作。  1.望楼,古时候的天眼系统。  第一集里,观众就对能够随时找到目标的望楼印象深刻,它遍布长安,不但能掌握整个城市动态,还能居高临下消灭敌人。真实历史里,确实
一次,马云到某地高校进行演讲,到了问答环节,主持人请同学们提问。谁知,突然有個洪亮的男声从观众席的后排传来:“马云先生,请给我个机会。”这位男同学声音盖住了现场所有人的声音,清晰震耳,师生们听到后不禁笑出声来。马云很欣赏他的激情,同意助理将话筒递给他。他开门见山但又非常诚恳地说:“马云先生,请您投资我的公司。本来我今天是没有机会进会场的,因为我没有门票,但是最终我进来了。而且之前我也想过,如果进不
为了如期完成一个项目,公司里所有的人都在加班。托尼已经连续工作12个小时了。此刻,他又累又困,眼睛都快要睁不开了。为了让自己清醒起来,托尼跟老板请了假,要去外面买一杯咖啡提神。  买回咖啡后,托尼坐下来继续工作。老板困得不行,合上电脑准备去休息室睡一会儿。从托尼身边路过时,老板发现托尼依然在全神贯注地工作,行动迅速而敏捷,看起来精神百倍。  老板吃惊地问:“嘿,托尼,我知道你的精力一向胜于常人。可
2020年4月2日的一个晚上,离异的爸爸钭皓倍萌生了带女儿兜兜去看世界的想法,他对女儿说:“也许爸爸没有能力给你留下几套房子,但爸爸给你留下探索世界的美好回忆,愿你做个酷酷的女孩子。”于是,父女俩骑车出发了,目的地西藏。  从珠江三角洲出发,一望无际的农田、错落有致的村庄、高耸入云的山峰……一幕幕美景映入眼帘,父女俩边骑行边欣赏。由于兜兜年龄尚小,没法风餐露宿,所以钭皓倍的行程随时有变,通常是每天
1998年轰动一时的央视版电视剧《水浒传》,伴随着片尾曲《好汉歌》,一幅长卷徐徐展开,一百单八将的手绘形象跃然纸上。这一系列人物形象的创造者,正是国画大师戴敦邦。  1977年,戴敦邦受邀为翻译家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合译的英文版《红楼梦》配画插图。时年40的戴敦邦在画坛尚属小字辈,诚惶诚恐去往北京迎接这块“天上掉下的馅饼”。当时画坛已经有几位前辈对《红楼梦》这一题材有所创作,人物造型偏向明代服饰,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