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开“话”朵香满园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6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孩子的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作文教学也应该是生动有趣、快乐活泼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写作教学的建议是:“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如何引导孩子轻松快乐地踏上写作之路,在这条路上自由奔跑,留下一串串美丽的脚印呢?实践中,我将绘本与写话有机结合,让学生以更宽广的视野,更自然的态度接近写话。
  一、读“绘”出趣
  绘本作文的教学是以绘本作为教学的主要媒介形式。“绘”即绘本之图画。图画是绘本的重要组成部分。绘本的色彩十分鲜艳,画面夸张可爱,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孩子的目光,让孩子乐意静下来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孩子首先面对的是图画,因此,“读”图是重要环节,是作文的起点。
  1.读出情绪
  绘本的图画夸张诙谐,能一下抓住孩子的心,调动孩子的情绪,从而激发读下去的兴趣。比如《我爸爸》,当打开绘本请学生看第一页时,学生马上就哈哈大笑。问他们笑什么?孩子心直口快地答“爸爸傻呆呆的。”“这个爸爸像是一个贪吃的爸爸,胖乎乎的。”“这个爸爸穿着睡衣,好丑哟!”刚看了绘本的第一页,孩子的脸上堆满了笑容,小眼睛牢牢被吸引住了,一下就情绪高涨。有时我还适当用我的体态语,乃至眼神,引导学生发现图中要表达的奥妙。课堂上的我,和孩子一起学蚯蚓钻地道,一起学妈妈放声尖叫“大卫,不可以!”……丰富的表情,夸张的动作,牵引孩子同绘本人物同悲同喜,随时让孩子们保持足够的注意力。
  2.读活故事
  读图不是简单的看图,而是要教给孩子读的方法。从封面图画看起,抓住题目和画上的主人公,看看读读说说,营造出轻松的氛围。然后一页一页翻看,要慢慢看,图文结合,并加上老师用儿童化的语言来进行画面的补充说明,在明显处故作停顿疑惑,激发孩子来猜想,勾起孩子说话的欲望。让孩子看着看着就走进图画中去,化身为书中的人物,演绎书中的故事,使故事变“活”。如《大卫,不可以》,图上是个天真无邪、把家里搞得一团糟的小男孩——大卫,他随心所欲地在墙壁上乱写乱画、把浴室变成一个沼泽地、头戴铁锅敲得叮当乱响……读着读着,孩子们情不自禁地学起妈妈,大声喊:“大卫,不可以!”说完,孩子们长长地嘘出了一口气,悬着的一颗心放了下来:噢,大卫没有危险了。孩子们完全投入进去,把大卫的故事读活了。
  3.读出画中画
  在引导孩子读图的同时要关注画中画。如《我妈妈》中,图上的妈妈是神奇的园艺家,妈妈的手指成了绿的,让大家认识到“绿手指”代表不论种什么都可以种活的人,而妈妈的绿手指竟然让睡袍上的花草也开了出来,背后的花盆里也长出了不可思议的东西。还有,图上的妈妈是电影明星,画面就带领大家认识了世界有名的明星——玛丽莲·梦露……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妈妈多么完美,多么爱我!几张画让孩子收获了许多知识,同时也学会了仔细看图,看出图面上主要的内容,更加看出图画周围隐藏的内容。让孩子潜移默化地明白看图原来要这样来看的。我们不是叫孩子看图,而是让孩子主动看图。这样孩子才会把绘本内容变得更加丰实。
  二、 学“本”出话
  绘本中的语言文字比较简单,有的整本就用了一个句式,有的是用两个不同的句式来表达同一个意思,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具有可模仿性。这些句式也降低了孩子学写话的难度,并且教会孩子如何用一句话表达完整。在进行绘本写话的过程中,老师要让孩子多读绘本上的句子,让这些句子深入孩子的心,然后让孩子以那些句子为蓝本,举一反三,进行迁移学用,以此一步一步完善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这过程中,让孩子欣喜地发现原来自己也能说得很棒,棒得和大作家一样,成就感、自豪感如潮水般涌向孩子的心里,孩子就越发爱上绘本说话。这就是情动而辞发!
  1.仿说句子
  许多绘本以简练生动的语言和精致优美的画面紧密搭配,重复的结构,简单有趣的语言,是孩子们仿说的好媒介。在仿说的过程中,孩子去探索作家笔下描绘的世界,运用语言,迁移绘本中的精彩表达方式。如《逃家小兔》,让孩子利用文中的句式进行仿说:
  兔宝宝说:“我要变成______________。”
  兔妈妈说:“如果你变成___________,我就变成__________。”
  前面读图读出了小兔的心思,孩子们的情绪也投入进去了,俨然是书中的兔宝宝或兔妈妈,仿照这个句式来说就显得很轻松自如。有的说:“如果你追着我跑抓住我的话,我就变成蜜蜂,让你抓不着。”妈妈说:“你变成蜜蜂的话,我就变成花,让你离不开我。”有的说:“如果你变成花的话,我就变成风,让你抓不住。”妈妈说:“如果你变成风的话,我就变成天空,你无论吹到哪里,都在我的怀抱里。”……
  2.扩写句子
  绘本的语言大多比较简洁精炼,有相当大的延伸空间。我就抓住这样的句子引导孩子发散开去,把句子说具体、说生动。如《我妈妈》中“我妈妈是手艺特好的大厨师”,引导学生看图,图上妈妈会做各式各样的糕点。为什么说妈妈是手艺特好的大厨师?让孩子把图说具体。孩子马上就说:“因为妈妈会做心形的草莓蛋糕,会做圆形的巧克力蛋糕,还会做双层的奶油蛋糕。”再加以总结,先说我妈妈是手艺特好的大厨师,在具体说手艺好在哪里,让他们十分佩服妈妈。这其实就是一种总分的写作方法的训练。长此以往,孩子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掌握这种写作方法,并能运用自如。又如《想吃苹果的鼠小弟》,就在读图的基础上,让孩子们通过想象、抓住动作来说说鼠小弟是怎样学小猴、长颈鹿、犀牛……去“拿”苹果以解馋的。这样的练说因为有了故事图画的情景和语言上的样本,让孩子兴致盎然,有话可说,也让孩子潜移默化地抓住人物的动作描写来丰实语言。在孩子的表达中,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心理具体生动,使得绘本人物变得鲜活可爱。这真是“润物细无声”!
  3.续写故事
  许多绘本都有这样一个特点,故事的结尾又是一个新故事的开始,我们就可以让我们的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续编故事。   如《小魔怪要上学》,小魔怪上学后交到了朋友,带朋友回家过生日。爸爸妈妈没有吃人,而是和朋友们快乐地玩在一起。生日结束后,爸爸妈妈说以后不许带朋友回家,不然他们要喜欢上人,就不能吃人了。故事到这里结束了。孩子们似乎还意犹未尽。后来小魔怪有没有带朋友回家?结果怎么样呢?爸爸妈妈以后会吃什么?绘本故事在这里没有任何交待,在教学中,我就引导学生进行大胆地想象,续说故事,于是就有了异彩纷呈的故事结尾。
  4.迁移运用
  平时要注重引导孩子们将绘本中的语言进行迁移运用。比如在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中,栗色兔子最后说了一句:“我爱你,到月亮那么高,再绕回来。”孩子们在三八节给妈妈的贺卡上借用了这句话:“妈妈,我爱你,到月亮那么高,再绕回来。”
  三、创“绘”写“本”
  当孩子们喜欢上绘本之后,对绘本的喜爱往往会使孩子们产生制作绘本的念头,这是孩子们进行一个独立创造的过程。
  1.以“本”绘“本”
  创造不是生拉硬拽拿出来让孩子学习和应用的,而是让孩子的情感得到充分激发后进行的表达。这种表达不单单是句子的表述,要加上图画、色彩,进行整合,从而创造出一本新的绘本,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快乐,感受画画加写话的乐趣是多么的令人自豪。当然一开始孩子还是以模仿为主,让孩子有创造的模板,一步一步来学习,进而掌握,最后才能熟练运用。比如绘本《美丽的梦想》,看完绘本上小羊、小兔、蜗牛等的梦想,通过阅读文字,掌握了句式,孩子们的兴趣被点燃,表达的欲望如决堤的河。让他们畅所欲言,天马行空地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让天真无邪的童言一泻千里。采用画信的形式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进来。在明信片上,孩子仿照文中的句式,用图画、拼音加文字写下自己的美丽梦想。并把画信送给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同学,让孩子在交流互动中享受成功的喜悦。孩子们会在笑声中心有所动、情有所感,写有所获。孩子稚嫩的画,精彩的表达,喷薄而出!孩子们用生活的、活泼的、带着体温的、如诗般的言语道出了“我真想变成一位大力水手,一吃菠菜,手臂上的肌肉像馒头一样大大的,这样我就天下无敌了。”“我真想拥有一只机器猫,从它的大口袋里拿出很多稀奇古怪的宝贝。”“我真想拥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只要看过的书本,就会马上记在大脑里,永远不会忘记。”“我真想成为一位歌唱家,有许许多多的歌迷崇拜我,给我写信,送我礼物……”最后把梦想叠加,制作成一本属于孩子自己的绘本。看着属于自己的绘本,孩子内心的满足感迅速膨胀。从此让他们感觉写话是如此的幸福、快乐。
  2.以“本”创“本”
  其实,情节的想象,故事的连贯,材料的取舍,是孩子进行独立绘本创作的难点。他们的年龄太小,不知该从何入手,因此,可以通过现有的绘本进行姊妹篇的创作,让孩子有一个明确、清新的方向。如:学完《我爸爸》《我妈妈》,进行了仿写训练后,让孩子回家创作《我爷爷》《我奶奶》《我朋友》……这一系列的创作,让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有效提高孩子的写话能力。孩子在创作的过程中,语言表达越来越熟练完美,情感思维越来越丰富精彩,能越来越轻松将自己的所思所感诉诸于笔端,童真、童趣流泻在一本本小小的绘本上,让写话真正成为孩子的一种快乐享受,也为个性化的作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顾惠晴,江阴市长寿实验小学,214400)
  责任编辑:颜莹
其他文献
摘要:学生社团是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为公共选修课提供了很好的拓展平台和空间。经过长期的实践,通州中专剪纸艺术社团围绕社团育人目标,积极探索社团活动设计与资源开发,形成了良好的公共选修课资源。剪纸艺术社团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才能的舞台,有效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工作能力、团队精神、做事态度等综合素质。  关键词:职业学校;学生社团;活动设计;资源开发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
摘要:教育评价是促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升的核心力量。徐州市青年路小学基于数据精准化分析,围绕美德、智慧、健康、艺术、创造五个维度的三个层级指标体系,建构了小学生自主发展评价系统,研发了具有应用价值的评价工具,并在国家课程实施、项目化学习、班级建设、社会实践活动等过程中进行实践,唤醒儿童的生命潜能,积蓄学生自主成长的力量。  关键词:学生发展;自主发展;评价系统  中图分类号:G40-058.1 文
摘要: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视角,通过对比我国和芬兰的高中教育现状,从教育认知、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实践等三个层面,反思我国以多元能力为导向的教学价值定位和实践的不足,并提出多元能力教育的策略与路径:尊重学生个性化能力,首先发展其“相对优势”智能;建构本土“现象教学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确定多元入学能力考核项目,转变传统二元能力考核模式;尝试进行普职融通,拓宽多元能力培养途径。  关键词:多元能力;
摘要:《百分数的意义》同课异构活动,很好地阐释了更高观点下“教什么”的教材研读方法,以及源于学生学情、教学内容本质、基于创生等多视角下“学什么”的教学演进,为师生多开了一扇窗,有效促进了数学理性思维的生长。  关键词:百分数;教学视角;教材研读;理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6B-0063-05  2016年的11月,在常州市潘小福
摘要:高校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高校的基本组织之一,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要使命,发挥着课堂教学之外的无法替代的育人作用。2018年起,根据共青团江苏省委的统一要求,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团委开始探索以“信仰公开课”为载体发挥新时代高校共青团育人功能的途径,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也为这项工作带来了三点启示:加强組织领导,提高课程质量;立足服务学生,发挥青年主观能动性;注重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校
南京市江宁区淳化中学从2010年开始进行“班·家”互动教育模式的探索。在家校合作基础上,把学校最基本的单位——班级,和社会最基本的“细胞”——家庭,紧密结合起来,凸显班级与家庭的紧密合作。作为“班·家”互动教育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家访”对推动班级与家庭、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孩子的多向互动与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新家访”的缘起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
摘要:建设基于企业应用的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资源有利于产教融合的深化提质,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增强职业教育社会服务能力。以江苏省溧阳中等专业学校“华鹏”班“变压器结构工艺”课程为例,依托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标准,对该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的意义、流程、内容、特色进行了研究,以期将建设成果提供给学生和企业员工使用,提高变压器产业技术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企业;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G7
摘要:从校本出发,以现代农艺专业为基础,提炼技能大赛对专业发展、基地建设、队伍建设、课程改革、学风建设、学生就业竞争力等领域的引领促进作用,提出大赛可持续发展,期待制度化完善,超越功利主义大赛价值观, 充分挖掘技能大赛的教学价值与文化价值。  关键词:技能竞赛;引领;专业建设;思考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01C-0038-04  2010年
摘要:“童趣化国学微课程”是从儿童本位出发,契合各学段儿童发展的要求和特点,建设、开发系列国学微课程,并予以实践应用,使得儿童真正品味国学,体悟国学文化独有的志趣、情趣、意趣。通过回望国学,勾画丰富可爱的课程样貌;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简单美好的生长节律;重塑教师,让教师成为童趣课程群的建构者等方式,建构与实施童趣化国学微课程,让学生真正领悟国学之美,沉淀中国文化的底色。  关键词:童趣化;国学;微课
摘要:语言、思维的发展相辅相成。学习任务的设计必须源于文本和儿童的生活积累,教师要与学生同频,创设基于学生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的情境,最终落实到始于设计和生成的评价。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一年级的学生发展语言能力,实现思维的发展,为文化的理解、审美的培养打下基础。  关键词:学习任务;思维发展;小学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9)07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