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本《贵州通志》一部命运多舛的边地志乘

来源 :藏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i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代康熙年间,贵州省纂修通志共有两部,康熙十二年(1673)一部,康熙三十一年(1692)一部。前者由曹申吉修,潘驯、吴中藩等纂,经过发凡起例、拟目立篇、资料采集、删冗补阙及版雕等步骤,于康熙十二年(1673)初冬成书;后者由卫既齐修、薛载德等纂,后又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由阎兴邦增补,吴中藩、周起渭修订。后世史志专家为区别此二志,称前者为“康熙前贵州通志”,也称“曹本《贵州通志》 ”;称后者为“康熙后贵州通志”,也称“卫阎本《贵州通志》 ”。曹本《贵州通志》成书后,就遇到吴三桂反清的军队进入贵州,以致该志雕板被毁。该志流传极少,《四库全书总目》也不载录。
  贯通古今 集众之功
  曹本《贵州通志》的纂修,政治背景较为复杂。明清易代之际,连年战乱致生灵涂炭,流民失所,经济凋敝。至康熙初年,天下虽定,但各种矛盾,尤其是民族矛盾,盘根错节。清廷统治者亦深明“马上打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及“与民休息”之理。顺治元年(1644)7月,多尔衮为了缓和各种矛盾,提出“嘉与维新”的施政措施,具体为:省刑罚、薄赋税、惩贪吏、禁扰民、禁投充,以此与民休养生息。清廷此举成效卓著,民族矛盾有所和缓。与此同时,想要统治幅员如此之辽阔、物产如此丰饶的国家,需要深入了解各地山川风物,才能制定更适宜的措施以加强统治。那时候,清廷统治者也需要显示他们的宏大气度以及“盛世”景象,以获得民心。盛世修史,纂修地方史志为得体的选择。在这些因素共同起作用下,康熙十一年(1672),保和殿大学士卫周祚上疏倡修《一统志》:“各省通志宜修,如天下山川、形势、户口、丁徭、地亩、钱粮、风俗、人物、疆域、险要、宜汇集成帙,名曰通志,诚一代之文献,然迄今各省尚未编修,甚属缺典,何以襄我皇上隆盛治乎?除河南、陕西已经前抚臣贾汉复纂修进呈外,请敕下直省各督抚,聘集夙儒名贤,接古续今,纂辑成书,总发翰林院,汇为‘大清一统志’。”朝廷批准了,于是下令各省“纂辑通志”。
  其实,早于清廷下诏各省修纂通志,贵州巡抚曹申吉、贵州承宣布政使潘超先、贵州提刑按察使张文德等都已深知贵州省志乘之匮乏,而明代贵州建省不久所修通志(弘治)《贵州图经新志》及稍后的(万历)《贵州通志》等虽然还有存世,然而已很难找到,与亡佚无异。譬如,曹申吉之《贵州通志序》就有如下记述:
  “上御极之十年,予奉简命来抚黔,间以暇日,阅明抚臣郭青螺先生所辑《黔记》,慨然识前代治乱之由,叹抚驯之不易。独明季载籍,询诸遗老,而其事亦少缺矣。伏念我国家底定西陲,载逾星纪,其丰功伟烈、深仁厚泽,不可不书,方欲撰成述编,用重典册,既而上允部议,令天下纂修国志,則益思所以塞宸涣、示来兹。”
  曹申吉于康熙十年(1671)奉命来到贵州任巡抚,其时便“方欲撰成述编”,而朝廷之诏乃于康熙十一年(1672)所颁,时间上晚于曹申吉萌生修志之念。潘超先于其《贵州通志序》中的记述,也佐证了曹序记述的准确性:
  “惟黔省戈烬之后,文献无征,前经抚宪檄趣郡邑各修厥乘而未获卒业,兹则凛承纶綍莫敢或遑,必详必核期于对扬天子之景命,超先奉檄开局,广延耆彦采辑旧闻,旁搜散佚凡六阅月,草创告成。其间笔则笔,削则削,实勤抚宪曹公之心目,考订靡遗,共计三十三卷。”
  曹、潘二人感受相同,皆因黔地于明代《黔记》之后“文献无征”而深感缺憾。曹申吉作为封疆大吏,主政一方,自然负有为地方修志之重责。张文德也于《贵州通志序》一文表达了因贵州省志乘匮缺而抱憾之意:之手,而是集数十人之功。
  严谨编纂 守正创新
  曹本《贵州通志》共三十三卷,前有曹申吉、潘超先、张文德、王延陶之序四篇,略述本志纂修之背景、作用、意义;次有“修志姓氏”紧随,胪列本志修纂参与者,有鉴定、总裁、提调、监修、分纂、编辑、校订、督梓等职分,共计 59人;又次为《贵州通志凡例》,记载了本志纲目数量、架构原则、文献取舍原则等;再次之则为目录,后为正文。正文中每篇前均有数十至百余字小引,略述是篇主旨及立篇目之缘由、意义。
  志乘编纂有编纂规范,曹本《贵州通志》的编纂虽多因循旧例,但有创新之处。较为突出者,当数“土司”一篇所附之“蛮僚图”。该图有数十幅之多,描摹介绍了苗族、布依族、彝族、水族
  “戊申之岁,文德承乏黔臬,欲识其风土故实而无可得。取方舆诸书一检阅之,复寥落无几,及抵黔访求故府,仅得明抚军郭青螺先生《黔记》抄本,而残缺过半,意欲赍油素征耆献草就一书而鞅掌未遑。”
  明清鼎革之际,贵州受战乱深刻影响,文人寥落,文献残损。曹申吉先是萌生了修志之念,后又受朝廷之诏修志,必然会殚精竭虑。颇为意味深长的是,曹、张之序皆提及明代以一己之力纂著贵州省通志的郭青螺。郭青螺即郭子章,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巡抚贵州,并撰著“贵州通志”——《黔记》。《黔记》成书于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所记之事也终于这一年。从那时开始,一直到清康熙十年(1671)曹申吉到贵州任巡抚,已起过六十年。这六十年间,由于政权的更替,贵州再未修纂通志。
  尽管朝廷有谕旨,然而纂修一省通志,仅凭三两人之力于朝夕间难以完成。在巡抚曹申吉的主持下,潘超先、张文德等经过筹备,于康熙十二年(1673)正式“开局延儒,旁搜博采,以及剞劂雠校”(张文德《贵州通志序》),半年即“草创告成”(潘超先《贵州通志序》)。翻检曹本《贵州通志》的几篇序言,有“掇坠补残,抑浮削冗”等语;再加上各府、州、县长官多充任分纂,可证该志从文献之搜集,至连字成句、连句成篇,最后缀篇成帙,并非只出于数人或十数人等贵州世居少数民族的先民,并附文字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其所居住区域、服饰、喜好、性情等。其图笔触细腻,所绘人物颇具神韵,对于研究清初贵州的民族风俗文化、生产生活、经济物产等价值极高。在(弘治)《图经新志》、(万历)《贵州通志》、《黔记》等明代贵州志乘中,均无此类配图,可见贵州地方志中这一类图当从曹本《贵州通志》开始。不过,在(乾隆)《贵州通志》中,却无此类插图。据文献记载,(乾隆)《贵州通志》编纂者注意到了曹本《贵州通志》所附之图,但以为各少数民族“性情风俗备于纪载,不必按图考索”,于是将其删掉了,甚为遗憾。曹本《贵州通志》作为清代贵州首部通志,其中仍收存颇多弥足珍贵的原始文献,特别是补足了万历三十四年(1606)至康熙十二年(1673)间的贵州史事,价值独特。譬如,清初贵州土司林立,该志特辟“土司”一卷,专题记载其时贵州土司之状况,文献价值较高。   如前所述,曹本《贵州通志》于康熙十二年(1673)夏正式延请硕儒开局修纂,冬天修完,耗费不过半年时间。就一部洋洋几十万字的志書而言,半年成书不可谓不仓促。张文德《贵州通志序》对该志评价甚高。但纵观其书,张文德所言并不客观。乾隆六年(1741),鄂尔泰等人修纂了《贵州通志》。该志皇皇百余万字,《四库全书总目》认为其“详于旧本远矣”。“旧本”当指前后两部(康熙)《贵州通志》,此语也侧面道出曹本《贵州通志》之不足。总之,曹本《贵州通志》所存文献翔简不一,部分卷章篇幅悬殊。譬如,“艺文”为四卷,庶几占全书四分之一;而“方伎”为一卷,仅有一叶,等等。此外,一些卷为纂者强立,譬如“帝王”卷,仅记明代建文帝朱允(炆)、楚昭王朱桢,清代信郡王铎尼、平西亲王吴三桂,亦只有一叶,实无立卷之必要。而“艺文”四卷,体例不甚严谨,举凡序、记、檄、议、引、志略、跋、文、碑记等,不辨良莠,一并收录,若文章之汇抄。 于此也可见出其草率粗疏。
  保存史料 惠及后人
  曹本《贵州通志》纂成后贵州即遭吴三桂兵乱,以致“版尽毁署中,仅遗抄本,又多残缺舛讹,不足以资考据,垂永久也”(董安国《重修贵州通志序》,载卫阎本《贵州通志》),而《四库全书总目》《清史稿 ·艺文志》等权威目录学典籍也不著录。本志此次收入《贵州文库》影印出版,以贵州省图书馆藏影抄本为底本。该本首篇序前有四十余字题跋,独占一页,介绍了其由来: “(康熙)《贵州通志》,黔中久已绝版。凌惕安属借北平图书馆藏本景钞。民国二十三年十二月启钤记。”并钤白文篆印一方。启钤即朱启钤,号蠖园,贵州紫江(今贵阳开阳)人。经对比,该题跋与朱启钤其他墨迹书风一致,当为其手迹无疑。
  民国 23年(1934),朱启钤正于北平任中国营造学社社长,但仍致力于搜集、整理贵州地方文献。其所提及之凌惕安,贵阳人,号笋香室主,贵州近代历史学家、藏书家,曾任贵州文献委员会副主任,著有《咸同贵州军事史》《郑子尹先生年谱》等书。该底本当为朱启钤从北平图书馆借出并雇人手抄后,辗转送达凌惕安手中珍藏。凌惕安于 1950年故去,其所藏古籍文献、手稿归于贵州省图书馆及稍后建立之贵州省博物馆,曹本《贵州通志》则存于省图书馆。检视全书字迹,此底本影钞出自数人之手。抄毕后,还专门进行了校雠,原书错讹处校者记于直排方格稿纸后附于该书,题为 “《贵州通志》校记”,共 25页,校者署名韩仲文;部分页面中,存或红或黑之色笔对个别字进行校正,当为对抄写笔误的校改。此外,影钞者还对该稿缺页处进行梳理,编为“《贵州通志》缺页一览表”附于书末。
  概而观之,曹本《贵州通志》虽草率成书,且不足处颇多,然瑕不掩瑜,其在文献保存方面自有不可取代的珍贵价值。其付梓后几近佚亡,命运多舛,幸得朱启钤、凌惕安等乡先辈孜孜不倦之搜集,才得以将此较佳之版本存留至今,使桑梓后学得睹全貌。今既遇良机,收入《贵州文库》以原本再造形式影印出版,不能不说乃泽被学林之举。(本文据影印曹本《贵州通志》前言删改而成,小标题为编者所加。)
其他文献
2020新年伊始,我就开始忙碌起来,扫描图片,跑打印店,编印稻竹斋书影录《书情依依》,作为新年礼物,呈赠师友。没想到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扰乱了人们正常的生活节奏。  疫情期间,“禁足”在家,夫人又在外地工作一时回不来,家里就我和女儿,除了安排好一日三餐,监督女儿的网课学习、做做生活杂事外,有了更多的时间读书、作文或像老农耕作般翻检平时无暇顾及的书物。  《吴宓日记》是常读常新,先前我已完整地读
期刊
资深民国版本鉴定专家陈克希(虎闱)先生,在姜晓铭兄的陪伴下,参加了第18届全国民间读书年会。听晓铭兄说,陈老一段时间身体欠佳,但接到桃蹊书院负责人傅天斌邀请,便迫不及待地准备参会,其目的就是会见老朋友。  陈老到过我家,后来又在株洲旧书展见过,这次读书年会算是第三次见面。虽然见面次数不算多,但我们时常有联络,且我对他执弟子礼,在他那里学了不少民国版本的鉴定知识。  2020年10月15日是会议报到
期刊
笔者曾在青岛的旧书市场买过9本巴掌大小的书,72开本,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有几十个品种,我仅选了9本,每本5元。  本文要介绍的一套小书,比上边提到的开本大些,64开本,是1994年4月东方出版社出版的《名士雅品小集》丛书第一辑,精装,共六种,包括张恨水的《山窗小品》、俞平伯的《古槐梦遇》、章衣萍的《窗下·枕上·风中随笔》六种。這几种书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名家名作,《闲书》《爱眉小札》《苦竹杂记》
期刊
1978 年至1990 年间我在常熟城区翁府前曾园、赵园学习、工作、生活了11 年余,对曾园、赵园的一草一木非常熟悉,并一直关注着园主的文献。刚刚读到樊昕先生整理的史资丰富的《赵烈文日记》,喜出望外。此书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近代日记文献序录、整理与研究”项目的阶段性成果,由中华书局于2020年11 月出版。整理者为文学博士、凤凰出版社副编审樊昕。他长期从事古典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有丰富的出
期刊
《安徽文学》是安徽省文联主办的文学期刊,面世于1959年1月。在此前后,它曾历经7次更名,3次停刊、复刊,在艰难曲折中风雨兼程,一步步地走来,至今已70余年了。  新中国成立前后的一段时间内,在安徽的大地上,以长江为界分别设立皖北、皖南两个行政区。  1949年12月7日,皖北地区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以下简称皖北文联)筹委会在合肥成立。  1950年6月9日,皖北文联筹委会在《皖北日报》上开设“
期刊
2020年是不一般的年份,受疫情影响,上半年居家整理老报纸,厘清集报思路,改变集报策略,下半年有限外出和办报展。盘点一年来的集报所得,赚了个盆满钵满。  笔者自1996年6月开始集报,历经普报全集、重点集报、专题集报、延伸集报四个阶段,现已收藏晚清、民国和新中国成立以来古今中外各种报纸1万余种。近年来,笔者开始思考集报如何为社会服务,如何产生新成果。  2020年上半年,笔者重点整理了搜集的浙江老
期刊
庚子初秋,我偕子赴华中农业大学报到。在西校门前为其留影时,我看着门两侧“勤读力耕,立己达人”的校训,莫名地想起邹农耕先生来。  我所在的杂志社,与郑州市书法家协会同楼办公。由于业余一起在院里打羽毛球,我与郑州市书协的王晨老师相熟。2003年9月,我奉赠新一期手抄报《我》,他阅后,向我推荐了农耕先生的《农耕笔庄鱼素》。阅毕《鱼素》,我从中挑选2002年的七则,编入《我》2003年第四期(总第二十七期
期刊
以民间契约文书、谱牒、碑刻等为主要形态的民间历史文献,随着中国近代史、中国社会史、中国经济史等领域研究体系的建立与逐渐成熟而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并与传统的传世文献等共同构成研究所需的文献资料基础。  对民间历史文献的整理,是充分发掘和利用其资料价值的前提与基础。如何对数量浩繁的民间历史文献进行科学有效的整理,是学者需要解决的先决性问题。概观近几十年来民间历史文献的整理理论与整理实际,可以说既有
期刊
我与杨仲达相识于1998年仲夏,时以战士身份同入享有盛誉的军艺文学系。他来自空军驻天津某部,我则来自沈阳军区驻塞北某部。幸会于京,恰同学少年,又加之忝列军队未来作家之列,自信从此可以阔论名家,追步先贤。我俩脾气相近,他性傲岸,我性狷狂,彼此大有李杜相惜之感。  魏公村  1998年那个碧空如照的深秋,我辈于海淀区白石桥路34号的魏公村,开始了最初的文学朝圣。其时,早有同门前贤委身此斗斋,佳作迭出。
期刊
《述闻》一书,形式为随经文所做的训诂和校勘札记,在校正经传文字与阐释文字假借诸方面均有极高的学术价值。《述闻》对古代经传的研究,无论是文字考订、词义训解,句意阐释都是以这一思想为指导,围绕着“以古音校古书”“以古音求古义”两方面展开的。  古音学知识是“校古书”“求古义”所必备的武器。六朝至唐对上古音系已经把握不清,临读《诗》《骚》尝怪其韵脚不协,时人常用的办法是以时语改读韵脚字,谓之叶韵。因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