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维生素C作为一种常用的临床用药以及日常微量元素补充剂,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在全球广泛运用,并且在发达国家经常被大剂量服用。正是由于维生素C在诸多健康领域的积极作用和低毒性,美国食品与营养委员会将其最大耐受剂量定为每天2000mg。但是近来的有关新闻报道却让大众对各种维生素安全性产生了担忧,某南方媒体采用了“毒药”等触目惊心的标题来报道了某个机构的研究结果。普通群众本来就缺乏专业知识,对科研机构的数据更没有科学的判断能力,一时间疑惑重重。
为了帮助公众正确地认识维生素C,上海市健康教育协会协同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保健消费品部主办的“维生素C与健康研究中心”于2007年3月10日在上海举行了揭牌仪式,并邀请了专业机构、营养、临床、药物等中外专家参加维生素C专业研讨会,集中讨论了维生素C的作用、安全性以及舆论引导等相关问题。
维生素C的生物学功能、对健康的作用和安全性
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健康学院副教授、俄勒冈州立大学莱纳斯鲍林研究中心主任Balz Frei教授说,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是体内重要的抗氧化剂,参与了人体众多生理生化过程,是合成胶原、神经递质、肉碱等物质的必需反应物。维生素C的生理作用已被广泛认同。人类和灵长类必须从膳食中获取抗坏血酸。维生素C缺乏能引起坏血病,维生素C补充有改善血管,降低心脏病风险,调节血压,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
研究显示:维生素C摄入剂量<2000mg/日是安全的。一些假设的大剂量维生素C可能的不良反应,包括草酸盐和肾结石形成增多、尿酸浓度升高、过量铁吸收、维生素B12水平下降、系统性条件反射(“反跳性坏血病”)和过氧化作用等,在进行过详细的验证后,并没有发现足够证据。
基于以上原因,美国在2000年将维生素C的最高可耐受摄入量(UL)提高到2000毫克/天,这个量的定义是对一般人群几乎不会产生副作用,而且在这个量之内服用没有期限,即可无限期服用。在每日推荐摄入量(RDA)和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之间的营养素摄入量,不足和过量的风险都接近零。特殊人群比如吸烟者对维生素C需求量增多,RDA也需相应的提高。
维生素C的应用评价
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杜文民博士认为:随着医学界对维生素C认识的增加,运用也越发广泛。维生素C具有抗高血压、抗病毒和调节免疫等作用,缺乏能引起坏血病。对外周血管疾病、白内障、感冒等疾病有确实的临床治疗作用,并可减少吸烟、射线造成的人体损伤。也有关于维生素C增加肾草酸结石风险的研究报道,但是大部分研究都没有发现相关证据。当前认为维生素C的副作用主要局限于大剂量后胃肠不适。
青岛大学医学院营养研究所马爱国教授说,动物实验证据说明维生素C缺乏能引起豚鼠体内维生素C的水平显著下降、红细胞膜流动明显降低、豚鼠生长发育受到抑制。
建议:老年人群适量联合补充维生素C、E和胡萝卜素能有效地提高机体的整体抗氧化能力,降低淋巴细胞DNA损伤,并能有效地改善红细胞膜的流动性,这对老年健康、预防或减缓慢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可能产生积极的作用,老年人可适量补充维生素C、E和胡萝卜素等。
维生素C不同剂量的选择
新华医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学微量元素研究会主任委员洪昭毅教授认为:补充较大剂量的维生素C(每日200~500毫克或更多)确可预防感冒、缓解症状、缩短病程、减少住院日。他建议不同的维生素C水平应采取不同剂量,补充需个体化为宜。
维生素C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荫士安研究员:维生素C在普通人群中运用是安全的,但是在某些如地中海贫血(铁过量疾病)、肾功能衰竭的病人需要严格摄入量。
对于大剂量维生素C的辅助治疗和保健作用的研究仍还需要继续,以利于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提高,因为维生素C既便宜也相对无毒。另外有些属于科研范畴、且可讨论的研究成果因谨慎对公众公布,不同的研究方法对结果影响很大,有失偏颇的舆论宣传能产生爆炸性的效果也可造成不良影响,普通群众不能解读科研数据、容易盲从,因此,对公众的信息传递要格外谨慎。
为了帮助公众正确地认识维生素C,上海市健康教育协会协同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保健消费品部主办的“维生素C与健康研究中心”于2007年3月10日在上海举行了揭牌仪式,并邀请了专业机构、营养、临床、药物等中外专家参加维生素C专业研讨会,集中讨论了维生素C的作用、安全性以及舆论引导等相关问题。
维生素C的生物学功能、对健康的作用和安全性
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健康学院副教授、俄勒冈州立大学莱纳斯鲍林研究中心主任Balz Frei教授说,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是体内重要的抗氧化剂,参与了人体众多生理生化过程,是合成胶原、神经递质、肉碱等物质的必需反应物。维生素C的生理作用已被广泛认同。人类和灵长类必须从膳食中获取抗坏血酸。维生素C缺乏能引起坏血病,维生素C补充有改善血管,降低心脏病风险,调节血压,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
研究显示:维生素C摄入剂量<2000mg/日是安全的。一些假设的大剂量维生素C可能的不良反应,包括草酸盐和肾结石形成增多、尿酸浓度升高、过量铁吸收、维生素B12水平下降、系统性条件反射(“反跳性坏血病”)和过氧化作用等,在进行过详细的验证后,并没有发现足够证据。
基于以上原因,美国在2000年将维生素C的最高可耐受摄入量(UL)提高到2000毫克/天,这个量的定义是对一般人群几乎不会产生副作用,而且在这个量之内服用没有期限,即可无限期服用。在每日推荐摄入量(RDA)和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之间的营养素摄入量,不足和过量的风险都接近零。特殊人群比如吸烟者对维生素C需求量增多,RDA也需相应的提高。
维生素C的应用评价
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杜文民博士认为:随着医学界对维生素C认识的增加,运用也越发广泛。维生素C具有抗高血压、抗病毒和调节免疫等作用,缺乏能引起坏血病。对外周血管疾病、白内障、感冒等疾病有确实的临床治疗作用,并可减少吸烟、射线造成的人体损伤。也有关于维生素C增加肾草酸结石风险的研究报道,但是大部分研究都没有发现相关证据。当前认为维生素C的副作用主要局限于大剂量后胃肠不适。
青岛大学医学院营养研究所马爱国教授说,动物实验证据说明维生素C缺乏能引起豚鼠体内维生素C的水平显著下降、红细胞膜流动明显降低、豚鼠生长发育受到抑制。
建议:老年人群适量联合补充维生素C、E和胡萝卜素能有效地提高机体的整体抗氧化能力,降低淋巴细胞DNA损伤,并能有效地改善红细胞膜的流动性,这对老年健康、预防或减缓慢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可能产生积极的作用,老年人可适量补充维生素C、E和胡萝卜素等。
维生素C不同剂量的选择
新华医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学微量元素研究会主任委员洪昭毅教授认为:补充较大剂量的维生素C(每日200~500毫克或更多)确可预防感冒、缓解症状、缩短病程、减少住院日。他建议不同的维生素C水平应采取不同剂量,补充需个体化为宜。
维生素C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荫士安研究员:维生素C在普通人群中运用是安全的,但是在某些如地中海贫血(铁过量疾病)、肾功能衰竭的病人需要严格摄入量。
对于大剂量维生素C的辅助治疗和保健作用的研究仍还需要继续,以利于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提高,因为维生素C既便宜也相对无毒。另外有些属于科研范畴、且可讨论的研究成果因谨慎对公众公布,不同的研究方法对结果影响很大,有失偏颇的舆论宣传能产生爆炸性的效果也可造成不良影响,普通群众不能解读科研数据、容易盲从,因此,对公众的信息传递要格外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