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隐语”:多元化趋向

来源 :文化产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p8407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宋代“隐语”由先秦“暗语”逐步发展而来,其在“隐语”发展的历史长河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的演化。宋代“隐语”不仅受到前人“隐语”的影响,而且也因其自身的独特性而产生了新的形式,受多种文化、社会背景的浸染,宋代“隐语”实质上步入了一个多元化的趋向。
  关键词:隐语;隐谶;行话;谜语;机语
  宋代“隐语”受先秦以来各代的影响,呈现出一个多元化的特点。这一时期,“隐语”的市井化趋势逐步显现出来,民间隐语在广大的中下层阶级中十分兴盛。不过,仍不可忽视的是,文人乃至官宦、朝廷中也不乏有“隐语”的运用,宋代“隐语”运用于诗、词、文之中,主要有隐谶之用,行话之别,谜语之趣,以及机语之悟。
  一、隐谶之用
  自秦汉至宋,“隐谶”经历过多次兴盛、禁止与重现,“隐谶”在宋亦是如此,并且其花样也不尽相同。陆锡兴指出,“宋代内忧外患不断,政局动荡,各种谶言不断,不仅出现频繁,而且形式多样。”[1]宋代的“隐谶”表现多样,其记载较多的名称就有石谶、诗谶、梦谶、名谶、秘谶、语谶、佳谶等等,不仅涉及朝廷官宦,还涉及市井民间。
  宋代大部分时段里对“隐谶”较为看重,南唐保太中在疏通秦淮河时得一石志,其中刻有“大宋乾徳四年”字样,当时认为是辅公袥的年号,而至宋太祖赵匡胤时,改国号为乾德,以证秦淮石志中的内容,《六朝事迹类编》称其“岂非威令将及而符谶先著也”[2],可知赵匡胤对“隐谶”之看重。
  宋代“诗谶”较为普遍,宋子京曾作《落花诗》,称“香随蜂蜜尽,红入燕泥干”[3],不久之后便离世,《老学庵笔记》云“诗谶盖有之矣”[4],便是对“诗谶”的感叹。再如,麻仲英曾科考而落第,其后虽受举荐却终身不仕,《渑水燕谈录》称其是应了“前生已折桂枝来”[5]的诗谶。再如“语谶”,《老学庵笔记》记载有“语谶”,称南宋时,起义军夏诚、刘衡难以攻破,曾言“除是飞过洞庭湖”[6],后其被岳飞击溃,语谶之验盖可证。
  宋代还有“名谶”,《靖康缃素杂记·名谶》就记载了仁宗时,宋郊更名一事。当时有嫉妒宋郊前途无量之人,向仁宗进言企图中伤宋郊,称宋郊之姓与国姓相同,而其名郊,有国家更迭的不详征兆。宋仁宗命宋郊改名,后改为宋庠。而自其更名以后,“以司空致仕,兼享福寿而终”[7]。
  此外,宋代也有关于民间“隐谶”的记载。譬如,《梦梁录·育子》言“却置得周小儿于中座,观其先拈者何物,以为佳谶,谓之拈周试晬。其日诸亲馈送,开筵以待亲朋”[8]。这里所谓的“拈周试晬”也就是现代所谓的“抓周”,宋代时,民间以小孩抓周视为佳谶,“隐谶”在宋代的盛行可见一斑。
  不过,宋代也曾经禁止过“隐谶”之言。《宋名臣言行录》有“公在翰林日建言,谶纬之书浅俗诬怪,悖经妨道,凡诸书及传疏所引,请一切削去之,以无误后学。仁宗命国子学官取诸经正义所引谶纬之说逐旋写录奏上”[8]。此外,《涑水记闻》也将“隐谶”看作妖言惑众,其称,“李士宁者……词理迂诞,有类谶语,专以妖妄惑人”[9],可见宋代对“隐谶”的看法执有两端。
  (一)行话之别
  曲彦斌在《中国隐语》中说,“中国隐语历来称谓不一,除隐语这个叫法之外,还有行话、市语、方语、杂话、切口、春点、黑话等等”[10]。事实上,曲彦斌这里说的隐语均属民间行话暗语这一类。行话记载于文本,盖自唐始,唐代时已经有学者将行话按类编排,作为标题使用。到宋代,行话隐语达到高峰,不仅有专门的著作收录行话市语,而且这类行话市语也不仅局限在市井乡间,而是逐渐为文人墨客所用。
  就专著而言,目前已知的宋代行话专著主要有二,一是《绮谈市语》,记载了人们衣食住行用等各方面的行话十九类之多;二是《圆社锦语》,记载了有关踢球的各类行话。另外,宋代还有诸多类别的行话散见于各类著述中。譬如《东京梦华录》记载有宋代杂剧的市语,“惟用群队装其似像,市语谓之‘拽串’”[11]。《游宦纪闻》记载有药用犀牛角的市语等等。
  宋代市井行话十分普遍,不仅在平民百姓中盛行,文人之间也常用之。譬如《中山诗话》记载宋中道与苏子美论交,苏子美高大魁梧而宋中道矮小,苏子美与宋中道并排而站,笑称二人“交不著”,这里的“不著”即是市井语“交不到”、“够不着”的意思。除此之外,宋代诗文中也有引用民间市语者,譬如苏轼《赠黄山人》,其“面颊照人元自赤,眉毛覆眼见来乌”[12]中,“见来”二字便是当时的市井行话,《直方诗话》言“今时市语答人真实事则称‘见来’”[13],由此可知。
  (二)谜语之趣
  “隐语”在宋代,常通过谜语的形式来加以体现。《齐东野语·隐语》云“古之所谓廋词,即今之隐語,而俗所谓谜”[14],谜语在宋人看来多是“隐语”的俗称。《类篇》言“谜,绵批切,言惑也,或作迷”[15],谜语是通过说暗话的方式迷惑听者。岳珂云“今之言禅者,好为隐语以相迷,大言以相胜”[16],宋人喜好以“隐语”的方式作谜以迷惑对方,通过一个大概描摹的话语来相互压制。譬如,宋人写诗,有时会以他字替代本字,故意造就错讹字的样子迷惑读者,《中山诗话》就分析称,“今言万为方,千为撇,非讹也,若隐语尔”[17]。宋代“谜语”受魏晋以降各个时代的影响,其称谓繁多,宋代著述中记载的就有屐谜、商谜、地谜、诗谜、字谜、戾谜、社谜、道谜、箇谜、哑谜、抟谜、井谜、名字谜、棋迷等等。宋代由于谜语使用之广,甚至还形成了较大的团体、谜社、谜会。《都城纪胜·社会》有“隐语则有南北垢斎、西斎,皆依江右谜法,习诗之流萃而为斎”[18]。宋代隐语团体分有南北垢斎、西斎等等,都是以江右一带的谜法为基础的,作谜习诗的文人们聚集到一起而形成了这些谜斎。宋代既有用于谐谑隐讽的谜,也有作为游戏娱乐的谜,谜语之趣渗透到社会各个阶级。
  首先,诗谜多见于文人之中。诗谜在宋代谜语中最为普遍,其不论是猜物还是猜人,抑或是猜字等等,均是通过诗来设谜。譬如猜物之谜,王安石见婢女拿着熟帛到外面浣洗,便以半山老人的诗谜戏言“身居色界中,不染色界尘。一朝解缠缚,见姓自分明”[19],这一诗谜被时人称作“霞头隐语”,整诗实际上描绘的是系在衣服上以鉴衣主的“霞头”。再如字谜,《西溪丛语》有甲午字谜,刻于镜背,其言“一生有十口,前牛无角,後走有口,十三字,下有一虎,其字恐甲午字謎也”[20]。宋代也有以名字为谜底的诗,不仅有打人名,还有打药名等物品名称。除此之外,宋人也常以诗谜作戏谑嘲讽之用,譬如《鸡肋篇》云“仍谜以詈之曰:临安府城里,两个活畜生,一个上面坐,一个下面行”[21],此处的谜语便是以畜生为喻而作的詈骂。又如《古今事文类聚》有《嘲面黑诗》,杨球作诗谜嘲笑皮肤黑的人,称其“笑似乌梅裂,啼如豆汁流,眉间粘帖子,已上是袱头”[22],以乌梅、袱头比喻面黑,豆汁、帖子反衬面黑。宋代谜语在文人日常中占据了较大的空间。   宋代谜语除了用在文人学者、百姓日常间,也常表现在民间演出之中。钱南扬言“猜谜之事,至两宋而大盛,不特供文人之嘲谑已也,列于百戏”[23]。作为民间表演的谜语主要是商谜、戾谜等。《东京梦华录》记载为神仙崔判官祝寿时的情境,“自早呈拽百戏,如上竿、趯弄、跳索、相扑、鼓板、小唱、斗鸡、说诨话、杂扮、商谜……”[24],宋人从早上起就开始安置百戏,而商谜便是其中一种,由此可知,宋时谜语已经具有了民间表演艺术的一面。
  (三)机语之悟
  除上述“隐语”外,宋代还有一独特的“隐语”,其与禅宗密切关联。宋时,禅宗处于兴盛时期,出现了多个辑录禅师经典(公案)的著作,而在这之中,一种曲折参悟的隐晦表达方式——机语,成为文人、禅师们说禅的必需品。
  宋代机语主要有两种模式,其一是以语录体的方式记载的,所问非所答的机语。宋人对机语多有辑录,《景德传灯录》中记载了方辩与慧能的一段对话,慧能将建报恩塔,方辩拜见慧能,以其泥工精巧而自荐,慧能以“试塑看”回复他,方辩于是以泥土做雕像,雕像神似慧能,栩栩如生,而慧能却以“汝善塑性,不善佛性”[25]回绝了他。由此来看,“试塑看”三字实为机语,虽其字面为陈述语气,实则暗含疑问。方辩未能领会慧能之意,此处机语隐含的本义并非在于探究其雕工,而在于佛理不可描述,因为人的本性是无法用形状来刻画摹仿的,是妙不可言的。这种绕弯路的说禅方式在宋代十分常见,宋有无德和尚,其与弟子交谈,弟子问“灵山一会,迦叶亲闻。今日一会,什么人闻?”[26],而其答曰“不因升宝座,争显六师能?”,以反问答疑问,不明说其理,而让弟子自己参悟其中道理。其二,除了常见的问答形式以外,宋人机语也常通过诗的方式加以阐述。神照本如法师曾领悟于“汝名本如”,作诗言,“处处逢归路,头头达故乡”[27],以“归路”、“故乡”这类常见语代替真理,通过“绕”话的方式隐藏了佛理,这里所谓的“归路”之“路”实际上指的是通往真我的道路,而“故乡”也非字面所表达的归途、家乡,而是人的明道、参悟等等。机语是宋代隐语与禅的结合,可以说是专用于禅宗上的隐语,其独具特色,为宋代隐语增添了新的光彩。
  参考文献:
  [1]陆锡兴.《汉字的隐秘世界:汉字民俗史》,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N],2003年,第37页.
  [2]张敦颐撰(宋).《六朝事迹类编卷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库全书影印本[N],1987年版,第589册,第224页.
  [3]陆游撰(宋).《老学庵笔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库全书影印本[N],1987年版,第865册,第36页。
  [4]同上.
  [5]王辟之撰(宋).《渑水燕谈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库全书影印本[M],1987年版,第1036册,第495页.
  [6]陆游撰(宋).《老学庵笔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库全书影印本[N],1987年版,第865册,第4页。
  [7]黄朝英撰(宋).《靖康缃素杂记·名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库全书影印本[M],1987年版,第850册,第424页.
  [8]吴自牧撰(宋).《梦梁录·育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库全书影印本,1987年版,第590册,第166页.
  [9]朱熹撰(宋).《宋名臣言行录·后集卷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库全书影印本[M],1987年版,第449册,第159页.
  [10]司马光撰(宋).《涑水记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库全书影印本[M],1987年版,第1036册,第465页.
  [11]曲彦斌.《中国隐语》,沈阳:辽宁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4页。
  [12]孟元老撰(宋).《东京梦华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库全书影印本[M],1987年版,第589册,第168页.
  [13]苏轼(宋).《苏东坡全集》,北京:燕山出版社[M],2009年,第1248页.
  [14]阮阅撰(元).《诗话总龟卷二十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库全书影印本[M],1987年版,第1478册,第528页.
  [15]周密(宋).《齐东野语》,济南:齐鲁书社[M],2007年,第255页。
  [16]司马光撰(宋).《类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库全书影印本[M],1987年版,第225册,第76页.
  [17]岳珂撰,(宋).吴敏霞校注《桯史》,西安:三秦出版社[M],2004年,第202页.
  [18]刘颁(宋).《中山诗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库全书影印本[M],1987年版,第1478册,第273页.
  [19]不著撰人(宋).《都城纪胜·社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库全书影印本[M],1987年版,第590册,第9页.
  [20]周密(宋)《齐东野语·隐语》,济南:齐鲁书社,2007年,第255页.
  [21]姚宽撰(宋).《西溪丛语卷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库全书影印本[M],1987年版,第850册,第923页.
  [22]庄绰撰(宋).《鸡肋篇卷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库全书影印本[M],1987年版,第1039册,第164页.
  [23]祝穆撰(宋).《古今事文类聚·别集卷二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库全书影印本[M],1987年版,第927册,第843页.
  [24]钱南扬《谜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27页.
  [25]孟元老撰(宋).《东京梦华录卷八》,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库全书影印本[M],1987年版,第589册,第162页.
  [26]释道元撰(宋),顾宏义译注《景德传灯录译注》,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M],2010年,第288页.
  [27]佛光大藏经编修委员会《佛光大藏经·禅藏·语录部·汾阳禅师语录外三部》,台湾:佛光出版社,1994年,第9页.
  [28]普济(宋).《中国佛教典籍选刊·五灯会元(中册)》,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360页.
其他文献
摘 要:抗战初期,董必武在武汉以他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坚定的革命信念,积极开展了与国民党上层的谈判,促进国共两党的合作,广泛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恢复和发展湖北武汉地区党的组织,筹建八路军武汉办事处,组织动员民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作出重要的贡献。  关键词:筹建;创办;改编;统一战线;动员民众;  中图分类号:DO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
期刊
摘 要:当前的社会经济及科学技术形式下,数字化出版全面介入出版行业,给传统的纸质出版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尽管数字化出版对于出版编辑的社会角色没有太大的影响,但对其工作角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面对多种多样的媒体形式,编辑必须转换自身的工作角色以适应当前全媒体环境下的出版工作。本文主要探讨数字化出版趋势下编辑的文化责任及角色转变方式。  关键词:数字化出版;编辑;文化责任;角色转换  数字化出版是指编辑
期刊
摘 要:新媒体的出现和发展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丰富了大众的业余生活,还给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文主要分析了电视新闻编辑多样化的特征,阐述了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编辑多样化的路径,希望可以为相关专业人士提供一些借鉴意见和思路。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电视;新闻编辑;多样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类型的新媒体相继出现,新媒体与电视媒体相比,在新闻编辑方面更具灵活性和多样性,
期刊
摘 要:民族语广播电视是我国传媒领域的重要组成内容,但是我国民族语广播电视发展成效并不可观。我国政府部门对此非常关注,并且通过政策落实等多种措施进行扶持。办好民族语广播电视,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可以更为良好的宣传我党的方针和发展路线。如果我国民族语广播电视能够打破国界的限制,得到国外观众的认可,这将是提升广播电视对外传播影响力和中华民族文化对外传播的具体体现。本文就是对办好民族语
期刊
摘 要:近年来国家相继在不同地区建立了图书馆,并以免费开放的方式向当地人民开放,旨在提升当地人民的文明程度、科学意识以及终身学习的意识。然而要展开这样的活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可避免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会遇到一些问题。本文主要探讨了图书馆在免费开放运营过程中遇到的诸多挑战和相应解决对策。  关键词:图书馆;免费开放;挑战;解决策略  近年来国家开始非常重视图书馆的建设与运营,希望通过免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完善,各个层面的思想建设工作也随之收到更大的重视。基层群众的文化建设不仅是提高我国国民素质的基石,更是构建和谐社区和科学基层文化的重要导向。而加强基层文化辅导就是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和提高全民素质教育的关键,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方式之一。所以,如何整合资源,科学规划体系进而构建更加富有创造力的基层文化队伍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课题。  关键词:基层群
期刊
摘 要:群众文化以大众文化形式产生,其内部具备一定自发特质和自创特质等,群众文化是当前人类社会文化性的有力彰显。需知,社会性文化特点即为将群众文化外在文化融入大众群体精神文化生活之中,经济飞速发展促进了群众文化建设水平提升,但一些问题也亟待解决。本文针对群众文化特点与发展现状等,对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建设与发展策略进行详细分析和阐述,希望为我国群众文化高效开展提出相应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新形势;群
期刊
摘 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注入了新的内涵。2015年1月8日由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是新常态下党的群团组织开展工作的根本依据。妇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从严落实“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和《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妇联工作,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期刊
摘 要:县级电视台如何从会议报道中,尤其是领导调研和部门专业工作会议中找出新的亮点,让受众从中获得信息,了解国家政策方针呢?笔者认为,通过转换角度,立足事件本身等方法,就能更好地挖掘会议新闻,拉近与受众对象的距离。  关键词:县级台;会议新闻  从中央、省、州到县,县级电视台是我国电视行业里最基层的台,除了认真贯彻落实好会议新闻的精神外,可自主创新会议报道形式的余地很小;再加上近年来,由于县级电视
期刊
摘 要:《黄金时代》是由许鞍华执导上映于2014年的影片,该片用180分钟讲述了在动荡年代下女作家萧红的坎坷一生。然而,影片中所提及的萧红作品,不论是散文,还是中长篇小说,都在向世人传达着这位女作家勇于追求自我、不屈服命运的精神。  关键词:萧红;黄金时代;生死场;呼兰河传  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可谓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她的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