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帽

来源 :翠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s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什么宝物不见了惹得汪鹤年这般气冲斗牛、火冒三丈?说到底不过一顶帽子,一顶出自手工编结的帽子,仅此而已。
  无疑,帽子是在老干部活动中心丢失的,那里人来人往,离退休干部居大多数,还有一些与老干部活动有关的年轻人。至于活动项目,有书画、棋牌、阅览、麻将、戏剧。作为文化局退休干部的汪鹤年,这些年出入活动中心并不多,一来病卧在床的妻子林静需要他的照料陪伴,二来活动中心离家不近,乘公交车要换车等车,即便骑电动车红灯不多,也得20分钟。尽管如此,活动中心于汪鹤年来说仍有很大吸引力。比如在这里常常见到一些旧友熟人,别时容易见时难,一旦重逢,总有道不尽的闲话。再比如,去名曰戏剧室实乃票房,皮黄声腔中,经不起别人怂恿,他也会大步走上台去,兴之所至地清唱一段,无非是“我主爷起义在芒砀”,再不就是“忽听家院报一声”,引来一阵格外热烈的掌声。其实,最大的“比如”,也就是他去得最勤的,还是那个局促于楼下一角的理发室。
  原本是仓储间的理发室,才二十几平方米,腾空后摆两张理发椅,显然有些逼仄了。理发室三个年轻姑娘,仗着嘴甜、腿勤、手巧,评选最佳服务年年都有她们的名字。再说,这里收费公道,绝无外面一些理发馆巧立名目的骗人行径。单凭以上两点,就足以讓一向讲究仪表的汪鹤年成为老客。有时忘记带活动卡,那张风度犹存的熟脸便是凭证。坦然入座等候的座椅中,旁若无人地掏出随身的读物,直到那个叫阿芳的女孩碰她一下,他才撩衣坐上理发椅,由着她围上白单子。每回理发,汪鹤年都挑阿芳,阿芳手艺是三个姑娘当中最好的,经她一打理,下巴光溜溜,棉花球揩拭不起毛,那种感觉简直就是一种享受。许是因为贪图这份感觉,才引出那天丢失帽子的事情吧。当时是节日前,洗发、烫发的女客很多,叽叽喳喳,理发室比茶馆还嘈杂。汪鹤年来得迟了点,脱掉衣帽在门口叨陪末座,他按老习惯掏出杂志,他总认为,生命乃时间的积累,一寸光阴一寸金,再耐心等待也不能让生命空白。可是今天阿芳比往日更忙,双手如蛱蝶飞舞,一刻也不曾停歇。偏偏,不知怎的轮着个“刺儿头”,那个懒懒地躺在理发椅上的瘦老头,一会儿嫌擦脸毛巾不热,一会儿又嚷嚷下巴颏弄痛了,那声腔听起来好熟呀!汪鹤年不禁抬头一看,那白围单下露出的面孔,分明就是原京剧团的武丑周云鹤啊!忆往昔,此人曾经也是个角儿,以《盗杯》《盗甲》《盗钩》三出戏名噪一时,巡回演出三天打泡戏准有他周云鹤的份儿。想想看,灯光明亮的舞台,顿时成了夜色深沉的府邸,一黑衣人行踪飘忽,悄然无声地跃登三桌一椅“上高”,旋即手扶椅背凌空倒立,几个高难度动作后,又一个惊险异常的“倒挂金钩”,宝物得手后才由一椅三桌上翩然下落,轻盈如狸猫,矫捷似猿猴。几分钟演出,让满场观众屏息静气,把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最后,终于使观众引爆出如雷般的掌声和喝彩声……
  那周云鹤其实早就在镜子里见到汪鹤年了,尤其是那顶不同寻常的帽子。这些年,岁月流逝,和许多人一样,周云鹤经历过聚散离合,已由角儿变作了退休老艺人。他与汪鹤年这个曾经的上级主管,只是在活动中心偶然相遇,彼此轻声致意:“哦,你来了。”“你也来了?”算不上老干部的周云鹤,只是凭关系弄到张活动卡,况且他好赖是演艺圈的人,和戏剧室有些牵连。不过日子久了,他慢慢品出点味道来:人家都是干部,无论官大官小。自己仅是个演艺人,虽说梨园丑行为大,可戏剧室看重、讲究的只是唱、念,做与打完全空门,更不必说旋子、跟斗、空翻了。像他这样的武丑名角儿,在这里英雄无用武之地,什么“上高”,什么“倒挂金钩”,全都“过期作废”。一种疏离、一种冷漠,他越来越觉得自己像误入了一间黑屋。蓦地出现的汪鹤年,是一线可喜的光亮,两人都来自文化部门,加以当年自己也曾为艺术科立过功劳,姓汪的还亲手给他颁过奖、戴过大红花,流逝岁月该不会淘尽一切美好的记忆吧。一开头,闲话叙旧,可算得融洽,一起去戏剧室活动时,汪鹤年清唱总少不了他的捧场。后来一点点起了变化,话有些说不到一起,尤其是汪鹤年讲的种种交游往来,踌躇满志,却很少过问周云鹤的喜怒哀乐。即便他有时偶尔的诉说,引来的也只是漫不经心的如风过耳。当年的美好记忆哪里去了?周云鹤心里很失落,他不明白为什么生活那般不公平,有的人一生都幸运,几乎没有不完美的时候,而有的人却活得好累,不如意、不顺心,自己不就是这样的人吗?
  没有想到,一顶帽子,一顶汪鹤年进门脱下挂墙上的帽子,今天突如其来引爆了周云鹤他内心积聚多时的怒怨妒恨。理完发揭掉白围单,他还在盯着镜子里的那顶帽子,阿芳伸手问他收钱,他才醒过来似的掏钱付账,而后从容地去墙边取自己的东西,重重叠叠的男女衣挂,他拨拉了几处好容易才找到了自己的那件黑大衣,便背朝众人从容地取下穿好。当他走出门去,和在门口的汪鹤年擦肩而过时,他仍像往常那样轻声致意:“哦,我今天来早了。”
  二
  发现帽子丢失,汪鹤年抚摸光溜溜下巴的好心情一下化为乌有。尽管兜里皮夹安然无恙,可他还是大声咆哮着。理发室静默片刻,待到明白丢失的仅是一顶帽子,马上便重新热闹起来,并羼杂了几声冷嘲:“我当丢了什么珍珠玛瑙,区区一顶老头帽,也值得这样大惊小怪,无聊!”“人家是文化局的,放个屁也能唱一台戏哩。”汪鹤年又将怒火泼向阿芳,怪她胡子没刮干净。阿芳自然不服,嘴巴上好挂油瓶,可等汪鹤年出了门她又跟了上去,眼睛东瞄西瞄,见周边无人才小声说,先前有个人在一排衣挂前拨来拨去,说不定心思就在那顶帽子上。汪鹤年心里“咯噔”一下:“你说的是那个瘦老头,他怎会看中我的帽子呢?”阿芳笑笑:“这我可不知道,算了,就当我什么都没说,反正一顶帽子也值不了多少钱。”
  看她说得多轻飘呀!尽管算不上什么宝物,可这顶帽子却是出自老妻林静之手,这就非同小可、另有一番身价了。骨折卧床两年多,一天,林静说天快冷了,我给你结一顶别样点的帽子吧,保证比买的还暖和。其实,这事林静早就在着手了,她托人买来进口的澳大利亚各色毛线,编结过程中一直保密着。尽管守口如瓶,可汪鹤年还是觉察出林静这回存心要给自己一个惊喜了。实话实说,以林静那一手编结手艺,无论针法、款式、配色,全都堪称一绝。终于有一日,汪鹤年外出归来,林静在床头柜端出个包裹来,一瞬间,他眼前忽然一亮,这哪是一顶手工编结的帽子啊,这分明是一件精心构造、光彩四射的艺术品!宽卷边、大绒球、粉色与红色相间的帽身,正中一只立鹤,缩着脖子,一爪抓地,白羽黑翅,长喙丹顶,亮丽好看得让他只有朝林静竖大拇指的份儿……   古城墙算得上是城市的一处遗址,尽管并无公园里的池沼树木,却有600多年历史的风雨沧桑。城墙下面有一片空地、几间不算高大宏伟的平屋,供偶尔来此凭吊、怀古者小憩。汪鹤年赶到那里时,一群憨憨的孩子正在收拾刀枪棍棒,红彤彤的脸孔,光着头穿着短衣,个个精神抖擞,却不曾见到周云鹤。一个同样光头短衣的中年人自平屋里走出来,孩子们齐声叫:“伍老师,有人找周师父!”体育学校的伍老师告诉汪鹤年,周云鹤今天已经来过了。汪鹤年感到很失望,又问周云鹤今天戴什么帽子。伍老师面有难色:“这我倒不曾留心,对不起,其实周老师每次进场前脱衣、除帽,和孩子们一个样,今天想必也不例外吧。”汪鹤年一时无语,倒是伍老师反而话多了:“我不知道你找他有什么要事,不过我可以实话告诉你,我一直是周老师的戏迷,他的为人我很敬重,他目前的境遇我更同情……”汪鹤年锣鼓听音地问:“你说说他现在怎么样了?”伍老师说:“今天他其实来得很早,接到个电话才急匆匆地走的,我知道那电话是有人报告他独生儿子的下落。”汪鹤年急问:“谁来的电话?”伍老师说了个陌生名字后道:“此人曾经在体校待过,后来下海经商,他也是周云鹤的戏迷,说实在的,我们年轻时候都是先看武戏,尤其周云鹤那火爆精彩的武戏,这样才慢慢爱上京剧的,这回他按周云鹤给的地址在香港找到了周云鹤的儿子,居然大有收获!”这样一说,汪鹤年情绪大为高涨,恨不得马上飞进那陌生人的家里,可伍老师却说陌生人家住城东,离古城墙好远,只知道在某某街道,门牌号不详。
  辞别伍老师和孩子们,汪鹤年不由再次仰望古城墙,斑驳残缺的城垣,像个亲身经历过干戈纷争、血火兵燹的劫后老人,几百年来漫长岁月的淘洗,当使后来者眼睛分外明亮,辨清楚脚下道路的泥泞与干爽,可周云鹤的儿子又会是怎样呢?太阳一点点高了,电动车昨夜未充电,只得暂放在附近的存车处。他招手叫来一辆出租车,说了个笼统去处,走上更为渺茫的追帽之旅,尽管他心里明白,此刻已不再是为了那顶帽子……
  出租车穿城而过,那条街道一色的高楼围墙,问了好几幢楼的保安,都回说没有叫是非的住户,甚至有人觉得这个名字是虚构的。也难怪,不同于乡村鸡犬相闻、走门串户,城市的楼居人家早出晚归,关起门来过日子,陌生人上门隔着门孔看半晌才让进。倒是出租车司机,提醒汪鹤年何不去一趟街道办,果然十分灵验,街道办的人马上告诉他,是非家就在街梢一幢高楼旁边,门前有棵银杏,树上有只自制邮箱,很好认。
  按指点到了那里,汪鹤年才发现那是一幢白色楼房,两层,红瓦顶,门前银杏树高大挺拔,满地落叶无人归,像是金子铺地,显得环境好清幽呀。汪鹤年下了车,身边的现金几乎都付了车钱后,才急步走向那个不大的院落。褪色春联的木门半掩着,里面有人说话走动,终于,他看到了自己那顶帽子,那顶红、黑、粉三色带“立鹤”的帽子。
  四
  该怎样叙写这两个名字里都带“鹤”字的老男人之间的曲折幽微呢?且听这次蓦地晤面、尴尬异常中的口水仗——
  “哦,你来了!”
  “你也来了?”
  依然是往常惯有的见面礼,可两人四目相对时,自有一种难以言说的况味。这一点连院落主人是非都感觉到了。可是非只顾着和汪鹤年周旋,对这位闻名已久的前艺术家科长招待殷勤。于是,小方桌上多出了普洱茶、水果盘和“软中华”,并一再留住汪鹤年用餐,天光已近中午,是非说着便折身进屋。院落里没什么花树,窗台上有两盆鹊梅,屋檐前挂一只芙蓉鸟笼,时不时有清亮亮的啁啾,这让汪鹤年不由想起陶淵明的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此时,周云鹤已给他斟了一杯茶,首先故作淡定地开口道:
  “你今天是为这顶帽子才来的吧?”
  “是的,”汪鹤年爽朗地说,“没想到你这个武丑名角儿,居然唱一出现代版的《盗甲》。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偷那么一顶帽子如探囊取物,你周云鹤觉得这很有意思吗?”
  “让你说对了,不过不是偷而是盗,这点很重要。”
  “可我不明白,为什么你那么在意那顶帽子,是不是看中帽子上的‘立鹤’,吉祥鸟,也想图个祥瑞吉利?”
  “记得戏里的明清官员,朝服前后方块图案都绣一只仙鹤,你汪科长偏将仙鹤搬到帽子上,别致新颖,我周云鹤生平头一回见到哩。”
  “你没听说过我家林静是个编结高手吗?她进过编结培训班,这顶帽子是她心血结晶的艺术品!”
  “现在你把它丢失了,回去她肯定不会放过你,说不定会让你跪搓衣板,”完完全全的幸灾乐祸,“这样一来,你这个顺风顺水、事事如意的幸运儿,居然也会有不完美的一天!”
  “我不相信这是你偷帽盗帽的目的,更不相信你周云鹤会有这样的龌龊心思!”
  “不,我有,我有些恨你,恨你汪鹤年饱汉不知饿汉饥,恨你汪鹤年根本不懂像我们这种人的苦楚……”
  话刚出口,胸膛里的气消一半,人变得软弱起来,便扭过脸去不看汪鹤年。
  可汪鹤年却那么清晰地看到对方眼中的泪光,看到他活在世上每一天的孤独和伶仃。他对汪鹤年想说的其实很多,幸而汪鹤年终于明白,完完全全地明白,并在目睹他内心悲怆一面的同时,真想象个骨肉兄弟似的,伸展两臂去拥抱他……
  一声微咳,走出屋来的是非让周云鹤有些难堪,隔窗有耳,刚才这场不寻常的谈话肯定被是非听了去,于是他又一次首先开口道:
  “汪科长首次登门,你准备什么好酒菜款待客人呀!”
  一个商人兼戏迷,一个曾经的名角,平日里往来频繁,是非也就同样脱略形迹地说道:
  “什么样的酒菜由我来管,可你周云鹤难道连自己的手都管不住?青天白日伸出去偷人家的帽子,这算是唱的哪出呀!说老实话,今天你一进门,我看这顶帽子就不像是你周云鹤的,可你咬紧牙关偏说是的 还说那只立鹤就是最好的标记!我一直都在想这天底下名字里带鹤的何止你周云鹤一个,想着想着汪科长推门进来了,原来人家才是帽子的真正主人!”
  周云鹤倍感难堪,他一把抓起帽子扔进汪鹤年怀里,“好吧,还给你就是了。”说着不禁苦笑起来,那笑比哭还让人难受。却不曾想到,汪鹤年这时走上前去,将帽子扔给周云鹤戴上,又使劲按住他坐下来,转动一下帽子,让那“立鹤”正对着他眉心,一边向是非高声大气道:   “我说是非先生,你怎么能不辨是非就说周云鹤私下拿了我的帽子呢?依我看,你是刚才隔着窗户没听周全,这帽子是我汪鹤年送给他的,吉祥鸟,我从心里祝福他万事如意、幸福安康!闲话少说,此时此刻我最希望听的是你是非先生香港之行和周老师公子晤见的收获哩!”
  峰回路转,气氛顿时为之一变,连芙蓉鸟的啁啾都越发悦耳了。接下来,冷盘、牙箸、酒杯,一一登上方桌,是非为周云鹤父子搭桥的人生故事就此开场:儿子自小不愿练功唱戏,去香港却爱上了舞台美工装置,几年打拼总算有了自己的事业,同时对人生百味也有所体验。毕竟血浓于水,正想和内地的父亲重叙天伦,是非及时带去了周云鹤的信息,这让已不再年轻的儿子格外感伤不已,特地请是非去剧院看了一场京剧,《清风亭》,可算得是儿子内心的一点表白……觥筹交错中,亲情的细流汩汩,一向酒量不小的周云鹤却微醺了,他脸色酡然,眼睛炯亮,忽然离席而去,不知从哪找来一根晾衣竿,权当棍棒,立定,吸气,然后舞动起来,先来了个“大刀花”,接着“背花转身”“转身再转身”,换手后才“甩手亮相”,依然当年那个英姿勃勃的名角儿。是非不由得叫了声“好”,汪鹤年“噼啪”鼓掌,可周云鹤却一个劲摇手道:
  “老了,老了,人老珠黄不中看了!”
  持棍抱拳,他又郑重其事地向汪鹤年深深一躬:
  “汪科长,老汪同志,汪大哥,我周云鹤这厢有礼了!”
  汪鹤年忙不迭斟酒奉上:“祝你今后的日子好完美!”
  五
  “追帽”尾声在翌年的春节前夕。
  历来如此,活动中心理发室当是最为忙碌的,理發、洗发、烫发,排队依次等待,把三个女孩累得不轻,可阿芳到底还是抽空去了一趟汪鹤年家,给常年卧床的林静洗头、剪发,顺便也带来个惊人消息:瘦老头周云鹤去了香港,走前还找过阿芳理发、刮胡子。林静问起怎么回事,汪鹤年这才将周云鹤盗帽的事和盘托出。不过,林静并未因此恼火动怒,反倒让他出去问个究竟。很显然,一个孤身老人不寻常的身世和境遇,触碰了她的悲悯之心……
  如今,汪鹤年“奉旨出征”,隔夜电动车充了电,清早出门直奔城中公园,长廊上几个熟人早来了,见面七嘴八舌告诉他周云鹤去了香港,仍要求他们保密,却无人肯听了。那“情报泄密”的熟人更为兴奋:“好事理当传天下,他周云鹤这回展翅高飞了。”至于更多情况谁也不清楚,这就难以留住汪鹤年,他别过大家又驱车去古城墙。天,阴沉沉的,寒风“嗖嗖”地,原有的旧大衣被林静为救援灾区捐献了,现在身上的棉衣便觉得有些单薄,好在古城墙不甚远,一会儿就到了。空地上冷清清的,只有伍老师脱了上衣在练拳,汪鹤年问起孩子们,伍老师边穿衣边说:“快过年了,孩子们放假了,回家,外出,谁还有心思练武打。今天想必你又是为周云鹤来的吧,他这个人是闲云野鹤,几天前人没来却来了个电话,说马上去香港过年,什么时候回来不知道,让我不要等他。”汪鹤年问是不是他儿子要他去的,伍老师说:“电话里他没说清楚,详细情况你还得找是非去,是非他一直是周云鹤的铁杆戏迷兼贴身护卫,现如今又多出个身份来:派遣特使……”
  看来汪鹤年非得再去一趟城东不可了。一路上,车水马龙,一阵紧似一阵的寒风中,白色碎片旋转纷扬着,落雪了。身上越发寒冷,心里却像揣了团火,就这样冲破风绞雪、雪绞风的缠绵纠结,他好不容易才赶到是非的家,见到了光秃秃的银杏树,见到了那只自制邮箱。院落里空空的,仿佛是深山幽谷,那闻声出迎的是非俨然是一藏身闹市的隐士。屋里开着暖空调,芙蓉鸟在笼衣后面吟唱。汪鹤年一再打断主人的沏茶、拿烟,急不可待地追问周云鹤去香港缘何不告而别。
  那是非慢条斯理地吃完自己的早餐,又慢条斯理地入室更衣后,这才证实周云鹤确实去了香港,5天前接到儿子的电话,言辞异常恳切,要求父亲去香港过年,周云鹤却踌躇再三,最后才决定动身的日子,由是非为他订购机票、办理手续,并由是非亲自驾车送他去机场看着他登机。关于为何封锁消息,甚至汪鹤年那里都不给电话,照周云鹤自己说,这次香港之行究竟如何不得而知,吉凶祸福难料,还是不张扬为好,连城里的空关房屋钥匙,也只交给了是非。一句话,世事沧桑,不可测的命运将老人播弄得这般胆战心寒……
  一声叹息,汪鹤年一时说不出话来。
  喜气盈门的新年正月,汪鹤年终于收到来自香港的邮件,偌大个包裹,寄件人便是周云鹤,打开看时,出乎意料,竟然是一件料子和做工都极其考究的呢大衣,银灰色,双排扣,几乎是为汪鹤年量身定制的。别无其他长物,只在口袋里找到两件东西:一件是彩色照片,周云鹤和他的儿子、儿媳妇,膝前还有个小男孩。合家欢里的周云鹤身着红色唐装,头戴那顶“立鹤”帽子,笑口大开,完完全全是个老太爷的派头。另一件则是周云鹤的手书,不过一页纸,却密密麻麻写了许多字,说他应邀介入一家剧团,有志于振兴京剧武戏,他将帮他们排戏、练功,头一出便是《盗甲》,也许正是这出《盗甲》引发他送汪鹤年这件英国绅士式大衣的灵感。最后,他还怀念阿芳刮胡子时剃刀如一缕风过似的感觉,云云。
  汪鹤年满心滚热,又将它们传给林静,林静反反复复看着,一边拿手绢去揩眼睛:“吉人天相!”她说了4个字后,隔半晌又接着说道:“过些天我重新给你结一顶吧,只不过,这回帽子上的鹤不再立了,是飞的,我看你们的翅膀都还不老。”
其他文献
涧水是原始的性灵  草是星星 不辨水流 不辨隐蔽在古镇  中的朱石巷 一早到晚 黄昏 夕阳  斑斑驳驳 隐现  颐阿之间 渡口也羁旅之思   哦我不淙淙细流  不去运河垂钓 落叶纷飞   是新陈代谢 是高沽之流  我是古今 志同道合 巧遇小指岛   蝌蚪漏出腿  魚儿穷游东方 日日夜夜 千索万思  孩童呜呜之音 小河如此无边 如此无际  云日辉映 空水也是人家  大地静如处子  一堆黄杨围着小叶赤
期刊
对于棒木村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来说,王跃进的经历已然构成百听不厌的传奇。不知道什么狗屎运气,王跃进被前来勘探矿藏的地质队看中了,成为棒木村第一个走出去的人。那段时间,总有飞机在村子上空盘旋,尾巴拉出一条笔直的气流,经久不散。村民还曾在村西的大塘中捞出巨大的塑料膜,摊开来至少能覆盖几十亩地,据说是从飞机上掉下来的,很可能就是天空那段白色尾气。这种塑料膜其实派不上什么用场,因为太薄了,盖在稻把上绝对会戳出
期刊
一  去吧,你都内退了,有的是时间,又不用你掏钱。  我得回去问问我家老吴。  赵萍有点动心,对面说话的是她学太极的一个师妹,在一家旅行社上班,一个颇有几分姿色的少妇,总是一口一个“师姐”的叫她,声调悦耳,说话也入耳。  师姐,你要不提你多大,我还真以为我该是师姐呢。  真的真的,我可不是奉承啊,你看你这皮肤,再看你这身段,大家说,是不是啊?这看着也就三十出头吧。  一众师兄妹们一片附和说好,赵萍
期刊
耳 鸣  一只蝉  躲进了耳朵  医生的长篙短杆  也没能驱走它  要住你就住下吧  或许我们有缘  秋天都已过去  你给我留住了夏天  热热闹闹的夏天  对此  我应心存感激  常住人口  枝间跳跃的几只麻雀  像几片将落未落的黄叶  在这阴冷的冬天  在为我眼中的风景  该走的早在秋风起时走了  而你们未走  好像也找不出理由  总有人因眷念故土而老死故土  我只能这样解释  在统计局的数字里
期刊
绒花:一晌贪恋的清欢  村头的绒树再次开花时,我们的假期也随之开始了。每年的这段日子,都是我们最愉快的时光。结束了被禁锢半年的校园生活,一出校门我们就变成长出了翅膀的鸟儿,得天得地,浑然不顾。   绒树是我们这里的称呼,书名叫合欢树,我们常叫的绒花也就是合欢花。只是那时我们不知道它还有这么一个雅致的名字。小时候,我们往往遵循着乡村的认识,觉得书本上的东西都是遥远的,可望而不可即。所以,10多
期刊
刚放暑假,庞娟就给堂哥庞德打电话,说,喂,我给你侄女在城里报了个兴趣班。庞德说,行,暑假你们就住我那吧!庞德说住我那,而不是我家,这话不生分,庞娟喜欢听。庞娟的笑震得庞德的手机都颤抖,老哥,你做事真敞亮!庞德心里也真敞亮了,阴阳怪气地说,那必须的!   庞德挂断电话就给妻子马玉打了个电话,说,胖子要来咱们家了。妻子马玉说,哪个胖子?庞德说,就是老公跑掉的那个堂妹,她一个人带着个孩子,挺可怜的
期刊
胭脂河  六百多年前的一幕,全在胭脂河上漂动  码头、船只、号旗,在落日的余晖里格外耀眼  绝壁中开凿出的河,曲折又艰难  今天,山花又映活了山崖,崖树上春鸟喧暄  一座六十米长的悬索桥正晃动着天光云影  从低处向上 从高处向前、向远  都没有俯视河下的水流来得惊心!  春风中 胭脂河的水色从峡谷间缓缓穿过  分明是明代的漕运又回到了眼前!  民伕、船工、执戟的士兵  是不是那天空中又消失的云? 
期刊
作为一种小说文体的“轻骑兵”,短篇小说在当代文学中曾备受青睐,是“较为‘得宠’的艺术形式之一”。“17年”期间,短篇小说在20世纪50年代“干预生活”的潮流之下,多有佳作,独树一帜。新时期之后,短篇小说更是迅速而及时地反映了历史现实的重大变革,在各种文体独领风骚,成为新时期初期文学的“弄潮儿”和“领军者”。茅盾盛赞道,“短篇小说园地欣欣向荣, 新作者和优秀作品不断涌现。大河上下, 长江南北, 通都
期刊
一   吴福被自己突然生出的念头吓了一跳。   这是星期六晚上。吴福上的是早班,下午5点便回来了,洗过澡,到食堂吃罢晚饭,回到单身公寓,就往床上一躺。一天的活儿干下来实在累了,累了最好的办法就是躺下来,这是他唯一的休息方式。明天还是早班,7点钟便要坐车去工作现场。休息是十分重要的。休息确实有许多方式、方法,过去在村里,大家都喜欢蹲墙根,抽大叶子烟,云山雾罩,七扯八扯,是一种很好的休息方
期刊
曾经我讨厌水蜘蛛,从见到它外形还不知道它名字的时候就开始讨厌了。  那是孩童时的事了。作为一个农村娃,在农村的趣事哪怕是十天八夜也无法尽数,但现在回忆起来,只是一团朦胧的快乐,要把那快乐道个明明白白,却不是信手拈来的事。但只要想到农村,一只水蜘蛛的影子就清晰地在脑海里浮现出来了。那么丑陋、简单的一个形象,却渐渐成了我脑海里农村的缩影。  我大概很早就见过它了,但要说认识它,却要把思绪推到一个夏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