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层方言中婉拒文体效应浅析

来源 :当代文化与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5273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运用韩礼德的系统功能理论分析了高阶层方言中委婉拒绝文体效应的产生,指出高阶层的人在一定的情景语境中,通过语言的突出,即语音、词汇、结构的失协和失衡运用来达到这一目的。
  关键词:突出;失协;失衡
  
   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经常要拒绝别人,但如何委婉的达到这一目的取得类似的文体效应值得探讨,本文拟用韩礼德(Halliday)的系统功能理论对此做一下研究。
  
   一、阶层方言、文体和文体效应
  
   所谓阶层方言是社会方言的一种,具有不同社会地位的人,讲话的语音、语调、词汇和句法结构不同,可以认为讲不同的方言。
   据十九世纪德国语言学家、文艺理论家威廉威克纳格(1806-1864)考证,文体的原始义指“以文字装饰思想的一种特殊方式”。弗思(J.R Firth)和韩礼德将文体与社会因素联系起来,把文体视为功能,即有“动因的突出”(motivated prominence),在一定的情景语境中,选择特定的语言表达手段,以取得特殊的效果。据此可以把文体界定为不同阶层的人,在不同的场合通过不同的语言选择和运用产生带有感情色彩,表达一定思想的言语。可以把文体效应界定为文体产生的效果,即:语言和语境相互作用,通过话语产生的说话人和听话人在心理上的直觉反应。
  
   二、系统功能理论和文体效应
  
   韩礼德认为语言是由与意义相关联的主系统与子系统组成的系统网络(system networks),亦称意义潜势(meaning potential)。在一定的语境中,说话人对意义的选择激活了对语法、词汇结构的选择,这一选择又激活了对音位和语音语调系统的选择,从而产生了话语。说话人的选择在听话人那里得到反方向解码,产生一种回应,即文体效应。因此与文体效应产生的相关因素有语境、语言的三大纯理功能(意义)和语言的四种功能结构。
  
   1.语境
   语境指语言运用的环境,包括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文化语境是整个语言系统的社会环境(context of culture)。作为某一话语事件的语境称为情景语境,情景语境是文化语境的具体体现,由三部分组成:语场(field)、基调(tenor)和方式(mode)。
  
   2.语言的三大纯理功能
   这三大功能包括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谋篇功能。概念功能是在语场的影响下产生的,它既包括语言对讲话者现实、内心世界各种经历表达的功能,又包括对从经验中抽象出来的逻辑关系的表达。人际功能受基调影响,表达对话者的身份、地位、态度、动机等,是人们运用语言参加社会活动的功能。谋篇功能使语言本身前后连贯,并与语域发生联系的功能,它使语言的概念功能和人际功能得以实现。
  
   3.语言的四大功能结构
   语言的三大纯理功能主要体现在语言的四种功能结构上,即:主位结构、语气结构、情态结构和及物性结构。
   主位结构由两部分组成:主位和述位。符合人们日常表达习惯的句子结构构成了无标记主位结构;不符合人们日常表达习惯的就构成了有标记主位结构。语气结构体现人际功能中的话语角色关系,共有四种言语功能(陈述、提供、提问和命令)和三种语气(陈述、疑问和祈使)。在句子上主要通过陈述句、疑问句和祈使句体现。及物性结构主要体现语言的概念功能,及物性结构主要通过及物性小句,即带宾语的小句来体现。
   以上论述的系统功能理论中与文体效应产生的相关因素及其关系可由表1表示。
   表1. 系统功能理论中与文体效应产生的相关因素及其关系
  


   4.文体效应与系统功能理论
   在情景语境中语言对意义进行选择,通过语言的功能结构选择词汇、语音生成了话语,这种话语为了取得某种特殊文体效应,可以采用语音、词汇、结构的突出形式。韩礼德把突出的特征分为两类:一类是否定的,是违反常规的。一类是肯定的,是建立常规的。“前者称为失协(incongruity),后者称为失衡(deflection)。前者是质量上的偏离,后者是数量上的偏离。”(张德禄,功能文体学,50页)说话人在一定的情景语境中通过语音、词汇、结构的失协和失衡取得一定的文体效应。在阶层方言中,高阶层的人正是通过这一点来取得婉拒文体效应的。
  
   三、如何在阶层方言中产生婉拒文体效应
  
   让我们看一下发生在某学校处长办公室的对话:
   (a)L:T4处长,我写了一个申请,您能不能给签一个字?
   (b)H:T3什么申请啊?
   (c)L:T4我想到北外读研究生,您看行不行?
   (d)H:T3工作几年了?
   (e)L:T4两年了吧。
   (f)H:T5按规定,工作三年以上才可以外出学习啊。
   (g)L:T1噢,那我走了。谢谢。
   符号说明:
   L =(low position低位)教师;H =(high position高位)处长;
   T3,4,5=调3,4,5。
   其语境构型为:
   语场:请示签字
   基调:交际者:处长与普通教师。角色关系:阶层性。处长主导,教师服从。社会距离:较大。
   方式:语言的运用:构成性。渠道:声音媒介,视觉接触,口头对话。
   这一情景构型决定了对话双方对意义的选择。处长处于支配地位,他可以视情况决定是答应还是拒绝教师提出的要求。教师处于服从地位,他只能提出请求,服从处长的意愿。双方对意义的选择通过语音、词汇、结构的突出表达出来。
   语音主要是语调的突出形式。这里借用英语当中的五种语调调值分析汉语的语调。T1是降调,表示肯定的语义,常用于陈述句。T2是高升,表示不肯定性,常用于疑问句。T3是低升,表示不肯定的语义,带有某种程度的意愿和非终结性。T4是降升(圆缓),带有试探性意图,意味着听起来很清楚,实际上非常复杂。T5是升降(圆缓),其语义为听起来似乎令人怀疑,实际上都很清楚,非常肯定。在上面的对话中L的话语(a)(c)(e)全部用了T4,通过这一试探性语调的失衡作用,达到了请求的文体效应,这一意图被H接受。H的(b)(d)句用了表示某种程度意愿的T3,这种语调的失衡使用,使话语双方的社会距离减小了,产生了委婉的效果。但本该使用T2的(b)(d)句却用了T3,这种语调是失协的,并不是L所预期的,产生了一种否定的文体效应。最后H回答的(f)句该用T1却用了T5,这种听起来令人怀疑,实际上却是肯定的语调。这种语调的失协,一方面对前面否定的肯定,另一方面又使听话人仔细玩味其语调含义,通过时间上的拖延达到委婉的效果。
  下面是委婉拒绝文体效应在各功能结构的体现。首先是主位结构。L使用的句子多是无标记主位结构,即主语做主位。而在H使用的(b)(d)(f)句中,(b)句是将做宾语的疑问句前置做主位,(d)句是谓语动词做主位,(f)句是将做条件状语的介词词组前置做主位。它们都是有标记主位结构的失衡使用。除了强调述位,淡化了主位,减轻了听话人的话语分析任务之外,还与听话人的预期心理相反,产生了委婉否定的伴随意义,从而取得了拒绝的意义潜势。
   语气结构主要达到委婉的目的。在本篇中,L请求H提供服务,而H拒绝了这种服务。L的句子用了表示请求的祈使语气,而H的句子却没有用表示拒绝的祈使语气。H用了(b)(d)句的疑问语气和(f)句的陈述语气,如(f)句,按常规,H应说:“不行,工作三年才行。”而他却没有用这种祈使语气,而是用了“按规定,工作三年以上才可以外出学习啊。”这种表示肯定的陈述句,这种语气的失协使用,使话语更加委婉,易于接受。
   及物性结构达到拒绝的目的,这种功能主要体现在及物性小句中。在上面语篇中,H使用的3个小句中有两个是不及物性小句,即:无宾语目标的句子,分别是(d)(f)。这种及物性小句的使用给人以没有针对目标,话语漫无目的,不涉及受话者提出的谈话目标,从而使人产生了不能达到目的,处处受阻的感觉,这样就有了拒绝的意义潜势。
   最后看一下委婉拒绝文体效应在词汇、语法结构层的体现。L的话语中,通过人称代词“我与您”的对应,而不是“我与你”这种人称代词的失协,一方面表明了对H的尊敬,另一方面也使H处于一种突出地位,明确了H的权利与职责。而H为了达到拒绝的目的,也运用了人称代词的失协,他的话语当中没有人称代词,一方面避免了这种突出,表明自己没有这种权力,因此没有用我,另一方面表明了自己的话没有针对讲话人,因此没有用你。这样就达到了委婉拒绝的目的。另外H使用的句子前两句(b)(d)句短小精悍,与L使用的(a)(c)长句相对应。这种句子的失衡(相对于H的话语(b)(d)句)与失协(相对于L的话语(a)(c)句),使话语短促,避免过多提供信息,产生了谈话马上就要结束的效果,从而产生了拒绝潜势。
  
   四、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高阶层的人在一定的情景语境中,通过语音、词汇、结构的失协和失衡运用达到了委婉拒绝的目的。这一结论的普遍适用性,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 A K. System and function in language: selected papers[M]. Ed. by Kress G R. Oxford: O. U. P. 1976.
  [2]程雨民.英语语体学和文体学论文选[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4.
  [3]胡曙中.西方修辞学传统之管窥[J].外国语.1992(2):36-42.
  [4]胡壮麟.语言系统与功能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0.
  [5]张德禄.功能文体学 [M].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6]张德禄. 语相突出特征的文体效应[J].山东外语教学.1995(2):1-5.
其他文献
摘要:作为中国和世界教育史上的一部最早的经典教育学文献,《学记》蕴含了学以致道、循序渐进、一张一弛、及时着力、持之以恒和互助合作的学习思想。这些思想符合学习者的心理特点,揭示了学习这一人类基本实践活动的内在规律,与现代学习心理学的科学研究结果有着惊人的相似和一致之处。在今天仍然具有非凡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关键词:《学记》;学习;学习思想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2-24
期刊
摘要: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笔者认为音乐教学不仅要重视音乐知识技能的传授,而且有必要通过以下五种途径来加强学生的形象思维训练:一、丰富音乐的表象积累,培养学生的直觉能力;二、通过音乐培养丰富的情感形象;三、培养联想和想象力;四、加强音乐记忆能力培养;五、把培养创造性思维与发展形象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  关键词:音乐教学;形象思维;记忆力;创造力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提问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没有学生积极思维活动的参与,课堂教学质量就不可能提高。教师通过认真把握提问的对象、时机、内容、方式、过程等环节,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上,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体育教学;课堂提问;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C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2-2485(2008)03-085-031    体育教学既要
期刊
摘要:化学实验教学是实施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在化学教学中更应充分应用实验这一手段。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主观原因。通过适合学生逻辑思维的化学实验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化学实验;学习兴趣;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2-2485(2008)03-0079-028    初中化
期刊
摘要:倡导教师大胆放手主动放权,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教师是“导师”、“教练”。古文教学中激活他们开放思维,培养主动参与精神。现代文教学通过朗读体验人物情感,在朗读中体验对语言文字敏锐感受。坚信给学生支点他就能撬动地球。  关键词:自主;参与;实践;创新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2-2485(2008)03-0081-029    新课标实施一年多来,
期刊
摘要:泰州是一个学术思想活跃的地区。在历史上,大师纵多,名贤辈出,在学术领域可谓创新名区。尤其在宋、明、清三个时期,泰州地区的学术创新进入了历史的高峰。就现今在海内外的影响来看,以胡瑗为首的理学思想的创新、以王艮为首的泰州学派平民哲学的创新、以黄葆年为首的圣功儒学思想的创新,仍受到广泛的关注。  关键词:理学先河;平民哲学;圣功之学;创新名区;泰州  中图分类号:K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
期刊
摘要:本文以广东省肇庆学院美术音乐主辅修人才培养模式案例研究为基础,探讨高师美术教育应如何适应中小学艺术课程改革,从而使两者衔接自然,和谐发展。  关键词:高师美术教育;中小学艺术教育;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2-2485(2008)03-0070-024    一    2004年12月,“艺术教育与文化理解”亚洲地区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秘书长章
期刊
摘要:学习动机与学习者自主性的关系受到很多人关注,不过对这两个变量的衡量标准因人而异从而得出不同研究结果。本文在袁红梅和高一虹对自主性和学习动机的划分基础上对英语专业一百余名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学习动机与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三种学习动机中文化性学习动机对其影响最大,工具性动机次之,情景性动机最差;动机强的学生对学习有良好的学习情感,学习时能积极监控自己的行为,还能有效地利用
期刊
摘要: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数学教学中必须正确理解创新教育的实质,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营造氛围;创设情境;创新思维;创新技能;成功激励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2-2485(2008)03-0087-032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
期刊
摘要:教师是一种人文关怀的精神,人文关怀的真实本质是关怀关注人的及人性的本真的存在方式;教师是一个审美者,我们需要一种审美教育,不仅教育本身需要审美,而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也需要审美,需要审美精神的介入;教师要召唤一种宗教意识,引入一种异质文化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只是一种手段和战略,我们的最终的目的是要从异质文化中吸收一些本土文化所欠缺的内在品性以便来弥补、完善并提高教师自身的修养,以促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