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讨论者:
龚小数
六桂集团公司 总经理
朱雄伟
武汉至和彩印包装广告有限公司 总经理
姜健
武汉金楚彩印有限公司 总经理
边瑜
潍坊信川机械有限公司
销售总经理
陈发杰
温州宏达激光图像有限公司
执行董事
Q你现在到父辈的家族企业中工作了吗?是出于自己的意愿还是其他的原因?
朱雄伟:1997年毕业后就到父亲企业的车间中帮忙。当时企业规模比较小,爸妈也比较辛苦,所以是自愿过来工作。
边瑜:公司是2004年成立的,成立不久我就进来工作了。现在担任销售总经理,是从2009年底开始做起的。
姜健:我接班差不多半年了。我那会儿是不得不去,因为母亲当时生病了,本来是由她来掌管企业的,生病后没有办法继续了,我只能硬撑上去。
龚小数:我进入父辈企业主要还是家族压力,当初也没有说一定要接手,只是先到企业学习,后面怎样往下走,还是遵从我的意愿。
陈发杰:已进入父辈企业,是自己的意愿。
Q你最初的职业理想是什么?有没有想过自主创业?你的创业倾向是什么?
龚小数:我最初是学计算机的,还是比较想做自己的本行,当初也没有抱着接班的目的来。也想过自主创业,我之前的工作经历很简单,在外面工作了半年便回到家族企业了。当初如果有创业机会的话,应该还是在计算机领域。
朱雄伟:刚毕业时没有特别明确的职业理想。有过自主创业的念头,当时有朋友是开广告公司的,也许我会涉足与此相关的领域。
姜健:刚毕业时,我做插画师和摄影师,做了两三年的时间。原本的职业理想也是在视觉艺术的道路上发展下去。想过自主创业,想开自己的摄影工作室。
边瑜:我的专业是英语,原来的职业理想是做个白领。也想过自主创业,但没有想过要从事印刷这个行业,当时的想法比较传统,自主创业的话,可能会选择开餐厅。
陈发杰:从小就在经商氛围很浓的家庭环境下成长,一直有想要经商的愿望。也有创业的念头,但还是希望在父亲的带领下把企业发展壮大。
Q你对父辈培养自己接班的方式是否满意?你认为,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渠道和方式培养接班人?
朱雄伟:最初不理解,觉得很辛苦;现在回头看,觉得还可以。父亲最早让我在车间从基础的工作开始做,从装订到开机器,差不多做了三年时间,其间我也在思索自己的定位问题,直到有一天,我跟父亲说,不想继续在车间做下去了,不是怕辛苦,而是再做下去,最多只能是优秀的机长,我想出去跑业务。我从2000年开始跑业务,直到八九年后,才接手做总经理。
从基础开始,一步步在企业中锻炼的培养方式有利有弊。利在于,我跟客户交流的时候,对工艺和业务的熟识,能够让客户产生信任感;在企业中,我也能根据自己的了解,把好产品质量关。弊在于,因为一开始工作便在自家企业中,没有出去打过工,很难去换位思考,了解员工的真实想法。最近一年多,我也一直在调整自己的心态,尝试改变管理方式。
我觉得培养接班人,可以让他们先到别的企业中去打工,吸收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学习先进的管理知识,这样更利于企业发展,可以少走一些弯路。如果你懂技术,管生产部门肯定没问题,但是管理企业还是会有欠缺。
龚小数:循序渐进的培养方式更好一些,给年轻一代更多学习机会。我当时接班的时候特别突然,大致用了一两个月的时间接手。我自己觉得需要一个成长的过程,虽然原来就在企业岗位上学习,但具体岗位的操作与接班完全是两个概念,想法和所站的高度有很大的区别,从点到面的过程很重要。
边瑜:父亲没有很刻意地培养我做接班人,他是一个阅历丰富的人,以前在一家国有企业中做主管,他做事的风格对我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做事的道理也会跟我一起分享,这也是一种培养吧。
就个人来说,我缺少在外面成长的经历,没有打过工,没有在外面打拼的阶段,就直接进入家族企业了,跟底层接触得不多。我觉得这方面应该多加强一下。
姜健:我完全没有接受任何接班培训,突然就接班了。我认为在父辈们还在企业工作的时候,就应该让下一代花时间去深入了解企业,了解领导层的工作,学习管理的流程和方法。提前接触员工,这样比较容易服众。
陈发杰:父亲对我的影响很大,待人接物的处理方式是我要加倍努力学习的,当然在企业发展的方向上,我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Q你认为作为接班人需要哪些必备的素质?自己最擅长和最欠缺的分别是什么?
姜健:首先要心胸宽广,尤其像我这种突然空降的领导,很多事情需要面对。在跟员工的相处上,他们可以跟我发脾气,但是我不能跟他们发脾气,需要忍受的东西比较多。其次,作为年轻一代,可能有很多新的想法和思想,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去实现它,同时还要让老一辈支持你做想做的事情。
我自己比较欠缺的是心太软,有的时候需要去做一件事情,但总是狠不下心。比较擅长的是喜欢思考,我现在接手半年,感觉已经初步掌握了这个行业的知识和信息;我个人交际能力还不错,在人脉的积累方面比较有优势。
朱雄伟:最擅长的是印刷工艺,对印刷行业前瞻性的方向把握得比较准确。在管理员工方面比较欠缺,原来还找过专门的咨询公司帮我制定了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但贯彻的时候,发现行不通。我认为还是要根据公司和员工的实际情况,站在员工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去跟他们沟通,现在也逐渐有了一些心得和体会。
龚小数:必备的素质太多了,我觉得要全面地具备这些素质,而不是单纯地具备某个方面就可以,如毅力、学习能力等等。我们作为传统行业的二代接班人,其实面临的竞争很激烈、很残酷,并不像媒体上报道的二代那样光鲜。
我个人比较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现在的员工主体已经是80、90后,70后已经基本退出公司了。80、90后与70后差异很大,他们的文化素质、接受的教育和家庭背景是不同的,除了提高薪资,也要尽量给予他们企业认可度、让他们体验到成就感等等。如何稳定员工的心,如何减少员工流失,这方面的事情,我比较擅长。
边瑜:我觉得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心胸宽广;二是对市场潜力和员工的细微变化要有敏锐的洞察力;三是个人的拼搏精神,要能够吃苦耐劳,给员工做表率。比较欠缺的可能就是阅历尚浅,我觉得擅长不擅长都是一个过程,都可以在慢慢的积累中得到改变,只不过希望这个积累的时间能够短一些。
陈发杰:个人的修养最重要。我从小在公司成长,对业务敏感度比较高,再经过这几年的磨练对产品比较精通,但对整个企业的管理还有市场方面的把握比较薄弱,还需进一步加强。
Q在你看来,接班的守业者与第一代的创业者之间最大的差别在哪里?
朱雄伟:首先,我要纠正一个问题,我从来都不认为自己是守业者。在我看来,业是守不住的,要不断地创。敢想才能超前,否则就一直要跟在别人后面走。我和父亲也经常因为管理企业产生一些冲突,他的思想比较保守,而我的思想相对激进。打个比方,我是总经理,是发动机,我爸是董事长,是刹车系统。好的汽车,一定是发动机精良,刹车系统也要很完备,才能保障安全。一个企业要长久发展也是一样。
父亲作为创业者,他每天都会认真对待每一个小问题,比如说浪费资源等等,我不会追究这些小事,主要从大的方向上引导企业健康发展。
边瑜:在印刷企业,很多员工是跟着创业者一路打拼过来,有一种同甘共苦的情谊,二代守业者与他们相处时,很容易出现意见不合的情况。二代往往抱负很大,他们希望能在父辈的基础上有一个大的提升,通过大刀阔斧的改革来促进企业的进步,但第一代固有的模式已被接受,所以二代的建议和作为很容易受到质疑。另外,二代往往不是通过自己打拼成为领导者,如何获得员工认可也是很大的问题。
龚小数:最主要还是时代造就的差异,父亲那一代人创业是在改革开放初期,那时如果有正确的判断、敢于抓住机会、善于利用机会,往往都能获得成功。但我们这一代不同,我们要做到的是如何细致管理。现在机会遍地都是,还要懂得如何筛选机会。
姜健:我母亲更吃苦耐劳,事事都喜欢亲力亲为。我比较喜欢思考,主要把握企业发展的方向。喜欢做一些比较有推动性的事情,把工作也分摊给下面的负责人和员工去做。
陈发杰:创业者有机遇和偶然性。只要敢闯,把握好机会就会成功。但现在守业者太难了,不仅对千变万化的市场信息要把握好,还要有强大的管理队伍。
Q在接班过程中,与父辈有没有观念上的分歧或冲突?接班后,你希望父辈在企业中承担何种角色?
龚小数:与父辈的观念分歧很多。首先在管理理念和营销策略上存在分歧。我们企业的创立是因为抓住了适当的时机,营销模式也以“等客上门”或本地营销为主。现在竞争愈发激烈,原来的营销模式已经不适合企业的发展,因此我和父亲有了无数次的争论。其次,企业之前一直是家族人员出任管理层,人情成分大,多数依靠“人盯人”的方式来管理。现在我们的岗位、人员都重新调整过,每个部门设定一个主管,不再由领导层亲自去管人。在执行这些改变的过程中,也与父亲有过多次的冲突。
父亲在企业中的角色是帮扶者,这两年已经基本不再参与具体管理。只是在遇到重大问题时,才会向他咨询讨教。
姜健:冲突必须有,天天有。举个例子,企业里面会有一部分比较懈怠的员工,按我的想法,就觉得应该把这种人开除,剔除用人方面的隐患。但我母亲会觉得这个人已经跟着她做了很多年,不能随意撤换,很大成分是人情维系。
我母亲现在基本上已经不怎么管企业了,作为儿女,我不希望她太累,管太多的事情。但她毕竟是老一代,我希望她在人际关系、客户关系方面能够帮助我、支持我,在迷茫的时候,给我指导。
朱雄伟:刚开始的时候,冲突得很厉害,后来我也慢慢学着去跟他沟通、协调,最终达成共识。
希望父亲是护航者,是企业的精神领袖。毕竟这个企业是他一手打拼出来的。
边瑜:冲突肯定是有的,在运作模式和产品推广上都有分歧。
现在父亲是双重身份,一重是公司领导,一重是我的父亲。他现在年龄越来越大了,我还是希望能有一个平稳的过渡,让他慢慢回归到家庭生活中,我来替他分担工作上的重担。
陈发杰:有思想上的不统一,但最终还是会走到同一个原点。
我们永远有聊不完的话题,都是共同决策。
Q从接班初期到现在,最深的感悟是什么?
龚小数:这个问题我也问过自己无数遍,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感悟。刚开始很年轻,对工作、对接班都很有激情。自己谈成一个单子或者完成一件任务,兴奋感和成就感会鼓舞着自己一直做下去,全身心投入工作。但中途有段时间,我突然觉得特别迷茫,找不到前进的方向。这是一种很可怕的感觉,也困扰了自己很久,后来通过读书、跟朋友沟通,慢慢走了出来,重新确定了目标方向。接班后,面临的事情多了,人生的感悟就更多了。
姜健:觉得印刷行业是弱势行业,竞争激烈、门槛低,市场也比较混乱。这种无序、不规范的竞争状态,让人头疼。
朱雄伟:一是不断地总结自己的得失,找出问题所在,每天都要思考,明天怎样比今天做得好一点;二是不断地发现别人和员工的优点,取长补短,才能成功。
边瑜:创业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老板跟员工永远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只有相互信任,为对方、为企业着想,才能把企业办好。
Q接班后,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是如何化解的?
姜健:没接班之前,我很少到母亲的企业去。我平时看起来不是很有威慑力,吊儿郎当的,不很严肃,刚到企业的时候很多人不听我的。我之前也没有学过管理课程,就自己慢慢摸索,如检查财务账目,观察员工们不同的态度,采取措施督促他们做好工作,让他们、也让自己渐渐进入角色。我不知道自己融入角色的时间算不算长,不过现在半年过去了,效果还不错。
朱雄伟:约在10年前,另一企业从我们这儿高薪挖人,管理者、技术人员走了一批。当时公司很混乱,根本看不到未来,很多问题解决不了。我感到压力很大,因为刚刚接手不久,在之后的三个月里,我每时每刻都在思考,后来我想到了大禹治水的故事,遇到问题,只堵不行、要疏才通。后来慢慢地将公司的事情耐心梳理好,员工也一点点恢复了对企业的信心,企业也在挫折中得到了更多的成长。
龚小数:每个阶段遇到的困难都不同,刚开始接班时我主抓业务,处理人际关系、应对应酬是最大的困扰。我毕竟是女孩子,刚工作不久,就要面对社会上各式各样、各个行业的人,有的时候真觉得很困惑,不知道该怎么办。最后,还是失败了总结,总结了失败,再继续总结。现在我觉得对客户真诚是最重要的,无论什么样的人,只要你拿诚意与其沟通,有问题最后终会化解。
边瑜:开始创业的时候,产品、质量等各方面都不稳定,对我们而言是很煎熬的,但是我们没有放弃,一直在坚持,最后终于等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我想这也是很多创业者都会面临的问题,化解的最好方法就是不放弃、努力、不断地调整思路、找到正确的路,当然其中也有幸运的成分。
Q接班后,在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经营管理上,相对于父辈,有哪些突破和传承?
姜健:突破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人事,我们是家族企业,之前有好多亲戚在管理层,有的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出于对企业负责,我还是裁减了部分人员。其次,将事情规划得更细致。原来我母亲在任上,做事不是很有规划,买台机器随便找个厂房空地就放了,虽说不影响实际的效用,但看上去很乱。我接手后,重新将厂房做了规划,划分不同的区域,机器也按新旧区分开。工作环境的整洁,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公司的新面貌。再次,将员工的岗位薪资都进行了重新的定位和调整,现在内部管理已经梳理得比较顺畅,我也有更多的精力去做其他的事情。
朱雄伟:传承更多的是老一辈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精神。印刷是个比较辛苦的行业,这也是很多二代不愿意接班的原因。但我也觉得新一代做企业,不能像老一辈做得那么辛苦。以前,我父亲事事亲力亲为,企业大小事务都离不开他。但我的目标是,把企业的管理流程捋顺,即使我出差一两个月,公司照常运转。我刚接手时,每个月手机费大概要600元,所有人有任何事都找我,现在,600元可以用两三个月,甚至更长。公司不需要事事都问我,有主管人员、分管人员来负责,我的目标是建成现代化的企业,把这个平台尽量做大,让所有员工都能参与进来,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并且得到回报。
龚小数:从传承上来讲,首先我很感谢父亲,他胆大、不怕困难、敢作敢为,我一直特别敬佩他这点。我们这一辈可能少了这种魄力和勇气。很多人说创业难,其实守业也很难。现在已经不复过去,不是吃苦耐劳就能将企业办好。我们要完善企业管理、建设企业文化、组建优秀团队,这也是父辈没有的。我接班后,将销售网络进行转型升级,之前企业的销售模式没有特色,假如一直走下去,面临的竞争和压力更多。所以,我当时提出“走出去”,走到市场的一线去,这样才能真正接触到客户,扩大销量。
边瑜:父辈对企业的管理主要是按照他们所受的教育和思维模式来操作,我们新一代可能会有新的理念、经营模式和思维。作为新一代,希望以更现代的方式与时代接轨,将企业做好,尽量不做纯粹的家族企业。我们希望在企业中是按能力来任职,而不是靠亲情和社会关系。至于传承,我们老一代和新一代都希望企业越做越大,成为真正的百年老店。当然我们也更注重技术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希望招到更多个人能力更强的员工,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
陈发杰:经营方式上有一定的传承,特别是产品更具有前瞻性的突破。
Q目前的经营状况如何?对企业未来发展有哪些设想和规划?
龚小数:现在经营状况很好,我们很庆幸之前的营销模式转型。这两年虽然全国经济乃至温州经济遇寒,但对企业的影响不大。我们在转型期间选择了一些优良客户,经过长期的铺垫,现在到我们收获的季节了。
在很多人抱怨印刷行业不景气的时候,我希望能做好自己的特色印刷。
朱雄伟:企业的销售额平均以每年30%~40%的速度递增。按照我们的规划,2010年的销售额是3000多万,2011年是4000多万,希望2012年销售额能够再翻一番。
姜健:经营状况不错,市场需求量很大。
在湖北地区,我们主要经营的项目是比较低端的印刷产品,如日化标签等。我下一步的规划是,首先加强自身的管理,其次引进更好的设备,借鉴沿海地区的先进经验,做一些高端、美观的标签。我原来是从事视觉艺术的,现在也是一样,赚不赚钱倒是其次,我觉得这辈子应该做一些好看的、拿得出手的产品。
边瑜:企业经营得很不错,这两年完成了“三级跳”,也说明企业顺应了社会的潮流和需求。
希望能把企业做大做强,在业内名列前茅,产品品质能让客户感觉物超所值。我们想把企业的品牌树立起来,做百年老店,用实际行动承担社会责任,回馈社会。
陈发杰:受金融危机影响,出口量有所下降,不过公司产品比较全面,影响不是很大。
我需要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为以后的事业奠定基础,扩大公司的人力资源和客户资源,让宏达发展得更辉煌。
Q你认为接班是良好地延续家族企业生命的方式吗?是否认可由职业经理人来接手家族企业?
朱雄伟:我觉得还是看子女自身的实际情况,不能强制接班。在中国,大家都是希望自己的子女去做什么事情,有一个事先的预定,但如果这件事情他不喜欢,也不可能做得好。我觉得以后家族企业会慢慢演变成股份制,家族持股即可,可以聘请有能力、有兴趣的职业经理人来担当重任,为员工和社会谋得更多的回报。
姜健:我觉得接班应该是有能者而为之,谁对企业的发展有好处,谁就是接班的最佳选择。
我非常认可职业经理人体制。假如以后慢慢做大,有两三家企业的话,一定会聘请职业经理人,协助我管理企业。
龚小数:如果我来选接班人,我会以子女的意愿为先决条件,如果让他做一份自己完全不感兴趣的工作,无论对企业还是个人而言,都是很大的伤害。
我认为职业经理人与企业本身的制度、管理层理念密切相关、缺一不可。如果制度不完善,仍然偏重以前的家族式管理,职业经理人也没办法融入进来的,对企业的发展也无益。另外,确立职业经理人的监管机制,也十分重要。
边瑜:不能说只选家族成员来接班,这跟个人能力、兴趣有关。如果个人能力足以支撑企业的发展,那固然是好事。但假如个人能力很差,接手后会造成企业业绩滑坡,那还是建议不要这样来传递。国外也有很多同行是家族企业,他们一直生存得很好,这也说明,肯定家族企业也有其独特的优势,只要我们摆正心态,用心去做,相信一定可以取得成功。
由职业经理人接手家族企业是一种选择,但不是唯一选择。有的企业聘用了职业经理人,如同注入新鲜血液,但关键还是要选对人。
陈发杰:家族企业有家族企业的好处,但一定要以现代化的方式进行管理。
龚小数
六桂集团公司 总经理
朱雄伟
武汉至和彩印包装广告有限公司 总经理
姜健
武汉金楚彩印有限公司 总经理
边瑜
潍坊信川机械有限公司
销售总经理
陈发杰
温州宏达激光图像有限公司
执行董事
Q你现在到父辈的家族企业中工作了吗?是出于自己的意愿还是其他的原因?
朱雄伟:1997年毕业后就到父亲企业的车间中帮忙。当时企业规模比较小,爸妈也比较辛苦,所以是自愿过来工作。
边瑜:公司是2004年成立的,成立不久我就进来工作了。现在担任销售总经理,是从2009年底开始做起的。
姜健:我接班差不多半年了。我那会儿是不得不去,因为母亲当时生病了,本来是由她来掌管企业的,生病后没有办法继续了,我只能硬撑上去。
龚小数:我进入父辈企业主要还是家族压力,当初也没有说一定要接手,只是先到企业学习,后面怎样往下走,还是遵从我的意愿。
陈发杰:已进入父辈企业,是自己的意愿。
Q你最初的职业理想是什么?有没有想过自主创业?你的创业倾向是什么?
龚小数:我最初是学计算机的,还是比较想做自己的本行,当初也没有抱着接班的目的来。也想过自主创业,我之前的工作经历很简单,在外面工作了半年便回到家族企业了。当初如果有创业机会的话,应该还是在计算机领域。
朱雄伟:刚毕业时没有特别明确的职业理想。有过自主创业的念头,当时有朋友是开广告公司的,也许我会涉足与此相关的领域。
姜健:刚毕业时,我做插画师和摄影师,做了两三年的时间。原本的职业理想也是在视觉艺术的道路上发展下去。想过自主创业,想开自己的摄影工作室。
边瑜:我的专业是英语,原来的职业理想是做个白领。也想过自主创业,但没有想过要从事印刷这个行业,当时的想法比较传统,自主创业的话,可能会选择开餐厅。
陈发杰:从小就在经商氛围很浓的家庭环境下成长,一直有想要经商的愿望。也有创业的念头,但还是希望在父亲的带领下把企业发展壮大。
Q你对父辈培养自己接班的方式是否满意?你认为,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渠道和方式培养接班人?
朱雄伟:最初不理解,觉得很辛苦;现在回头看,觉得还可以。父亲最早让我在车间从基础的工作开始做,从装订到开机器,差不多做了三年时间,其间我也在思索自己的定位问题,直到有一天,我跟父亲说,不想继续在车间做下去了,不是怕辛苦,而是再做下去,最多只能是优秀的机长,我想出去跑业务。我从2000年开始跑业务,直到八九年后,才接手做总经理。
从基础开始,一步步在企业中锻炼的培养方式有利有弊。利在于,我跟客户交流的时候,对工艺和业务的熟识,能够让客户产生信任感;在企业中,我也能根据自己的了解,把好产品质量关。弊在于,因为一开始工作便在自家企业中,没有出去打过工,很难去换位思考,了解员工的真实想法。最近一年多,我也一直在调整自己的心态,尝试改变管理方式。
我觉得培养接班人,可以让他们先到别的企业中去打工,吸收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学习先进的管理知识,这样更利于企业发展,可以少走一些弯路。如果你懂技术,管生产部门肯定没问题,但是管理企业还是会有欠缺。
龚小数:循序渐进的培养方式更好一些,给年轻一代更多学习机会。我当时接班的时候特别突然,大致用了一两个月的时间接手。我自己觉得需要一个成长的过程,虽然原来就在企业岗位上学习,但具体岗位的操作与接班完全是两个概念,想法和所站的高度有很大的区别,从点到面的过程很重要。
边瑜:父亲没有很刻意地培养我做接班人,他是一个阅历丰富的人,以前在一家国有企业中做主管,他做事的风格对我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做事的道理也会跟我一起分享,这也是一种培养吧。
就个人来说,我缺少在外面成长的经历,没有打过工,没有在外面打拼的阶段,就直接进入家族企业了,跟底层接触得不多。我觉得这方面应该多加强一下。
姜健:我完全没有接受任何接班培训,突然就接班了。我认为在父辈们还在企业工作的时候,就应该让下一代花时间去深入了解企业,了解领导层的工作,学习管理的流程和方法。提前接触员工,这样比较容易服众。
陈发杰:父亲对我的影响很大,待人接物的处理方式是我要加倍努力学习的,当然在企业发展的方向上,我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Q你认为作为接班人需要哪些必备的素质?自己最擅长和最欠缺的分别是什么?
姜健:首先要心胸宽广,尤其像我这种突然空降的领导,很多事情需要面对。在跟员工的相处上,他们可以跟我发脾气,但是我不能跟他们发脾气,需要忍受的东西比较多。其次,作为年轻一代,可能有很多新的想法和思想,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去实现它,同时还要让老一辈支持你做想做的事情。
我自己比较欠缺的是心太软,有的时候需要去做一件事情,但总是狠不下心。比较擅长的是喜欢思考,我现在接手半年,感觉已经初步掌握了这个行业的知识和信息;我个人交际能力还不错,在人脉的积累方面比较有优势。
朱雄伟:最擅长的是印刷工艺,对印刷行业前瞻性的方向把握得比较准确。在管理员工方面比较欠缺,原来还找过专门的咨询公司帮我制定了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但贯彻的时候,发现行不通。我认为还是要根据公司和员工的实际情况,站在员工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去跟他们沟通,现在也逐渐有了一些心得和体会。
龚小数:必备的素质太多了,我觉得要全面地具备这些素质,而不是单纯地具备某个方面就可以,如毅力、学习能力等等。我们作为传统行业的二代接班人,其实面临的竞争很激烈、很残酷,并不像媒体上报道的二代那样光鲜。
我个人比较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现在的员工主体已经是80、90后,70后已经基本退出公司了。80、90后与70后差异很大,他们的文化素质、接受的教育和家庭背景是不同的,除了提高薪资,也要尽量给予他们企业认可度、让他们体验到成就感等等。如何稳定员工的心,如何减少员工流失,这方面的事情,我比较擅长。
边瑜:我觉得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心胸宽广;二是对市场潜力和员工的细微变化要有敏锐的洞察力;三是个人的拼搏精神,要能够吃苦耐劳,给员工做表率。比较欠缺的可能就是阅历尚浅,我觉得擅长不擅长都是一个过程,都可以在慢慢的积累中得到改变,只不过希望这个积累的时间能够短一些。
陈发杰:个人的修养最重要。我从小在公司成长,对业务敏感度比较高,再经过这几年的磨练对产品比较精通,但对整个企业的管理还有市场方面的把握比较薄弱,还需进一步加强。
Q在你看来,接班的守业者与第一代的创业者之间最大的差别在哪里?
朱雄伟:首先,我要纠正一个问题,我从来都不认为自己是守业者。在我看来,业是守不住的,要不断地创。敢想才能超前,否则就一直要跟在别人后面走。我和父亲也经常因为管理企业产生一些冲突,他的思想比较保守,而我的思想相对激进。打个比方,我是总经理,是发动机,我爸是董事长,是刹车系统。好的汽车,一定是发动机精良,刹车系统也要很完备,才能保障安全。一个企业要长久发展也是一样。
父亲作为创业者,他每天都会认真对待每一个小问题,比如说浪费资源等等,我不会追究这些小事,主要从大的方向上引导企业健康发展。
边瑜:在印刷企业,很多员工是跟着创业者一路打拼过来,有一种同甘共苦的情谊,二代守业者与他们相处时,很容易出现意见不合的情况。二代往往抱负很大,他们希望能在父辈的基础上有一个大的提升,通过大刀阔斧的改革来促进企业的进步,但第一代固有的模式已被接受,所以二代的建议和作为很容易受到质疑。另外,二代往往不是通过自己打拼成为领导者,如何获得员工认可也是很大的问题。
龚小数:最主要还是时代造就的差异,父亲那一代人创业是在改革开放初期,那时如果有正确的判断、敢于抓住机会、善于利用机会,往往都能获得成功。但我们这一代不同,我们要做到的是如何细致管理。现在机会遍地都是,还要懂得如何筛选机会。
姜健:我母亲更吃苦耐劳,事事都喜欢亲力亲为。我比较喜欢思考,主要把握企业发展的方向。喜欢做一些比较有推动性的事情,把工作也分摊给下面的负责人和员工去做。
陈发杰:创业者有机遇和偶然性。只要敢闯,把握好机会就会成功。但现在守业者太难了,不仅对千变万化的市场信息要把握好,还要有强大的管理队伍。
Q在接班过程中,与父辈有没有观念上的分歧或冲突?接班后,你希望父辈在企业中承担何种角色?
龚小数:与父辈的观念分歧很多。首先在管理理念和营销策略上存在分歧。我们企业的创立是因为抓住了适当的时机,营销模式也以“等客上门”或本地营销为主。现在竞争愈发激烈,原来的营销模式已经不适合企业的发展,因此我和父亲有了无数次的争论。其次,企业之前一直是家族人员出任管理层,人情成分大,多数依靠“人盯人”的方式来管理。现在我们的岗位、人员都重新调整过,每个部门设定一个主管,不再由领导层亲自去管人。在执行这些改变的过程中,也与父亲有过多次的冲突。
父亲在企业中的角色是帮扶者,这两年已经基本不再参与具体管理。只是在遇到重大问题时,才会向他咨询讨教。
姜健:冲突必须有,天天有。举个例子,企业里面会有一部分比较懈怠的员工,按我的想法,就觉得应该把这种人开除,剔除用人方面的隐患。但我母亲会觉得这个人已经跟着她做了很多年,不能随意撤换,很大成分是人情维系。
我母亲现在基本上已经不怎么管企业了,作为儿女,我不希望她太累,管太多的事情。但她毕竟是老一代,我希望她在人际关系、客户关系方面能够帮助我、支持我,在迷茫的时候,给我指导。
朱雄伟:刚开始的时候,冲突得很厉害,后来我也慢慢学着去跟他沟通、协调,最终达成共识。
希望父亲是护航者,是企业的精神领袖。毕竟这个企业是他一手打拼出来的。
边瑜:冲突肯定是有的,在运作模式和产品推广上都有分歧。
现在父亲是双重身份,一重是公司领导,一重是我的父亲。他现在年龄越来越大了,我还是希望能有一个平稳的过渡,让他慢慢回归到家庭生活中,我来替他分担工作上的重担。
陈发杰:有思想上的不统一,但最终还是会走到同一个原点。
我们永远有聊不完的话题,都是共同决策。
Q从接班初期到现在,最深的感悟是什么?
龚小数:这个问题我也问过自己无数遍,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感悟。刚开始很年轻,对工作、对接班都很有激情。自己谈成一个单子或者完成一件任务,兴奋感和成就感会鼓舞着自己一直做下去,全身心投入工作。但中途有段时间,我突然觉得特别迷茫,找不到前进的方向。这是一种很可怕的感觉,也困扰了自己很久,后来通过读书、跟朋友沟通,慢慢走了出来,重新确定了目标方向。接班后,面临的事情多了,人生的感悟就更多了。
姜健:觉得印刷行业是弱势行业,竞争激烈、门槛低,市场也比较混乱。这种无序、不规范的竞争状态,让人头疼。
朱雄伟:一是不断地总结自己的得失,找出问题所在,每天都要思考,明天怎样比今天做得好一点;二是不断地发现别人和员工的优点,取长补短,才能成功。
边瑜:创业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老板跟员工永远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只有相互信任,为对方、为企业着想,才能把企业办好。
Q接班后,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是如何化解的?
姜健:没接班之前,我很少到母亲的企业去。我平时看起来不是很有威慑力,吊儿郎当的,不很严肃,刚到企业的时候很多人不听我的。我之前也没有学过管理课程,就自己慢慢摸索,如检查财务账目,观察员工们不同的态度,采取措施督促他们做好工作,让他们、也让自己渐渐进入角色。我不知道自己融入角色的时间算不算长,不过现在半年过去了,效果还不错。
朱雄伟:约在10年前,另一企业从我们这儿高薪挖人,管理者、技术人员走了一批。当时公司很混乱,根本看不到未来,很多问题解决不了。我感到压力很大,因为刚刚接手不久,在之后的三个月里,我每时每刻都在思考,后来我想到了大禹治水的故事,遇到问题,只堵不行、要疏才通。后来慢慢地将公司的事情耐心梳理好,员工也一点点恢复了对企业的信心,企业也在挫折中得到了更多的成长。
龚小数:每个阶段遇到的困难都不同,刚开始接班时我主抓业务,处理人际关系、应对应酬是最大的困扰。我毕竟是女孩子,刚工作不久,就要面对社会上各式各样、各个行业的人,有的时候真觉得很困惑,不知道该怎么办。最后,还是失败了总结,总结了失败,再继续总结。现在我觉得对客户真诚是最重要的,无论什么样的人,只要你拿诚意与其沟通,有问题最后终会化解。
边瑜:开始创业的时候,产品、质量等各方面都不稳定,对我们而言是很煎熬的,但是我们没有放弃,一直在坚持,最后终于等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我想这也是很多创业者都会面临的问题,化解的最好方法就是不放弃、努力、不断地调整思路、找到正确的路,当然其中也有幸运的成分。
Q接班后,在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经营管理上,相对于父辈,有哪些突破和传承?
姜健:突破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人事,我们是家族企业,之前有好多亲戚在管理层,有的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出于对企业负责,我还是裁减了部分人员。其次,将事情规划得更细致。原来我母亲在任上,做事不是很有规划,买台机器随便找个厂房空地就放了,虽说不影响实际的效用,但看上去很乱。我接手后,重新将厂房做了规划,划分不同的区域,机器也按新旧区分开。工作环境的整洁,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公司的新面貌。再次,将员工的岗位薪资都进行了重新的定位和调整,现在内部管理已经梳理得比较顺畅,我也有更多的精力去做其他的事情。
朱雄伟:传承更多的是老一辈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精神。印刷是个比较辛苦的行业,这也是很多二代不愿意接班的原因。但我也觉得新一代做企业,不能像老一辈做得那么辛苦。以前,我父亲事事亲力亲为,企业大小事务都离不开他。但我的目标是,把企业的管理流程捋顺,即使我出差一两个月,公司照常运转。我刚接手时,每个月手机费大概要600元,所有人有任何事都找我,现在,600元可以用两三个月,甚至更长。公司不需要事事都问我,有主管人员、分管人员来负责,我的目标是建成现代化的企业,把这个平台尽量做大,让所有员工都能参与进来,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并且得到回报。
龚小数:从传承上来讲,首先我很感谢父亲,他胆大、不怕困难、敢作敢为,我一直特别敬佩他这点。我们这一辈可能少了这种魄力和勇气。很多人说创业难,其实守业也很难。现在已经不复过去,不是吃苦耐劳就能将企业办好。我们要完善企业管理、建设企业文化、组建优秀团队,这也是父辈没有的。我接班后,将销售网络进行转型升级,之前企业的销售模式没有特色,假如一直走下去,面临的竞争和压力更多。所以,我当时提出“走出去”,走到市场的一线去,这样才能真正接触到客户,扩大销量。
边瑜:父辈对企业的管理主要是按照他们所受的教育和思维模式来操作,我们新一代可能会有新的理念、经营模式和思维。作为新一代,希望以更现代的方式与时代接轨,将企业做好,尽量不做纯粹的家族企业。我们希望在企业中是按能力来任职,而不是靠亲情和社会关系。至于传承,我们老一代和新一代都希望企业越做越大,成为真正的百年老店。当然我们也更注重技术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希望招到更多个人能力更强的员工,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
陈发杰:经营方式上有一定的传承,特别是产品更具有前瞻性的突破。
Q目前的经营状况如何?对企业未来发展有哪些设想和规划?
龚小数:现在经营状况很好,我们很庆幸之前的营销模式转型。这两年虽然全国经济乃至温州经济遇寒,但对企业的影响不大。我们在转型期间选择了一些优良客户,经过长期的铺垫,现在到我们收获的季节了。
在很多人抱怨印刷行业不景气的时候,我希望能做好自己的特色印刷。
朱雄伟:企业的销售额平均以每年30%~40%的速度递增。按照我们的规划,2010年的销售额是3000多万,2011年是4000多万,希望2012年销售额能够再翻一番。
姜健:经营状况不错,市场需求量很大。
在湖北地区,我们主要经营的项目是比较低端的印刷产品,如日化标签等。我下一步的规划是,首先加强自身的管理,其次引进更好的设备,借鉴沿海地区的先进经验,做一些高端、美观的标签。我原来是从事视觉艺术的,现在也是一样,赚不赚钱倒是其次,我觉得这辈子应该做一些好看的、拿得出手的产品。
边瑜:企业经营得很不错,这两年完成了“三级跳”,也说明企业顺应了社会的潮流和需求。
希望能把企业做大做强,在业内名列前茅,产品品质能让客户感觉物超所值。我们想把企业的品牌树立起来,做百年老店,用实际行动承担社会责任,回馈社会。
陈发杰:受金融危机影响,出口量有所下降,不过公司产品比较全面,影响不是很大。
我需要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为以后的事业奠定基础,扩大公司的人力资源和客户资源,让宏达发展得更辉煌。
Q你认为接班是良好地延续家族企业生命的方式吗?是否认可由职业经理人来接手家族企业?
朱雄伟:我觉得还是看子女自身的实际情况,不能强制接班。在中国,大家都是希望自己的子女去做什么事情,有一个事先的预定,但如果这件事情他不喜欢,也不可能做得好。我觉得以后家族企业会慢慢演变成股份制,家族持股即可,可以聘请有能力、有兴趣的职业经理人来担当重任,为员工和社会谋得更多的回报。
姜健:我觉得接班应该是有能者而为之,谁对企业的发展有好处,谁就是接班的最佳选择。
我非常认可职业经理人体制。假如以后慢慢做大,有两三家企业的话,一定会聘请职业经理人,协助我管理企业。
龚小数:如果我来选接班人,我会以子女的意愿为先决条件,如果让他做一份自己完全不感兴趣的工作,无论对企业还是个人而言,都是很大的伤害。
我认为职业经理人与企业本身的制度、管理层理念密切相关、缺一不可。如果制度不完善,仍然偏重以前的家族式管理,职业经理人也没办法融入进来的,对企业的发展也无益。另外,确立职业经理人的监管机制,也十分重要。
边瑜:不能说只选家族成员来接班,这跟个人能力、兴趣有关。如果个人能力足以支撑企业的发展,那固然是好事。但假如个人能力很差,接手后会造成企业业绩滑坡,那还是建议不要这样来传递。国外也有很多同行是家族企业,他们一直生存得很好,这也说明,肯定家族企业也有其独特的优势,只要我们摆正心态,用心去做,相信一定可以取得成功。
由职业经理人接手家族企业是一种选择,但不是唯一选择。有的企业聘用了职业经理人,如同注入新鲜血液,但关键还是要选对人。
陈发杰:家族企业有家族企业的好处,但一定要以现代化的方式进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