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病因治疗的新途径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u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银屑病的发病和聚胺代谢障碍关系密切,患者表皮细胞和体液中聚胺含量的增高,参与聚胺合成的鸟氨酸脱羧酶和S-蛋氨酸腺甙脱羧酶在表皮中的活性显著增高及聚胺合成抑制剂具有抑制细胞分裂和增殖作用.因此,作者企图在表皮细胞快速增殖期通过对聚胺及其有关的DNA和蛋白质合成的特异性阻抑,开辟一条病因治疗银屑病的新途径.选用被广泛应用于抗痨,并具有抑制聚胺合成的异烟腙,进行探索性试验治疗.对象为19例进行期银屑病患者,年龄25~50岁.

其他文献
作者用γ-干扰素(IFN-γ)诱导Pam212鼠角朊细胞上的Ia抗原,并应用这些细胞进行与同系Balb/c或同种异体C3H/He小鼠有脾T细胞间的混合皮肤淋巴细胞培养.结果发现,不管用IFN-γ处理与否,Pam212细胞能刺激同系和同种异体两者的脾T细胞.然而经IFN-γ处理的Pam212细胞培养的同系和同种异体的T细胞,两者掺合氚胸腺嘧啶核苷的量明显地高于那些未经IFN-γ处理的Pam212细胞
接触过敏实验在药理学方面的应用是利用已知的强抗原致敏动物,建立稳定的迟发超敏反应模型以检测,筛选有关药物对反应的抑制或增强作用;在毒理学上则是利用敏感动物去检测样品导致皮肤接触过敏的可能性,作为样品应用前安全性评价的一个指标,是皮肤毒理学研究内容之一。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外用药治疗和化妆品的增多,接触过敏问题越来越突出。在工业化国家中,工业性皮肤病几乎占皮肤病的一半,其中至少1/3是接触性皮炎。
期刊
自念珠菌是人类胃肠道的常住菌,系统性念珠菌病可能系此菌经肠壁入侵血流所致,但入侵机理不详。作者采用幼鼠造成胃肠道念珠菌感染动物模型来研究白念珠菌侵入肠壁后所致胃肠道的结构变化,以阐明其人侵机理。
本文报告1只6月龄雄性恒河猴(Macaca Mulatta)在接种麻风杆菌56个月杀死后的尸体解剖结果.此猴用自然获得麻风的黑长尾猴麻风瘤研制成的菌匀浆作静脉(菌量约1.5108)及左、右耳,唇和额部的皮内(每个部位菌量为1.5108)感染.肉眼,组织学和细菌学检查表明该猴发生了全身性瘤型麻风.肉眼可见,在皮肤、周围神经、鼻粘膜和周围淋巴结有明显损害.额、手背、足及尾部的皮肤增厚,干燥有鳞屑.阴囊
期刊
本文对41例男性型脱发患者局部用敏乐定治疗并进行了2年9个月的观察,报告如下.
期刊
临床上外用敏乐定治疗泛发性(脱发超过75%)斑秃(AA)很少有效,且作用机理尚未明。作者研究了47例AA患者,其中脱发75~100%者36例,25~74%者11例。治疗前已有头发再生者5例,继续脱发8例,病情稳定者34例。47例中36例有一种或多种下列自身抗体:抗壁细胞、抗平滑肌或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外用5%敏乐定溶液每天2次,疗程24~40周,平均53周。于治疗前和停止治疗或头发再生后分别采外周
瘤型麻风患者对麻风菌素的特异性无反应性的机制是麻风免疫学中的中心问题,同时也提供了一个探讨人体免疫调节机制的特殊机会.Mehra及其同事已证实瘤型(LL)和界线类(BB)麻风患者的外周血中有麻风菌素诱导的抑制性细胞,并认为这些细胞与无反应状态有关.
期刊
麻风杆菌(ML)虽是1873年就被发现的第一种人类致病的病原菌,但直至今天仍是微生物学家之谜。不但体外培养试验收效甚微,而且与其他微生物相比分子生物学方面的进展也非常有限。回顾二十年来ML生化代谢的研究,尽管进展缓慢,但确有肯定的进展,而这些进展对当今麻风防治研究有较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现将有关方面的资料作一整理,以供参考。
期刊
很久以来,人们就对红斑狼疮患者所存在的一些非典型症状如复发性血栓形成、习惯性流产、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生物学假阳性梅毒血清试验(BFP-STS)等就有所关注,随着科学的发展,目前认为这些症状是与抗磷脂抗体(antiphospholipid antibodies,APA)特别是抗心脂质(anticardiolipin,ACL)抗体的存在有关,称之为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属于一种独立的疾病.
为评价激光治疗鲜红斑痣的疗效他治疗中组织对激光选择性吸收的重要性,作者对270例鲜红斑痣患者应用选择性吸收较强的氩离子激光和无选择性吸收的YAG激光进行了比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