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的缄默知识与语文教学

来源 :中学文科·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e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中学生的缄默知识是一种可能的课程资源
  
  缄默知识理论的创立者英国科学哲学家波兰尼(Polanyi ·M.)在研究和阐述该理论的同时首先注意到它与教育的关系。波兰尼认为,人们在教育活动中只有以缄默知识为基础,才能意识到自己的理智力量。本文中,缄默知识指的是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个人头脑中的、高度个人化的,常常学生自身没有意识到并且难以用言语表达出来的,难以与他人共享的,但却影响或支配着他们的语文学习行为的知识。笔者认为,缄默知识来自生活的经历与经验。而时下的初中生由于出行的方便以及获取知识途径的简便快捷(如互联网),缄默知识非常丰富。
  有学者就指出,“学生来到课堂里不仅带来了眼睛、耳朵和良好的记忆力,而且也带来了不知从生活的什么地方所获得的大量的缄默知识,带来了‘儿童的数学’、 ‘儿童的物理学’、‘儿童的化学’、‘儿童的哲学’、‘儿童的历史学’等等。”这些所谓的“学”,都是学生的缄默知识资源,尽管它们不完善、不清晰,但它们主要以两种不同的形式与课程发生关联并作用于课程:一方面,它们可能是课程的素材;另一方面,它们可能构成课程的条件。
  举例来说,如果一个学生曾经去过苏州园林,对于苏州园林的景致有着一种直观感受,即使他不能够很好地将这种感受用语言描述出来,这种感受对于他理解《苏州园林》一课也会有非常大的帮助。比如,他可能会非常容易地被作者的描写带到自己曾经有过的经验之中,并轻松地背诵课文中的某些段落,甚至会联想到课文中未详细描述的其他园林景观等等。总之,学生的缄默知识资源,无论是以课程素材,还是课程条件的因素进入课程并作用于课程,都对课程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是一种可开发的课程资源。
  
  二、开发缄默知识与教学转变
  
  1.师生观的转变: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
  教师必须意识到教学生活中大量缄默知识的存在,改变自己只是一个显性知识“传递者”的观念,及学生只是一个“无知”的人或“不成熟”的认识主体的观念。师生关系应更少地体现为教师把知识传授给无知的学生,而应更多地体现一群个体在共同探究有关课题过程中的相互影响,教师应该与学生通过共同的探索过程而达成共识,教师的权威不是超越性的、外在的,而是共有的、对话性的。它生成于“师生平等对话”的教学情境中,教师是“平等者中的首席”。
  2.教学方式的转变:从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到学生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
  “三个中心”的改变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改革:学生将从教师讲什么就听什么、教师让做什么就做什么的被动学习者,变为主动参与的学习者;学生由过去从学科的概念、规律开始学习的方式,变为通过各种事实、情感体验来发现概念和规律的学习方式。
  教師应引导学生亲身参与学习活动,利用多种学习方式,如操作学习、观察学习、交往学习等开展非正式的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自然地以行为外化个人的缄默知识资源;同时,也可使学生个体更加直观地体验、感受到他人难以用言语表达的缄默知识资源,便于以后给予他人表达支持。例如,在《空城计》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某些观看过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同学脑海中就会浮现起诸葛亮、刘备、曹操等人物的风貌,因而比较容易理清时代背景和人物的关系,一下子就激发他们欣赏诸葛亮沉着果敢的指挥者素质的意趣。同时,由他们复述故事情节,他们的语言更容易引起其他同学的共鸣,易于铭记于心。可见,通过活动教学,不仅能够利用学生缄默知识资源无意识地显性化而实现资源共享,而且还对有意识地显现学生缄默知识资源的教学进程有一定程度的帮助。
  3.评价方式的转变──由单一的一次性终结评价到过程评价、多元评价
  从缄默知识的角度来看,无论是教育教学活动之前所开展的安置性评价,教育教学活动中进行的形成性评价,还是教育教学活动终止时的终结性评价,都应该深入学生的缄默知识与潜意识。在评价方法上,应该采取多种评价技术,如通过自我陈述的调查表来分析学生能够意识到且能够使用言语表达的缄默知识,通过试卷、作业或其他能够表现学习成果的作品来分析学生能够意识到但不能使用言语表达的缄默知识,通过投射测验技术来分析学生无意识的缄默知识。只有这样,教育才能有助于学生对自我进行深刻认识,对文化进行更好的理解,对公平正义与道德意识进行认真探索和努力内化,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
其他文献
“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如是说。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热情活泼,求知欲强,带有很强的好奇心。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已不满足于课堂内的书本阅读,而是渴望从更广泛的渠道去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以加深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课外阅读就是最好的途径,既是课内阅读的进一步延伸和补充,又对课内阅读起到强化和促进作用。它对中学
高考特别关注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的考查,如何提高地理信息的获取和解读能力呢?关键是要树立信息提取意识,要在平时的训练中时刻想着地理信息的获取,然后尝试去做、经常做、反复做,这样能力会在不自觉中提高。下面举例略谈地理试题信息的获取与解读,提升地理答题感悟能力:   读下图,回答问题:     (1)描述和阐释:为什么逆温现象发生时大气运动会明显减弱且易产生浓雾?   (2)此图反映了长江三角洲地区浓
在学校教育的各门学科中,语文是一门应用广泛,最接近生活,内容丰富多彩,最富有情趣的学科。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学习的内容,时时都有语文学习的机会。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大,生活和语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去捕捉生活中的语文现象,如何挖掘语文知识的生活內涵,如何调动学生留意并关注身边可利用的语文学习资源等,是摆在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课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怎
任正非表示,战略预备队聚焦未来公司新的结构和运作方式,主要目的是结构改革。战略预备队指导委员会他亲自担任指导员,三个轮值CEO做委员,李杰也是委员。他强调研发部门需要每年输送2000个高中级干部、专家上前线,先到战略预备队。  任正非称:“渡过这轮危机,完成这一次改革,华为就在世界上真正站起来,这次改革应该是很重要的。”  以下是任正非讲话原文:  一、华为公司想不死,就要新生,要增强组织的血液循
摘要:本文从研究必修三教材的内容安排入手,根据教学经验归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分析必修三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以期为高中区域地理教学的高效课堂提供参考。  关键词:区域地理;高效课堂;探究  一、“必修三”知识框架结构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的内容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地理学中的区域研究,二是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本文重点分析第一部分的区域地理研究,笔者将区域地理学习框架结构整理如图1所示。  二
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几千年灿烂文化的民族,在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中,文言文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最丰厚的载体。学生学习文言文,事实上也就是对中华文化最直接的传承。它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继承先贤的优秀精神文化,锻炼创造性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育在促使学生学习语言知识、掌握语言运用规范的同时,要有意识地增强学生的文化积淀,充实文化底蕴,培养审美意识、审美情趣
【编者】:】“两会”并不是一个特定的机构名称,而是对历年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会议”的统称。  自1978年始,由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会议”两场会议会期基本重合,而且对于国家运作的重要程度都非常的高,所以被并称之为“两会”。  每年3月份“两会”先后召开全体会议一次。每5年称为一届,每年会议称X届X次
在素质教育和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如何利用好古代经典诗歌,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和高尚审美情趣的教育呢?    一、朗声美读:感受音乐美    朗声美读既利于学生对所学诗词内容进行梳理,培养良好的语感,也有利于陶冶性情,形成良好的审美素质。中国古典诗词的韵脚、韵律使作品流淌着音乐的旋律美。读的方式可以分为集体朗读、小组朗读和个人朗读。学生通过朗读,可以深入理解诗意,感受诗韵美,还可以唤起读书的热情
摘 要:高考试题具有“引导教学”之功能,其试题特点和价值取向会对中学地理教学产生深刻影响。本文从人地协调、真实情境、格局过程、实践探索四个维度对2021年部分高考真题进行详细分析,以期探索出新课程背景下地理学科学业质量评价试题命制的价值取向,为教师贯彻中学地理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优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理学科;高考试题;评析  有关全国和部分省市2021年高考地理试题评价文章与试题信息看,高考试
听评课是校本教研最常规的形式,是基层教研最重要的内容。经常听评课有利于教师同行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有利于青年教师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缩短成长周期;有利于中青年教师教学风格的磨砺和形成;有利于良好教研氛围的形成,促进教育教学新理论、新理念的深入推广和传播。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比较研究方式,“同课异构”是近年来在校本教研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教师团队行动研究的独特形态。其主要指同一课题,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