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的教育断想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dezi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中离不开花,人们也愿意欣赏花,由于花的存在,使我们的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我们也一直把孩子当作“花朵”倍加呵护。
  
  花瓶的断想:教育应关注细节
  
  在生活中打碎个花瓶算不了什么,人们习惯的方式也就是把碎片一扔了之。然而,丹麦科学家雅各布·博尔在打碎了花瓶之后,却是观察这些碎片,他发现10—100克的最少,1—10克的稍多,0.1—1克以下的最多,并且还发现这些碎片的重量之间有着严整的倍数关系,即最大碎片与次大碎片的重量比为16:1,次大碎片与中等碎片的重量比为16:1,中等碎片与较小碎片的重量比为16:1,较小碎片与最小碎片的重量比也是16:1。后来,这一发现被用于考古研究或天体研究,由已知文物,陨石的残肢碎片推测它的原状,并迅速恢复它们的原貌。
  在教育中,我们也会经常遇到一些我们看似遗憾的事件,更多的可能是就事论事地进行处理,似乎结果也很完整,但是,如果我们能细心一些,可能就会透过我们所谓遗憾的事件背后的感人情节,引导学生健康地成长。记得曾经有一个幼儿园的孩子,当老师拿着两个苹果让孩子挑一个的时候,孩子却把两个苹果都分别咬了一口,看到这种情景,我们肯定会觉得孩子不懂礼貌,要批评或者教育学生,然而,这位女教师并没有生气,而是问孩子为什么都要咬上一口?孩子告诉老师,他想尝一尝那个最甜,想把最甜的那个苹果留给老师。仅仅是多问了个为什么,让我们看到了孩子心中那最善良,最动人的一面。孩子就像“花瓶”,无论我们怎么呵护,也总有被“打碎”的时候,也会有一些我们成人理解的“遗憾”,对此,我们所能做的不是武断地评判,不是无端地指责,而是细心地观察、了解,发现“遗憾”之中的人性之美。花瓶碎了并不可怕,可怕的就是一不留神把我们的耐心和细心打碎了;学生暂时达不到我们的期望也不可怕,可怕的是教师不能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加以引导,使我们失去了发现的乐趣和教育的价值。
  
  花坛的断想:给学生以参与的责任
  
  在某小学学校的西南角有个花坛,每到花开的时候,总会有学生放学后来偷花。学校不知说了多少遍,惩罚了多少学生都无济于事。管花的事最后落在了新来的女老师身上。那天放学后,新老师正欣赏着姹紫嫣红的鲜花,却发现一个小男孩躲在墙角探头探脑地朝这边看,老师叫住了他:“你为什么不回家?有什么事吗?”“我……我想……我想要枝花。”小男孩支支吾吾地说。“你想要哪枝?”老师拉着小男孩的手,走近花坛。小男孩看了一会儿,指了指一枝很艳的玫瑰。“好,这朵花就属于你的了!”老师说,“但是你准备怎么办呢?如果你把花留在这里,它能开好几天,别的同学也可以来看;如果我现在帮你摘下它,你就只能玩一会儿了。”小男孩想了想说:“我把它留在这里,明天我再来看它。老师,你要帮我看好呀!”教师接着问了孩子的名字,并把孩子的名字写在纸上挂在花茎上。第二天放学后,有20多个孩子来找老师,等着要一朵属于自己的鲜花。他们同那个小男孩一样,都愿意把自己的花留在花坛。放学后,常有孩子来帮忙照看花儿,此后,再也没有发生偷花的事。
  面对学生的摘花行为,我们可能会生气、可能会惩罚,但是在教育中,不是所有的堵截、所有的惩罚都是有效的,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把孩子心中的花留下,把集体的花变成属于学生自己的花,就给了孩子一个管理的责任,是这份责任最终改变了学生摘花的不良行为。作为教师,需要的是能够遵循孩子的心理要求,敢于给学生以承担责任的机会,使他们在承担责任的过程中得以健康地成长。
  
  花房的断想:教师需要童心
  
  苏霍姆林斯基所在学校的花房里开出了一朵最大的玫瑰花,每天都有许多学生出于惊讶和喜爱来观赏它。有天早晨,苏霍姆林斯基在校园里散步,看到幼儿园的一个小女孩从花房里摘下了那朵最大的玫瑰花,从容地往外走。我们不妨看看苏霍姆林斯基是怎么做的:他弯下腰,亲切地问:“孩子,你摘这朵花是送给谁的?能告诉我吗?”小女孩害羞地说:“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一朵大玫瑰花,奶奶有点不信,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看过了我就把花送回来。”听了孩子天真的回答,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颤动了,他牵着小女孩,从花房里又摘下两朵大玫瑰花,对孩子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你妈妈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的孩子。”
  如果我们的教师遇到这件事,会如何做呢?我想,大多数教师会去教育小女孩不能损害公物,会为学生缺乏良好的道德教育而忧心忡忡,甚至会依照校规对小女孩作出惩罚。对于教师来说,我们不缺乏知识,不缺乏责任,所缺乏的是对孩子的爱心和童心,结果使得我们的教育多了一份遗憾。用一颗童心去关注孩子的言行,就能够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理解孩子、关注孩子的所作所为,以一颗宽容的心去维护一个幼小生命的尊严。
  
  花园的断想:用美塑造心灵
  
  在威尔逊生活的那个城市里有一座公共花园。每当春天繁花盛开的时候,都会有大批的游客来此驻足欣赏。然而,令人难受的是游客中总有一些不自觉的摘花者。尽管公园的管理者在公园里写了许多牌子,如:“摘花可耻”“禁止摘花”“摘了花朵,丢了修养”等等,然而,人们似乎对这样的牌子视若无睹,照摘不误。后来,公园的管理者找到心理学家威尔逊,向他诉说了这些苦衷。威尔逊说:“你们何不换一个角度来提醒人们呢?”于是,他亲手为公园撰写了一些警示语,如:“花朵的自然之笑,映射你的心灵之美”;“你欣赏花的美丽,花欣赏你的高贵”;“你给花朵一个花期,花朵给你一份微笑”;“把花朵留在枝头,让美丽留在心头”;“上帝是花之美的缔造者,你是花之美的保护者”等。从此,这个公园里的情况发生了巨变,摘花的人骤然减少。
  在教育中,要想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就应该不断创造一种美的环境,大到学校的整体绿化、教学楼橱窗布置,设施的安置,小到教室一角的布置都要求认真研究,巧妙布局,力求创新,都应努力为学生打造一个“书香校园、温馨校园”,每一个学生都会像花朵一样得到老师真心的赞赏和细心的关爱,不让任何一位同学失去受教育的机会。
  
  花市的断想:教育需要多元评价
  
  前一阶段带着孩子逛花市,孩子在花市中停留了很长时间,一直不愿回家。期间,遇到不少购花者,细看他们所购花木,或着眼于花的美丽,或钟情于叶的多姿,或欣赏于形的奇特,正因购花者的选花标准不同,或花、或形、或叶,才使得众多花草都有着存在的价值,世界也因此变得多彩和美丽。
  花市归来,细品我们的教育,却有不少感悟。长期以来,我们的家长、我们的老师在看待学生的过程中缺少的就是赏花者的标准和心态,总是习惯于以学习成绩的优劣这唯一的标准去看待和评价学生,其结果不仅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也致使许多学生成为“差生”或“后进生”。正如仅以某一种花的颜色和造型作为标准去苛求所有的花木一样,这样的世界是极其单调的,人们也是难以忍受的。有人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同样,我们的周围不是没有好学生、好孩子,而是在于我们也同样缺少发现,在于我们太习惯于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的学生。正如一位教育者所说:“多一个评价学生的角度就能多一批好学生。”我们的老师、我们的家长应以赏花者的心态去评价、看待学生。只要给学生多一点自由发展的空间,就会多一次成长的机遇,世界上就会多出几个比尔·盖茨。
其他文献
几年来,以“四人帮”及其在辽宁的那个死党为头子的辽宁反党帮派,出于篡党夺权.的需要,恶毒诬蔑、肆意践踏党在农村的各项经济政策,搞得鸡犬不宁,民不安生。谁坚持贯彻执行党在农村
经致病性测定、病原菌形态特征观察及生物学特性测定,明确引起金叶女贞褐斑病的病原菌为素馨生棒孢Corynespora jasminiicola Mharwar&Bhartiya),并描述了其病原菌形态特征。该病
近年来,我国有不少学生因为无法面对困境、挫折而自杀,他们中不少还是成绩特别优秀的大、中、小学生甚至还有研究生。这不得不让教育者们深思:为什么我们呕心沥血教育出来的学生
诗歌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对于无产阶级来说,诗歌是斗争的武器。它既可对新的人物新的思想加以赞颂,又可对腐朽反动的阶级及其思想体系予以鞭挞。一首好的诗歌,不只是现实的颂
以6个超级杂交稻组合为材料,初步研究了两种氮肥用量条件下对水稻产量性状和病虫害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纯氮360kg/hm^2与施纯氮180kg/hm^2相比,水稻单位面积的有效穗数增加,单
教室里,一位青年女教师的公开课正在进行。老师的脸上充满着甜甜的笑容,每一个学生只要回答对了问题,她都热情洋溢地表扬:“啊,真聪明!”“棒极了!”“怎么这样能干,真是个好孩子!”旁边许多听课的同行、领导也都面带微笑表示赞许。  开始评课了,大家一致认为这位教师的课十分成功,还特别赞赏她很会通过表扬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是,一位专家却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发现这位老师在表扬学生的内容上有问题。”  
目的:探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IFT)法检测血清抗-PLA2R抗体对诊断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间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
在天麻种子园或温室内,掩埋在沙床中作为育种材料的部分箭麻及其花茎表现为芽腐、首腐、勾头、茎基腐等症状,常导致约25%的箭麻不能开花结实。病原真菌在PDA加富培养基上或发病
<正> 鹿野苑的中国庙的住持老和尚德玉,原先是北京法源寺的,曾见过著名诗僧八指头陀寄禅。他偶然还提起法源寺的(?)药和崇效寺的牡丹。但他不写诗,只是每晚读佛经,又只读两部
<正> “藏”古文作匨,《说文》:“匿也”,故藏字一般都指储放东西的地方而言。但佛教中的藏除同样含此意义外,还有佛籍经典亦称藏,《善见律毗婆沙》云:“藏者器也,何谓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