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de in china”到哪儿去了

来源 :中国纺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ji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凭借着“Made in China”的巨大能量,中国已经成长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也许我们一直都沉浸在“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服装生产国和出口国”的自豪中,殊不知,这个称号正在被悄悄改变,甚至改写。
  
  尴尬的“中国制造”
  
  几年前,我在美国经常听到关于“Made in China”的许多带有抱怨的报道,其中。对我影响较为深刻的是一位美国老太太抵制“中国制造”的故事:在圣诞节期间,这位抱着抵制“中国制造”情绪的老太太在为自己的丈夫购买圣诞礼品时,由于拒绝“中国制造”的产品,最后只能选择加油卡来完成自己的心愿。
  暂且先不去考究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但是在那个时期“中国制造”产品所表现出来的影响力确实引起了一些美国人的担忧和抱怨。记得在一个名叫Sara Bongiorni的美国人2005年在网络上发表的文章中有这样一段充满理性思考的文字:“2005年的抵制行为让我了解:我们与中国的联系太紧密,我们离不开它。”
  曾经,我为我们国家有这样的能力而感到自豪和骄傲。作为一个服装外贸企业的业务需要,在每年春秋两季换季期间,我们公司都会在美国市场进行一次Shopping(市场调查与采购样衣)。今年4月14日,我与公司销售经理Mr.Jamey Stiglets在美国Dallas著名大型连锁商店,如Nordstrom、Jc Penney、Sears、Bass Pro Shop、Academy、Dick’s等进行2009年春夏季Shopping时。大吃一惊。难以想象的是在价廉物美的春夏服装产品中,我们很少发现印有“Madein China”的标签,反而80%以上的服装都已挂上了“Made in Bangladesh”、“Made in India”、“Made in Indonesia”、“Made in Vietnam”和“Made in Mexico”的标牌。一时间,我很难想出答案给自己一个清楚的解释。在短暂的惊愕后,我不禁问起自己:“Made In China”到哪儿去了。
  
  可怕的“流失”背后
  
  2007年,一篇题为《中国社科院预测我国劳动力两年后将现短缺》文章吸引了我的注意力:“5月11日报道,中国社科院昨天发布报告认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多,我国正在由劳动力过剩向劳动力短缺的时代转变,这个转变的拐点将在‘十一五’期间出现,确切的时间可能是在2009年,这个转变会带来城乡劳动者工资的上涨。”
  从那时起,在国内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就开始了一系列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和产业升级的浪潮。正如网上一篇文章描述的那样:“广东省政府其实是希望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制造环节能够转移出珠三角,比如家具制造、皮革制造、小五金制造、服装鞋帽制造等八大劳动密集型行业,它们占用了广东土地的25%,但只生产了8%的生产总值。”“我们是希望这一部分的制造环节转移出珠三角,但把它们的设计、营销、物流、研发等制造业两头的服务都留在珠三角,这样可以解决制造环节对能源、资源和环境过度消耗的问题。”
  随着纺织服装产品出口退税率的陆续下调,及持续加强对服装制造业生存空间的挤压,这一切决定了服装制造业的转移。而此时东南亚周边国家利用货币贬值、劳动力成本低下等优势,轻松地收获了我们服装制造业转移的成果。
  伴随着近年来人民币20%的汇率提升,我们看到:L&F(香港利丰)最大的客户Kohl’s基本上没有2009年outwear的定单在中国大陆采购;JCP2009年基本上不在中国采购衬衫与裤子;在Sears每季采购国报告显示中。在中国的采购份额严重萎缩;5年前美国大的零售企业都在营建和扩大它们在中国(如Shanghai)的采购中心,而2008年、2009年都在收缩和撤销这些采购中心。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同样一件衬衫与裤子在中国买的价格已超过中国周边各国20%以上,服装制造业的海外转移已初具规模。理性回归的思考
  2007年,国际贸易形势处于繁荣阶段,那时对未来经济发展走势的分析充满了乐观情绪。这种乐观情绪引发了许多经济学家的激进思维,带动了人们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抛弃偏好”。
  但是,始于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经济衰退突然到来,恐怕让这种激进思维的经济学家始料不及。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着实体经济,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消费市场开始严重萎缩。反映到服装产品上表现为采购量大幅度下降四成以上,加上始于2007年产业海外转移,就直接导致了中国服装制造业订单快速萎缩、工厂停工、工人失业的现象接连显现。
  以投资大、污染严重、能耗高的面料生产企业来说,近两年来面料企业的产业转移更多出现在国内,而面料出口的增加恰恰是得益于东南亚服装制造业的兴起。即便是经济危机出现之后,面料出口形势远远好于服装出口的现状正是体现了这一特点。可以说,中国服装制造业之所以从中国转移到东南亚各国,其背后的“主使者”正是国内的面料产业。
  假如有一天,中国的服装制造业大部分生产能力被新兴国家取代,那时中国的面料生产行业的保留和维持还存在多少空间?中国面料企业发展历程难道不会在这些国家重演吗?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难道真的有能力在这样短的时间内用发达国家的模式完成产业升级,并实现充分就业吗?于是,我们不禁开始思考,作为对中国外贸出口贡献巨大的纺织服装业,该何去何从?
  2009年4月,中国加入WTO的重要当事人龙永图先生在一次高管论坛上,郑重表示,“再怎么发展也不要抛弃劳动密集型企业!”他强调,“我们还应该做二三十年衬衫,这才符合中国的国情。由于中国仍然有几亿人是农民,这种国情决定我国出口产品相当长一段时间还会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外贸出口结构调整需循序渐进。”这一点,在最近出台的关于纺织业调整振兴规划中得到印证:纺织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也是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
  
  携手同进迎未来
  
  作为纺织服装行业的一员,我对行业的未来发展充满强烈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我也希望国家有关部门和那些影响国家决策的经济学家们能够高度重视纺织服装行业的未来发展,事关国计民生。
  因此,我建议:停止或大幅度下降各种纺织品面料对中国周边各国的出口退税。在当前这种经济形式下,降低面料出口退税率可能暂时会影响面料企业的经营,但由于面料生产能力的建立相对困难并且需要一定的周期,新兴国家尚无法快速寻找到完全的替代资源,因此对面料企业的实际经营不会产生太大的负面影响。如果国家可以出台与服装出口业务联动的相应优惠政策,也可以抵消掉相应的负面影响。降低面料出口退税率,可以从侧面提升我国外贸服装制造行业的竞争能力,提高服装制造企业的生存条件,最终保护面料生产企业的下游支撑基础。
  以某种形式向服装出口企业补还2007年7月1日后政府减少的退税,以帮助现有的服装外贸企业渡过当前难关。当前的服装制造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见的“寒冬”,短期内,多年来形成的巨大产能很难通过内需的提升来消化的。如果要维持企业的稳定并保持其发展,脱离了政府的支持,光靠企业是难以为继的。因此,鉴于外贸行业订单周期超前的特点和出口萎缩的结果很难在利好政策下大幅度扭转的情况,纺织服装业的生存维持需要国家给予直接有效的支持。
  当然,市场经济的生存法则就是“优胜劣汰”,政府的支持只能在短期内助力企业。中国纺织服装业的长期生存需要企业自身的努力,尤其是在技术上、产品上,特别是外贸渠道上的创新,这才是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
  在国家通过的纺织服装行业的振兴规划中,鼓励企业创新是重要的政策支持方向,我相信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企业的自身努力下,纺织服装行业必将能够渡过难关、稳步发展。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纺织工业在新形势下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根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的调查,2007年1~11月,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共43309户,有三分之一的企业平均销售利润率达到8.43%,比全行业平均利润率3.97%高出112.34%,利润总额占全行业的89.19%,其中,占企业总数7.01%的企业平均利润率达到15.6%。数据表明这批企业保持健康高效的发展,是行业的强者。  但是,另一个数据让我们产
期刊
困难和危机的出现往往不可预计,但并不是每一个人,每一个企业都有“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勇气。面对困难和危机,所要承受的会有很多,如果因为这样就选择放弃,希望为零,相反如果因为有一丝的希望,也会坚持,那么迎来的就可能是柳暗花明的又一村。华威科技经历金融风暴的冲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庆幸的是公司上下团结一心,积极采取措施来应对,没有退缩,没有灰心,一直都坚持,这种坚持不是无谓的,而是智慧的,策略的
期刊
读书的时候,要穿校服;工作的时候,要穿制服;参加PARTY,要穿礼服——这就是生活中我们理解的职业装,简单来说就是“干什么穿什么”。这样的理解,的确很形象也很容易,但是如果我们再深入探究,就会发现,原来它所承载的和被赋予的却是那样的重。尤其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对职业装的需求和要求越来越多,越来越高,市场也就不断透露着这样一种信息:职业装的春天来了。    从中国职业装博览馆开馆说起    
期刊
业绩亮丽惊人    在深受金融危机影响,上市公司年报普遍出现亏损、效益下降等字眼之时,在金融危机爆发时上市的特步却用亮丽的业绩令投资者颇为兴奋。  特步国际3月31日发布公告称,截至2008年12月31日止全年业绩,取得股东应占溢利5.08亿元人民币,较2007年同期增长129%,每股盈利0.2684元人民币,公司派末期息0.08港元与特别息0.05港元。该公司2007年同期取得纯利为2.22亿元
期刊
经过了一段高速发展,我国纺织业近一二年来又面临着一个复杂的形势,而且其复杂程度恐怕是以往任何时候都难以比拟。在全球一体化浪潮的推动下,无论是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调整,还是生产成本急剧上升,甚至连按理风马牛不相及的美国次贷危机,都对我们纺织业产生了影响。  此时,产业转型无疑是我国纺织业的一个必然选择,行业也早已形成了共识,在经过前期的初步实践后,思路越来越清晰。调整产业结构,摆脱低层次的竞争模式,
期刊
一个比赛对于一个国家的时尚有着多大的影响?  2009年4月25日晚,当武学凯、张伶俐、赵玉峰等众多中国著名服装设计师纷纷登上上海东华大学体育馆的舞台,领取中华杯15周年成就奖时,恒源祥·2009风尚中华国际时尚颁奖晚会从另一个侧面回答了这个问题。新星  又是一个新的赛季,新一代的新锐设计师再次从人们的视界中脱颖而出。  这已经成了人们每年对产业后备力量迭出的长江后浪之势的一种预期的期许。  借助
期刊
5月11日,全球最大的为软性材料(纺织品、皮革、工业面料以及复合材料等)行业提供整合技术解决方案的软件开发公司力克正式向中国市场推出其服装打版软件Modaris的最新版本。Modaris于15年前问世,一直以来被全球时尚行业各大服装公司使用,据悉,新一代的ModarisV6R1可帮助服装行业的专家提高其生产能力以及产品质量,并加强其技术创新能力。    快速更新服装系列    Modaris@V6
期刊
可以说,泰安康平纳毛纺织集团公司是中国粗毛纺行业一支劲旅,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康平纳并未受到它的冲击,反而变危机为良机。而我们也注意到,康平纳公司的标志以两个大写的“F”上下交织为设计原素,而这两个“F”分别代表着“First”(第一)与“Friend”(朋友),而康平纳人,也正是以两个“Ft,为情结,在努力争创产品一流的同时,也为它的客户提供着一流的服务,而两个“F”的理念也许正是对康平纳逆市飞
期刊
一直致力于传承中华文明的NE·TIGER,始终在中华文明和现代服饰之间探索契合点与平衡点,力求古今贯通与中西融汇,故本季大片更是契合此华服设计理念,特别邀请数位国画大师以中国传统国画之泼墨丹青手法创作出写意牡丹为背景,彰显2009华服“国色天香”之主题,完美诠释了“人中画中人”之“不以言传旨意会神通”的唯美艺术境界。  在中国,牡丹一直是国花的象征,本季华服的设计中,充分展现了写实的牡丹、写意的牡
期刊
如果说CHIC是品牌时尚的体验场,那么,面料展一定是科技挂帅的演绎台。品牌打造内涵,科技强筋壮骨,科技与品牌的交相辉映,奠定了产业最坚实的信心基础。  金融危机冲击之下,新旧秩序交替,升级拐点上的面料企业,正在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面临着生死攸关的抉择,这其中,科技也成为了竞争的焦点,科技决定利润,甚至决定生死。显然,科技关乎面料企业的未来命运,科技的关卡,必须得过。那么,升级之路上,面料企业的科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