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n3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大部分人学习外语无非就是为了交流,貌似简单的目的却暗含着巨大的挑战。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承载着一个民族几百年甚至是几千年来形成的思考、表达方式。可以说,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离不开文化教育。作者从跨文化交际在英语教育中的必要性入笔,介绍了初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的内容,并秉着文化渗透与具体教学技术创新并重的主旨,着重探讨了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的途径。
  关键词: 初中英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意识 文化意识
  
  在教学中,教师经常会把重点放在词汇和语法的传授之上。确实,词汇和语法是一门语言的整体构架,是所有文化的附着点。但在对这些硬件设备的强调的同时忽略文化介绍是不明智的选择。宏观来说,学习国外文化的目标正如《初中英语课程标准》所指出的:“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1]而微观上来说,注重文化背景教育,有助于学生个体语感的培养。而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高低最终都会取决于个人语感的好坏。就有这样一个例子: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有一题——Can you come to my party?——I’m sorry,?摇 ?摇I have to do my homework.A.and B.so,C.but,D.then.该题若是按照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就会认为这里是一种承接,故而选A;而英语国家人则会使用but。在课堂上很难用本国的思维习惯来向学生解释这种搭配。而如果要求学生生硬记熟这种搭配,那浩如烟海的固定搭配只会无谓地增加学生的记忆负担和畏难情绪。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注重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提高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培养语感,树立文化意识,并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
  一、有关概念界定
  (一)文化休克
  所谓文化休克现象是指语言学习者由于缺乏对这门语言所反映的社会文化知识的学习了解,在学习和使用外语时套用母语文化思维模式和表达习惯,从而产生了语言交际中的误解或出现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语用错误。[2]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障碍的主要原因,所以克服“文化休克”是英语教学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的英语名称是“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它指不同文化背景个人之间的交际,也就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之间所发生的相互作用。[3]由于不同的民族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以及宗教等环境不同,因而各自的语言环境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诸语境因素。
  二、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的内容剖析
  在初中英语教材中,中外文化差异引起的语言差异之处不胜枚举。我大致归纳出应该注意的三个方面,以便在教学中着重向学生扩展和解释。
  (一)友好的分寸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民族性格上会有很大的影响。虽然很多国家都强调“礼”,但在实际生活中,“礼”的尺度却大有不同。中国几千年来追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有无幼以及人之幼”的大同社会,因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随着时间的演变,这种密切有些时候就意味着“礼貌”。虽然英语国家也强调“礼”,但他们强调个人空间。尤其在英国,若非极为亲密的人,过于亲切或接近会让别人感到不舒服。
  这种分寸的差异,在日常用语中主要体现在称呼、打招呼和询问对方情况上。
  首先是表现在称呼语中。中文习惯是姓后面跟上身份或者职业。国人根据对英文的一般了解,将两者位置前后置换下,这样就出现了非常典型的中式英语:陈叔叔叫做“Uncle Chen”,“王老师”称为“Teacher Wang”。
  在中国,类似的亲属称谓有泛化的倾向,经常只是一种礼貌用语。而在英语文化中只有关系密切的情况下才使用此类亲属称谓,而且后面跟着的不是姓而是名,如“Uncle John”。再比如上面说到的“Teacher Wang”,英语中teacher只是一种职业;而汉语中“老师”不仅是一种职业,还表达了尊敬。由于这种文化上的差异,造成学生的简单理解:李老师等于Teacher Li。此外还把汉语中习惯上称呼的“徐秘书”、“张护士”称为Secretary Xu, Nurse Zhang,而英语中称呼人一般用Mr.,Miss,Mrs.等。
  其次,日常打招呼内容有很大不同。中国人日常打招呼习惯于问:“你吃饭了吗?”(Have you had your dinner?)“你去哪儿?”(Where are you going?)对于前者,英美国家的人会认为你是想请他们吃饭,对于后者,他们又会觉得你干涉到了他们的私事。英语国家人打招呼通常用“How’s everything?”(一切都好?)“What’s up?”(近况如何?)“How are you?”(你好吗?)。
  最后,初次见面的交谈要十分注意询问问题的方式。在询问他人姓名的时候,Go for it七年级上册中“What’s your name?”出现的频率相当高,但实际上,英语国家的人在谈话时一般先介绍自己的名字,如“I am...”对方自然会即刻说出自己的姓名。即使在填写表格、面谈等场合需要问及姓名时,一般也只说“ You name,please?”或“May I know your name?”,这样显得较为礼貌、委婉,即使对方不回答也没有关系。如果使用“What’s your name?”,他们将有一种被审问的感觉。
  另外,中国人初次见面问及年龄、婚姻、收入表示关心,而英语国家人却对此比较反感,认为这些都涉及个人隐私。在与英语国家的人对话时,一般不能直接问“How old are you?”,特别是对于长辈和上级,更不能轻易问年纪等。因为英语国家人都希望自己在对方眼中显得精力充沛,青春永驻,对自己实际年龄秘而不宣,妇女更是如此。再如中国人表示关心的“你去哪儿?”(Where are you going?)和“你在干什么?”(What are you doing?)在英语中就成为刺探别人隐私的审问,监视别人的话语而不受欢迎。
  (二)历史与宗教
  历史与宗教对一国的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它们在日常交际中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比如节日和口头上的上一些宗教用语。
  中国和英美国家的文化差异明显地表现在节日方面。除了有共同的节日(如New Year’s Day)外,因为西方历史和宗教的缘故,英语国家还有自己独特的节日:圣诞节、复活节、万圣节、感恩节,等等。庆祝的方式会有很大的区别。中国的节日更强调的是团圆,一家人在一起吃顿团圆饭;而西方则更强调享受乐趣,他们会开派对,搞化装舞会。中西方节日更主要的还是在的风俗习惯的不同:在节日里,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和英美国家的人也表现出不同的态度。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再接受,一般当面不打开礼物。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别人送的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且欣然道谢。在赠送礼物时,英语国家人通常注重礼物的包装,买来或自制的礼品通常会彩色礼品纸和彩带包装好等。
  在英语口语中,我们经常会听到“What the hell are you doing?”“hell”在英语中是地狱的意思,基督教中的“hell”是和“heaven”相对的。因此,这句话就成了骂人时使用得很多的一句口语。还有在很多文章中我们会看到作者会谈论自己一天或几天的安排,但很少会谈到周日的安排,其中就有原因是英语国家人经常在周日去教堂做礼拜。了解这样的宗教文化差异,能帮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作者的意图。
  (三)开始话题
  在中国,大致从“你吃了吗?”“你去哪儿?”等表示关心别人近况的问句开始话题;但在上文已经提到,这容易涉及他人隐私或造成误解。在英美国家大多从天气、健康状况、交通、体育及兴趣爱好为话题,或者从赞美别人衣着开始一个话题。
  特别注意的是,在我国,当别人称赞自己时,经常会谦虚地说“哪里哪里”等。在英语国家,赞美也常用来作为交谈的引子。赞美的内容主要有个人的外貌、外表、新买的东西、个人财物、个人在某方面的出色的工作等。通常称赞别人的外表时只称赞她努力(打扮)的结果,而不是她的天生丽质。因此赞美别人发型的很多,赞美别人漂亮头发的很少。对别人的赞美,最普通的回答是:“Thank you.”或“Oh,I’m so flattered.”如:
  A:Your dress looks very nice.
  B:Thank you.
  三、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发掘
  (一)在阅读教学中发掘文化意识
  中学阅读理解材料中经常涉及英语国家的文化。整个文化背景的介绍和解析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如能这样,往后遇到类似背景下的文章,学生就能举一反三,增加阅读理解的准确率。如Go for It!八年级上第八单元“How Was Your School Trip?”Section B的阅读3a中讲到主人公Nick做到事情中有一样是 “yard sale”。可以讲解“yard sale”背景文化,以及如何开展。这是一个了解英语国家的生活方式的好机会,教师可以借此向学生介绍这样的生活方式的好处,以及国外采用的环保的生活方式。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开展一些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某些领域的话题讨论,并在讨论中结合汉语的文化背景知识进行对比分析。例如当学生阅读一篇介绍英美文化一个侧面(如圣诞节、生日送礼习俗等)的材料,然后就材料的内容进行扩展性的介绍和讨论,最后与汉语相应的文化内容做些对比分再析。通过这种介绍、讨论、对比、分析等有意识的活动,来培养学生对英美文化的敏感性,使他们在英语学习中善于发现英美文化特点,并乐于了解和学习英美文化。
  (二)在词汇教学中的发掘文化意识
  词汇与文化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词汇的产生与消亡都伴随着某些文化现象;同时,某个民族的文化又体现在词汇上。在人们给予各种事物不同名称时,选取符号是任意的,但因人们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历史背景、心理特征等综合起来的文化意识却使这些符号在不同的语言中有不同的内涵。比如,“dog”在词义上没有区别,但两个文化群体里的“狗”的文化意义却相差甚远。含“狗”的词在中国人看来是大都是贬义的,汉语中常用“走狗”等来形容所厌恶的人;但是英语国家的人对狗的看法与我们截然不同, 他们认为“狗” 忠诚可靠, 所以“dog”在英语中往往含有褒义,如: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又如dragon在中国文化中是威严和吉庆的象征,而在英语传说中则是邪恶和凶残的化身。所以在词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地联系语言文化背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使学生学会从文化的角度去理解词义。
  (三)在口语训练中的发掘文化意识
  口语交流能力是语言学习最主要的目的,它是日常交际总最常使用的方式。但同时,由于它的直接、即时性,口头交流也是最容易发生文化休克的,而且这种误解很可能让听者觉得是一种粗鲁的行为。正如Thomas指出的,语法上的错误很容易发现,并且听者会将其作为说话者的一种失误来看待。但如果出现用语失误,就会很可能被归咎于他的粗鲁或敌意。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的双方若不能进入同一文化背景中,对特殊含义的词句掌握不佳,就容易不解甚至产生误解,从而使交际失败。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材的内容,设置一些特定的社会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这种背景下来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并要求他们尽量按其扮演角色的身份,根据言语交际的环境来正确使用语言,在操练的过程中,对学生的语言内容、体态语言等方面进行量化考核以激励学生。
  贡布里希说:“语言是任何一种文化的最重要的宝库。在学得它们的语汇的过程中,我们也被迫思考它们的思维方式,它们的主要观念和它们与我们自己思考习惯的距离。它们使我们立体地看待我们自己的语言。”确实,英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在学习语法和词汇的基础上,深入了解其背后的文化意义,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真正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参考文献:
  [1]初中英语课程标准.
  [2]高敏杰.论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休克现象及对策.文化与传播,2011.7:58-59.
  [3]张登芝.外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大家,2011,(16):14-15.
其他文献
随着接触镜在中国市场应用的不断扩展,尤其是软性接触镜(软镜)配戴者数量的增加,软镜销量约占接触镜整体市场的85%,普及率高、获取容易、用户众多;同时,行业对于接触镜在近视
期刊
目的:评价基于牙菌斑指数动态评估的口腔护理在鼻饲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保健科就诊的116例鼻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
摘 要: 任务型阅读是考查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一种新的题型,是考试评价多元化发展的要求,任务型阅读题型的多样性、可控性、实践性决定了教师掌握任务型阅读的特点,教师对任务型阅读方面的教学就有了针对性,教师要能“破”,破除学生心理障碍;能“立”,培养学生的学习个性,构建指导学生解答任务型阅读题型的模式,这样学生才能学以致用,改变以往的“为考英语而学英语”的弊端。  关键词: 任务型阅读 特点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决策部署,加强商标执法指导工作,统一执法标准,强化商标专用权保护.日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出台了《商标侵权判断标准》(以
期刊
摘 要: 语言教学必定是从交流开始的。情境交际词汇教学法要求让学生在接近真实的情境中学会并使用生词,从而掌握词汇的音、形、意等要素。可见,情境的创设是实施这一教学法的关键。  关键词: 单词教学 情境交际词汇教学法 情境创设与运用    情境交际词汇教学法要求把听、说、读、写当做媒介,让学生在真实或者创设接近真实的情境中学会使用生词。单元教学以词汇为主线,由听、说方式引入情境,读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各种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产生的。但对初中生来说,由于他们年龄还小,玩心较重,故兴趣能支配动机。学生对学习有兴趣,才会积极开动脑筋,认真思考,并尽量以最有效的方法获取和掌握知识。他们刚开始学习英语时,能说上几句就感到非常高兴,回答问题积极,兴趣很浓。但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很快感到学习英语并非他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那种由好奇心引起的兴趣就会渐渐消失。为此,教师必须根据学生身心特点,抓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摘 要: 提高高中生的英语水平,课堂效率起着关键的作用。教师应该从课前的备课,上课的导入,课堂教学时的多样化等几个方面入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的英语水平得以尽快提高。  关键词: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提高课堂效率 六个方面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决定着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学习效果。因此,提高课堂效率对于学生尽快提高英语学习水平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六
目的:调查医务人员ICU早期康复认知、态度及临床实践情况.方法:采用“医务人员对ICU早期康复认知、态度及临床实践现状问卷”对528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医务人员对ICU早
《英语课程标准》认为,根据学生的语言学习认知情感需要,发挥好语言的交际性本质功能,培养学生正确的表达学习思维,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课程文本表达内容的理解感悟,便于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