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是通过“藏羌彝”文化对非遗——会理绿陶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为中国非遗宏观发展、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研究策略,为中国陶瓷市场投资者选择恰当的投资时机和非物质文化传播提供了准确的市场情报信息及科学的决策依据,从高校的理论到企业一线的生产研究结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发和传承所必须的研究方向和必经之路,厘清文化渊源非常重要,因为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关键词】藏羌彝文化;中国非遗;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会理县位于四川省南部,凉山州正南端,地处攀西资源开发腹心,西连攀枝花,南与云南省昆明市楚雄州相邻,北为西昌市,自古就是川西南及南亚商贸往来周转重地、古丝绸南路必经要塞,古时就有“川滇锁钥”之称。
一、藏羌彝文化形成和发展对非遗产物会理陶瓷的起源及发展影响的调研概况
(一)会理绿陶非遗发展概况
会理自古陶瓷就有发展,种类多工艺风格独特,影响范围较大。独有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交融的语言符号为陶瓷艺术增添了神秘的色彩,给了陶瓷爱好者艺术创造空间和遐想。这些年来,会理绿陶从古代到现代的古陶瓷发展,成为研究川滇重庆周边地区陶瓷发展的重要依据和资料。2007年1月,央视国际频道“走遍中国”栏目通过专题播出的形式,展播了会理陶瓷的部分图片和遗留资料。根据学者和专家的意见把会理窑、彭州窑、广元窑、邛崃窑并列为巴蜀地区四大名窑。会理窑陶瓷在电视台和学者专家的宣传推广下,在国内外引起了收藏会理陶瓷和创作者的关注。尽管陶瓷学者和创作者对会理陶瓷的造型色彩有了一定的了解掌握,但对会理陶瓷杂糅相生的多民族文化的来龙去脉尚未理清。
本文笔者经过3年多的实地考察,请教了多位川滇两地的历史学者、收藏家,并多次进入川、滇、藏等大大小小博物馆,翻阅了大量的古书县志,分析了大量的古文物和古陶残片上的色彩、图形、文字,基本理清了“藏羌彝”文化历史发展和会理陶瓷的关系,通过“藏羌彝”文化对非遗——会理绿陶的发展进行分析研究,为后期发展、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研究策略,为陶瓷市场投资者选择恰当的投资时机和非物质文化传播提供了准确的市场情报信息及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校企合作研发,从高校的理论到企业一线的生产研究结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发与传承所必须的研究方向。现就对“藏羌彝”文化自古发展与会理陶瓷发展相互的影响所得系统的分析进行以下总结:
会理陶瓷起源何时没有确定的定论,历史记载,古代羌族迫于中原王朝的强大压力,从河湟流域向西南迁与当地民族融合通过发展成为了藏缅语系的民族,羌族一支沿大凉山、大渡河南迁进入云南,分布在沿途进行定居,与野蛮人和夷人族群文明相互融合,形成了当时庞大的族群——白蛮和乌蛮,后期建立了南诏国和大理国。有据可考的是公元756年至1253年,会理先后隶属南诏国和大理国。南诏国对古蜀文明的多次侵略,将蜀地以邛崃窑、西坝窑为代表的陶瓷文化融合到了会理本土陶瓷文化中。南诏德化本文记载:“子女玉帛,百里塞途;牛羊积储,一月馆谷”。当时川蜀手艺工匠尤其是陶瓷工匠被南诏军队俘虏所用,从而使得邛窑、西坝窑手艺传播到了西昌、会川(今会理)、云南和西藏等地。
同时,会理也是南方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和茶马古道的关塞,陶的产生从新石器时期就已开始。南来的大笮、邛民族与北往的藏族、羌族的交融给会理陶文化注入了新的血液,形成了独特的本土风格。最突出的是南诏国陶文化与蜀国“邛窑”陶文化的结合,促使会理产生了宋代褐色釉的坛罐窑、元明清青花瓷萌芽期的石场窑和明清风格“明三彩”及绿釉陶的鹿场窑,这三大窑的辉煌及发展充分证实了会理窑既是邛窑陶艺文化的后裔,又是滇窑陶艺文化的活化石,因此,研究藏羌彝文化对研究川、滇、藏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二、“藏羌彝”文化走廊的形成决定了中国非遗发展的趋势及发展对策分析
1978年9月,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首先提出了“藏羌彝走廊”的概念。会理绿陶文化就是“藏羌彝走廊”上的一颗明星,是藏羌彝等文化的结晶,要想发展笔者有以下观点:
(一)融入民族发展的大环境中去发展是中国非遗发展的趋势,共同发展势在必行
藏羌彝文化区域十分广泛,各个少数民族文化绚丽多姿,是我国乃至整个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民族特色历史文化宝库。会理绿陶文化非遗产业的振兴发展需要推进区域共享和整体协调发展,必须依托特色文旅小镇和精品旅游乡村,共同适应整个区域乃至藏羌彝整个川滇的产业融合发展、特色区域文化建设、旅游发展等相关文化的相结合,从推进区域共享发展角度和整体协调来看,构建互补联动、分工合作的地方产业联合集群尤为重要,国家政策、项目、技术等支持对非遗在乡村可持续发展起到根本作用,非遗项目企业也许和地方高校地方产业形成产业联动模式共同联合发展。
会理绿陶文化企业的发展应建成发展多元特色产业:企业 绿陶餐饮 绿陶文化博物馆 绿陶民族产品制作体验 绿陶历史文化旅游服务等多业融合、产事一体的绿陶文化综合体发展平台。
(二)创新发展才是中国非遗产品的硬道理
传统的文化和艺术符号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我们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有新的创新,否则我们的产品将变成博物馆藏品,分析现代绿陶发展的艺术特色新语境,带有现代设计和潮流的新陶瓷品种的出现,传承并开发代表性作品才是文化和产品传承下去的根本。
(三)现代审美取向和差异决定了中国非遗的发展
现代陶艺的审美取向决定了现代陶艺创作表现形式和方向,会理绿陶的产业化转型也不例外。把紋理、肌理、造型进行独到的设计是很难的一件事,更难的是经过精心创作的设计作品通过高温烧制的过程中,很难掌握它的整体效果,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艺术家在进行陶艺造型构思和创作的时候往往是有感而发,进行即兴表现,好的陶艺作品必须保留其原始的手工痕迹和肌理,这种形态才是陶艺设计者往往最需要的。整个烧制的过程对自己的构思在不经意间有了新的灵感触动,进而使自己的创作作品更富有神秘和吸引力。现代陶艺作品对艺术家需要大胆的想法,要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和生活体验,需要从生活中发现美进而表现出来。正是因为现代陶艺在表现和创作形式上难度大,并且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从现代陶艺的思想构思创作,再与泥胎坯料的加工中的表现技法多样性的提炼,最后到泥土在火中的蜕变,在窑火烧烧制的过程中艺术家的所有灵感、想象、个性都在窑火中碰撞重生。可见,现代陶艺的创新与创造力在陶艺家的人生过程中随着对艺术创作感情变化和寄托而产生,是陶艺创新发展的原动力。 (四)中国非遗必须结合地域特色,研究开发特色产品
大力培养民族文化的文化研究群体,文化研究要依托当地高校知识分子,他们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研究体系和创新思维,再结合地域文化传承大师的实践经验,结合地域特色进行产品研发尤为重要,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不断地推新出陈才能在藏羌彝文化走廊上走得更远,坚持深挖地方文化特色,重塑地域特色符号,选择有利载体,积极研究开发特色产品,用实力说话,积极申请各项政策支持和地方政府支持和高校研究专家相互合作,建好校地合作框架,做好推广和宣传平台。
(五)提高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的传播力,带动非遗产业的整体发展,运用现代的大数据进行推广和宣传
以人为传播文化的主导是最为丰富的形态,非遗文化传承人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不断地把手艺和文化传承给下一代人,因此,我们要要借助会理绿陶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的影响,把绘画艺术家、陶瓷艺家、其它艺术形式的艺术家作为传播载体,通过地域文化的整体影响和相关传媒手段进行传播、推广、宣传尤为重要。互联网 的传播平台不仅是单纯的传播平台,还是服务的平台和销售的平台。会理绿陶文化产品在传播过程中既要保护好它的传承性,确保它不被过度商品化,也要保证其可持续、原生态的发展态势,要充分利用“互联网 ”的平臺来做好宣传。
三、结论
通过对“藏羌彝”等少数民族文化和会理陶瓷历史发展关系的研究,厘清了会理陶瓷文化历史发展脉络,进而在“藏羌彝”文化走廊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提出了以会理绿陶为代表的现代陶艺的发展对策,以会理绿陶发展为例提出了现代陶艺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祁开虹.会理历史文化3[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15:137-173.
[2]祁开虹.会理历史文化2[M].成都:天地出版社,2014:87-96,130-138
[3]杜军,余漫江,曹延潼.“藏羌彝文化走廊”之彝族文化走廊调查研究.六盘水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R].2018(3).
作者简介:郑剑(1980-),男,陕西洛南,攀枝花学院,副教授,本科,研究方向:艺术设计、陶艺设计;宋来福(1973-),安徽郎溪,攀枝花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基金项目:2017四川教育厅重点课题“基于校企合作平台下的会理绿陶研发”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7SA0073);2017攀枝花学院教研教改项目“以艺术文化产业园为依托的陶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研究实践成果(项目编号:JJ1728)。
【关键词】藏羌彝文化;中国非遗;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会理县位于四川省南部,凉山州正南端,地处攀西资源开发腹心,西连攀枝花,南与云南省昆明市楚雄州相邻,北为西昌市,自古就是川西南及南亚商贸往来周转重地、古丝绸南路必经要塞,古时就有“川滇锁钥”之称。
一、藏羌彝文化形成和发展对非遗产物会理陶瓷的起源及发展影响的调研概况
(一)会理绿陶非遗发展概况
会理自古陶瓷就有发展,种类多工艺风格独特,影响范围较大。独有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交融的语言符号为陶瓷艺术增添了神秘的色彩,给了陶瓷爱好者艺术创造空间和遐想。这些年来,会理绿陶从古代到现代的古陶瓷发展,成为研究川滇重庆周边地区陶瓷发展的重要依据和资料。2007年1月,央视国际频道“走遍中国”栏目通过专题播出的形式,展播了会理陶瓷的部分图片和遗留资料。根据学者和专家的意见把会理窑、彭州窑、广元窑、邛崃窑并列为巴蜀地区四大名窑。会理窑陶瓷在电视台和学者专家的宣传推广下,在国内外引起了收藏会理陶瓷和创作者的关注。尽管陶瓷学者和创作者对会理陶瓷的造型色彩有了一定的了解掌握,但对会理陶瓷杂糅相生的多民族文化的来龙去脉尚未理清。
本文笔者经过3年多的实地考察,请教了多位川滇两地的历史学者、收藏家,并多次进入川、滇、藏等大大小小博物馆,翻阅了大量的古书县志,分析了大量的古文物和古陶残片上的色彩、图形、文字,基本理清了“藏羌彝”文化历史发展和会理陶瓷的关系,通过“藏羌彝”文化对非遗——会理绿陶的发展进行分析研究,为后期发展、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研究策略,为陶瓷市场投资者选择恰当的投资时机和非物质文化传播提供了准确的市场情报信息及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校企合作研发,从高校的理论到企业一线的生产研究结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发与传承所必须的研究方向。现就对“藏羌彝”文化自古发展与会理陶瓷发展相互的影响所得系统的分析进行以下总结:
会理陶瓷起源何时没有确定的定论,历史记载,古代羌族迫于中原王朝的强大压力,从河湟流域向西南迁与当地民族融合通过发展成为了藏缅语系的民族,羌族一支沿大凉山、大渡河南迁进入云南,分布在沿途进行定居,与野蛮人和夷人族群文明相互融合,形成了当时庞大的族群——白蛮和乌蛮,后期建立了南诏国和大理国。有据可考的是公元756年至1253年,会理先后隶属南诏国和大理国。南诏国对古蜀文明的多次侵略,将蜀地以邛崃窑、西坝窑为代表的陶瓷文化融合到了会理本土陶瓷文化中。南诏德化本文记载:“子女玉帛,百里塞途;牛羊积储,一月馆谷”。当时川蜀手艺工匠尤其是陶瓷工匠被南诏军队俘虏所用,从而使得邛窑、西坝窑手艺传播到了西昌、会川(今会理)、云南和西藏等地。
同时,会理也是南方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和茶马古道的关塞,陶的产生从新石器时期就已开始。南来的大笮、邛民族与北往的藏族、羌族的交融给会理陶文化注入了新的血液,形成了独特的本土风格。最突出的是南诏国陶文化与蜀国“邛窑”陶文化的结合,促使会理产生了宋代褐色釉的坛罐窑、元明清青花瓷萌芽期的石场窑和明清风格“明三彩”及绿釉陶的鹿场窑,这三大窑的辉煌及发展充分证实了会理窑既是邛窑陶艺文化的后裔,又是滇窑陶艺文化的活化石,因此,研究藏羌彝文化对研究川、滇、藏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二、“藏羌彝”文化走廊的形成决定了中国非遗发展的趋势及发展对策分析
1978年9月,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首先提出了“藏羌彝走廊”的概念。会理绿陶文化就是“藏羌彝走廊”上的一颗明星,是藏羌彝等文化的结晶,要想发展笔者有以下观点:
(一)融入民族发展的大环境中去发展是中国非遗发展的趋势,共同发展势在必行
藏羌彝文化区域十分广泛,各个少数民族文化绚丽多姿,是我国乃至整个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民族特色历史文化宝库。会理绿陶文化非遗产业的振兴发展需要推进区域共享和整体协调发展,必须依托特色文旅小镇和精品旅游乡村,共同适应整个区域乃至藏羌彝整个川滇的产业融合发展、特色区域文化建设、旅游发展等相关文化的相结合,从推进区域共享发展角度和整体协调来看,构建互补联动、分工合作的地方产业联合集群尤为重要,国家政策、项目、技术等支持对非遗在乡村可持续发展起到根本作用,非遗项目企业也许和地方高校地方产业形成产业联动模式共同联合发展。
会理绿陶文化企业的发展应建成发展多元特色产业:企业 绿陶餐饮 绿陶文化博物馆 绿陶民族产品制作体验 绿陶历史文化旅游服务等多业融合、产事一体的绿陶文化综合体发展平台。
(二)创新发展才是中国非遗产品的硬道理
传统的文化和艺术符号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我们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有新的创新,否则我们的产品将变成博物馆藏品,分析现代绿陶发展的艺术特色新语境,带有现代设计和潮流的新陶瓷品种的出现,传承并开发代表性作品才是文化和产品传承下去的根本。
(三)现代审美取向和差异决定了中国非遗的发展
现代陶艺的审美取向决定了现代陶艺创作表现形式和方向,会理绿陶的产业化转型也不例外。把紋理、肌理、造型进行独到的设计是很难的一件事,更难的是经过精心创作的设计作品通过高温烧制的过程中,很难掌握它的整体效果,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艺术家在进行陶艺造型构思和创作的时候往往是有感而发,进行即兴表现,好的陶艺作品必须保留其原始的手工痕迹和肌理,这种形态才是陶艺设计者往往最需要的。整个烧制的过程对自己的构思在不经意间有了新的灵感触动,进而使自己的创作作品更富有神秘和吸引力。现代陶艺作品对艺术家需要大胆的想法,要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和生活体验,需要从生活中发现美进而表现出来。正是因为现代陶艺在表现和创作形式上难度大,并且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从现代陶艺的思想构思创作,再与泥胎坯料的加工中的表现技法多样性的提炼,最后到泥土在火中的蜕变,在窑火烧烧制的过程中艺术家的所有灵感、想象、个性都在窑火中碰撞重生。可见,现代陶艺的创新与创造力在陶艺家的人生过程中随着对艺术创作感情变化和寄托而产生,是陶艺创新发展的原动力。 (四)中国非遗必须结合地域特色,研究开发特色产品
大力培养民族文化的文化研究群体,文化研究要依托当地高校知识分子,他们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研究体系和创新思维,再结合地域文化传承大师的实践经验,结合地域特色进行产品研发尤为重要,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不断地推新出陈才能在藏羌彝文化走廊上走得更远,坚持深挖地方文化特色,重塑地域特色符号,选择有利载体,积极研究开发特色产品,用实力说话,积极申请各项政策支持和地方政府支持和高校研究专家相互合作,建好校地合作框架,做好推广和宣传平台。
(五)提高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的传播力,带动非遗产业的整体发展,运用现代的大数据进行推广和宣传
以人为传播文化的主导是最为丰富的形态,非遗文化传承人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不断地把手艺和文化传承给下一代人,因此,我们要要借助会理绿陶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的影响,把绘画艺术家、陶瓷艺家、其它艺术形式的艺术家作为传播载体,通过地域文化的整体影响和相关传媒手段进行传播、推广、宣传尤为重要。互联网 的传播平台不仅是单纯的传播平台,还是服务的平台和销售的平台。会理绿陶文化产品在传播过程中既要保护好它的传承性,确保它不被过度商品化,也要保证其可持续、原生态的发展态势,要充分利用“互联网 ”的平臺来做好宣传。
三、结论
通过对“藏羌彝”等少数民族文化和会理陶瓷历史发展关系的研究,厘清了会理陶瓷文化历史发展脉络,进而在“藏羌彝”文化走廊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提出了以会理绿陶为代表的现代陶艺的发展对策,以会理绿陶发展为例提出了现代陶艺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祁开虹.会理历史文化3[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15:137-173.
[2]祁开虹.会理历史文化2[M].成都:天地出版社,2014:87-96,130-138
[3]杜军,余漫江,曹延潼.“藏羌彝文化走廊”之彝族文化走廊调查研究.六盘水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R].2018(3).
作者简介:郑剑(1980-),男,陕西洛南,攀枝花学院,副教授,本科,研究方向:艺术设计、陶艺设计;宋来福(1973-),安徽郎溪,攀枝花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基金项目:2017四川教育厅重点课题“基于校企合作平台下的会理绿陶研发”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7SA0073);2017攀枝花学院教研教改项目“以艺术文化产业园为依托的陶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研究实践成果(项目编号:JJ1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