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德育一直是学校教育的工作重点,其目的是培养能独立思考的、尊重社会公德的劳动者,使学生具有是非判断能力和行为选择能力。技工院校承担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大批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的神圣职责,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德育教育,培养他们吃苦耐劳、团结协作、互助友爱、无私奉献的精神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我国技工完校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推进,改革德育教育模式势在必行。
[关键词]技工院校 德育课 一体化 课改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7-0214-01
1、 德育课一体化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
1.1是全面实现德育课程目标的有效手段。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处处是德育,人人讲德育,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活动、专业建设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我评价、自我设计、自我约束、自我发展与交往的能力,促进学生获得一定的道德信念,以规范他们日常生活行为,为学生创造发展空间,从而实现德育课程的教学目标。
1.2实践锻炼,如文体活动、纪念庆典活动、专题活动、主题月活动、技能竞赛等,激发学生对德育课学习和锻炼的兴趣与欲望,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活动,营造一种高层次的、多元化的校园安全文明和谐氛围。
1.3是形成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环节。德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使德育教学与实践贯穿于学生所有业余活动和所有专业教学之中,作为最有保障的支撑,极大地促进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和综合职业素养,促进形成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2、 德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内容
2.1转变思想观念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积极创建德育教育的网络工程。加强学习,领导带头进行一体化教学改革专题讲座,转变观念,将“立德树人”作为技工院校一切工作的根本任务,坚持“成人、成才、成功”的育人主线,坚持德育教学“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和贴近实际”的基本原则,面向人人,尊重、关爱、服务于每一名学生的健康发展,构建以打造“德能兼备”现代职业人为目标的全员化、全方位、全程化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形成一个以学校领导为负责人,班主任为骨干,德育老师为主导,科任老师和学校其他人员都参与的学校德育工作机制;以德育教学为主、第二课堂活动为辅、专业建设参与的德育工作渠道和方法体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法纪、职业道德、心理健康等教育为主线的德育内容体系;以课堂教学评价为基础,综合素质评价为引导的发展性评价体系。
2.2以活动为中心
实现德育课程改革与课外活动一体化。德育教学要改变以往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大力进行课堂教学的一体化改革,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从生活、从实际、从自己提取课题,以故事、讨论游戏、体验、指导等活动方法为主,避免生硬而苍白无力的说教,丰富课堂教育教学的内容,使课堂教育教学生动化、生活化,不断增强德育课教育教学的生命力和活力,以提高德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也才能推动其他方面的德育教育活动和实际。根据技工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学生心理生理特点和学习阶段,在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基础上,充分挖掘潜力,积极开发校本德育活动课程作为补充,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及心理健康调查结果,以团体教育为基本形式,结合个体心理辅导咨询,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切实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时疏通学生心理中的不满、烦闷、逆反、嫉妒、自卑、焦虑、急躁等为不良情绪,并通过多种形式的德育活动,加强与学生的心理沟通,拉近师生的距离,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2.3以德育教师专业化发展为方向
教师的高素质是实现德育课改的关键,是最有效的德育资源。教师的楷模作用,就是最好的德育实践,因此,学校整合了德育教师资源,组建德育教研室,全面负责德育教学教研,引导教师有意识地学习新的职教理念,使之主动深挖课程中蕴含的显性的或隐形的德育因素,将德育融入整个教学活动中,引入激励机制,鼓励德育老师承担省级科研课题,发挥老师们的聪明才智,开展“师德师风标兵”评选活动,号召老师以学生为中心,积极从事各项德育教育活动。
2.4参与课程标准制定,实现德育改革与专业
建设一体化德育课教育教学改革必须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的局限,打破德育课单打独斗的局面,与专业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整体合力。因此,学校要求德育课教师必须积极深入企业调研,参与各专业一体化教学方案的制定,将德育素养作为综合职业素质中的核心能力纳入学生培养目标中,形成初具特色的新专业培养方案,实现德育改革与专业建设一体化。
2.5实施多元主体评价,实现德育改革与学生
综合素质评价一体化德育课教学评价,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之中,还要与学生的综合评价相结合,与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相结合,注重自我激励,增强学习信心,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功能。具体评价中,采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并与学生日常管理相结合。比如德育课模块化考核、过程性考核、开卷与闭卷结合、以操作或实践代替理论考核、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试改革;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小组评价、专家组评价的多元主体评价等。
2.6优化学校育人环境,实现德育教育与课外环境一体化
创建与发展健康的高雅的校园文化是学校育人的重要环节。学校以创建安全和谐文明校园为契机,加大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力度,形成“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站、标语、技工名人宣传画等,以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心灵的共振,通过多种形式营造良好的育人气氛,使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的各方面都能受到良好的熏陶,构建集思想、科技、文体、智能、技能等为一体的校园文化活动超市。学校以周一升旗仪式为手段,创造一种庄严、神圣的教育氛围。通过“优秀学风班级”、“文明班级”和“文明学生”的评选和表彰宣传,推动“三风”建设,并要求班主任要把培养良好的班风作为班级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形成奋发向上的班风,才能让学生在集体的氛围中感染,激发同学的努力拼搏,积极进取的思想道德情感。
2.7实现教与管一体化
德育教育的实施,必须以学生管理为坚强后盾,实现教管联动,实现教学改革与学生管理一体化。以班主任为主导,以学生操行(分)评定制度为基础,以校规校级为保障,以多元激励为杠杆,多个角度、多个层次构建高效的学生管理体系,强化行为习惯养成。同时,德育老师和班主任紧密结合,把德育揉合到班级管理中,以德育课程教育为主题,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主题班会和团日活动,加强师生的情感沟通和交流,带动班级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以管理促教改,以教改提升管理效果。使德育课成为学生喜欢的、体验式的、与专业结合与成才结合的行之有效的德育,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德育课的育人效能。
3、 结语
总之,德育课教学作为以就业为导向的技工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作为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作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任重而道远,因此,德育课一体化教学无论是从观念、教学目标、方法和教师的素养等方面都应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切实增强德育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
参考文献
[1] 董小英浅谈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J]-现代交际 2013(1)
[2] 黄里青新时期职校开展德育工作探析[J]-广西教育(职业与高等教育版) 2013(11)
[3] 阎美凤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德育教育模式[J]-价值工程 2012(2)
[4] 梁柳,班祥东中职德育教学有效性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 2013(27)
[5] 创新德育模式 提高学生素质--安徽中职德育教育管理模式探寻[J]-职业 2014(20)
[关键词]技工院校 德育课 一体化 课改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7-0214-01
1、 德育课一体化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
1.1是全面实现德育课程目标的有效手段。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处处是德育,人人讲德育,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活动、专业建设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我评价、自我设计、自我约束、自我发展与交往的能力,促进学生获得一定的道德信念,以规范他们日常生活行为,为学生创造发展空间,从而实现德育课程的教学目标。
1.2实践锻炼,如文体活动、纪念庆典活动、专题活动、主题月活动、技能竞赛等,激发学生对德育课学习和锻炼的兴趣与欲望,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活动,营造一种高层次的、多元化的校园安全文明和谐氛围。
1.3是形成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环节。德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使德育教学与实践贯穿于学生所有业余活动和所有专业教学之中,作为最有保障的支撑,极大地促进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和综合职业素养,促进形成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2、 德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内容
2.1转变思想观念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积极创建德育教育的网络工程。加强学习,领导带头进行一体化教学改革专题讲座,转变观念,将“立德树人”作为技工院校一切工作的根本任务,坚持“成人、成才、成功”的育人主线,坚持德育教学“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和贴近实际”的基本原则,面向人人,尊重、关爱、服务于每一名学生的健康发展,构建以打造“德能兼备”现代职业人为目标的全员化、全方位、全程化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形成一个以学校领导为负责人,班主任为骨干,德育老师为主导,科任老师和学校其他人员都参与的学校德育工作机制;以德育教学为主、第二课堂活动为辅、专业建设参与的德育工作渠道和方法体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法纪、职业道德、心理健康等教育为主线的德育内容体系;以课堂教学评价为基础,综合素质评价为引导的发展性评价体系。
2.2以活动为中心
实现德育课程改革与课外活动一体化。德育教学要改变以往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大力进行课堂教学的一体化改革,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从生活、从实际、从自己提取课题,以故事、讨论游戏、体验、指导等活动方法为主,避免生硬而苍白无力的说教,丰富课堂教育教学的内容,使课堂教育教学生动化、生活化,不断增强德育课教育教学的生命力和活力,以提高德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也才能推动其他方面的德育教育活动和实际。根据技工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学生心理生理特点和学习阶段,在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基础上,充分挖掘潜力,积极开发校本德育活动课程作为补充,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及心理健康调查结果,以团体教育为基本形式,结合个体心理辅导咨询,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切实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时疏通学生心理中的不满、烦闷、逆反、嫉妒、自卑、焦虑、急躁等为不良情绪,并通过多种形式的德育活动,加强与学生的心理沟通,拉近师生的距离,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2.3以德育教师专业化发展为方向
教师的高素质是实现德育课改的关键,是最有效的德育资源。教师的楷模作用,就是最好的德育实践,因此,学校整合了德育教师资源,组建德育教研室,全面负责德育教学教研,引导教师有意识地学习新的职教理念,使之主动深挖课程中蕴含的显性的或隐形的德育因素,将德育融入整个教学活动中,引入激励机制,鼓励德育老师承担省级科研课题,发挥老师们的聪明才智,开展“师德师风标兵”评选活动,号召老师以学生为中心,积极从事各项德育教育活动。
2.4参与课程标准制定,实现德育改革与专业
建设一体化德育课教育教学改革必须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的局限,打破德育课单打独斗的局面,与专业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整体合力。因此,学校要求德育课教师必须积极深入企业调研,参与各专业一体化教学方案的制定,将德育素养作为综合职业素质中的核心能力纳入学生培养目标中,形成初具特色的新专业培养方案,实现德育改革与专业建设一体化。
2.5实施多元主体评价,实现德育改革与学生
综合素质评价一体化德育课教学评价,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之中,还要与学生的综合评价相结合,与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相结合,注重自我激励,增强学习信心,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功能。具体评价中,采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并与学生日常管理相结合。比如德育课模块化考核、过程性考核、开卷与闭卷结合、以操作或实践代替理论考核、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试改革;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小组评价、专家组评价的多元主体评价等。
2.6优化学校育人环境,实现德育教育与课外环境一体化
创建与发展健康的高雅的校园文化是学校育人的重要环节。学校以创建安全和谐文明校园为契机,加大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力度,形成“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站、标语、技工名人宣传画等,以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心灵的共振,通过多种形式营造良好的育人气氛,使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的各方面都能受到良好的熏陶,构建集思想、科技、文体、智能、技能等为一体的校园文化活动超市。学校以周一升旗仪式为手段,创造一种庄严、神圣的教育氛围。通过“优秀学风班级”、“文明班级”和“文明学生”的评选和表彰宣传,推动“三风”建设,并要求班主任要把培养良好的班风作为班级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形成奋发向上的班风,才能让学生在集体的氛围中感染,激发同学的努力拼搏,积极进取的思想道德情感。
2.7实现教与管一体化
德育教育的实施,必须以学生管理为坚强后盾,实现教管联动,实现教学改革与学生管理一体化。以班主任为主导,以学生操行(分)评定制度为基础,以校规校级为保障,以多元激励为杠杆,多个角度、多个层次构建高效的学生管理体系,强化行为习惯养成。同时,德育老师和班主任紧密结合,把德育揉合到班级管理中,以德育课程教育为主题,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主题班会和团日活动,加强师生的情感沟通和交流,带动班级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以管理促教改,以教改提升管理效果。使德育课成为学生喜欢的、体验式的、与专业结合与成才结合的行之有效的德育,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德育课的育人效能。
3、 结语
总之,德育课教学作为以就业为导向的技工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作为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作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任重而道远,因此,德育课一体化教学无论是从观念、教学目标、方法和教师的素养等方面都应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切实增强德育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
参考文献
[1] 董小英浅谈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J]-现代交际 2013(1)
[2] 黄里青新时期职校开展德育工作探析[J]-广西教育(职业与高等教育版) 2013(11)
[3] 阎美凤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德育教育模式[J]-价值工程 2012(2)
[4] 梁柳,班祥东中职德育教学有效性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 2013(27)
[5] 创新德育模式 提高学生素质--安徽中职德育教育管理模式探寻[J]-职业 20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