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树与创新:读

来源 :中共党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shun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2006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中共八大召开50周年,“文化大革命”发动40周年和结束30周年,朱德、董必武诞辰120周年。本年度的中共党史研究以历史上这些重大历史事件为线索,公开出版发表了一部分颇有特点和学术价值的党史著作和论文。在和谐社会更为宽松的舆论环境下,党史研究在多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
2007年6月12日,龚育之同志因病去世。尽管他已住院多日,并几经生命垂危,我们有了充分思想准备,但噩耗传来,还是非常震惊,伤痛之情难以表达。
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发表的讲话,对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作了全面动员和部署。讲话新意迭出,充满了务实的精神。而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阐述。在这个问题上,胡锦涛总书记突出地强
如何分析和评价“文化大革命”中,众多群众组织面对严峻的政治形势和复杂的社会关系时所具有的心理反应和思维定势,是研究“文化大革命”群众组织及群众运动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基于对“文化大革命”中清华大学两上十分著名而典型的群众组织的分析,力图从群众组织的六种主要来为研究“文化大革命”中的群众问题提出一个具体的着眼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