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78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与保守疗法疗效。方法78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分别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和保守治疗,在2周后和随访3个月评定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2周后,手术组总有效率(7949%)大于保守组(6154%),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从长期来看均能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但短期来看手术治疗更有效,在临床上根据患者的情况采取适合的方式治疗。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保守疗法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005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4852-01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我国老年人发生骨质疏松症的人数逐渐增加,由于骨质疏松症容易引发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可明显增加老年致残率,甚至是死亡率,所以我们要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治疗[1]。我院2010——2012年收治78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我们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治疗,结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4月——2012年8月收治的78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其中男25例,女53例;年龄60-81岁,平均年龄为755岁;病程1-10d;单椎体骨折62例、双椎体骨折22例,3个椎体骨折4例。随机分为手术组和保守组组各39例,两组的一般资料(年龄、椎体骨折数目、性别)无明显差异,符合统计学标准(p<005)。
12方法
121保守治疗治疗以卧硬板床制动和康复锻炼为主。入院即严卧硬板床制动,将枕头置于腰椎处限制其活动。同时在第3天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康复功能锻炼。腰背部功能训练采用“五点支撑法”:患者仰卧位,用头、双足和双肘这五点撑起身体,同时腰部向上挺,用力腾空后伸;患者俯卧位,伸直上肢向后伸,头胸向后仰,挺腹,或伸直下肢向后伸,体质好的患者也可呈一弧形上、下肢同时后伸。患者在进行腰部锻炼的同时四肢各关节也要活动。患者还应做深呼吸、吹口哨样呼吸来增强呼吸功能锻炼。伤后3个月进入恢复期,患者应继续加强腰背肌力练习。同时对脊柱的柔韧性和灵活性做针对性的锻炼,如患者可以骑坐在体操凳上向各方向将脊柱弯曲。在卧硬板床制动和康复锻炼的同时可以辅助药物治疗,如静脉点滴红花黄色素以及口服壮骨强筋的药物。
122手术治疗患者取俯卧位,用枕头稍垫高腹部,使受累的椎体处于伸长状态。用C臂机定位出患病的椎体并用记号笔标记出来。进行常规消毒,然后局部浸润麻醉,把利多卡因(2%)注入生理盐水(09%)中在标记的穿刺点进行麻醉。在C臂机的监控下建立水泥通道,在建立通道的过程里,注意避免伤及神经要不时询问患者的下肢感受。让助手调制好硬度合适的骨水泥,通过所建的水泥通道将骨水泥注入病椎中,注入骨水泥用量要在C臂机透视监控下进行。术后常规静脉点滴抗生素抗炎并辅助药物治疗,如静脉点滴红花黄色素以及口服壮骨强筋的药物。
13观察标准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脊柱活动、腰部感觉及影像学显示的椎体压缩度进行计分来评定治疗2周及随访3个月后的疗效。第2周末其中脊柱活动不参与评分,显效(7-8分),有效(5-6分),无效(小于5分);第3个月末评分,显效(9-10分),有效(7-8分),无效(小于7分)。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保守组和手术组在治疗2周及随访3个月后的疗效,分别见表1、表2。
从表1中可以看出,治疗2周后,手术组总有效率(7949%)大于保守组(6154%),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表2可以看出随访3个月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骨质疏松是多种原因引起以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为特点的一组代谢性骨病变,它的发病一般很缓慢,临床上以骨骼疼痛和容易骨折为特征。骨折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比较常见的严重并发症[2]。临床上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是导致老年人身体变矮的主要原因。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后可导致肺部感染、褥疮等并发症,引发心脑血管疾病,不仅危害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所以我们要采取合适的措施治疗[3]。
从本组一般资料可以看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中女性(56例)大于男性(23例)。这是因为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程度会变高,同时由于过早绝经的女性,骨组织量大量减少,骨质疏松的程度相对于男性来说会高一些,加之年龄大的老年患者运动迟缓,协调性变得很差,这些因素造成女性患有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风险比较高[4]。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是老年人常患的脊柱损伤,由于骨折多数比较稳定,可以采用保守治疗。临床治疗主要是卧硬板床制动和康复锻炼。伤后3个月以内一般属于愈合期,患者应该以卧床锻炼为主。康复锻炼应尽早,伤后3天即可进行,早期锻炼的目标是锻炼腰背部肌力并恢复脊椎的稳定性;在骨骼的愈合期,不要让脊柱前屈,也不应该过早直立负重,避免加重骨折椎体的变形使骨折的愈合变慢;为了防止肢体肌肉废用性萎缩、关节挛缩及下肢静脉血栓,患者在进行腰部锻炼的同时四肢各关节也要有规律的活动来促进血液循环;患者为了维持正常的肺功能还应做呼吸功能锻炼;伤后3个月进入恢复期,为了防止后遗腰痛,患者应继续加强腰背肌力练习[5]。
经皮椎体成形术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主要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它通过注入骨水泥来增加椎体的强度和稳定性,能够缓解疼痛,防止塌陷甚至能恢复部分椎体的高度。
在本研究中可以得知治疗2周后,手术组总有效率(7949%)大于保守组(6154%),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在初期效果优于保守治疗,后期效果和保守治疗差不多。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时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采取适合的方式治疗。
总之,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从长期来看均能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但短期手术治疗更有效,在临床上根据患者的情况采取适合的方式治疗。
参考文献
[1]阮文东,等骨质疏松骨折后再骨折的临床风险因素[J]中华骨科杂志,2011,31(7):789
[2]朱燕,等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腰屈伸等速肌力评定[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8,23(9):792
[3]孟迅吾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和防治[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6,22(3):205
[4]马俊岭,等上海市北蔡镇老年人骨质疏松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0,29(10):870
[5]陈超,等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性预测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8(12):1144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保守疗法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005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4852-01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我国老年人发生骨质疏松症的人数逐渐增加,由于骨质疏松症容易引发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可明显增加老年致残率,甚至是死亡率,所以我们要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治疗[1]。我院2010——2012年收治78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我们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治疗,结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4月——2012年8月收治的78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其中男25例,女53例;年龄60-81岁,平均年龄为755岁;病程1-10d;单椎体骨折62例、双椎体骨折22例,3个椎体骨折4例。随机分为手术组和保守组组各39例,两组的一般资料(年龄、椎体骨折数目、性别)无明显差异,符合统计学标准(p<005)。
12方法
121保守治疗治疗以卧硬板床制动和康复锻炼为主。入院即严卧硬板床制动,将枕头置于腰椎处限制其活动。同时在第3天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康复功能锻炼。腰背部功能训练采用“五点支撑法”:患者仰卧位,用头、双足和双肘这五点撑起身体,同时腰部向上挺,用力腾空后伸;患者俯卧位,伸直上肢向后伸,头胸向后仰,挺腹,或伸直下肢向后伸,体质好的患者也可呈一弧形上、下肢同时后伸。患者在进行腰部锻炼的同时四肢各关节也要活动。患者还应做深呼吸、吹口哨样呼吸来增强呼吸功能锻炼。伤后3个月进入恢复期,患者应继续加强腰背肌力练习。同时对脊柱的柔韧性和灵活性做针对性的锻炼,如患者可以骑坐在体操凳上向各方向将脊柱弯曲。在卧硬板床制动和康复锻炼的同时可以辅助药物治疗,如静脉点滴红花黄色素以及口服壮骨强筋的药物。
122手术治疗患者取俯卧位,用枕头稍垫高腹部,使受累的椎体处于伸长状态。用C臂机定位出患病的椎体并用记号笔标记出来。进行常规消毒,然后局部浸润麻醉,把利多卡因(2%)注入生理盐水(09%)中在标记的穿刺点进行麻醉。在C臂机的监控下建立水泥通道,在建立通道的过程里,注意避免伤及神经要不时询问患者的下肢感受。让助手调制好硬度合适的骨水泥,通过所建的水泥通道将骨水泥注入病椎中,注入骨水泥用量要在C臂机透视监控下进行。术后常规静脉点滴抗生素抗炎并辅助药物治疗,如静脉点滴红花黄色素以及口服壮骨强筋的药物。
13观察标准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脊柱活动、腰部感觉及影像学显示的椎体压缩度进行计分来评定治疗2周及随访3个月后的疗效。第2周末其中脊柱活动不参与评分,显效(7-8分),有效(5-6分),无效(小于5分);第3个月末评分,显效(9-10分),有效(7-8分),无效(小于7分)。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保守组和手术组在治疗2周及随访3个月后的疗效,分别见表1、表2。
从表1中可以看出,治疗2周后,手术组总有效率(7949%)大于保守组(6154%),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表2可以看出随访3个月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骨质疏松是多种原因引起以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为特点的一组代谢性骨病变,它的发病一般很缓慢,临床上以骨骼疼痛和容易骨折为特征。骨折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比较常见的严重并发症[2]。临床上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是导致老年人身体变矮的主要原因。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后可导致肺部感染、褥疮等并发症,引发心脑血管疾病,不仅危害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所以我们要采取合适的措施治疗[3]。
从本组一般资料可以看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中女性(56例)大于男性(23例)。这是因为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程度会变高,同时由于过早绝经的女性,骨组织量大量减少,骨质疏松的程度相对于男性来说会高一些,加之年龄大的老年患者运动迟缓,协调性变得很差,这些因素造成女性患有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风险比较高[4]。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是老年人常患的脊柱损伤,由于骨折多数比较稳定,可以采用保守治疗。临床治疗主要是卧硬板床制动和康复锻炼。伤后3个月以内一般属于愈合期,患者应该以卧床锻炼为主。康复锻炼应尽早,伤后3天即可进行,早期锻炼的目标是锻炼腰背部肌力并恢复脊椎的稳定性;在骨骼的愈合期,不要让脊柱前屈,也不应该过早直立负重,避免加重骨折椎体的变形使骨折的愈合变慢;为了防止肢体肌肉废用性萎缩、关节挛缩及下肢静脉血栓,患者在进行腰部锻炼的同时四肢各关节也要有规律的活动来促进血液循环;患者为了维持正常的肺功能还应做呼吸功能锻炼;伤后3个月进入恢复期,为了防止后遗腰痛,患者应继续加强腰背肌力练习[5]。
经皮椎体成形术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主要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它通过注入骨水泥来增加椎体的强度和稳定性,能够缓解疼痛,防止塌陷甚至能恢复部分椎体的高度。
在本研究中可以得知治疗2周后,手术组总有效率(7949%)大于保守组(6154%),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在初期效果优于保守治疗,后期效果和保守治疗差不多。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时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采取适合的方式治疗。
总之,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从长期来看均能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但短期手术治疗更有效,在临床上根据患者的情况采取适合的方式治疗。
参考文献
[1]阮文东,等骨质疏松骨折后再骨折的临床风险因素[J]中华骨科杂志,2011,31(7):789
[2]朱燕,等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腰屈伸等速肌力评定[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8,23(9):792
[3]孟迅吾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和防治[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6,22(3):205
[4]马俊岭,等上海市北蔡镇老年人骨质疏松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0,29(10):870
[5]陈超,等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性预测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8(12):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