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大地对话——于会见的生存与体验图式

来源 :美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stkjs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图式的概念最早由德国哲学家康德提出,他认为图式是潜藏在人类内心精神深处的一种范式,而英国史学家贡布里希将图式概念进一步拓展,认为图式是人类长久以来因学习和经验而留存在记忆深处的一种观念模式,这种模式经过进一步的发展而渐渐转变为一个带有艺术史和心理学方法论意义的经验概念.[1]艺术家在进行创作时不会凭空创造,而是会受到文化环境和思维经验的影响,在其构建的特定图式下进行创作,即使面对众人熟知的场景或对象,艺术家也能经过自我消化转换成特定的图式,创造出一种熟悉的陌生感,从而获得一种新奇的视觉体验.当然,这种新异的视觉体验并不局限于视觉感官的刺激,而经常是夹杂着某种意识形态或文化历史意涵的隐喻性.[2]
其他文献
樊波教授从事书画美学研究,早在1998年就已出版《中国书画美学史纲》.这本书的出版意义非凡,一方面,它关乎书画美学学科方向的建立;另一方面,它意味着书画美学领域就此有了一本能够系统阐发中国书画美学史的专著.近年来,作者意识到书画美学史上许多富有中国美学特色的文献材料还没有被真正发掘出来,也仍有很多重要的理论问题值得进一步归纳和总结.所以,作者耗时近3年时间,在保留原书部分内容的基础上,重新建构,重新创造,撰写了这本《中国书画美学史》(荣宝斋出版社出版).
期刊
北宋黄休复著有《益州名画录》一书.该书刊本流传至今已是林林总总.刊本一多,基于各种原因,不同刊本间就会出现异文的现象.我们不用深究那些字意相同、音义相同的异文,它们无害文意.但是,对于字义有别的异文就需要重点关注.这些用字差异所导致的用词是否准确会影响到文章的逻辑或者撰写者的本意.由此,笔者撰写此文来辨析《益州名画录》一书异文是非的问题.因为我们只有讨论出较为正确、客观的文本,才能对此书以及黄休复的思想观念作出更深入的研究.
欧洲共同体成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是欧洲一些国家和著名政要付出巨大努力的成果.历经两次世界大战给欧洲造成的破坏和流血后,他们力图促进团结、努力为欧洲打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欧洲联盟由欧共体发展而来,以为全体欧洲人建设更美好的未来为宗旨,致力于加强团结、促进友好关系发展以及推动经济复苏.
期刊
多年前,笔者在罗马的Via del Babuino街上散步,这条街在当时是古董街.笔者带着好奇心偶然在Valdese教堂旁边发现了Querzola古董书店橱窗里的一幅版画.一张小卡片上写着这幅画的创作者是一位名叫乔治·莫兰迪(Giorgio Morandi)的艺术家,当时笔者对这个名字还很陌生.那是一幅静物版画,画中的各个物体都通过黑白色调和半色调的平面产生模糊而强烈的对比.之后,笔者便开始在书店和艺术图书中寻找和阅读有关这位艺术家的书籍.莫兰迪认为某些图像唯有通过版画的形式才能加以表达,并通过黑白两色以
期刊
国际美术双年展被称为“艺术的奥林匹克”,与现代奥运会具有同样辉煌的历史,对促进世界和平进步和各国人文交流有着殊途同归的重要作用.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奥林匹克与东方古国实现了一次伟大交汇,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敏锐把握时事热点并迅速反应,将“色彩与奥林匹克”作为第三届主题,并作为官方奥运文化活动与奥运体育盛会同期举办,从美术的角度诠释奥林匹克精神和北京人文奥运理念,对烘托北京奥运会良好社会氛围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022年,第24届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在北京举办,奥运会再次与中国相拥,华夏古都成为世界
期刊
托尼·克拉格的艺术作品总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他的作品绝对让人惊讶赞叹.你不知道你会在他的作品中发现什么,可以肯定的是它会在脑海中掀起波澜,就连他本人也不例外.匆匆一瞥,你看不出什么;但他的作品,无论是雕塑还是绘画,似乎都有一种魔力,吸引着你细细审视,去发现,去感受.观赏他的作品不会只是简单的一瞥,不知不觉中,它让你去思考,去发现.其中的原因首先是托尼·克拉格作品中线条永远是流动的,似乎来自深处的某个地方,让你不断去搜寻.无论是雕塑还是素描、水彩画或版画,托尼·克拉格的作品没有重复的内容.即使当他的雕塑
期刊
清初四王绘画艺术的传播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其中王原祁在其生前便在朝野间建立起崇高的地位,他的山水画艺术令朝野间不同人群接受而始终未脱离研究者的视野,本文以王原祁的成长环境、仕宦阅历为主线,对不同时期的接受群体进行梳理,力求对其生前山水画艺术的接受及原因进行探究.
期刊
雕塑艺术是伴随着思想观念转变而发展的一门视觉艺术.进入城市现代化时期,中西文化思想在当代的碰撞、转换与创新成为澳门城市雕塑创作理念的主要内容.现代雕塑技法的选择与运用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在具体创作中既要注重提高艺术审美力,又要符合大众审美需求,并充分考虑到所选材质的可塑性和空间创造性.更重要的是,还要因地制宜地结合实际情况,考虑雕塑所处环境、所处城市的风格与审美.
期刊
计算机和网络科技飞速发展的信息全球化时代,不仅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而且也给艺术创作带来极大的影响,尤其是对于积淀丰厚的中国画创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当代中国画的价值转化与风格建构,正是意图在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谋求一种全新的文化定位和策略.
期刊
但凡研究近现代美术流派的美术史学者,绝不可忽视岭南画派;而但凡研究岭南画派的美术史学者,又无法回避其美术教育作为.仅此而言,探究岭南画派的美术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对于当代中国美术教育来说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事实上,早在1912年高氏兄弟在乘船从广州去往上海的路途中,高剑父就指出:“要真正开启民智,拯救民众的精神,就必须推广教育,弘扬艺术.”[1]由此,致力于美术教育实践是岭南画派践行艺术理想、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路径之一.岭南画派三杰特指高剑父、高奇峰和陈树人三人,从其教育实践经历和相关教学论述中不难发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