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初探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huchen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当前的高中地理教学中,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思维的影响,地理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存在不少问题。基于这样的教学现状,笔者认为:高中地理教师应当本着共享性、适度性以及因地制宜的原则,不断开发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为实现高中地理课程改革的目标奠定基础。
  关键词:高中地理;校外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新课程改革明确指出:充分开发、利用地理课程资源,对于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和形式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地理课程应当充分开发校外课程资源,加强学校与社会、家庭的联系性,实现地理课程教学资源开放性的目标,不断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由此可见,新课程赋予了学校、教师因时、因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权力。诚然,地理作为一门研究自然环境的学科,在教学上应当改变传统仅仅依靠国家课程资源的模式,秉承地域性、开放性的教学原则,增添地理教学的活力,为促进地理教学的改革奠定基础。
  一、 高中地理校外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
  (一) 对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一直以来,受到定势思维的影响,“国家专家编教材,一线教师教教材”的思想观念对于广大教师而言可谓是根深蒂固的。在这样的思维影响下,教师的课堂教学习惯于采用国家唯一的课程教学模式,无论是教学的结构还是内容都是比较单一的,教材尤其是地理教科书在教师心目中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教材成为了教师教学中唯一的课程资源,从而使得高中地理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明显不足,教师对地理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从而使得高中地理教学依然存在着内容单一、资源单一的现状。
  (二) 教学空间的局限性影响了校外课程资源的利用率
  结合前面的分析可见:校外课程资源丰富,如乡土资源、图书馆、博物馆以及各类主题公园等等。而教师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要想充分地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就必须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空间限制,将校外课程资源充分地利用起来,为实现丰富的高中地理教学目标奠定基础。但是,长久以来,“学堂式”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模式一直存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学科教育只能在教师进行,而课程资源的利用也仅仅局限于狭小的教室,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大量丰富的地理校外资源被浪费,同时也影响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二、 高中地理校外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
  (一) 共享性原则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任何个人的力量都是比较微小的。因此,在高中地理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教师们应当遵循共享性的原则。如兄弟院校地理活动基地的共享、教師之间教学经验的共享等,都可以实现校外课程资源充分利用的目标。此外,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过程中,远程教学辅导、头脑风暴等都可以有效地实现地理校外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目标。
  (二) 因地制宜原则
  在地理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地域性是其明显的特征。因此,教师在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过程中,应当秉承地理学科的地域性特征,立足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发挥地理学科的地域性和时空性特点,不断挖掘乡土教育资源,为促进良好的资源开发与利用率奠定基础。
  (三) 适度性原则
  在地理学科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过程中,教师应当把握其广度和深度。在内容的选择上,并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深奥越好,而是适度就好。因此,作为高中地理教师,应当以国家统一的高中地理教材为载体,在此基础上适当的开发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以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探索能力为目标,为促进高中地理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奠定基础。
  三、 高中地理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策
  (一) 以教材为载体,因地制宜,开发校外课程资源
  在高中地理校外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过程中,并不是要求教师要放弃教材去开发另外的教学资源,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也可以说是舍本逐末的教学思路。因此,在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教师应当以地理教科书为重要的课程资源载体,充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以及地域特点,开发利用校外课程资源。例如,对于农村地区的学校,可以结合乡土教育资源,如农场等开发利用校外课程资源;而对于城市地区的学校,可以充分结合图书馆、博物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地理活动研究中心等进行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断拓展地理教学的时空范围,有效地改变传统照本宣科的教学现状,为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丰富地理教学内容奠定基础。
  (二) 立足信息技术手段,整合媒体教育资源
  在信息技术的背景之下,教师在高中地理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应当充分整合媒体教育资源,为实现高中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目的奠定基础。尤其是对于教学任务重、教学课时少、教学压力大的高中地理教学而言,媒体教育资源的运用,不仅效果好,还省时省力,这对于高中阶段的教学而言无疑是最佳选择。因此,教师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可以通过网络资源的优势,立足教学内容,不断搜集一些有用的教学资源整合到课堂教学中。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地理软件的运用如电子地图等,丰富学生的课堂体验和感悟,以达到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目的。
  (三)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利用社会的百科全书
  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这就要求教师在高中地理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社会百科全书的作用,通过开展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发掘身边的一切有用资源,学习对学生生活有用的地理。例如,笔者在执教高中地理的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了一个社会实践研究,活动的核心任务是“改善社区环境”,让学生结合社区环境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找出改善社区环境的办法;同时,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紧密联系社区中的环保、园林等单位,共建地理教学活动场所,为拓展高中地理的教学空间,实现开放性的教学目标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应当改变过去单一的依靠教科书教学的模式,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不断开发校外课程教育资源,为丰富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亚飞,柯政.论课程资源的两种叙述[J].全球教育展望,2006(11):27-31.
  作者简介:
  何大燕,四川省攀枝花市,攀枝花市第七高级中学校。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对学生信息技术的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目前我国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导致教学效率较低,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在我国各学科的教学中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将对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应用方法。  关键词:微课;小学教育;信息技术  微课作为近年来一种新兴的教学资源,符合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在我国教育模式全面改革的今天,现代
目的:我国高脂血症的发病率正在不断地上升,而国内患者血脂异常知晓率,治疗率,达标率均很低,究其原因有很多方面,未使用有效的药物是其中之一。本课题应用匹伐他汀钙片和阿托伐他汀
办公部门的文书人员在人手少、兼职多的繁忙工作中,如何按时完成文书立卷?我们采取以下几项措施,收到较好成效。一、把文件价值的鉴别与文件运行同步进行由于文书人员掌握公
目的:肾脏间质纤维化(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RIF)被认为是导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end-stage renal failure,ESRF)的最终共同通道。其程度是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
摘 要:儿童的认知活动总是在成人的指导下进行的。然而,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结合让儿童的学习活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让知识的呈现更加生动、新颖,从而更有利于幼儿的接受。本文围绕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教学进行阐述,旨在让幼儿教学更加有效。  關键词:信息技术;幼儿园;活动;教学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走进了课堂,并且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信息技术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它对儿
摘 要:如今信息技术在音乐领域中已经逐步被广泛运用,那么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提高乡镇幼儿音乐学习效率,本文从激发幼儿音乐学习兴趣、创设良好音乐学习氛围、细化音乐活动教学重难点、提升教师音乐素养及丰富家长音乐教育理念这五个方面进行了简单阐述,對乡镇幼儿园今后如何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作用具有现实的意义。  关键词:信息技术;幼儿园;乡镇;音乐学习效率  音乐是孩子表达和抒发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有效的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教学模式已经很难适应新时期人才发展需求。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应用,更有助于“以项目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提高学习计算机知识的热情,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上,提高计算机专业教学效果。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中职计算机专业;应用  一、 中职计算机专业应用项目教学法的意义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计
1994年,我们不断深化对信息工作的认识,拓宽信息渠道,完善网络建设,建立健全高效、灵敏的运行机制,努力探索信息工作的内在规律,提高信息的质量和效用,为同级党委和上级党委
摘 要:翻转课堂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而衍生出的新型教学模式,它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管理。在翻转课堂中,有针对性地设计了记忆、测试、讨论、学习程度的反馈等多个模块,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本文首先介绍了翻转课堂的含义,其次分析了翻轉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作用,然后提出了在运用翻转课堂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最后阐述了翻转课堂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的具体实施步骤和要点。 
证监发[2004]118号2004年12月7日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4]3号),形成抑制滥用上市公司控制权的制约机制,把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