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就在细节里

来源 :新科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asda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人的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不仅对社会有益,对国家有益,更重要的是对未成年人的健康人格的形成以及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一直以来,父母和老师们却常常感到苦恼,因为他们发现生活中存在很多他们感到困惑的现象。
  女儿中午回来跟母亲要3元钱。母亲问要钱做什么用,女儿说:“都怪你,给我收拾书包的时候没带橡皮,我借斌斌的橡皮用,他让我给他3元钱作为帮助费!”母亲说:“一块橡皮哪里值3元钱啊?你干吗非跟他借啊?”女儿委屈地说:“上午考试,我不借橡皮怎么办?斌斌说,关键时刻他帮助我,价钱就应该高一些。这叫奇货可居!”母亲哑然——在金钱和利益面前,友谊和互助只能退步?
  儿子在学校组织的“劳动是最宝贵的财富”演讲中获得了一等奖,可是回家以后却把自己的书包、衣服、袜子扔得满地都是,还不停地对妈妈嚷道:“我的校服这么脏了,你怎么还没给我洗啊?我明天还要参加区里的演讲比赛呢!”语言上是个巨人,行动上却是矮子。
  学校在大会、小会上已经多次要求学生们上下楼梯靠右行,爱护公共财物。可是,当学生走在老师面前时,纷纷安静地从右侧通行,还主动地把没拧紧的水龙头关好;离开老师的眼睛,有的学生撒腿就跑,在走廊里大喊大叫,把楼道里的灯通通打开,把卫生间的水龙头开到最大——在老师面前一个样,离开老师又一个样。
  尽管公共场所的卫生间写着“来也匆匆,去也冲冲”,可是你往往还是不得不捏着鼻子“解决问题”;当你走在文明小区的时候,不经意间很有可能踩上宠物的粪便……有的人自己家里干净整洁,却常常把垃圾扔在楼道里——只重视个人品德的形成,却对公德无动于衷。
  上面的种种现状,是由于未成年人的道德建设出现缺陷所造成的。因为我们在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没有更好地了解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远离他们的生活和感受,我们对孩子们说的话,常常是大话空话。这样,道德教育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自然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实际上,对未成年的孩子进行道德教育,更有效的方法是从细节开始,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开始,从良好习惯的培养开始。最近,《北京青年报》连续登载了一篇《寻找孩子们身边的道德细节》的文章,重点反映少年儿童身上存在的道德缺陷。例如,吃完快餐你收拾餐具吗?吃剩的饭菜你打包吗?公共场合你大声喧哗吗?上下公交车你排队吗?升旗仪式上你唱国歌吗?乘电梯时你爱堵在门口吗?仔细分析这些细节,你就会发现,这些都是日常生活里孩子们经常出现的“行为”。试想,如果我们能够帮助孩子们形成良好的行为,杜绝上述的一些不良行为,你还会认为孩子们的道德水准不高吗?
  对于未成年人来说,他们的道德发展往往包括知、情、意、行四个方面。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这四个方面是互相作用的。但是,如果孩子们年龄低一些,直接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行为,是更有效、更便捷的方式。这是因为他们的认知水平还不够高,他们的意志也往往不能够控制他们的行为,他们的情感体验也未必深刻。因此,成人们只要多关注孩子们的行为,告诉他们要怎么做,不要怎么做,并使之逐渐形成习惯,那么良好的道德品质就会在日复一日的良好行为中形成,并坚固起来。
  所以,培养未成年人良好的道德品质要从细节开始,而细节就是我们生活中的点滴行为。当这些行为慢慢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时,就是我们常说的“习惯”。习惯与品德之间的关系也是相辅相成的。有了好的道德品质,自然会有良好的道德行为;反之,如果一个人具有了良好的道德习惯行为,那么他的道德品质也会稳定下来。因为各种稳定的、良好的细节或行为,既是德育追求的目标,也是评价德育水平的重要标准。
  在这里,建议父母们或者老师能够从生活细节入手,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特点,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细节决定成败。加加林为什么会成为人类第一个宇航员?他原来只是个替补。在几位候选宇航员参观飞船时,只有加加林在走进飞船时脱去了鞋子。飞船的总工程师认为他最爱惜自己的劳动成果,便力推加加林。可以说,就是因为这个细节,使他获得了成功。我们重视未成年人的道德建设,不妨从最简单的行为做起。“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易。”我们的祖先早就这样说过。要把道德建设这件大事做好,就要大事化小,从小做起,从细节做起,因为道德就在细节里。
其他文献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效果,成为广大初中数学教师关心的热门话题。根据本人的实践经验,可从运用语言艺术、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等几方面做起,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新课标;数学;教学效果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新课标的提出,如何才能切实提高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效果?这是我们广大初中数学教师面临的又一课题。根据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教学中可从以下几方面
期刊
中学地理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积极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智力,培养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爱好和独立吸取地理新知识的能力。从近年来的会考和前几年的高考来看,为了达到以上目的,考题与八十年代相比,有了明显改变,考查的知识面广,题型灵活多样,综合性强,重视知识的迁移,图文并重,以图考“理”。总的来说,注重考查学生的智力和能力。针对教学目的和会考、高考动态,我在几年来的
期刊
摘要:教育改革是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的需要。《体育与健康》新课程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的颁布、实施进一步加快了体育课程的改革。新的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学艺术也在发生着符合时代特征的变化。  关键词:课程改革;新课程标准;体育;教学艺术    引言    社会文明的进步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同时,也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着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发展。进入新世纪,我国开始了体育教
期刊
一、教学模式    1、边讲边练,精讲多练  计算机学科的实践性很强,强调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纸上谈兵”,学生容易感到枯燥乏味。而盲目的上机练习也难以保证学习效率。所以每当学习新的操作内容时,一堂课中我一般只安排15分钟左右进行讲解、示范。讲一个问题时就让学生同步操作,然后关键的一步就是布置类似的练习让学生动手实践。等他们掌握以后再讲下一个知识点。这样每堂课讲授的知识学生
期刊
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随着课程实施的不断深入,教师的“综合”意识逐渐增强,但在当前农村小学进行教学时还难以摆脱分科课程的模式:有的老师把综合课当作原先单纯的思想品德课来上,或者是上成了“生活、科学、历史、地理”
期刊
对于母语,有天然的学习氛围,有充足的交际和大量、反复的实践练习。但学习一门外语对于大多数学生特别是农村初中学生,由于起步迟、基础差、没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及足够的练习与实践,许多学生刚开始或许觉得新奇学习兴趣很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及课程难度的增加,会渐渐失去兴趣,产生厌倦心理甚至放弃学习。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笔者认为,趣味教学的核心问题是: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轻松、愉快的
期刊
我们国家是一个农业大国,13亿人口9亿农民,可以说中国农村的发展速度直接影响着全国的发展进程。农民问题是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中央曾强调说:没有农村的进步就没有全社会的进步,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应该说中国农民的问题是中国发展的首要问题,这个问题不仅为世界所关注,更是新闻媒体一直追寻和探索的一个重要命题。  做
期刊
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信息时代的到来,档案馆由封闭型、半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化,努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各项事业服务,已成为档案工作的根本出发点。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已成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和财富。信息将是国家生存发展的关键。知识、信息将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要素和主要资源。档案作为一种重要的知识信息资源,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必须不断超越,不断创新,才能实现持续发展。编研工
期刊
一、历史学科学生思维的主要特点    为了做到有目的地培养思维能力,首先需明确中学生在历史学科中的思维特点:  1.形式思维逐步发展并趋向成熟的同时,辩证思维开始形成并得到较快发展。  2、再生性思维发展的同时,创造性思维也逐步开始发展。    二、运用恰当教学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训练学生的思维,要讲究教学方法,应根据思维的内容、特点等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
期刊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网络资源,师生之间可以更方便地对教学内容进行交流探讨;网络资源的正确使用,有利于促进和提高学生们更好地学好信息技术课,在信息技术课上应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    一、网络资源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感    如今,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猛发展和信息手段的千变万化和丰富多彩,计算机已日益普及每个家庭。多媒体计算机集图、文、声、影像于一体的认知环境以及先进的网络技术,使人们更加重视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