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审美教育在各个学科教学目标体系中都占据重要地位,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也是如此。数学学科知识原理蕴含着很多审美要素,为了提升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有效性,促进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当前我们在组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就应构架具有审美情趣的课堂。笔者将在下文中对小学数学审美情绪培养的有效路径展开研究,希望本研究内容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数学;审美教育;渗透方法]
一、引言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下,我们可以发现学科教学知识系统中体现出的很多特殊的数学美感,如简洁性、统一性以及实用性等,如何将这些美学要素展示在学生面前就是我们当前需要积极思考的问题。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在实施审美教育上的意识和能力还有欠缺,因此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我们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该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
二、在数学思维方式中渗透统一美
数学的统一美是指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和谐、协调。比如我们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这部分知识学习知道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而在“比例”的学习中,我们指导分数的前一项相当于分数的分子,而后一项则相当于分数的分母,因此分数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可以同样应用在比例知识中,也即是说比的前项和后项同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零除外),比值不变,我们进一步获得比的基本性质。我们通过知识理解、分析和对比,很容易就将两部分基本性质联合起来,统一美体现在数学知识教学活动中。
三、创设情境展示美
情境教学方法借助外部工具或者素材,更能够使学生获得身临其境之感,对美的感受也能够得到深化,因此我们在渗透审美教学目标的时候,就可以利用情境教学方法直观展示数学之美。如我们在指导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就可以利用幻灯片、实验、图画以及故事创设情境,这样的趣味性教学情境更符合小学生的兴趣特点,比较容易实现审美教育目标。如在“比一比”这课时,我就创设了游“五岳”的情境,让学生结合图片,对比“五岳”的高度,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还可以领略自然风光,自然美在数学课堂上的直观体现,有利于实现审美教育目标,在欣赏中对比,在对比中欣赏,知识技能教学目标和审美教育目标同时得到实现。
四、在生活中感受对称美
基于小学生的抽象思维特征,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利用生活化教学模式是化解数学学科抽象性的有效办法,因此笔者在组织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就积极利用生活化教学契机渗透审美教育。我鼓励小学生结合教学内容探索和搜集实际生活中的数学之美,比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我就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了凉亭的大幅彩色图片,且创设问题情境,“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个图片美吗?你们觉得哪里美或者不美呢?你能自己制作这样的图画吗?”,学生初步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我接着展示更多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轴对称图形,提问学生,“你们有没有发现它们之间的共同特征呢?”,学生积极总结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我提供必要提示和补充。这节课上我选择的轴对称图形多数是建筑,让学生在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同时能够更好地了解民族文化,对小学生形成美的熏陶,这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提上来说具有很大意义。
五、体现数学的实践应用之美
审美教育体现出我们教育的创造性,我们在知识教学中,更多的是渗透数学之美,体现一种美学熏陶和引导。我在数学活动课上就让小学生借助实验、操作以及验证等环节,渗透数学经验技巧,让小学生获得经验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学习带来的创造性和乐趣。比如,学完“元、角、分”后,我指导学生设计和参与“小小购物街”的实践游戏活动,学生就将自己的玩具以及书本放到商店中,然后角色扮演展开买卖,有的学生扮演售货员,有的学生扮演学生家长,也有学生本色出演,就是一名小学生。这样的模拟交易活动中,学生就在课堂上进行买卖,不仅能够进一步认识人民币,还掌握了人民币的换算方法,这对小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购物能力是一种提升,体现了数学知识的实践应用价值,小学生也可以在购物活动中获得成就感,激發其数学学习兴趣,建立数学学习信心,这样的积极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六、结束语
综上,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过程中,渗透美育目标是提升课堂教学活动整体有效性的路径之一。但是我们结合当前的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实践活动可以发现,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实施审美教育上的能力不强,这显然不利于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因此当前的我们还要在教育改革和教学经验积累上作出进一步努力。
参考文献
[1]高少华.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渗透[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32(08):216-216.
[2]郑平兰.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美育”[J].华章,2013,11(19):108-109.
[3]曾彬.浅谈数学教学中的美育功能[J].快乐阅读:开心辞典,2015,12(12):160-161.
关键词:小学数学;审美教育;渗透方法]
一、引言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下,我们可以发现学科教学知识系统中体现出的很多特殊的数学美感,如简洁性、统一性以及实用性等,如何将这些美学要素展示在学生面前就是我们当前需要积极思考的问题。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在实施审美教育上的意识和能力还有欠缺,因此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我们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该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
二、在数学思维方式中渗透统一美
数学的统一美是指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和谐、协调。比如我们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这部分知识学习知道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而在“比例”的学习中,我们指导分数的前一项相当于分数的分子,而后一项则相当于分数的分母,因此分数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可以同样应用在比例知识中,也即是说比的前项和后项同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零除外),比值不变,我们进一步获得比的基本性质。我们通过知识理解、分析和对比,很容易就将两部分基本性质联合起来,统一美体现在数学知识教学活动中。
三、创设情境展示美
情境教学方法借助外部工具或者素材,更能够使学生获得身临其境之感,对美的感受也能够得到深化,因此我们在渗透审美教学目标的时候,就可以利用情境教学方法直观展示数学之美。如我们在指导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就可以利用幻灯片、实验、图画以及故事创设情境,这样的趣味性教学情境更符合小学生的兴趣特点,比较容易实现审美教育目标。如在“比一比”这课时,我就创设了游“五岳”的情境,让学生结合图片,对比“五岳”的高度,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还可以领略自然风光,自然美在数学课堂上的直观体现,有利于实现审美教育目标,在欣赏中对比,在对比中欣赏,知识技能教学目标和审美教育目标同时得到实现。
四、在生活中感受对称美
基于小学生的抽象思维特征,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利用生活化教学模式是化解数学学科抽象性的有效办法,因此笔者在组织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就积极利用生活化教学契机渗透审美教育。我鼓励小学生结合教学内容探索和搜集实际生活中的数学之美,比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我就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了凉亭的大幅彩色图片,且创设问题情境,“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个图片美吗?你们觉得哪里美或者不美呢?你能自己制作这样的图画吗?”,学生初步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我接着展示更多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轴对称图形,提问学生,“你们有没有发现它们之间的共同特征呢?”,学生积极总结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我提供必要提示和补充。这节课上我选择的轴对称图形多数是建筑,让学生在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同时能够更好地了解民族文化,对小学生形成美的熏陶,这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提上来说具有很大意义。
五、体现数学的实践应用之美
审美教育体现出我们教育的创造性,我们在知识教学中,更多的是渗透数学之美,体现一种美学熏陶和引导。我在数学活动课上就让小学生借助实验、操作以及验证等环节,渗透数学经验技巧,让小学生获得经验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学习带来的创造性和乐趣。比如,学完“元、角、分”后,我指导学生设计和参与“小小购物街”的实践游戏活动,学生就将自己的玩具以及书本放到商店中,然后角色扮演展开买卖,有的学生扮演售货员,有的学生扮演学生家长,也有学生本色出演,就是一名小学生。这样的模拟交易活动中,学生就在课堂上进行买卖,不仅能够进一步认识人民币,还掌握了人民币的换算方法,这对小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购物能力是一种提升,体现了数学知识的实践应用价值,小学生也可以在购物活动中获得成就感,激發其数学学习兴趣,建立数学学习信心,这样的积极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六、结束语
综上,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过程中,渗透美育目标是提升课堂教学活动整体有效性的路径之一。但是我们结合当前的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实践活动可以发现,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实施审美教育上的能力不强,这显然不利于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因此当前的我们还要在教育改革和教学经验积累上作出进一步努力。
参考文献
[1]高少华.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渗透[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32(08):216-216.
[2]郑平兰.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美育”[J].华章,2013,11(19):108-109.
[3]曾彬.浅谈数学教学中的美育功能[J].快乐阅读:开心辞典,2015,12(12):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