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我最恨的人,却是救了我的人

来源 :北广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atsi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渴望完美的人生,是每一个人的权利。有时,这种完美因为环境所胁迫,它的表现形式,竟会那样的相悖于最初的愿望,因此造成的误解,甚至敌视,一定会形成一种强大的社会壓力。而能够为了完美的崇高使命,始终忍辱负重的人,他的名字终将成为完美的旗帜而高扬,就比如他……
  这是一个发生在二战期间的故事。距离今天有点久远,但是,透过这段真实的事件,能够让我们看到人性的光辉。
  他是那个我最恨的人
  罗迪克是二战时期一名英国的士兵,他在一次作战中,不幸被俘,和许多战俘一样,被关进了一个在德国的纳粹集中营。
  集中营里有近干名战俘,全都是英国人。战俘是没有任何人权的,他们被迫忍受着非人待遇,天天像牲口似的,从事着沉重的劳动,稍微慢了一点,就会遭到纳粹看守的毒打。
  罗迪克是一个汽车兵。集中营里需要一些汽车兵,但纳粹士兵中,会开车的人并不多。于是,纳粹就决定在战俘里,招募几个司机。
  其实,战俘中原来是汽车兵的并不少,但却没人愿意为纳粹开车。因为,被招募的司机每天的任务就是把被饿死,或被杀害的战友的尸体运到集中营外的一个山谷里掩埋。
  但是,罗迪克却对此表现出了很高的热情。
  罗迪克终于当了纳粹的司机,然后他就变得越来越粗暴了。他不仅对战俘们吆五喝六,拳打脚踢,甚至,有的战俘明明还没有咽气,他也会把他们扔上车,拉走……
  罗迪克的这种行为,让集中营里的其他战俘都很恨他,他们以各种方式警告过他。可是他仍然我行我素,战俘们在见到他时,总会恶狠狠骂他是卖国贼,走狗。一逮住机会,就会在暗地里袭击他。有好几次,他都险些被昔日的战友打死。
  但纳粹却越来越喜欢罗迪克了,并对他高度信任。一开始,他驾车出集中营的时候,纳粹士兵一定会跟车押运,监视他的一举一动。后来,纳粹索性就让他一个人去了。
  在一次被昔日的战友疯狂地殴打后,罗迪克永远地失去了一只于。同时,他在纳粹眼里,也失去了利用价值。他再也无法继续开车了。纳粹就像扔破麻袋似的,把他抛弃了。
  没有了纳粹的保护,罗迪克立刻就陷入了其他战俘无情的报复之中。一个雨天,他死在了集中营一个阴暗、潮湿的角落里。
  他是那个救了我的人
  六十年过去了,罗迪克家乡的人们,似乎早已不记得他了;罗迪克家族的人,也好像在刻意地回避着和他有关的一切。
  罗迪克就这样被淹没在了岁月的尘埃里。
  然而,忽然一天,英国一家发行量不小的报纸,在显著的位置上,登载了一篇题为《救我的人,是我最恨的人》的文章,作者写道:
  集中营里,有一个叫罗迪克的叛徒,甘愿为纳粹卖命。那天,生病的我并没有死,他却强行把我扔上了卡车,对纳粹说准备把我埋掉。
  可是,令我震惊的是,车到半路,罗迪克停了车,扛起奄奄一息的我,放在一棵大树的下面,,并盖了些树枝在我身上,还给我留下了几块黑面包和一壶水。他冲我笑了笑,说:“如果你能活着,以后有机会,请来看看这棵大树。”然后,他就急匆匆地跳上车,把车开走了……
  这篇文章发表后,报社叉陆续接到很多电话。无一例外,打电话的人都是二战老兵,而且都曾有过战俘的经历。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有十几位打来电话的老兵,都曾在一个集中营里待过,该集中营就是罗迪克所在的那个集中营。
  十二个老兵讲述的故事,几乎都是报上登载的那个故事的翻版:他们门都是被罗迪克放在一棵大树下,然后,死里逃生的。
  尤其令人感到震惊的是,每当罗迪克驾车离开时,他对每一个战友说的都是同样一句话:“如果你活着,以后有机会,请来看看这裸大树。”
  推荐登载这篇稿子的,也是一位从战争中走过来的老编辑。他凭着职业嗅觉,敏感地判定,这棵被罗迪克反复提到的树,一定大有内容。
  老编辑立即组织了十三位老兵,沿着当年死里逃生的路线,去寻找那棵无法判定是否还存在的大树。当一行人来到目的地,山谷依旧,大树依旧。一个老兵率先扑进大树的怀抱里,啜泣中,他在树洞里找到一只早已被锈蚀了的铁盒子。
  当人们七于八脚取出,并打开了这只盒子。一本破损的日记本和很多张早已泛黄、发霉的照片,赫然呈现在大家面前。
  他们小心翼翼地翻开了日记本,老编辑读道:
  今天,我叉救出了一位战友,这已经是第28个了……但愿他能活下去……今天又有20位战友死去了……昨天深夜,战友们又一次狠狠地打了我……可我一定要坚持下去,无论如何也不能说出真相。那样,我还能救出更多的人….亲爱的战友们,我只有一个唯一的希望,如果你活着,以后有机会,请来看看这棵大树。
  老编辑的声音早已哽噎,这些站在树下,头发都已经花白了的老兵个个泪流满面。直到此时,他们才完全弄清楚了,罗迪克一共救了三十六名英国战俘。
  今天,仍然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曾经被罗迪克救出来的老兵,也许还不止眼前的这十三个。留在树洞里的关于战俘集中营的日记和照片,是罗迪克留给这个世界揭露和控诉纳粹罪恶的铁证。与老兵们分手不久,老编辑叉在他所在的那家报纸,刊登了他采写的罗迪克的感人事迹。
  那处沉寂的山谷和那棵不倒的大树周围,因为这些报道而热闹了起来。许多人纷纷自发地来到这里,祭奠罗迪克,表达对他的敬仰。理所当然地,罗迪克从一个寂寂无名的人变成了一个国民英雄。
  一个作家来到这座山谷,用一些不知名的野花扎成了一个花束,放在了简朴的纪念碑上,并在大树下坐了许久。
  后来,他在自己的一本书里写过这样一段话:完美需要代价,而为完美付出代价,没有坚忍不拔、忍辱负重的精神,是绝对做不到的。
  渴望完美的人生,是每一个人的权利。有时,这种完美因为环境所胁迫,它的表现形式,竟会那样的相悖于最初的愿望,因此造成的误解,甚至敌视,一定会形成一种强大的社会压力。而能够为了完美的崇高使命,始终忍辱负重的人,他的名字终将成为完美的旗帜而高扬,比如罗迪克。他是这个世界上,最应该被敬佩的一种人。
  据《浮生六记》
其他文献
东晋苏峻作乱,吴国内史庾冰被一郡卒所救。当时,郡卒用一张破席盖住庚冰,只身驾船把他送出了钱塘江口。为了骗过搜捕的人员,这个郡卒更在中途停船,去小岛上沽酒,大醉而归,并舞着船桨对着搜捕人员大喊:“你们不是要找庾冰吗,他就在我船上呢!”搜捕人员都笑他在耍酒疯。庾冰由此逃过了一劫。  平乱后,庾冰想要报答这个郡卒,就问他有什么愿望。郡卒竟很没出息地说道:“我出身不好,也不愿当官,以前当差辛苦,不能痛痛快
期刊
“广轶事见闻水净花明饶雅趣,庆同人快聚茶初香半涤尘襟。”这是北京一家老书馆广庆轩的楹联。广庆轩是1940年停业的,什么时候开张的,没人知道,只知道清末民初的时候,它叫同和轩。广庆轩在什刹海东河沿一溜胡同,坐北向南的六间勾连搭高房,南、西两面有窗,周遭有绿竹子花障,花障里种着绿竹子,屋子里,除正面是台以外,摆着的是黑漆方桌,楹联每年一换,对联的词儿,永远不变,日久,听书的人也就记熟了。  这是老北京
期刊
这张照片拍于2009年夏天的北京百望山森林公园,是在原单位中我们一个小团队集体旅游,忘了是谁拍的一张特别有趣的合影。当时是我们在一草坪上围成一个圈,玩的是儿时的丟于绢的游戏。是于绢丢在我背后我没有发现,而被罚做50个俯卧撑,作为快乐的惩罚。我说做就做,一点也不含糊。而拍我屁股的是同事小昊,他有意无意的在捉弄我取笑我。不过我们都先后离开了那家单位,今天我就想说说他的故事。  有一天正在上班的我,突然
期刊
前文我们说到顾横渡盛情难却,提笔在于,略加思索,遂在闫尔梅带来的那幅《流民图》上,题了一首小诗,诗曰:  极目河山泪欲枯,断云残雨总模糊。  分明一幅天丝锦,化成流民转徙图。  闰公子一见大惊:“啊!真没想到小姐竟有如此才华,不仅这诗写的好,字也好,小生拜服。”说着,便给横波深施一礼。这时,有丫鬟来报,酒宴已经备好,请大家入席。  大家入席以后,就有说有笑地吃了起来。顾横波与那闰公子更是频频举杯,
期刊
有人说:“胡适一生最为人所乐道的一件事,既不是他的实验主义,也不是他的哲学史、文学史或小说考证,而是他的婚姻。”他在异国的一段情缘,历经半个世纪却始终克制在界限之内,让人唏嘘也更加怜惜。  一见如故  韦莲司,全名为艾迪丝·克利福德·韦莲司,她是胡适1913年6月在美国纽约康奈尔大学留学时结识的女友,是康乃尔大学里一位教授的女儿。在美国康奈尔大学读书时,胡适与地质系教授亨利·韦莲司毗邻而居。191
期刊
晚上回家做饭的时候,因为脑海里还在想着零件的事,她手里的菜刀不由自主地跟着思绪游走,把土豆切成了一块块不明形状的物体。  韩利萍作为一名火箭零部件数控铣工,经常要加工要求精度比头发丝还要细的零件,而这些零件将被用十神舟飞船、长征五号、长征七号等火箭发射平台上,一丝一毫都马虎不得。面对这份要求极高的工作,她百折不挠,滴水穿石,27年如一日潜心钻研技术,如今已成为我国为数不多的精通数控工艺、编程及操作
期刊
在京城南郊魏善庄一处不起眼的小院里,驻扎着一支巡警队伍—一大兴分局反恐怖和特巡警支队三中队。近两年,这支队伍在大兴警界声名鹊起,先后破获“4-4”假扮尼姑诈骗、“8·14”盗窃摩托车、“9·11”西红门系列入室盗窃、“12·11”盗窃电缆案等一系列案件,队里的“巡逻打现工作组”荣立集体二等功。而这支队伍的领军人物,是一个在首都公安一线摸爬滚打了15年、今年34岁的大小伙子范凯,去年曾被授予“全国优
期刊
1958年10月16日,写完《古本戏曲丛刊》四集的序言,郑振铎就率领中国文化代表团出国访问,途中飞机失事,郑振铎及全体出访人员不幸遇难。郑振铎逝世后,吴晓铃受郑振铎夫人高蕴华女士之托,整理恩师遗篇。  提起文学大家郑振铎先生的名字,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他的散文《燕子》《猫》目前仍是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入选课文。在文学领域,郑振铎是“俗文学派”的创始人之一,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将“凡不登大雅之堂,凡为学
期刊
1906年出生在拉脫维亚的菲利普·哈尔斯曼,是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摄影师。他曾说过:“在肖像摄影中,我所追求的既不是构图,也不是光线,甚至不是要表现一个特定背景前的被摄体,而是要探究人物的本质。”  以下,是他拍的人像和一组超现实主义摄影作品。
期刊
[第五十七辑]北京话里的讹化字  细品北京话,您不难发现有些字的讀音是很古怪的,比如“打开鼻子说亮话”。您可能会纳闷儿:什么鼻子能打开呀?即便把鼻子打开了,说话就能亮吗?  其实,单从字面上看是无解的。实际上,“鼻子”是发音讹化后产生的字,它原本是“算(bi)子”。凡是能起过滤和阻断作用的都叫算子,如下水道上面的铁箅子。笊篱,有的地方也叫算子。  如果您弄明白打开的是“算子”,而不是“鼻子”,那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