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叶倩茹(1994-),女,汉族,浙江义乌人,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小学教育、语文。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2-2139(2017)-18--01
挪威籍英国作家罗尔德·达尔(Roald Dahl)一生中最后一部儿童文学作品,正是《玛蒂尔达》(Matilda)。就像武林高手会选自己在晚年的时候、呕心沥血地写出绝世武功秘籍一般,达尔似乎也是这么做了——从这部作品中,能够感受到达尔一贯的构思奇特、情节紧凑、集幽默荒诞机智为一体的儿童幻想作品写作特色,我们能够体会到犀利的语言、对现实的讥讽、豁达的态度与幽默的笔触。或者说,就像达尔自己是挪威的血统 英国的成长的综合体,《玛蒂尔达》是英国式幽默 北欧式童话的结合。
《玛蒂尔达》中的相关情节和角色的设置和达尔的成长生活经历密不可分。比如达尔的校园生活过得并不愉快,据他的自传中描述,在他寄宿的学校里,充满了粗暴的体罚、极其严格的校长、偏心的老师,甚至一个常常辱骂学生的女舍监。相对应的,达尔在《玛蒂尔达》中展现了一种可怖的校园环境——可怕的小学校长:特朗奇布尔小姐,是个女巨人,女暴君,长相相当“男人婆”,曾经是一名出名的链球运动员,认为小孩子是“臭虫”,她认为自己是无所不能、无所畏惧的。可事实上,她还是被蝾螈吓坏了,一部分原因是她的无知,没有学好生物——家长可能会教育小孩子“无知是多么可怕”,还有一部分原因,自然是她对自己太自信、太理所当然了。她让每个孩子都畏惧她,“谁要是得罪了她,她就会把这个孩子像厨房搅拌器里的胡萝卜那样榨成汁”。在这样的校长的高压、希特勒式的“统治”下,孩子们的小学环境该是多么糟糕啊,仅从教育心理学的观点看,便能判定这是违背了儿童心理发展和认知结构的不当表现,这比中国这几年曝出的“虐童案”的残酷指数上了好几个等级。当书中提到亨尼小姐在特朗奇布尔小姐的“独裁”下,不仅以优异的成绩从这所学校毕业,而且凭借着自己对自由的向往的勇气而离开了由特朗奇布尔小姐“控制”的“红房子”,亨尼小姐的角色能够被分辨为“意志坚强”的“好角色”。在中国,小朋友在学校被老师轻轻责骂了,家长会不停地抱怨这个老师,或是干脆“抄起家伙”或“动用可能及的权势把这个校长赶出学校”。相比之下,那些英国家长们的处理态度可“冷酷无情”得多。查阅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英国的教育状况,发现在当时的家庭教育和家校沟通上,确实存在着许多漏洞,如成人“轻视”儿童,儿童的“自尊”常常受“侵犯”,家长是绝对的权威等等。所以说,《瑪蒂尔达》的校长形象的形成,除了依靠达尔本人肆意的想象、儿时并不愉快的经历外,还和当时的社会教育背景相关联,这就不难联系到当年《玛蒂尔达》一出版便引起孩子们的支持(孩子们阅读后,觉得仿佛自己就是那个惩罚大人不当行为的玛蒂尔达,看着这些大人被羞辱,有种解气的感觉)、成人们的反对(大人们认为这些情节是低级趣味)。
当然,作为完美主义和以儿童为中心的作家,达尔巧妙地在《玛蒂尔达》中进行了反击,比如在中文版的书籍中的一段发生在亨尼小姐玛蒂尔达和亨尼小姐的对话——“‘有一些我实在喜欢,’玛蒂尔达说,‘但是,有一些我觉得实在乏味。’‘你能告诉我一本你喜欢的吗?’‘我喜欢《狮子、女巫和衣柜》,’玛蒂尔达说,‘我觉得C.S.刘易斯先生是为很好的作家。但是他有一个缺点,他的那些书一点滑稽的东西都没有。’‘你说得对。’亨尼小姐说。‘托尔金先生的书里滑稽的东西也不多。’玛蒂尔达说。‘你认为所有的儿童书都应该有滑稽的东西吗?’亨利小姐问道。‘我认为是的,’玛蒂尔达说,‘儿童不想打人那马严肃,他们爱笑。’……‘我非常喜欢查尔斯·狄更斯,’玛蒂尔达说,‘他一直使我哈哈大笑,特别是那位匹克威克先生。’”
并且,达尔还把自己的爱好引入了《玛蒂尔达》。达尔本人的爱好主要是阅读,最喜欢的小说家是吉卜林等强调英雄主义的小说家。关于英雄主义,在《玛蒂尔达》中,是显而易见的,因为达尔将主人公玛蒂尔达设置成了一个小英雄——玛蒂尔达虽然是个小女孩,但是她聪明睿智、才华横溢、非常有主见,甚至有超能力。在书中,玛蒂尔达也很好地履行了小英雄的责任,惩恶扬善——①在家里,面对愚蠢的家人,发动智慧的大脑,想出了“强力胶”、“染发剂”等事件;在学校,面对暴力的特朗奇布尔小姐,她运用自己的超能力,将装有蝾螈的水杯打翻到特朗奇布尔小姐身上,使特朗奇布尔小姐经历一次恐惧,使孩子们被压抑的心情得到了一些解放;②运用超能力,帮助善良、坚强的亨尼小姐,从她无耻的姨妈(特朗奇布尔小姐)手中,夺回属于她已故的父亲留下的遗产。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是儿童书,是给儿童阅读的,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其阶级基础和资本主义英国有着比较大差异,译者任溶溶先生应该是考虑这一点,才省去“儿童不宜”的部分,其他比如情节等部分的翻译,还是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贴合了中国小读者的胃口。可是,亨尼小姐的英文名是Honey,是甜蜜蜜、美味、给人好心情的蜂蜜,达尔在书中给她设定的“善良的大人”的角色——在开学第一天,她得到了一年级所有孩子的心。这是在英文名中才能领会到达尔给小读者的提示。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2-2139(2017)-18--01
挪威籍英国作家罗尔德·达尔(Roald Dahl)一生中最后一部儿童文学作品,正是《玛蒂尔达》(Matilda)。就像武林高手会选自己在晚年的时候、呕心沥血地写出绝世武功秘籍一般,达尔似乎也是这么做了——从这部作品中,能够感受到达尔一贯的构思奇特、情节紧凑、集幽默荒诞机智为一体的儿童幻想作品写作特色,我们能够体会到犀利的语言、对现实的讥讽、豁达的态度与幽默的笔触。或者说,就像达尔自己是挪威的血统 英国的成长的综合体,《玛蒂尔达》是英国式幽默 北欧式童话的结合。
《玛蒂尔达》中的相关情节和角色的设置和达尔的成长生活经历密不可分。比如达尔的校园生活过得并不愉快,据他的自传中描述,在他寄宿的学校里,充满了粗暴的体罚、极其严格的校长、偏心的老师,甚至一个常常辱骂学生的女舍监。相对应的,达尔在《玛蒂尔达》中展现了一种可怖的校园环境——可怕的小学校长:特朗奇布尔小姐,是个女巨人,女暴君,长相相当“男人婆”,曾经是一名出名的链球运动员,认为小孩子是“臭虫”,她认为自己是无所不能、无所畏惧的。可事实上,她还是被蝾螈吓坏了,一部分原因是她的无知,没有学好生物——家长可能会教育小孩子“无知是多么可怕”,还有一部分原因,自然是她对自己太自信、太理所当然了。她让每个孩子都畏惧她,“谁要是得罪了她,她就会把这个孩子像厨房搅拌器里的胡萝卜那样榨成汁”。在这样的校长的高压、希特勒式的“统治”下,孩子们的小学环境该是多么糟糕啊,仅从教育心理学的观点看,便能判定这是违背了儿童心理发展和认知结构的不当表现,这比中国这几年曝出的“虐童案”的残酷指数上了好几个等级。当书中提到亨尼小姐在特朗奇布尔小姐的“独裁”下,不仅以优异的成绩从这所学校毕业,而且凭借着自己对自由的向往的勇气而离开了由特朗奇布尔小姐“控制”的“红房子”,亨尼小姐的角色能够被分辨为“意志坚强”的“好角色”。在中国,小朋友在学校被老师轻轻责骂了,家长会不停地抱怨这个老师,或是干脆“抄起家伙”或“动用可能及的权势把这个校长赶出学校”。相比之下,那些英国家长们的处理态度可“冷酷无情”得多。查阅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英国的教育状况,发现在当时的家庭教育和家校沟通上,确实存在着许多漏洞,如成人“轻视”儿童,儿童的“自尊”常常受“侵犯”,家长是绝对的权威等等。所以说,《瑪蒂尔达》的校长形象的形成,除了依靠达尔本人肆意的想象、儿时并不愉快的经历外,还和当时的社会教育背景相关联,这就不难联系到当年《玛蒂尔达》一出版便引起孩子们的支持(孩子们阅读后,觉得仿佛自己就是那个惩罚大人不当行为的玛蒂尔达,看着这些大人被羞辱,有种解气的感觉)、成人们的反对(大人们认为这些情节是低级趣味)。
当然,作为完美主义和以儿童为中心的作家,达尔巧妙地在《玛蒂尔达》中进行了反击,比如在中文版的书籍中的一段发生在亨尼小姐玛蒂尔达和亨尼小姐的对话——“‘有一些我实在喜欢,’玛蒂尔达说,‘但是,有一些我觉得实在乏味。’‘你能告诉我一本你喜欢的吗?’‘我喜欢《狮子、女巫和衣柜》,’玛蒂尔达说,‘我觉得C.S.刘易斯先生是为很好的作家。但是他有一个缺点,他的那些书一点滑稽的东西都没有。’‘你说得对。’亨尼小姐说。‘托尔金先生的书里滑稽的东西也不多。’玛蒂尔达说。‘你认为所有的儿童书都应该有滑稽的东西吗?’亨利小姐问道。‘我认为是的,’玛蒂尔达说,‘儿童不想打人那马严肃,他们爱笑。’……‘我非常喜欢查尔斯·狄更斯,’玛蒂尔达说,‘他一直使我哈哈大笑,特别是那位匹克威克先生。’”
并且,达尔还把自己的爱好引入了《玛蒂尔达》。达尔本人的爱好主要是阅读,最喜欢的小说家是吉卜林等强调英雄主义的小说家。关于英雄主义,在《玛蒂尔达》中,是显而易见的,因为达尔将主人公玛蒂尔达设置成了一个小英雄——玛蒂尔达虽然是个小女孩,但是她聪明睿智、才华横溢、非常有主见,甚至有超能力。在书中,玛蒂尔达也很好地履行了小英雄的责任,惩恶扬善——①在家里,面对愚蠢的家人,发动智慧的大脑,想出了“强力胶”、“染发剂”等事件;在学校,面对暴力的特朗奇布尔小姐,她运用自己的超能力,将装有蝾螈的水杯打翻到特朗奇布尔小姐身上,使特朗奇布尔小姐经历一次恐惧,使孩子们被压抑的心情得到了一些解放;②运用超能力,帮助善良、坚强的亨尼小姐,从她无耻的姨妈(特朗奇布尔小姐)手中,夺回属于她已故的父亲留下的遗产。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是儿童书,是给儿童阅读的,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其阶级基础和资本主义英国有着比较大差异,译者任溶溶先生应该是考虑这一点,才省去“儿童不宜”的部分,其他比如情节等部分的翻译,还是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贴合了中国小读者的胃口。可是,亨尼小姐的英文名是Honey,是甜蜜蜜、美味、给人好心情的蜂蜜,达尔在书中给她设定的“善良的大人”的角色——在开学第一天,她得到了一年级所有孩子的心。这是在英文名中才能领会到达尔给小读者的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