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的长周期思考

来源 :学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tianyo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人口均衡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实现路径出发,设定不同生育水平方案和实现更替水平生育率的时间方案,测算2020-2300年我国人口规模和年龄结构,在长周期视野中探讨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实现路径。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应遵循人口发展因果规律,科学设定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目标,以过程均衡思路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静止人口是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理想状态,保持适度生育率是实现静止人口的前提条件。我国人口变化的历史过程决定了短期内人口非均衡变化不可避免,应当以长周期视角谋划人口均衡发展的科学方略。在充分考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环
其他文献
现代化以传统社会形态为起点,破解传统社会形态的密码就在生产方式上.《商君书》就是有关传统社会形态的规划书,尤其是它所着重强调的"利出一孔""功爵制"两大特征,对于塑造和规范传统社会形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传统社会形态的奠基石.解剖《商君书》有助于了解超稳定的传统社会形态何以可能,历史周期律究竟是如何发挥作用的,进一步明确现代化的发展方向.现代化的核心不在于生产力、装备、技术,而是怎么做到让每个人自由地发展,这一点跟传统社会形态背道而驰.超越传统社会形态的现代化,应着眼于促进平等主体之间交往关系的扩大
RCEP指向一条不同于TPP的国际知识产权发展进路,其各类知识产权的保护水平均呈现出"超TRIPS"的特征,彼此之间差距较大:商标保护水平基本接近TPP,著作权保护水平、知识产权执法水平处于TPP和TRIPS的中间,专利保护水平与TRIPS基本一致.其总体制度特点在于创新导向、发展导向、程序保障和利益平衡,反映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知识产权诉求的调和与妥协.面对RCEP等国际知识产权协定的挑战,我国在全面履行条约义务的基础上,还需领会RCEP知识产权框架蕴含的启示,把握国际知识产权法治之基本目标,协助发展
费孝通的黄河文化观在反思自然与文化二元论基础上,既关注水—土—流域的空间关系,亦关注水—土—人的社会人文关系,是对自然、个人、文化、社会的综合认知.对人、社会、文化的分析是在时空坐标轴上的动态分析,因此,在方法论上,更加强调一种作为过程的方法.自然与人文世界的互构建立在两者各自的平衡之上,并且自然生态的平衡核心在于实现社会人文生态的平衡.时间维度的多元共存表现为以人为中心的黄河流域文化遗产传承.空间维度的多元共存表现为黄河上中下游或者城市与乡村栖居物理空间、不同层级的经济人文空间之间互惠互利的存在模式.在
人口均衡发展一直是我国人口战略与政策的主导原则,也是人口学研究的重要议题.阐释人口均衡发展理论的内涵与产生渊源,可以对该理论的操作化、理论基石、现实解释力、哲学基础等缺陷展开批判.本文借助对中国人口发展历史的回顾,基于对经济非均衡理论与自发秩序理论的应用与超越,探索性地构建了人口非均衡发展理论.人口非均衡是对人口的数量、结构、分布与素质等人口内部系统失衡状态,抑或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或环境等外部系统之间失衡的统称.人口非均衡发展理论对人口发展的现实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和指导性,能够反思理性主义与"计划思维"
20世纪中期兴起的组织理论对组织与环境的关系做了充分研究,在组织的环境管理问题上也提出了许多积极建议,但许多理论所探讨的环境问题都是指组织环境.其实,除了组织环境之外,还有任务环境.一切组织都承担任务,是通过任务承担而证明自身的社会价值的,组织理论更多关注的却是组织的结构和内外部关系、组织运行的机制、组织管理中的制度等,而组织所承担的任务似乎成了无须关注的问题.所以,组织理论忽略了组织的任务环境.在官僚制组织那里,也确实没有任务环境的问题,或者说任务环境被组织环境掩盖了.然而,在20世纪后期的社会变化和组
中国共产党是先锋型政党.先锋型政党在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具有引领性、主导性的地位.这一地位的形成,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社会基础.在历史上,是先锋型政党缔造了现代国家,并且一直引领国家建设和现代化进程.在社会基础上,先锋型政党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始终代表社会中最广大群体的整体发展利益.因此,只有先锋型政党能够将民主与治理有机结合,通过民主求治理,通过治理来发展民主.中国共产党作为先锋型政党,通过组织化驱动,在主体与资源两个方面克服了中国现代化的先天不足,形成了一种党建现代国家的模式,通过党的建设来推进国家治理,
作为"逃离性社会空间",江湖在中国文化中极具象征意味.庄子的江湖,已经能够寻找到后世江湖的蛛丝马迹.而长期以来对"乡土中国"的"乡土性"存在过度解释,对华夏民族"水与土""生与熟""居与游""农与商"的辩证关系及其"流动性品格和传统"缺乏足够认知.历史上因水运形成的交通节点和新的社会生活空间,频密的商业和人际交往,推动建立了宗法之外的互信体制和自组织网络;神秘莫测像水一样飘忽不定、浪迹四方的生活状态,为乡土社会注入了难得一见的活跃基因,表现出古老农耕文明的另一侧面和另一种可能,丰富了传统中国的立体架构,亦
晚清民国时期,传统治国平天下的政治论述逐步让位给现代意义的政治学.20世纪上半叶,政治学在中国形成一个颇具规模的专业知识领域.格物致知的儒士转变为在高校政治学系工作、追求政治知识科学理论化的专业知识分子.除政治学发展、现代性与民族国家建构间错综复杂的外在理路之外,知识转型及政治学学者身份转化的内在理路同样值得我们关注.本文提出专业化(professionalization)之概念,作为理解晚清民国时期政治学的知识转型及政治学学者身份转化之新视角.剖析这些林林总总的人、事、物背后之专业化现象,能帮助我们思考
中国公共资源交易的变革在彷徨、摸索中前行,经历了分散、集中、集成与整合的渐进改革过程.作为中国特有的话语体系,公共资源交易的理论逻辑完全不同于发达国家的理论逻辑,其创新与变革无不渗透着中国的传统文化,植根于中国实践.具体来看,作为一项制度变革,公共资源交易的创新过程遵循"概念构建—价值认同—自我学习—技术助推"的中国逻辑,而这一创新逻辑的运转有赖于内在"组织学习"和外在"互联网+"技术助推的双重驱动.
在中国政治学学科史研究中,一般认为1952年院系调整之后政治学学科被取消,直至20世纪80年代方才重建.这一通行的说法过于简化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政治学的发展历程,湮没了当时学科建设的初衷和对新生议题的探索.1949—1965年间,新中国政治学的系科发展历经三个阶段:探索并建设了具有新中国特色的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建立了中国新政治学研究会与政治法律学会,创立相关杂志,初步形成了学科共同体;新民主主义教育中"科学的、民族的、大众的"理念在政治学书籍的选题中也有所体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学研究融合了民国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