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汛蜕变的动力

来源 :中国计算机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13519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间 2012年11月27日
  地点 蓝汛ChinaCache公司办公室
  人物 蓝汛ChinaCache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王松
  中国计算机报社执行社长兼总编辑 李树翀
  从私营企业到上市公司,从上市前一度亏损到上市后连续多个季度超30%的持续增长,从互联网市场的参与者变成领导者,蓝汛ChinaCache(以下简称蓝汛)在成为资本宠儿之后的变化无疑是一次华丽的转身。但对任何一家企业而言,它的成功又绝不可能仅仅依靠资本。
  上市后两年多,蓝汛成为CDN行业中唯一一家国籍为“中国”的上市公司,并成功跻身CDN行业领导者宝座的事实,让我们不得不去关注隐藏在资本背后的蓝汛动力。今天的蓝汛,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企业?它的发展潜力何在?在CDN领域,当前中国与美国企业能做到真正的抗衡吗?在CDN行业中,以蓝汛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又将对全球互联网的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为了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中国计算机报社常务副社长兼总编辑李树翀特别约访了蓝汛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王松。
  中国市场本身就是潜力股
  李树翀:在蓝汛上市之后,业界普遍感觉蓝汛的发展在加速。蓝汛刚刚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和去年同期相比,蓝汛的净营业收入增长了30.4%。在我们看来,这样的增长速度应该绝不仅仅是资本力量的结果。真正让蓝汛获得这种发展的内在和外在因素,到底是什么?
  王松:在上市之后,蓝汛一直在按照原来计划的目标和方向发展。但从一个私营公司变成一个上市公司,蓝汛最大的挑战并不是来自市场,更多的是管理的要求。我们必须越来越符合一个国际化的上市公司的要求,其中最重要一点就是业务可控。和过去不同,蓝汛现在所有的业务都是可控、可管、可预期的,这是投资者的要求。
  大家可以看到,在蓝汛上市之后,尤其今年这三个季度,我们整体的运营效率一直在持续高速增长。特别是毛利率的运营能力,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也在不断提高。不管是IDC领域还是CDN领域,我们的毛利率一直是第一的。事实上,正是整个公司的管理运营效率的不断提高,让蓝汛获得了稳定的增长,也让我们在行业中得以保持绝对领导者的地位,加大了我们跟竞争对手之间的距离。未来,我们还会不断地提高整个公司的运营效率。
  李树翀:在海外上市,会使公司的管理、运作等各方面变得更加规范,这是推动蓝汛业务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因。那推动蓝汛业务增长的外因又是什么呢?
  王松:投资者所关注的是蓝汛的业务是否有发展的潜力,蓝汛所在的市场是否足够大,而蓝汛的业务与市场都是与互联网息息相关的。恰恰,中国是一个潜力巨大的互联网市场,CDN行业的发展潜力决定于两个因素:市场普及率和市场的规模。在中国,当前不仅市场普及率在增长,市场本身也在增长。
  首先,互联网在高速增长,但中国CDN市场的普及率还不到10%。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市场普及率保守估计为50%。中国这么大一个市场,市场普及率的提高,将为蓝汛提供一个巨大的增长机会。从宏观来看,中国互联网在快速发展,互联网在企业中的渗透率也在不断增长,中国网民数在飞速增长,这样的环境必然会推动CDN行业的快速增长。从微观来看,蓝汛的传统客户一直保持着30%以上的增长速度,新兴领域如移动互联网几乎是百分之百的增长速度。在电子商务领域,大型电商网站几乎都成了蓝汛的客户。
  其次,CDN这个行业最重要的是规模效益,需要有足够大的市场规模,足够大的地域,才能培养出专业化的公司。但目前,全球CDN行业中的上市公司非常少,除了美国企业就是中国企业,这主要是因为没有多少国家具备规模足够大的市场,这导致整个欧洲的CDN服务几乎都是由美国企业提供的。蓝汛是第一家生存在美国本土之外的做CDN业务的上市公司,这说明中国市场有能力为CDN服务提供足够的规模效益。
  中国市场将会帮助蓝汛在未来成为一家国际化的公司。对此,我们非常有信心。成为像华为一样能够成功实现市场全球化的中国企业,将是蓝汛的目标。
  李树翀:刚才您谈到,电子商务和移动互联网是推动当前CDN行业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因素。未来,推动CDN行业快速发展的“后劲儿”又会是什么?
  王松:可以看到的是,今天,SNS、微博、网页游戏对CDN的需求都在持续增长,并且都形成了持续的过程。互联网媒体,如优酷、土豆对CDN服务的需求已经非常旺盛,而传统媒体进入互联网的趋势也开始越来越清晰,这都会形成CDN行业发展的后续动力。
  另外,企业市场的发展潜力还有待发掘。过去,我们刚开始做CDN的时候,百分之八九十的业务都来自互联网公司。但今天大家会看到,除了传统的媒体,即使是一家只有四五个人的企业都需要建一个企业网站开展业务。企业无论规模大小,无论传统行业还是新兴行业,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希望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业务、提供服务。对CDN专业服务商而言,这将形成巨大的市场机遇。
  看清十年之差
  李树翀:正如您刚才所说,在中国CDN的普及率还不到10%。这是否意味着,未来只要提高普及率,中国的CDN市场就能快速从10%提高到20%,甚而让CDN市场大红大紫? 另外,预期还需要多长时间,中国才能像美国那样达到50%以上的市场普及率?
  王松:是的。大家看国外的互联网,只是看到了前端。事实上,中国的互联网跟美国之间的差距,从本质上来说,至少还有五到十年的差距。这种差距是产业发展的问题。就CDN这个行业而言,中国和美国相比,也至少有五到七年的差距。在CDN这个领域,美国第一家CDN公司1998年成立,但是1999年就上市了,当时这家公司的股票就卖到了300多美元一股。虽然蓝汛也是从1998年起步的,但我们第一笔融资是在2005年,我们的上市时间更晚了不止十年。
  十年的差距,造成今天国内本土CDN企业的规模只有美国企业的十分之一,甚至十五分之一。在美国,这个行业已经经历了至少三轮的CDN服务商上市高潮:第一轮是以美国最大的CDN服务商Akamai为代表的公司,服务于早期的互联网应用服务商(例如雅虎)并开始脱颖而出;接下来互联网视频开始出现,又一轮公司进入到CDN行业为其服务;第三轮是面向个人和中小企业的应用,催生了新的CDN服务商,亚马逊也加入其中提供CDN服务。但在中国,我们第一轮还没做完,市场普及率也还未成规模。   李树翀:您认为中国市场普及率低的问题出在哪儿?
  王松:2005年我们第一轮融资的时候,蓝汛几乎所有的客户都在做短信;2010年,蓝汛几乎所有的客户都在做游戏。由此可见,今天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发展跟美国的差距还很大。因为社会化分工的细致程度决定产业发展的成熟度,中国的互联网产业还无法像汽车产业那样,形成细致分工后的产业链,所以产出效率依旧不高,企业还不能通过产业链协作专注自己的核心业务。
  Akamai最大的客户曾经是雅虎,而NetApp最大的客户也曾经是雅虎。一个雅虎的成功,也成就了一系列支撑平台的公司的成功。在美国,投资圈中的很多成功案例均来源于系统的规划,只要投资的一个企业成功了,就能够带动后面投资的公司做好,这样投资的整个产业链都可以获得成功。但在中国,这样的案例几乎还没有。每家企业都在很辛苦地做所有的事情。但任何一个企业都是资源有限的,想把所有的事都做好,可能性真的很小,这也造成今天国内的互联网企业容易被复制,没有几个可以将某件事做到极致的。因为,企业的资源分散到多个环节上,反而影响了主业的发展。
  李树翀:中国产业发展成熟度还不够,还没有形成特别稳固的行业细分,所以导致了CDN市场普及率不高这样的结果?您认为当前阻碍国内CDN服务商快速发展的“环境因素”还有哪些?
  王松:是的,竞争还不够充分。在中国,带宽成本也是CDN行业发展的核心阻力之一。当前,蓝汛CDN业务的带宽成本超过55%,估计Akamai的带宽成本只占其总成本的15%。所以,今天在中国做互联网服务的带宽成本,是美国的至少四倍。这也是中国产业发展的现状,尽管中国可以将CDN这个市场百分之百地复制过来,但是在产业背后还有很大差距。
  时刻准备翻越技术巅峰
  李树翀:蓝汛能够做到今天这样的规模,肯定有一些独到的地方。作为中国CDN行业的领头羊企业,我相信做到“老大”这样的位置,肯定不止是靠规模和资金这么简单。和竞争对手相比,蓝汛靠的到底是什么呢?
  王松:我认为是技术的不断创新和革新。CDN是刚刚起步的产业。我们最早开始做图片、静态内容,后来开始做视频、动态应用,其实技术一直在变化。
  今天蓝汛所说的CDN,早已不再是简单的内容分发,而是感知网络这样一个概念,因为我们认为当前的CDN服务需要对网络有更深层次的了解才能做好。
  过去,互联网非常简单,只是让PC上网。但今天你会发现,我们正在面对各种各样的上网模式,终端越来越多样化,网络访问、数据传输的高效性在复杂的网络体系中是无法简单依靠缓存、内容分发这样的技术来保障的,这也是基于传统技术的CDN服务效果变差的原因。而蓝汛要提供的CDN服务,就是要通过感知终端、感知网络、感知应用,彻底解决问题。互联网正在变成一个越来越综合的体系,如何实现有效的内容调动将是一个越来越复杂的问题。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对于CDN的技术要求将是真正的挑战。有分析师认为,如果4G普及之后,网络上的管理将是灾难性的。一方面流量巨大,另一方面是终端的数量巨大。几十亿的终端数量,要想实现有效的定位都是一个巨大的工程。早期的CDN技术就是以DNS做定位,实现比较粗糙的定位即可,但未来设备定位则要越来越精准,定位的效率也要越来越高,才能满足CDN服务的要求,相关技术也会越来越复杂。为此,我们一直在加大对研发中心的投入。
  可以看到,过去CDN技术似乎不是高科技的东西。但是今天,不管是谷歌、Facebook还是微软,大家都在这个领域进行着较大的技术投入。
  李树翀:据我了解,蓝汛的感知网络可以根据网络的情况、用户需求的情况配置资源,提供相应的服务。那理论上讲,感知网络应该能够让资源达到最优的配置,让所有的设备资源、网络资源达到最高效的使用。与之前传统的技术相比,感知网络能让效率提高多少?成本降低多少?
  王松:用我们现在最新的技术,应用在移动网络上的信息传输,在同样的内容、用户体验也一样的前提下,在采用新技术后流量甚至可以减少50%,对于运营商来说投入成本就会大比例减少。
  云越大 CDN的舞台越大
  李树翀:中国的云计算发展得轰轰烈烈,虽然目前应用做得还不到位,但发展趋势是明确的。互联网对CDN行业,可以说是机遇和挑战并存,基于互联网而生的云计算的发展,带给CDN行业的机遇和挑战又是什么呢?
  王松: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带给CDN行业的机遇远远大于挑战。如果没有CDN这个行业或感知网络这样的技术支撑,你会发现云其实很难落地。因为移动互联网的应用,是完全依赖于云平台的,只有依靠CDN技术才能提高整个网络运营的效率,降低成本、创新的门槛。
  在中国,互联网创新的成本不高,但成功的成本非常高。没有一个低成本、高效的网络平台承载应用,就不能获得预期的用户量。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平台,以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去支撑云,云服务的创新很难做得起来,最终只能由几家大公司垄断去做。可以说,中国的CDN行业不发展、不到位,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的创新,是很难真正落到实处的。亚马逊的平台上,有几十万个移动互联网的应用,云平台的价值就在于支撑这些应用,让更广泛的用户使用。
  李树翀:云必须基于网络,如果所有的应用服务都集中在一个平台上,前提必须是网络的性能非常好,效率非常高,否则将等同于没有任何价值。
  王松:是的。这正是我们对中国CDN行业价值的理解。目前,Akamai最大的客户就是提供云应用的,其云应用完全需要CDN网络帮它落地。我觉得,在中国大家不要光看着云的应用,因为亚马逊云应用中最关键的一部分正是CDN,如果没有CDN的应用,我觉得中国云的落地是天方夜谭。
  CDN支撑还可以被视为一种网络覆盖能力。云也是需要规模效应的产物,它的成本高低取决于它有效利用空闲资源的能力以及提供资源的效率。如果云数据中心建成后只能覆盖周边客户,云的效率就过低。云能覆盖多大范围取决于网络覆盖能力,放在不同的城市,云的效率不会一样,甚至在某些城市效率还会大幅降低,而解决这些问题正是CDN的专长。
  倔强生长的
  中国CDN新势力
  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成为第一个CDN领域的中国股,坐拥中国CDN市场领导者的地位……走到今天,蓝汛靠的并不是幸运。
  它遭遇过互联网泡沫,经历过全球金融危机,在获得资本垂青、成为行业领导者的路上,蓝汛从未一帆风顺过。面对中国CDN市场环境的先天劣势,国内、国外的众多对手的激烈竞争,想保持行业领导者的地位谈何容易。所以,即使是今天,蓝汛的危机感依旧很强,这也是蓝汛从未停止技术创新的原因。
  CDN在国内是一个机会丛生的新兴市场,与国外竞争对手十年的差距让蓝汛这些国内CDN企业感受到了巨大的竞争压力。但蓝汛依旧坚信,中国本土的CDN企业只要专注下去,就会有能力与美国顶尖的CDN企业抗衡,并借此成就全球化的发展。而且中国互联网市场、云计算市场、移动互联网市场的发展,也急需本土CDN企业注入动力。
  CDN市场既是中国的机会,也是中国企业的机会。希望像蓝汛一样努力前行的中国CDN势力,能一路走好。
其他文献
2010年,新医改迎来全面推进的关键时期,各项重点任务均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卫生信息化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同时,改革的重点、难点也逐步显现,IT技术在医改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医疗行业IT应用市场高速发展。  作为新医改工作的关键年,2010年中国医疗行业IT应用市场呈现出以下特点。    行业标准规范进一步完善 可操作性进一步加强    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卫生信息数据字典是卫生信息化要打好的
3月22日,云备份和恢复软件厂商Asigra与北京天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云科技)签约,将联手为中国各种规模的企业用户提供云备份服务。两天后,Asigra又高调亮相云计算中国峰会(Cloud Computing China Congress),为云备份服务进入中国再添一把柴。    无代理备份不再是空想    Asigra创立于1986年。按Asigra公司执行副总裁Eran Farajun的
虽然他们已经开始步入而立之年,但80后毕竟是80后,面访同样是80后的现任户外用品企业探路者CIO牛小虎之前,记者心里不禁暗暗做此想法。  但在与之攀谈一个小时之后,眼前的这位80后CIO让记者大跌眼镜——沉稳干练,思维缜密,做事有规划、讲方法,言谈间俨然大将之风,唯一显露出年龄特征的就是他身上一直保持着的那种“初生牛犊”般的冲劲儿。     向前冲 实践先行    谈起职业成长经历,牛小虎坦言,
要支持遍布在140多个国家的15万名员工的日常业务、每年9亿多封邮件、上千万个线上会议——这是华为IT部门当前所面临的挑战。  作为一个高科技企业,几乎华为的每一个员工都是IT系统的使用者。可以说,华为首先是一个大的IT企业级用户,然后才是一个大的IT企业。华为这个企业级用户的核心竞争力是创新性的产品协同开发与跨区域销售联动。这其中,IT是整个企业正常运作的神经元。  “我们把年营业额的1%用在I
云计算和虚拟化是当前非常流行的两个词汇,代表着IT应用的发展趋势。云计算和虚拟化无疑给人们提供了广阔的畅想空间,但要真正把很多美好的想法落到实处,则离不开数据中心的建设。可以说,数据中心尤其是大规模的数据中心,是各种IT规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IT建设的制高点。作为IT业界的领导厂商之一,戴尔早在四年前就成立了专门的DCS(数据中心解决方案)部门,帮助客户实施虚拟化和应用云计算。就在最近,戴尔在
近日,谷歌正式发布了Android 3.1、谷歌音乐测试版、Android@Home等产品及服务。对业界而言,这远比苹果开发者大会更震撼、更有冲击力。  —— 专栏作者李易    5月11日,谷歌2011年度I/O全球开发者大会在美国旧金山拉开序幕。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上,谷歌正式发布了Android 3.1、谷歌音乐测试版、Android@Home等产品及服务。对业界而言,这远比苹果开发者大会更震撼
《白皮书》的研究目的:  解析中国云计算产业的发展历程与产业链生态,指明机遇挑战及未来趋势;  剖析用户应用云计算的关键要素,点评当前主流云计算解决方案提供商核心价值;  梳理中国云计算相关项目及政策影响,提出未来产业发展政策建议。    继个人计算机、互联网变革之后,2010年,云计算作为第三次IT浪潮的代表正在向我们走来。它将带来人类生活、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的根本性改变,成为当前全社会关注的热
在惯性的作用下,MySpace被新闻集团收购之后曾有过一段高速发展期,但在2008年之后就开始令新闻集团CEO默多克头疼。2月2日,新闻集团发布了iPad电子报纸《The Daily》,默多克在发布会上称:“新的时代需要新的报章杂志。”  “纸老虎”有了新玩具,MySpace被卖掉指日可待了。    2月3日,新闻集团表示要出售旗下的社交网络MySpace。  尼古拉斯·柯瑞奇曾经在《纸老虎——操
2011年度  中国行业信息化最佳产品奖  广州辉远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云计算终端产品——SUNDE H4系列,基于开放的Linux内核,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在产品性能以及针对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SUNDE H4系列是广州辉远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辉远电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云计算终端产品。该产品基于MIPS架构,采用32 位SoC芯片设计
在近日举行的IBM中国合作伙伴开年大会上,IBM首次全面透露了2010年业绩,并发布2011年渠道整体策略。IBM大中华区副总裁及渠道事业部总经理郑小聪表示:“与合作伙伴携手创新,帮助合作伙伴转型是IBM百年来成就合作伙伴的独特价值。”那么IBM今年将如何继续帮助渠道创新和转型,并帮助他们寻找更多的市场机会?    加强软硬捆绑    “2010年是不同凡响的一年。”郑小聪表示。IBM连续第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