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改中明确规定了高中教学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强调教学要注意教和学的互动,充分发挥高中教师的引导作用,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当前,由于新课改教学改革不彻底,导致高中数学教学中还存在一定问题,影响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高中数学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4.099
新课标要求以学生为本,倡导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不再是以成绩高低为导向,而是以学生的实际能动性为目标。在数学教学中,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思想品德同时提高,全方面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高中数学教学的问题
(一)教师方面的原因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新课改提倡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观察、深入实践、开展推理及验证,并实施交流。教师从课堂主导者变成引导者,同时也是教学效果的促成者。新课改要求教学中坚持开放、民主及科学的教学理念,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要发生转变。部分教师由于长期适应传统教学方法,以至于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未严格落实新课改的要求,未尽到教学引路人的职责。
(二)学生方面的原因
新课改中强调学生的自主性,规定在教学中要将学生作为教学中心,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由于教学体制存在的诟病,以至于新课改开始后,高中数学教师开教学中开始给予学生较为自由的发挥空间。而学生自认为是自我地位的提升,便开始对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提出疑问。部分学生无法配合教师的合理教学,认为教师对新课改教学手段的控制就是约束自己,长此以往,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导致学习积极性下降。
(三)教材方面的原因
新课改实施后,高中数学教材的内容发生较大变化,在新教材中降低了“三角函数”相关知识的难度,同时增加了统计学知识和导数知识。教师完成课堂教学后,学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分析技术性不强但计算量庞大的数学题,如此一来,造成时间和精力的浪费。此外,新课改后,高中数学难度普通提高,绝大部分内容都是依据城市高中生的数学素质来编写的,很少顾及到农村地区及数学素质较差学生的实际情况。例如,在算法的初级内容中,包含大量的计算机语言知识,该内容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专业性,同时需要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这对于计算机知识水平不高的高中生来讲,学习压力较大。高中数学整体教学内容同时也增加,教师为了教学进度的保证,只能依照计划持续教学,而对于学生是否真正理解,是否真正消化却无暇顾及,最终导致数学教学效果不佳。
二、新课改中高中数学教学的具体措施
1.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是传统高中数学教学的主体,主要采取单方面灌输知识模式。在实际学习中,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和实践。高中数学相对枯燥,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这时教师就要依照新课改要求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实际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自主思考能力,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乐而好学,兴趣是学习的老师,因此在主动探索的过程当中,发现新知识和问题。
2.创新教学模式。在新课改中,教师的课堂氛围和教学模式都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因此,要创新教学模式。如:教师建立兴趣小组。针对同一个问题,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方法进行解题。小组成员参考其他成员的解题习惯,扬长避短,消化知识。比如:概率这类题目,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对概率并没有一个概念。这时教师可以将概率放在实际当中,展现概率题目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应用,给学生一个真切的模型,让学生更快掌握概率。
3.借助多媒体,提升兴趣。近几年,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运用多媒体,可以将抽象和逻辑性强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和生动化。比如:在立体几何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针对立体几何的特点,在多媒体教学设备上展示如何运用向量解决立体几何类的题目。还有解析几何题目,教师通过多媒体对X轴和Y轴的变化,让学生理解随着变量的变化,几何圖形如何变化。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够减少教师的板书时间,让学生在短时间掌握数学知识,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4.综合能力的培养。数学不能脱离其他学科而单独存在。数学题目的理解是依靠语文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新课改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不能让学生有偏科严重的情况出现。综合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学生的配合,更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个人能力和知识素养。
5.注重减负提质,优化数学作业设计。笔者建议,在作业的设计上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尽量避免以偏概全,以“一刀切”的形式面对所有高中生,因为有些学生接受能力强,所以他们学得快,而同等水平的作业在这些学生的眼中根本不在话下,不仅浪费了提升学生数学视野的机会,更不利于引导学生奋发向上。相对来说,同等水平的作业设计,对于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来说,又超出了他们的理解范围,使得他们想要完成作业都很难。所以,笔者建议在作业的设计上要实施差异性对待,注重减负提质,减轻学生的负担,提升教学效率。
6.实施智能评价,保证评价方式客观、公正。此外,在数学教学的评价方面,笔者认为,可以结合如今信息化的终端设备,比如网络阅卷、网络家庭调查问卷、学生在线互答等方式,可以实现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省时而又高效,并且这种信息化的教学评价方式,不会掺入任何个人感情色彩,所以,值得推广。我们还可以在年级范围内多组织一些趣味性的数学活动,将每位学生在活动或者比赛中取得的优秀成绩纳入年终的考评范围,这样才不失教学评价的客观、公正性,从而提升数学教学有效性。
总之,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还要掌握一些思维方法,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主动性。教师作为新课改下的指导者,必须注重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对学生进行知识讲解,通过建立兴趣小组,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解题方法,扬长避短,进而提高数学成绩。
参考文献
[1]彭建涛.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07:60-61.
[2]袁楚容.试论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J].求知导刊,2014,06:127-128.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高中数学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4.099
新课标要求以学生为本,倡导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不再是以成绩高低为导向,而是以学生的实际能动性为目标。在数学教学中,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思想品德同时提高,全方面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高中数学教学的问题
(一)教师方面的原因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新课改提倡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观察、深入实践、开展推理及验证,并实施交流。教师从课堂主导者变成引导者,同时也是教学效果的促成者。新课改要求教学中坚持开放、民主及科学的教学理念,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要发生转变。部分教师由于长期适应传统教学方法,以至于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未严格落实新课改的要求,未尽到教学引路人的职责。
(二)学生方面的原因
新课改中强调学生的自主性,规定在教学中要将学生作为教学中心,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由于教学体制存在的诟病,以至于新课改开始后,高中数学教师开教学中开始给予学生较为自由的发挥空间。而学生自认为是自我地位的提升,便开始对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提出疑问。部分学生无法配合教师的合理教学,认为教师对新课改教学手段的控制就是约束自己,长此以往,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导致学习积极性下降。
(三)教材方面的原因
新课改实施后,高中数学教材的内容发生较大变化,在新教材中降低了“三角函数”相关知识的难度,同时增加了统计学知识和导数知识。教师完成课堂教学后,学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分析技术性不强但计算量庞大的数学题,如此一来,造成时间和精力的浪费。此外,新课改后,高中数学难度普通提高,绝大部分内容都是依据城市高中生的数学素质来编写的,很少顾及到农村地区及数学素质较差学生的实际情况。例如,在算法的初级内容中,包含大量的计算机语言知识,该内容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专业性,同时需要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这对于计算机知识水平不高的高中生来讲,学习压力较大。高中数学整体教学内容同时也增加,教师为了教学进度的保证,只能依照计划持续教学,而对于学生是否真正理解,是否真正消化却无暇顾及,最终导致数学教学效果不佳。
二、新课改中高中数学教学的具体措施
1.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是传统高中数学教学的主体,主要采取单方面灌输知识模式。在实际学习中,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和实践。高中数学相对枯燥,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这时教师就要依照新课改要求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实际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自主思考能力,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乐而好学,兴趣是学习的老师,因此在主动探索的过程当中,发现新知识和问题。
2.创新教学模式。在新课改中,教师的课堂氛围和教学模式都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因此,要创新教学模式。如:教师建立兴趣小组。针对同一个问题,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方法进行解题。小组成员参考其他成员的解题习惯,扬长避短,消化知识。比如:概率这类题目,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对概率并没有一个概念。这时教师可以将概率放在实际当中,展现概率题目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应用,给学生一个真切的模型,让学生更快掌握概率。
3.借助多媒体,提升兴趣。近几年,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运用多媒体,可以将抽象和逻辑性强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和生动化。比如:在立体几何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针对立体几何的特点,在多媒体教学设备上展示如何运用向量解决立体几何类的题目。还有解析几何题目,教师通过多媒体对X轴和Y轴的变化,让学生理解随着变量的变化,几何圖形如何变化。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够减少教师的板书时间,让学生在短时间掌握数学知识,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4.综合能力的培养。数学不能脱离其他学科而单独存在。数学题目的理解是依靠语文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新课改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不能让学生有偏科严重的情况出现。综合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学生的配合,更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个人能力和知识素养。
5.注重减负提质,优化数学作业设计。笔者建议,在作业的设计上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尽量避免以偏概全,以“一刀切”的形式面对所有高中生,因为有些学生接受能力强,所以他们学得快,而同等水平的作业在这些学生的眼中根本不在话下,不仅浪费了提升学生数学视野的机会,更不利于引导学生奋发向上。相对来说,同等水平的作业设计,对于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来说,又超出了他们的理解范围,使得他们想要完成作业都很难。所以,笔者建议在作业的设计上要实施差异性对待,注重减负提质,减轻学生的负担,提升教学效率。
6.实施智能评价,保证评价方式客观、公正。此外,在数学教学的评价方面,笔者认为,可以结合如今信息化的终端设备,比如网络阅卷、网络家庭调查问卷、学生在线互答等方式,可以实现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省时而又高效,并且这种信息化的教学评价方式,不会掺入任何个人感情色彩,所以,值得推广。我们还可以在年级范围内多组织一些趣味性的数学活动,将每位学生在活动或者比赛中取得的优秀成绩纳入年终的考评范围,这样才不失教学评价的客观、公正性,从而提升数学教学有效性。
总之,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还要掌握一些思维方法,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主动性。教师作为新课改下的指导者,必须注重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对学生进行知识讲解,通过建立兴趣小组,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解题方法,扬长避短,进而提高数学成绩。
参考文献
[1]彭建涛.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07:60-61.
[2]袁楚容.试论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J].求知导刊,2014,06: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