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外浸泡的种子,在本土绽放的奇葩

来源 :理论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erluc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建初作者简介:高建初,安徽工商职业学院继续教育部。
  摘 要:作者对胡适、郭沫若两位五四时期的文学大师,进行了生活、政治、艺术等方面的细密比对,既瞻仰了他们的辉煌成就,也对二人的求真之路作了客观的归纳分析。虽不免挂一漏万,倒也不乏新意。
  关键词:胡适;郭沫若;求真;大师
  
  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中,出现过两位伟大的诗人,虽然他们分属于两个敌对的阵营,但其生活经历、政治地位、艺术成就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一位是胡适,一位是郭沫若。
  一、学贯中西
  胡适,1891年出生于徽州绩溪上庄村,父亲曾任过台湾知州。胡适5岁启蒙,在绩溪老家受过9年私塾教育,打下一定的古文基础,后到上海求学,初步接触了西方的思想文化,受到梁启超、严复思想的影响。1910年官费赴美留学,后由农学改学文学,师从唯心主义哲学家杜威,并终身服膺。
  胡适很喜欢“谈墨”,其中的“兼爱”思想成了胡适一生的品德。胡适还深受赫胥黎的影响,毕生宣扬自由主义,可以说是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他是个学识渊博的学者,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等方面均有很深的造诣。他一生获得了36个博士头衔,反映了中西文化对他的认可。
  郭沫若小胡适一岁,1892年生于四川乐山市观娥乡沙湾镇。少年上过私塾,14岁前对先秦学术、文化打下良好的功底。1914年赴日本留学,由学医改从文。接触了泰戈尔、歌德、莎士比亚、惠特曼、等人的作品,受到了革命民主主义、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等政治思想的熏陶,接受了斯宾诺沙、尼采、达尔文、克罗齐、列宁等人的思想,形成了以泛神论和革命民主主义为核心的世界观。
  郭沫若自幼接受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有着深厚的古典文化的底蕴,偏好庄子、屈原、李白等人的作品。从中接受的叛逆精神既与他稍后接触的“泛神论”一拍即合,也为他在甲骨文字研究方面的成就打下坚实的基础。
  郭老除了是一流的文学家、剧作家、诗人之外,还是我国著名的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和书法家,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中国历史学、考古学等领域占有崇高的地位,,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
  二、振臂一呼
  1915年9月,胡适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首次提出“文学革命”的口号,1917年胡适回国后,任北大教授,加入《新青年》编辑部,撰文反对封建主义,宣传个性自由、民主和科学,积极提倡文学改良和白话文学。是年一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文学改良的八个主张,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不作无病之呻吟”,“须言之有物”,为新文学形式提出初步设想,创作了我国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并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
  他大声疾呼文学改革,国语统一,女子解放,他的关于贞操、礼教、婚姻、父子、教育改良和戏剧改良的见解,可谓标新立异,他的“打倒孔家店”的呼喊,更如一声春雷,震撼着绵亘几千年的封建主义昏暗长空。毛泽东曾说过,胡适和陈独秀曾取代康有为、梁启超而成为他心中的楷模。
  1919年郭沫若在日本与留日同学响应五四运动,作小说《牧羊哀话》,同期的诗作在上海《时事新报》上发表,震动中国诗坛。1921年与成仿吾、郁达夫等人在东京组建创造社,发表第一部诗集《女神》,以鲜明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奏出了时代的最强音,一个充满自由、民主、个性解放和反抗精神的《女神》的出现,让已近阑珊的这出新诗运动大戏,又掀起了一个新高潮。胡适引领的新诗运动实绩主要在诗体的解放,而在诗情领域,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内容意义的深度上,当时的大多数诗歌作品,在表现新文化思想内容方面,都没有体现出应有的时代水平。诗人余光中说:“胡适等人在新诗方面的重要性也大半是历史的,不是美学的。”而《女神》全面而深刻地触及了新文化运动的几乎所有最敏感的内容:自由民主思想,个性解放和反抗专制的精神,歌颂以工业革命为基础的现代文明,等等,成为了丰富新文化运动的实质内容。郭沫若的文学革命觉悟虽然稍迟于胡适,但他却是最有实绩的创作者。
  三、绽放的奇葩
  在诗作方面:胡适于1920年出版了第一本新诗集《尝试集》
  郭沫若于1921年出版了新诗集《女神》
  在剧作方面:胡适创作了独幕剧《终身大事》
  郭沫若创作了历史剧《屈原》、《虎符》、《高渐离》、《棠棣之花》、《南冠草》、《卓文君》、《王昭君》、《蔡文姬》、《武则天》、《孔雀胆》、《聂荧》。
  在论文方面:胡适有《文学改良刍议》等
  郭沫若有《甲申三百年祭》等
  在论著方面:胡适有《中国哲学史大纲》、《白话文学史》、《中国中古思想小史》《中国禅学史》、《戴东原的哲学》、《淮南王书》、《齐白石年谱》等
  郭沫若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研究》、《卜辞研究》等
  在译作方面:胡适译有莫伯桑、契柯夫等人的短篇小说,拜伦的长诗《哀希腊》,易卜生的剧本《娜拉》及《先秦名学史》的英文论著。
  郭沫若译有歌德的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诗歌《浮世德》,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战争与和平》等。
  四、诤友与词臣
  两人都在各自所属的政坛任过职,胡适的任职经历比较平淡,曾任北大文学院院长、中华民国驻美大使,北大校长、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院长。他一生有过几次做大官的机会,他都放弃了。胡适是美国式民主的追求者,他主张由好人组成政府,不愿直接做官,更愿为帝王师,希望做统治者的诤臣和诤友。
  相对来说,郭沫若的政坛经历就显赫多了。早期曾任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北伐革命军政治部主任,国民政府军委政治部第三厅厅长、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解放后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副总理,中国科学院院长,人民代表大会副委员长等。
  巧合的是:胡适、郭沫若都与毛泽东、蒋介石这两大敌对阵营的领袖人物打过交道。相比来说,胡与蒋打交道多些,郭与毛打交道多些,就风格来说,可谓一个“诤臣”,一个“喇叭”。
  蒋介石经常与胡适共进晚餐,探讨国事,几次提名让胡适当副总统,甚至拿自己的稿费为胡适买房安家,赞扬胡适品德高尚,称胡适是“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代表。”可胡适似乎并不为所动,在传记记载中,他对蒋屡有劝谏,多次拒绝任职,他的理由是作一个诤友、诤臣比在政府里说话更方便些,他仍然喋喋不休地鼓吹美国式的民主政治,他建议蒋介石“毁党救国”,做一个无智无能无为的总统,尽早结束独裁专制政体,开放台湾的民主政治机制,建立起多党制的民主政治制度。
  作为国家领导人和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领导者,郭沫若在建国后的期间里,其所有学术活动都唯毛泽东的好恶是瞻,这与他“盛世明君”的思想有关,他坚信自己遇到了古往今来难得一遇的明君盛主。他对毛泽东的尊敬已到了崇拜和迷信的程度,他不会、也不敢想毛主席也会犯错误,他把毛看作神,对毛五体投地。他选择了学术服务于政治,表现突出的是《李白和杜甫》一书。他和毛主席有过多次诗词的唱和,并长期成为毛泽东诗词的第一解诗人,但始终把自己摆在词臣的位子上,大多是逢迎之作。仅是逢迎最高领导人也就算了,连江青这种人也逢迎起来,这种关键时侯只求自保的政坛表现,只能让他的自身形象史评蒙羞。
  五、布道者之路(一)
  胡适在留美期间,温馨和谐的生活氛围,使他领略到了美国式的民主政治。他在哥伦比亚大学研读期间,师从约翰•杜威,并终生服膺实验主义。他深受赫胥黎与杜威的影响,自称赫胥黎教他怎样怀疑,杜威先生教他怎样思想。
  胡适认为:实验主义是19世纪科学发达的结果,我们不可不先明白科学观念的两大变迁。
  一是科学律令,从前的人认为科学律令是万世不变的,然而50年来,这种观念大大改变了。
  二是生存进化,起初的人认为种类是不变的,直到60年前达尔文《种源论》,才说明种类是要改变的,可见生存进化的道理,全在适应环境的变化。
  归结起来就是:第一,一切真理是人定的,第二,生活是活动的、变化的、是对付外界的,是适应环境的。
  他又说:经验就是生活,生活即是应付环境,知识思想是人生应付环境的工具。他认为杜威特别看重知识和思想,其目的是怎样能使人有创造的思想力,他的思想方法是以怀疑为起点,寻出新事物或新知识来解决这疑难。这就是胡适所毕生倡言的:“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注脚。
  他主张有用便是真理,这是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哲学,但认为教育是社会进化和改良的根本方法,对当时的教育界确实起到了推动作用。
  在《中国哲学史大纲》中,胡适采用了西方近代哲学的体系和方法研究中国先秦哲学,把孔子和儒学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用平等的眼光与诸子进行比较研究,破除了儒学独尊的地位和神秘色彩,具有开创性的影响。胡适从不盲目崇拜孔子和儒学,他认为当下大多数明白事理的人已经打破了孔教的迷梦,所以才有了新文化运动时“打倒孔家店”的号召。
  不仅如此,胡老夫子在政坛的经历操守也笃行了西方自由主义和民主思想,他对统治者始终采取一种平视的角度,坦坦荡荡、无欲则刚。
  (二)
  郭沫若在日本,受到了斯宾诺沙、尼采、泰戈尔、达尔文、克罗齐、歌德、惠特曼、列宁等人著作的影响,形成了以泛神论和革命民主主义为核心的世界观。
  泛神论在东西方都有古老的传统,东方以印度思想为代表,西方以古希腊为代表,他们的共同性在于:认为宇宙或自然,万物(表象),与唯一的神(本体)具有同一性,不同的是神的观念。如谓神即自然,神即绝对精神,神即理念等等。
  泛神论的核心观念是:大自然或宇宙即神,神即大自然、宇宙。亦就是Nature God;universe God.
  费尔巴哈说:无神论是颠倒过来的泛神论。所以从本质上说,泛神论乃是唯物主义的无神论。对郭沫若来说,泛神即是无神,一切的自然只是神的表现,自我也是神的表现,我即是神,一切自然都是自我的表现。他更多的不是对神的敬畏,而是神话的自我。
  与许多文学家和思想家不同的是,郭沫若更多地洋溢着青春的理想和热情,而且葆有对中国古代固有生命精神的特殊理解和信念。在别人倾注全力对旧中国的现实进行解剖的时候,他却倾其全部热情呼唤着凤凰更生的烈火。这种“动”的倾心,对进化的向往,对革命的憧憬,必然表现出旺盛的活力。这一点恰与泛神论合拍,郭沫若所说的“一切自然都是自我的表现”,与斯宾诺沙的“神即自然”,黑格尔的“人就是神”一脉相承。显然生生不息、不断进取的进化追求和革命志向,正是郭沫若泛神观念中神所具有的特殊生命内涵,也是他所呼唤人性中的神性的价值核心。
  正是诗人对泛神论的吸纳,他的诗比谁都出色地表现了五四精神:在内容上表现自我,张扬个性,完成所谓的人的自觉。在形式上,摆脱旧时格律的镣铐而趋向自由诗。(周扬语)
  首先,郭沫若的诗歌在广度、高度、深度、远度、速度等多重纬度上体现出开阔、高远的特征。例如《晨安》,即以宇宙意识为创作的心理基点,高扬人在宇宙中的主体精神。又如《天狗》,极力张扬主体精神:“我是天狗,天狗是我,我把日来吞了,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我把全宇宙来吞了。”彰显了郭老“自我也是神,我即是神”的泛神理念。
  其次,郭沫若在诗中大量使用了阔大、雄壮、奇特的意象,如《星空》中的“太空中只有闪烁的的星和我”,“我迎风向海上飞驰”,意境极其壮阔,表现了万物(表象)与本体神的完美统一。
  第三,他写诗也常用清新明朗的意象。诗歌大都选取晴朝、霁月、日出、大海、白云等作为表象:如《晴朝》,就绘就了一幅欢快生动的春天图画,极力抒发了“一切自然皆是自我的表现”的愉悦心境。
  总之,《女神》中出现的自然万物乃至宇宙整体形象,到处洋溢着他所憧憬的时代美感,通过它们能够准确地将其心中的神展现给读者,也正是这种进化的神、日新的神、革命的神,造就了他那火山爆发式的诗。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泛神论大大提高了郭沫若诗歌的自我表现力,增加了诗歌的表现空间。
  纵观两位大师,年龄相仿、经历相似、成就相当,主流都是在年青时代背负民族的希望留学海外,接受了当时先进思想的熏陶并终身服膺,归国后乐道好施,敢为人先,乃至艺术上登峰造极。
  大师去也!但20世纪的中国文化史,无论如何也得书写上他们的名字。
  
  参考文献:
  [1]白吉庵《胡适传》红旗出版社2009年。
  [2]《毛泽东书信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
  [3]唐韬《中国现代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
  [4]陈寿立《中国现代文学运动史料摘编》北京出版社1985年。
  [5]左怀建《边缘游走:中国现代文学分析》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
  [6]郭沫若《李白与杜甫》人民文学出版社1971年。
  [7]陈永志《试论<女神>》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年。
  [8]张新《20世纪中国新诗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
  
其他文献
  陈 锋作者简介:陈 锋(1965-),男,广西浦北人,钦州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教授,硕士,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实践研究。    (钦州学院社科部, 广西 钦州 535000)    摘 要:胡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是我们党成立90年执政60年多,总是紧紧依靠和团结人民,勇于面对时代提出重大问题,致力于改革创新;通篇贯穿着丰富的人民主体观思想,通篇贯穿着一个坚定
期刊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改革是提高其教学实效性重要途径,进一步建立以课堂讲授为主,其它方式方法为辅的多样化、生动的教学体系。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实现路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素质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和塑造大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理论指南。党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此高度重视,国家教育部为增进其实际教育教学效
期刊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查阅,比较分析等方法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选材的主要指标身体形态。生理技能。身体素质运动技能等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在选拔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时各主要指标的基本要素。  关键词:运动生理学;篮球运动员;选材指标    选材的成功意味着训练成功的一半”。在世界篮球运动技战术水平飞速发展,各国运动训练水平、训练条件日益接近的情况下,选材的重要性更加突出了。实践证明,经验选材已不能适应世界体坛
期刊
摘 要:商事营业资产在商法上的地位举足轻重,作为商法上的重要基础概念,它又是揭示商主体和商行为含义的重要工具。随着商事营业资产这种现代商事制度的发展,商事营业资产所有权问题也随着商事营业资产成为新的争议点。因此,笔者通过研究商事营业资产所有权问题,并对商事营业资产与公司财产权二者进行区分,以期能够更为清晰的界定商事营业资产的相关理论,为我国商事营业资产制度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商事营业资
期刊
摘 要:30年代建立和发展的上海国立音专,作为中国近代专业音乐教育的标志,对中国专业音乐教育和创作发展起着明显的积极作用和重要影响。萧友梅将国立音专办成亚洲第一流的高等音乐院校,在办学的十年左右期间,为我国培养了大批具有较高修养的音乐人才。根据对国立音专的专业音乐教育中的钢琴教育模式以及当时不仅繁荣而且高质量的专业音乐创作,结合自身,简要分析论述钢琴艺术教育对于综合素质以及包括在内的人格教育、民族
期刊
马慧萍作者简介:马慧萍,昭通师专外语系讲师。  摘 要:《弗兰肯斯坦》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科幻小说,具有多重主题,本文旨在解读其宗教主题。作为科幻小说的鼻祖,玛丽雪莱借此书对当时社会所崇尚的科学理性进行了反思和批判,揭示了宗教信仰的价值和意义,并暗示了科学理性对宗教的皈依之路。  关键词:《弗兰肯斯坦》;科学理性;宗教的价值      十九世纪初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著名小说家玛丽雪莱具有独特的身世,她
期刊
张鼎如作者简介:张鼎如(1949-),男,莆田学院教授。  基金项目: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协作),批准号:2009B2076。    摘 要:对于玉皇信仰,多数学者从文化的视角出发来研究,认为是“一个富有特色的文化丛”。如果从社会资本的角度出发,就会发现玉皇信仰活动增强人们的信任,增进社会的有序性,构建社会互惠网络。因此,对于玉皇信仰活动不能简单地斥责禁止,也不能“一俊遮百丑”,而应该有所扬弃,让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同时,资金短缺问题严重困扰着其发展,本文分析了中小企业目前内源融资及外源融资的现状,并针对存在的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对策    中小企业已经成为现代经济运行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我国中小企业所获得的融资资金支持与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极不相称。融资
期刊
  王玉青 王丹屏作者简介:王玉青(1973-),女,汉族,甘肃民勤人,现为西藏民族学院法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民商法”。  王丹屏(1980-),女,汉族,陕西礼泉人,现为西藏民族学院法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刑法学。  本文系西藏民族学院2011年青年科研项目“大规模侵权损害无过失补偿机制研究”(11myQ08)阶段性研究成果。    (西藏民族学院, 陕西 咸阳 712082)  
期刊
摘 要:纺织服装产品是宁波外贸出口的重要产业之一,是宁波地区的传统优势产业。近些年,宁波纺织服装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优势正在逐渐减弱。本文以波特“钻石模型”作为理论模型,分析宁波市纺织服装产品的存在的优、劣势等相关情况,并且提出了提升宁波纺织服装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建议。  关键词:纺织服装产业;国际竞争力;钻石模型      1、前言  目前,“钻石模型”被作为分析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框架被广泛采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