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探讨

来源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ron7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面对日新月异的信息化社会,计算机技术蓬勃发展,这使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面临新的挑战。本文立足国内计算机人才培养现状,分析市场需求刺激下的职业高校教学模式的转变,并就新时代下的教学模式展开深入的探索,使高等职业院校所培养的计算机专业学生更具有社会适应性。
  关键词:职业院校;计算机教学;探讨
  中图分类号:G4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06-0000-01
  University Computer Professional Teaching Mode
  Yang Peng
  (Commercial College of Guizhou,Guiyang550004,China)
  Abstract:The face of rapidly changing information society,computer technology boom,which makes computer teaching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ace new challenges.This paper is based in the home computer personnel training status,analysis of market demand stimulated by changes in career patterns of teaching and the teaching of the new era of exploration depth models,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trained by the computer more social adaptability .
  Keywords:Vocational college;Computer teaching;Discussion
  近年来,随着通讯、网络、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大,高校蜂拥增开新的和计算机相关的专业,特别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目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大多开设有计算机专业。教育部等五部委2004年联合发布的报告称,计算机人才需求每年增加100万。然而,2005年全国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就业率比上年下降幅度超过5个百分点,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也就是说,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已经出现了一种相互矛盾的现象,传统模式下培养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已经开始出现困难,在这种背景下,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一、直面国内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现状
  我国软件产业规模偏小、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缺乏国际竞争力。其中一个关键原因,在于我国在软件人才的培养方面,由于相对封闭和进取不足而滞后于技术进步的要求。我国目前软件研发人员相对匮乏。虽然各类各层次学校风起云涌般的开办各种计算机专业并向社会输送毕业生,但良莠不齐,大都难以适应企业需要。
  二、市场需求引导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的转变
  21世纪是知识经济为主导的世界,强调经济、重视知识、用知识拉动经济发展,这些都离不开市场。而人才市场又是近年来十分看重的一个新的知识经济增长点。面对当前几乎每个高校都开设计算机专业的现实,高等职业院校怎样才能培养更加合适的专业人才呢?
  在当前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还存在一些桎梏。因此,改革传统教育模式是关键,彻底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的互赖关系。其次,各种认证、考级已把教师和学生们圈到了一个网中。当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还没有全面认识的前提下,这些证书的作用更像是一张名片,让用人单位认识你。但真正了解以后,下一步的工作就不仅仅是证书能够解决的了。
  三、新型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的探讨
  (一)改革高校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发展的要求
  近年来,许多高校在专业体系设置、教材开发、教学实施和教学质量评价等众多领域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的改革,初步建立起了具有特色的现代教学体系。但就目前情况来看,仍普遍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各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基本上大同小异,培养目标不明确,特色创新不明显,教学观念和教学手段比较滞后,师资队伍参差不齐,实习实训的深度和广度亟待提高等,这些都是学生难以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的问题所在。
  (二)深化课程体系改革
  1.重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
  一是通过基础课程的学习,训练学生抽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能力;二是通过程序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设计语言、软件工程等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程序设计和软件开发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并进一步了解软件和硬件的关系。
  2.动态的建设专业选修课
  专业选修课应根据社会的需要,开设当前比较流行的热门课程。现在的社会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程序开发设计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握J2EE编程或者熟练掌握VC++程序开发;熟悉主流数据库中至少一种;熟悉LINUX操作系统等。因此,学校要根据自身师资情况,有针对性的开设相关的主流课程,使学生至少精通其中的一到二门课程,成为开发设计的高级人才。
  (三)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创新型、实用型人才
  1.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紧密结合,合理安排实验课程内容
  统筹安排课堂教学,注重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在内容上的相互衔接和配合。在实验课教学方面,除完成经典的教学实验外,计算机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也必须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对于一些主要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强调它的实时性,教学的内容应包括当今的主流技术。
  2.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和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
  积极组织和吸引学生参加科学研究活动、技术开发项目和参加全国电子设计、数学建模等各种比赛,把知识信息、科研成果的创造、加工、传播和应用与教学过程有机整合起来,使学生超前接触实际研发工作,有效培养了学生独立动手、独立思考等的能力。
  3.增强校企合作,多方面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
  许多专科院校已经开始通过开展校企合作的方式,来加强学校与用人单位的联系,让学校更多的了解用人单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部分大专院校开始采取2+1(即2年在校学习,1年校外实习)的教学模式来更进一步了解学生需要重点学习什么、怎么学。同时也定期选取部分教师到各单位和企业进行挂职锻炼,以学校的角度来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以此制定更为合理的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使学生能更好更有效地学习掌握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
  四、结束语
  计算机专业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探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也是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市场需求变化而变化的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同时,这种探讨最终结果还要靠实践的检验,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发展和壮大起来。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提高,以培养出更多、更好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文敬,廖伟志,陆建波.计算机高职应用性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7
  [2]李晓明,陈平,张铭,朱敏悦.关于计算机人才需求的调研报告[J].计算机教育,2006
  [3]李晓明,陈平,张铭.关于计算机人才需求的调研报告[J].计算机教育,2007
其他文献
态关联规则EFP-growth算法,适宜于高密度海量数据的挖掘,但是这种算法对于冗余数据需要重复扫描。本文提出了基于链表的DLFP—growth算法,本算法利用链表过滤冗余项,并且当数据发
摘要分析了我国旧城改造的现状,指出我国在旧城改造中园林绿化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园林绿化在旧城改造中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旧城改造;园林绿化;现状;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S73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4-0215-01    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在改革开放大潮的推动下日新月异,旧城区改造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挖掘城市潜力、改变城市面貌
2007年是我国全面禁止使用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的开局之年。根据农业结构调整,农作物重大病虫草鼠发生趋势分析,结合农药械发展动态,现对本市2007年农药械市场需求情况进行预测
NGN是指下一代网络或新一代网络的缩写。NGN是基于分组的网络,能够提供电信业务;利用多种宽带能力和QoS保证的传送技术;其业务相关功能与其传送技术相独立。NGN使用户可以自由接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近年来,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激励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飞速发展。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逾34万辆,跃居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伴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逐渐步入成熟期,新能源汽车市场上的研发外包需求也逐渐增多,一方面传统整车企业纷纷加大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投入,另一方面市场上不断涌现出的新创立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投入巨额资金进行
本文结合作者近年来的工作经验,分析了电子信息在建筑工程管理领域中的运用,并且对运用特点进行了一一分析,以供参考。
本文重点就C#编程中的内存管理进行介绍,并就C#编程的内存管理中不可以忽视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
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得组分为43SiO2-23Al2O3-27LiF-17YF3-x Pr2O3(x=0.05、0.1、0.15、0.2)(mol%)的前驱玻璃.玻璃样品分别经530℃、540℃和550℃热处理后,制备出一系列Pr^3+离
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分析高中生信息素养现状,结合教学实践,构建了高中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专家问卷,用定量统计法计算出了各级指标权重系数。在此基础上考评、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