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岗位体验式教学法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满足任职需要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根据军校任职课程提点,实施岗位体验式教学是提高军校任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一种有效途径。
关键词:任职教育;教学改革;岗位体验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1
岗位体验式教学法是指通过模拟某种特定环境或在指定的某个现场,组织体验者根据所学习和掌握的理论知识,身临其境地开展某项工作或活动,通过体验达到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一、课堂岗位体验式教学法的含义、作用和适用范围
课堂岗位体验式教学法是指教员在课堂教学中,按预先制定的教学实施方案,把课堂模拟成部队某个特定环境,并给出某个特定专题,由体验者组织开展某项工作或活动,从而提高某项组织能力的教学方法。
课堂岗位体验式教学法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满足任职需要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该方法强调以体验者为主体,以教员为指导,注重调动体验者个体内在的积极因素,充分挖掘其潜在能力,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最大限度地使体验者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使体验者在课堂上也能身临其境,找到任职的感觉。
课堂岗位体验式教学法有其独特育人优势。
一是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采用课堂岗位体验式教学法能够促使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具有更大的灵活性、更强的实践性和直观性,可使枯燥的政策、法规等教学内容变得活灵活现,使体验者能够体验到部队工作的真实感觉。二是有利于调动体验者主观能动性。课堂岗位体验式教学法强调以体验者为主体,整个教学过程主要由体验者唱主角,能够充分挖掘体验者学习潜能,释放体验者个体能量,最大限度地调动体验者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三是有利于提高体验者综合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体验者要围绕特定专题,不断认识、不断思考、不断探索。为了解决问题,体验者要分析相关理论和资料,要拟制相关文书,要研究工作程序,要编写发言提纲,要组织讲话材料,从而可提高体验者的分析能力、研究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活动的能力。这些能力都是学员在未来部队任职岗位上所不可或缺的。四是有利于适应体验者任职需要。课堂岗位体验所选用的专题通常为部队作战训练、日常管理中的典型事例,是与部队实际紧密相连的,是体验者在今后任职当中可能经常遇到的。通过岗位体验式教学,使体验者能够切实掌握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方法和思路,为满足其今后的任职需要提供帮助,奠定基础。
课堂岗位体验式教学法主要用于岗前培训,更适合任职教育中的各种预提班教学对象,也可在适当时机用于学历教育中的毕业班体验者。适用于管理类、保障类、指挥类等课程的教学。
根据教学需要,课堂岗位体验式教学法配套条件为:一是需要齐全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二是需要大量的、方方面面的部队资料,其中主要包括训练类、工作类、活动类、保障类等方面的文字和音像资料。
二、课堂岗位体验式教学法的构成要素
课堂岗位体验式教学法的构成要素主要有氛围、专题和教员。
(一)氛围———课堂岗位体验式教学法的关键
课堂岗位体验式教学法能否得到很好的运用,能否达到预期的目标,能否取得良好的效果,其关键因素在于能否营造一个贴近部队、贴近岗位、贴近专业的教学氛围。在课堂环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使体验者能够仿佛置身某个特定场合开展工作或活动,使教学内容能够更具有针对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从而使体验者不走出教室即可体验到部队实际工作中的组织、指挥、管理和保障的方式、方法。
(二)专题———课堂岗位体验式教学法的条件
运用课堂岗位体验式教学法,必须确立一个恰当的专题,这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只有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了一个专题,才可围绕这个专题展开课堂岗位体验式教学。专题可以是一个典型案例,可以是一个开展某项较大活动前的动员,可以是组织学习某项新法规,可以是宣布某项保障方案并进行任务布置,可以是某项工作完成后或年终工作总结等等。总之,选题一定要贴近部队实际,要能够在不动用其他教学设施、设备的情况下实施岗位体验式教学。
(三)教员———课堂岗位体验式教学法的组织者
虽然课堂岗位体验式教学是以体验者为主体,要注重充分发挥体验者的主观能动性,但作为课堂岗位体验式教学的组织者——教员,应该说是实现课堂岗位体验式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保证。能否创造一个浓厚的、情景逼真的课堂教学氛围,能否最大限度地调动体验者的积极性、自主性,能否准确地选择教学专题,能否引导体验者学习和掌握必备的理论知识、实践经验和运作程序,关键还是要看教员的教学组织能力和知识水平。因此,教员必须具备很强的教学组织能力、课堂驾驭能力、归纳总结能力、随机应变能力,必须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必须拥有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只有这样才能胜任课堂岗位体验式教学的组织实施工作。
三、课堂岗位体验式教学法的主要步骤
点出体验主题。教员首先要说明本堂课的教学主题(揭示本课体验的重点内容)、目的要求和方法步骤,并讲解与主题相关的知识,着重介绍应把握的知识点、重点和难点,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多种手段营造教学所需的岗位体验式氛围,并引导体验者融入氛围,进入角色,开启岗位体验之门。点题要言简意赅,切忌拖泥带水,长篇大论,反“教”为主。
介绍相关案例。将预先选定的、体现专题主旨的案例,以部队通知、通报、文件、命令、上級指示等形式,向体验者传达,使其以扮演的角色接受这些信息。为了使体验者更加深入了解情况,更好地开展岗位体验,介绍与专题相关信息可以稍微详细一些。
组织讨论准备。组织体验者以个人或分班形式,对要体验的活动进行讨论研究,把握“上级”或相关的精神,熟悉“本单位”的情况,思考对策和思路,撰写必要的讲话提纲。此过程中,教员要深入到体验者中去,解答体验者所遇到的问题;在不影响体验者学习自主性的前提下,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困难。
个人进行体验。采取由教员抽点、推举代表或体验者自愿请求等形式,组织一名或若干名主体验者扮演拟任职岗位的主官,模拟组织某项工作或活动的开展。该体验者为主发言人,其他人员以发言人部属的身份聆听。在体验者进行体验的过程中,教员和其他体验者要注意听讲,认真总结归纳主体验者的长处与存在的不足,为下一阶段点评做准备。
开展点评活动。组织其他体验者对主体验者的体验情况进行点评,简明扼要地指出优点,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思路。由于环境、时间等条件限制,大部分体验者不能进行主发言,一般需要通过聆听和点评,以点带面,以达到共同提高之目的。
小结体验情况。教员将教学内容进行归纳小结,对体验者的体验情况进行必要的分析与讲评,最后,针对体验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点提出课后思考题目,结束课程。
关键词:任职教育;教学改革;岗位体验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1
岗位体验式教学法是指通过模拟某种特定环境或在指定的某个现场,组织体验者根据所学习和掌握的理论知识,身临其境地开展某项工作或活动,通过体验达到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一、课堂岗位体验式教学法的含义、作用和适用范围
课堂岗位体验式教学法是指教员在课堂教学中,按预先制定的教学实施方案,把课堂模拟成部队某个特定环境,并给出某个特定专题,由体验者组织开展某项工作或活动,从而提高某项组织能力的教学方法。
课堂岗位体验式教学法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满足任职需要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该方法强调以体验者为主体,以教员为指导,注重调动体验者个体内在的积极因素,充分挖掘其潜在能力,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最大限度地使体验者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使体验者在课堂上也能身临其境,找到任职的感觉。
课堂岗位体验式教学法有其独特育人优势。
一是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采用课堂岗位体验式教学法能够促使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具有更大的灵活性、更强的实践性和直观性,可使枯燥的政策、法规等教学内容变得活灵活现,使体验者能够体验到部队工作的真实感觉。二是有利于调动体验者主观能动性。课堂岗位体验式教学法强调以体验者为主体,整个教学过程主要由体验者唱主角,能够充分挖掘体验者学习潜能,释放体验者个体能量,最大限度地调动体验者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三是有利于提高体验者综合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体验者要围绕特定专题,不断认识、不断思考、不断探索。为了解决问题,体验者要分析相关理论和资料,要拟制相关文书,要研究工作程序,要编写发言提纲,要组织讲话材料,从而可提高体验者的分析能力、研究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活动的能力。这些能力都是学员在未来部队任职岗位上所不可或缺的。四是有利于适应体验者任职需要。课堂岗位体验所选用的专题通常为部队作战训练、日常管理中的典型事例,是与部队实际紧密相连的,是体验者在今后任职当中可能经常遇到的。通过岗位体验式教学,使体验者能够切实掌握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方法和思路,为满足其今后的任职需要提供帮助,奠定基础。
课堂岗位体验式教学法主要用于岗前培训,更适合任职教育中的各种预提班教学对象,也可在适当时机用于学历教育中的毕业班体验者。适用于管理类、保障类、指挥类等课程的教学。
根据教学需要,课堂岗位体验式教学法配套条件为:一是需要齐全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二是需要大量的、方方面面的部队资料,其中主要包括训练类、工作类、活动类、保障类等方面的文字和音像资料。
二、课堂岗位体验式教学法的构成要素
课堂岗位体验式教学法的构成要素主要有氛围、专题和教员。
(一)氛围———课堂岗位体验式教学法的关键
课堂岗位体验式教学法能否得到很好的运用,能否达到预期的目标,能否取得良好的效果,其关键因素在于能否营造一个贴近部队、贴近岗位、贴近专业的教学氛围。在课堂环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使体验者能够仿佛置身某个特定场合开展工作或活动,使教学内容能够更具有针对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从而使体验者不走出教室即可体验到部队实际工作中的组织、指挥、管理和保障的方式、方法。
(二)专题———课堂岗位体验式教学法的条件
运用课堂岗位体验式教学法,必须确立一个恰当的专题,这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只有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了一个专题,才可围绕这个专题展开课堂岗位体验式教学。专题可以是一个典型案例,可以是一个开展某项较大活动前的动员,可以是组织学习某项新法规,可以是宣布某项保障方案并进行任务布置,可以是某项工作完成后或年终工作总结等等。总之,选题一定要贴近部队实际,要能够在不动用其他教学设施、设备的情况下实施岗位体验式教学。
(三)教员———课堂岗位体验式教学法的组织者
虽然课堂岗位体验式教学是以体验者为主体,要注重充分发挥体验者的主观能动性,但作为课堂岗位体验式教学的组织者——教员,应该说是实现课堂岗位体验式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保证。能否创造一个浓厚的、情景逼真的课堂教学氛围,能否最大限度地调动体验者的积极性、自主性,能否准确地选择教学专题,能否引导体验者学习和掌握必备的理论知识、实践经验和运作程序,关键还是要看教员的教学组织能力和知识水平。因此,教员必须具备很强的教学组织能力、课堂驾驭能力、归纳总结能力、随机应变能力,必须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必须拥有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只有这样才能胜任课堂岗位体验式教学的组织实施工作。
三、课堂岗位体验式教学法的主要步骤
点出体验主题。教员首先要说明本堂课的教学主题(揭示本课体验的重点内容)、目的要求和方法步骤,并讲解与主题相关的知识,着重介绍应把握的知识点、重点和难点,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多种手段营造教学所需的岗位体验式氛围,并引导体验者融入氛围,进入角色,开启岗位体验之门。点题要言简意赅,切忌拖泥带水,长篇大论,反“教”为主。
介绍相关案例。将预先选定的、体现专题主旨的案例,以部队通知、通报、文件、命令、上級指示等形式,向体验者传达,使其以扮演的角色接受这些信息。为了使体验者更加深入了解情况,更好地开展岗位体验,介绍与专题相关信息可以稍微详细一些。
组织讨论准备。组织体验者以个人或分班形式,对要体验的活动进行讨论研究,把握“上级”或相关的精神,熟悉“本单位”的情况,思考对策和思路,撰写必要的讲话提纲。此过程中,教员要深入到体验者中去,解答体验者所遇到的问题;在不影响体验者学习自主性的前提下,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困难。
个人进行体验。采取由教员抽点、推举代表或体验者自愿请求等形式,组织一名或若干名主体验者扮演拟任职岗位的主官,模拟组织某项工作或活动的开展。该体验者为主发言人,其他人员以发言人部属的身份聆听。在体验者进行体验的过程中,教员和其他体验者要注意听讲,认真总结归纳主体验者的长处与存在的不足,为下一阶段点评做准备。
开展点评活动。组织其他体验者对主体验者的体验情况进行点评,简明扼要地指出优点,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思路。由于环境、时间等条件限制,大部分体验者不能进行主发言,一般需要通过聆听和点评,以点带面,以达到共同提高之目的。
小结体验情况。教员将教学内容进行归纳小结,对体验者的体验情况进行必要的分析与讲评,最后,针对体验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点提出课后思考题目,结束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