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农村初中生健康人格培养策略浅析

来源 :网络科技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gdunpi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nternet因其全球性、开放性、全方位性而建立的“网络社会”正在动摇着传统社会的道德基础。网络环境下的德育教育具有五个特性:自主性、全球性、多元化、虚拟性、即时性。对农村初中生的人格形成具有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
  
  一、网络环境对农村初中生人格形成的影响
  
  1.网络给农村初中生人格养成所带来的巨大正面作用
  一是可以开阔农村初中生视野,帮助了解更多的未知领域,掌握大量的需求信息。二是可以借助虚拟空间,广泛展开对外交流。三是可以利用互联网无限多样的发展机会,促进农村初中生的个性培养。四是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和信息技术,促进农村初中生的学业。五是互联网信息量大、交流速度快,成为农村初中生寻求知识的主要手段,进一步拓展了当今农村初中生教育的空间。
  2.网络给农村初中生人格养成所带来的严重负面影响
  一是现实世界的虚化,农村初中生在热衷于网络交往中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形:一是现实交往的冷漠,将现实世界和网络世界混同。二是网络世界的痴迷,网络游戏使许多农村初中生上网成瘾,患了“Internet中毒症”。三是道德意识的弱化。由于农村初中生尚未建立完善的价值观、人生观,其认知受外界影响很大。而Internet不良的信息会弱化青年的道德意识,将导致青少年不道德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增多。四是家庭观念的淡漠。农村初中生过分依赖网络,就会扭曲其人格品质,培养他们的非理性,淡化他们的家庭观念,降低他们的社会责任水准,从而直接影响他们正常的学习生活,使他们荒废了学业。其严重后果不堪设想。
  
  二、促使农村初中生健康人格形成的策略
  
  网络文化是多元的,不受时空的限制,使得学校的德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网络冲击了青少年的思想,使学校德育面临许多困难;另一方面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学校德育教育的进行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构建网络德育教育体系,促使农村初中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学校课题组成员,根据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认真研究和实践了网络环境下进行德育教育的策略,取得了显著成效。
  策略之一:提高广大教师的网络素质,构建网络德育教育体系
  构建网络德育教育体系,首先提高广大教师的网络素质,它是促使农村初中生健康人格形成的重要条件。在信息社会中,一名高素质的教育工作者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对信息和网络积极认同,深入了解且有良好的悟性,能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管理、运用,实现最优化的教育效果,能通过网络与学生、学生家长交流,才能在浓郁的现代信息技术氛围中,在潜移默化的教育环境中实现引导和教育学生网络文化的目的。为此学校开展了提高教师网络素质的培训活动,在教师网络意识、政治意识、民族意识、国际意识等方面加强学习。同时,再辅以网络技术的培训,切实提高教师在网络环境下开展德育教育的能力和水平。要求教师注重自身的师德修养,以良好的师德和人格魅力、深厚的专业知识教育和启迪学生,努力在学生心目中树立教师良好的形象与威望,以塑造孩子良好的行为规范,提高学生的道德能力水平,促使其健康人格的形成。
  策略之二: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优化网络育人环境,提倡学生健康上网
  网络给现有的法律法规、道德规范和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同时也给学校的德育工作提供了新的便利和契机。我们在加强信息道德教育,引导网上行为规范的同时,要努力探索学校德育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拓展学校德育的新渠道、新空间。目前适合青少年的信息网站还很少,各个站点的内容更新较慢,而且有关信息网络管理的法律法规尚未健全的情况下,因此我们着力加强校园网文化建设。利用学校的网站建设,开辟学生的学习园地,班级主页等,充分发挥学校多媒体教室和电子阅览室的作用,拓展学生的视野。充分利用苏州市网上家长学校,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和联系。开设了网络德育课,培养学生健康文明的上网意识;引导学生正确识别网络信息中的“垃圾”,合理使用电脑游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伦理标准,杜绝不文明网上行为。
  策略之三:围绕德育教育目标,开展德育适应网络的研究,建立网络德育教育新目标
  在构建网络德育教育体系时,根据农村初中学生的特点,建立了以培养学生能自己做主、自己负责、自己管理的“三自”道德教育目标。在发挥传统德育教育优点的同时自觉摒弃了他律道德的教育目标和方法,着重培养农村初中生的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
  面对网络时代的挑战,如何围绕网络德育教育新目标,根据农村初中生健康人格形成特点和规律,帮助学生成功地、批判性地评价信息,履行与信息和信息技术相关的符合伦理道德的行为规范?学校建立了在校长的领导下,德育办具体负责,以思想政治课教师、班主任和团、队为主体,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学校对每个教师都提出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使教师树立关心学生人格健康的意识,促使网络德育教育新目标的实现。
  策略之四:进行网络德育教育模式创新,充分发挥教师作用,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面对网络信息时代,对农村初中生的思想教育模式必须创新,实现由单一封闭的说教模式向多元开放的教育模式转变。如利用网络开展网上祭扫烈士墓的活动,不仅节约了教育成本,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和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对教学活动与学生交流和对学生学习进行指导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将信息意识传递给学生,教师的行为示范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认识到:虚拟网络环境下的“对话”营造了一个平等、开放、自主的学习环境,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民主意识和展现学生真实的自我是十分有利的。因而,有效地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正确、合理地利用虚拟环境给农村初中学生身心发展带来的积极因素,避免其负面影响是促进农村初中学生人格健康、和谐发展的关键。对此,学校课题组在真实的教学环境中和虚拟的网络环境中频繁地再现教师的角色和行为,以统一的视角考虑初中阶段的学习和辅导策略,顺利地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不是简单地出一个任务,让学生自己去搞“研究”,而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差异设计不同的任务,当好任务的设计者。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又充当了学习的参与者、信息(知识)的咨询者、关系的协调者和情感的支持者角色。当学生完成了任务后,教师又成了成果的评价者。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真正起到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加强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使学生学到了新知,培养了能力,又锻炼了意志,体验到求知的艰辛与乐趣以及成功带来的喜悦,促使他们的人格健康、和谐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瞿葆奎主编.中国教育研究新进展·2000.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第一版
   [2]王大磊,王海莹.网络德育创新之路.网络科技时代,2007(4)
其他文献
《山西省信息化条例》立法论征会在太原召开。山西省经信委副主任朱鹏就《条例》制定的背景、目的、原则、起草过程、制定依据,以及拟解决的重点叫题等六方面做了简要说明。
1988年在爱丁堡召开的世界医学教育高峰会议建议:在医学教育上采取行动,缩减“说教式”教学的时数,在医学教育各阶段引进“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这种方法起源于1968年Weed提出
毕业后再教育是培养和造就高水平医学检验人才的重要渠道,是提高检验质量。发展我国医学检验科学技术的战略措施。落到实处。造就一支医德高尚、素质优秀、技术精湛的医学检验
一、综合课的实践策略课程生成性原则——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课程开发的过程。综合课的学习内容不是教师在课程实施前预设的,而是在教师指导下师生共同构建的。
本文将各种不同的经济体系用产权配置的模式加以定位,从而形成社会国家各种主要的经济改革策略,并用这一构架来分析我国的经济改革与产权重构.在中国的产权改革路径中,对于国
12月3日,第三届公安院校特色建设论坛暨铁道警察学院建校68周年发展研讨会在铁道警察学院举行,论坛主题为"加强公安院校政治建设,努力培养新时代人民公安事业的优秀建设者和
[案例事件][片段一]抓住闪动的火花,燃起探究的火焰“9月14日黄石电视台《新起点》儿童成长节目.摄制组来我班摄制节目啦!”我把这个消息在班上宣布后,学生们群情沸腾,眼睛里闪烁
在旅游景点,电子门票取代纸质门票;交通运输中,每辆车都通过卫星定位互联,实现实时监控和调度;在智慧城市,地下管道的细小变化都在监控中心的掌握中……新的物联网信息技术为
4月5日,第十七届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简称“西洽会”)在陕西省西安市开幕。作为主办单位之一,山西省派出由省政府、10个市政府及29家企业组成的代表团参会。
微生物学检验技术是一门对实践要求很高的专业课,其内容多、准备工作繁琐。通过数期检验专业的教学工作,我们体会到,要保证实验课的教学质量,就必须在预实验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