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19年,一个叫布莱恩特的商人,受中国生意伙伴之邀参加高档宴席,令他特惊讶的是,餐桌上看不见整块的肉,也看不见整只的家禽,食材多被切成小块,于是,他称这些中国菜为“杂碎”(CHOP SUEY),“杂碎”一词由此风行
《来份杂碎》不是食谱,而是一本有趣的书,讲中餐在美国的文化史。这里的杂碎,无关粗话,是中餐的美国名字,即CHOP SUEY。顾名思义,雜,就是杂糅,涵盖海陆空各种食材,碎,是说形态,把食材切割成小份,或丝或丁,不是烤全羊,也不是圣诞火鸡。
1784年,美国“皇后号”由纽约驶往广州,开启首次中国之旅。美国人来中国,是谈生意,本着务实态度。船长塞缪尔·肖,满满当当载着一船人参,一心卖个好价钱,顺便再搞点丝绸、茶叶、瓷器回去,两头儿赚。彼时的北美新大陆,经过一百多年发展,扫清了种种障碍,摆脱英国人的束缚,又逢工业革命洗礼,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冒险家、庄园主、大工厂老板,个个野心勃勃。再看中国这边厢,千载犹行秦法制,朝代更迭到清,换汤不换药,所谓康乾盛世,其实是固步自封,看不到外面世界变化,仍旧做着天朝上国的酣梦。
老肖来做生意,饮食起居从简,日常吃的仍是西餐,但耳濡目染,广州城内外的吃食,比如肠粉,烧腊,猫火锅什么的,即便没尝过也见过,形成了美国人对中国饮食的初步印象:吃猫,吃狗,吃老鼠。老肖在华期间,他的英国盟友,东印度公司高管,曾宴请他和法国商人,席间虽是欧洲菜品,但全部由中国厨师主厨。不久后,老肖卖光人参就打道回府了,中餐并未在美国人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美国人对中餐的接触,虽是浅尝但并未辄止。1819年,出现了美国人品尝中国菜的首次文献记载,一个叫布莱恩特的商人,受中国生意伙伴之邀,参加高档宴席。此次宴席,不同旧日街边摊,鱼翅、燕窝、海参应有尽有,令布莱恩特惊讶的是,餐桌上看不见整块的肉,也看不见整只的家禽,食材多被切成小块,于是,他称这些中国菜为“杂碎”(CHOP SUEY),“杂碎”一词由此风行。1842年,美国大使顾盛前往中国,此君立下誓言,不惜任何代价,也要与中国签订通商协议,哪怕是必须在中国宴席上品尝“杂碎”。
在满清皇室眼中,顾盛来自“蛮夷之邦”,自然是“蛮夷之人”,但此一时彼一时,鸦片战争后,领教了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态度有所转变:虽瞧不上,却也害怕,反过来说也成立,虽害怕,却也还是打心眼里瞧不上。
当时的中国和美国,可称一个最老气横秋,一个最年轻气盛,双方一交手,胜负立判,《望厦条约》出炉。在签约仪式后的晚宴上,中方备了一百多道菜,从甜点、肉类到汤羹,应有尽有,其中的重头戏是燕窝、海参和猪巧舌。席间,中国人为表示礼貌,频频使筷子给美国人夹菜,这对于注重私人空间的老美,多少有点尴尬,不过刚签完协议,他们也只好入乡随俗,把猪舌头塞进嘴里,大嚼特嚼。这大概是中国人吃了大亏后,歪打正着、微不足道的一点“报复”。
那时来华的老美,大致分两拨,一拨是商人及其家属,另一拨是特派到中国的政府官员。这两拨人,一拨为生意,一拨为国家利益,各有各忙,中华美食如何博大精深,想必也无暇品味,大家的心思不在美食上。再加上受偏见影响,以为中国人都是食猫肉,吃老鼠的重口味,更是避之唯恐不及。美国大众对“中餐”的广泛接触,不在中国本土,在美国的唐人街。
《望厦条约》进一步改变了中国闭关锁国的状态,让3亿廉价劳工的大门,对美国敞开。一批批华人移民北美,海外谋生,对于那些没权没势没背景懂几句洋泾浜英语又不甘做苦力的人,开餐馆是个不错的选择。中餐风行美国,肇始于此。然而,读完《来份杂碎》,我发现老美在华人街吃到的,根本不是地道的中餐,橘生于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中餐到了美国,还真就成了“杂碎”。
原因并不复杂,华人在美开餐馆,客源无非两个:一个是在美务工的华人同胞,这些人对于一日三餐,没啥高层次追求,但求果腹而已,所以,饭店老板无需精心烹制,马马虎虎即可;第二个客源是当地的美国人,他们光顾中餐馆,就是尝个新鲜,这更是给了饭店老板很大的发挥空间,他可以投其所好,把辣的做成酸的,把咸的做成甜的,把中餐做成西餐,或者直接忽悠,把残羹剩饭回锅一炒,端上桌来,老美不明就里,吃得不亦乐乎,还美其名曰“杂碎”,以为自己吃的是正宗“中华料理”。《费城问询报》曾报道,“杂碎”在美国风行,源自旧金山发现金矿不久,当时,一群白人矿工听了中国人吃老鼠的传闻,决定去中餐馆亲身验证,当他们到达饭店,店长已准备打烊,为避免麻烦,让厨师把上一拨客人的剩饭剩菜,倒在一起翻炒,并加入作料,结果大受欢迎,他们问这道菜叫啥名字,店长说:叫“乞丐饭”,白人矿工听不懂,遂称之为“杂碎”。
如《费城问询报》所说,杂碎的起源是一个天大的笑话,是一种饮食文化对另一种饮食文化的最大嘲讽。
其后,1896年李鸿章访美,1972年尼克松访华,掀起两次中餐热潮,这之间,相隔76个年头,沧海桑田,时移世易,主宾换位,一言难尽。而自1784年美国皇后号抵达广州至今,已是232个年头,两个多世纪的光阴里,吃不透的东西太多,又岂止一碗杂碎。
《来份杂碎》
作者:安德鲁·科伊
出版社:北京时代文化书局
出版日期:2016年2月1日
《来份杂碎》不是食谱,而是一本有趣的书,讲中餐在美国的文化史。这里的杂碎,无关粗话,是中餐的美国名字,即CHOP SUEY。顾名思义,雜,就是杂糅,涵盖海陆空各种食材,碎,是说形态,把食材切割成小份,或丝或丁,不是烤全羊,也不是圣诞火鸡。
1784年,美国“皇后号”由纽约驶往广州,开启首次中国之旅。美国人来中国,是谈生意,本着务实态度。船长塞缪尔·肖,满满当当载着一船人参,一心卖个好价钱,顺便再搞点丝绸、茶叶、瓷器回去,两头儿赚。彼时的北美新大陆,经过一百多年发展,扫清了种种障碍,摆脱英国人的束缚,又逢工业革命洗礼,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冒险家、庄园主、大工厂老板,个个野心勃勃。再看中国这边厢,千载犹行秦法制,朝代更迭到清,换汤不换药,所谓康乾盛世,其实是固步自封,看不到外面世界变化,仍旧做着天朝上国的酣梦。
老肖来做生意,饮食起居从简,日常吃的仍是西餐,但耳濡目染,广州城内外的吃食,比如肠粉,烧腊,猫火锅什么的,即便没尝过也见过,形成了美国人对中国饮食的初步印象:吃猫,吃狗,吃老鼠。老肖在华期间,他的英国盟友,东印度公司高管,曾宴请他和法国商人,席间虽是欧洲菜品,但全部由中国厨师主厨。不久后,老肖卖光人参就打道回府了,中餐并未在美国人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美国人对中餐的接触,虽是浅尝但并未辄止。1819年,出现了美国人品尝中国菜的首次文献记载,一个叫布莱恩特的商人,受中国生意伙伴之邀,参加高档宴席。此次宴席,不同旧日街边摊,鱼翅、燕窝、海参应有尽有,令布莱恩特惊讶的是,餐桌上看不见整块的肉,也看不见整只的家禽,食材多被切成小块,于是,他称这些中国菜为“杂碎”(CHOP SUEY),“杂碎”一词由此风行。1842年,美国大使顾盛前往中国,此君立下誓言,不惜任何代价,也要与中国签订通商协议,哪怕是必须在中国宴席上品尝“杂碎”。
在满清皇室眼中,顾盛来自“蛮夷之邦”,自然是“蛮夷之人”,但此一时彼一时,鸦片战争后,领教了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态度有所转变:虽瞧不上,却也害怕,反过来说也成立,虽害怕,却也还是打心眼里瞧不上。
当时的中国和美国,可称一个最老气横秋,一个最年轻气盛,双方一交手,胜负立判,《望厦条约》出炉。在签约仪式后的晚宴上,中方备了一百多道菜,从甜点、肉类到汤羹,应有尽有,其中的重头戏是燕窝、海参和猪巧舌。席间,中国人为表示礼貌,频频使筷子给美国人夹菜,这对于注重私人空间的老美,多少有点尴尬,不过刚签完协议,他们也只好入乡随俗,把猪舌头塞进嘴里,大嚼特嚼。这大概是中国人吃了大亏后,歪打正着、微不足道的一点“报复”。
那时来华的老美,大致分两拨,一拨是商人及其家属,另一拨是特派到中国的政府官员。这两拨人,一拨为生意,一拨为国家利益,各有各忙,中华美食如何博大精深,想必也无暇品味,大家的心思不在美食上。再加上受偏见影响,以为中国人都是食猫肉,吃老鼠的重口味,更是避之唯恐不及。美国大众对“中餐”的广泛接触,不在中国本土,在美国的唐人街。
《望厦条约》进一步改变了中国闭关锁国的状态,让3亿廉价劳工的大门,对美国敞开。一批批华人移民北美,海外谋生,对于那些没权没势没背景懂几句洋泾浜英语又不甘做苦力的人,开餐馆是个不错的选择。中餐风行美国,肇始于此。然而,读完《来份杂碎》,我发现老美在华人街吃到的,根本不是地道的中餐,橘生于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中餐到了美国,还真就成了“杂碎”。
原因并不复杂,华人在美开餐馆,客源无非两个:一个是在美务工的华人同胞,这些人对于一日三餐,没啥高层次追求,但求果腹而已,所以,饭店老板无需精心烹制,马马虎虎即可;第二个客源是当地的美国人,他们光顾中餐馆,就是尝个新鲜,这更是给了饭店老板很大的发挥空间,他可以投其所好,把辣的做成酸的,把咸的做成甜的,把中餐做成西餐,或者直接忽悠,把残羹剩饭回锅一炒,端上桌来,老美不明就里,吃得不亦乐乎,还美其名曰“杂碎”,以为自己吃的是正宗“中华料理”。《费城问询报》曾报道,“杂碎”在美国风行,源自旧金山发现金矿不久,当时,一群白人矿工听了中国人吃老鼠的传闻,决定去中餐馆亲身验证,当他们到达饭店,店长已准备打烊,为避免麻烦,让厨师把上一拨客人的剩饭剩菜,倒在一起翻炒,并加入作料,结果大受欢迎,他们问这道菜叫啥名字,店长说:叫“乞丐饭”,白人矿工听不懂,遂称之为“杂碎”。
如《费城问询报》所说,杂碎的起源是一个天大的笑话,是一种饮食文化对另一种饮食文化的最大嘲讽。
其后,1896年李鸿章访美,1972年尼克松访华,掀起两次中餐热潮,这之间,相隔76个年头,沧海桑田,时移世易,主宾换位,一言难尽。而自1784年美国皇后号抵达广州至今,已是232个年头,两个多世纪的光阴里,吃不透的东西太多,又岂止一碗杂碎。
《来份杂碎》
作者:安德鲁·科伊
出版社:北京时代文化书局
出版日期:2016年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