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鹰人的湖上守望

来源 :山东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js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茭草青青野水明,小船满载鸬鹚行。
  鸬鹚敛翼欲下水,只待渔翁口里声。
  船头一声鱼魄散,哑哑齐下波光乱。
  中有雄者逢大鱼,吞却一半余一半。
  这首明末诗人吴嘉纪的《捉鱼行》把鱼鹰捕鱼的过程描写得活灵活现。明代如此,现在依然如此。古诗词中提到的鸬鹚,就是大家俗称的鱼鹰。微山湖的渔民放鹰捕鱼已有数百年历史,湖上约有300余名放鹰人,微山岛上也有60余人,多出自沿袭鱼鹰捕鱼这一古老技艺的放鹰家族。
  吕高燕,就是微山湖上的一名放鹰人。小的时候,他就跟父亲习得放鹰捕鱼的本领,五十岁的年纪,跟鱼鹰朝夕相处已有近40年。他以鱼鹰为伴、以渔为生,风风雨雨,不离不弃,固守着古老传统的鱼鹰捕捞方式。
  作为微山湖微山岛吕庄吕氏放鹰第7代放鹰人,我与其相识、相知缘于2009年一次摄影活动中的偶遇。此后,每年不同季节我都要拍摄他的渔鹰捕鱼及鹰艺表演,至今达10年之久。作为好友,也目睹了他从一名湖上渔猎的放鹰人,逐渐转变成鱼鹰文化的表演艺人,实现了当代经济多元化背景下对于古老渔湖生活文化的坚守。
  作为微山湖上为数不多的放鹰传承人,提到鱼鹰捕鱼,吕高燕说:“我们大半辈子漂泊在这湖上,从没离开过湖,没离开过鱼鹰,鱼鹰养活了我们的家人,我们和鱼鹰有难以割舍的感情!”其实,牧鹰捕鱼是非常艰苦和危险的活儿,每到捕鱼季,他往往早上5点进湖,晚上5点多回家,划着小船不停地追赶鱼鹰,经常累得衣服来不及脱,人就睡着了。数九寒天,刺骨湖风吹在脸上像针扎一样,面部和手脚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冻伤。遇到恶劣天氣不能返回就在湖中过夜。
  在经济多样化发展的今天,微山湖上的放鹰人后代子女多数不愿从事这种又脏又累、收入并不丰厚的行业,这一极富特色的渔猎生活文化形式也正濒临消失,引发文化学者的担忧。现在这个季节,湖边所能看到的鱼鹰捕鱼,已是为发掘和保护渔湖文化的旅游表演项目。
  吕高燕也由原来的放鹰人,逐渐成为了保留旅游景点上一个专业的鱼鹰表演者。来到“微山湖鹰文化摄影基地”,可以欣赏到这样的场景:放鹰人把满载鱼鹰的鹰排子划出荷塘苇荡,然后用一根特制的木杆,把鱼鹰从鹰架子上一只一只挑起来放入水中,口中不断吆喝出各种咒语般的口令,配合着木杆敲击船身发出的不同节奏的声响,湖上立刻热闹而忙碌:
  鹰,下水、入水,逐鱼、叼鱼;
  人,左抓、右抛,抓鹰、抢鱼。
  这时的吕高燕像极了一位“高手”,抄起杆头缠有网兜的长杆,迅速将鹰捞到船上,一手掰开鹰嘴,一手轻搦鹰嗉,动作干净利索,似信手般寻常。于是,一条或大或小的湖鱼就会被吐进船舱里,偶见那闪耀阳光的金鳞红尾的大鱼现身船舱,便引观者惊呼或赞叹……
  这种仪式感极强的传统文化活动表演,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看、摄影。游客络绎不绝,从最初每天接待的几十人、几百人,到现在旅游旺季的几千人。面对日益红火的表演市场,吕高燕说起将来的打算,他希望微山湖的“鱼鹰捕鱼”能申报非遗项目,以将这个古老的捕鱼方式保留传承下去。
  (编辑/张媛媛)
其他文献
济南城的夜,是什么样子的?  最令“老济南”难以忘怀的,大概是大观园相声院子里传来的叫好声;最令“居家男女”回味无穷的,大概是各大夜市卖场物美价廉的小商品;最令“资深吃货”无法拒绝的,自然是扎啤和串子。霓虹灯闪,车水马龙,万家灯火,是济南城最温柔最朦胧的样子。  而夜市,却是一个城市最具烟火气息的地方。夜幕降临之时,夜市上汇聚了整个城市的“夜猫子”,他们谈天说地,快意人生,这里便成为了中国的“深夜
期刊
进入三伏的济南,高温难耐,烈日照在空旷的训练场上,闷热无比,即便什么都不做,已经让你感受到头皮发麻,汗流浹背。但在我们身边,总有一些人依然坚守在高温炙烤的岗位上,为维护我们的正常生活秩序尽职尽责。  我们的特战官兵就是其中一员,他们冒着酷暑,在训练场苦练技能,只为实战来临时,能够随时应战。他们挑战极限,他们渴望荣光,每一次声嘶力竭地呐喊,每一次顶着烈日的冲刺,每一次肌肉酸胀……都见证着他们的点滴蜕
期刊
“大美北宋镇,千年古乡村,满坡织锦秀,蓝天浮白云……”这首节奏动感的《大美北宋》歌曲不仅唱出了北宋人心底的家乡味道,也唱出了家乡人对北宋镇的热爱。  黄河滩变身“金河滩”  初冬时节,“金河滩”田园综合体内主要道路正在进行罩面工程,一辆辆运输沥青的车辆忙得热火朝天。“公路建成以后,打通万亩林场和国际慢城之间的通道,交通运输更加便利,为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提供交通便利。”利津县北宋镇党委书记陈善泽介绍
期刊
春回大地,齐鲁大地一派春耕春播春管的繁忙景象。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农民不误农时、抢抓农时忙春耕,为夏粮丰收播种希望。与往年不同,今年的春耕春播春管科技化和信息化凸显,一幅科技底色的“智绘”春耕图正在齐鲁大地的乡村田野上摊开。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虽然突发的疫情给今年春耕备耕带来了诸多挑战,但春光不等人,全省春耕春播春管已在齐鲁大地拉开序幕,齐鲁乡间一派繁忙,为丰收描摹着底色——  2月19
期刊
“汶水汤汤,行人彭彭……”先秦《载驱》中,汶水滔滔不绝,如今它依然奔流不息。依汶水而兴的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大汶口镇,一直以大汶口文化而闻名,在山东特色小镇的打造中,它又因深厚的文化积淀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而脱颖而出。  明代古石桥 繁华山西街  远近闻名的明石桥北起大汶口镇西南门,南接宁阳县茶棚(堡头)村,全桥65孔,长约220米,是整个大汶河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石桥。桥面由大长石条铺成,条石用扁铁连
期刊
【编者按】  “你是哪种垃圾?”  伴随着来自上海阿姨的灵魂拷问风行网络,探讨多年的垃圾分类问题,终于自“魔都”上海开始正式在中国城市落地。困扰地球已久的塑料灾难和越来越难以消化的城市垃圾,伴随着人们日益觉醒的绿色循环理念,已经具备了推行的客观条件。虽然繁琐的分类标准让上海人手忙脚乱,但是,大家依然在欢快的段子中平静而愉快地接受了这一生活变化。  随着垃圾分类在上海的成功实施,全国各大城市的垃圾分
期刊
散落在渤海海峡的三十二座岛屿,宛如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万顷碧波之上,身处渤海海峡中央的南隍城岛,以其曲折漫长的海岸线、形状各异的海滩球石,还有丰盈肥硕的深海珍品,吸引着每一个向往海岛生活的游客。  南隍城岛是山东省烟台市长岛县最北端的岛屿之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赋予这座岛屿“海上城堡”的美誉。据《清一统志·登州府》记载:“南隍城岛,在蓬莱县北四百余里。南为山东界,北为辽东界,实诸岛脉络之首。”岛屿四
期刊
“琅琊”二字由来甚早,早在《山海经》中,就有此字作为地名出现,并自秦至汉一直沿用。“琅琊”所处的位置在两汉之时不断内迁,西汉时迁至东武,东汉内迁至启阳,于是“琅琊”这个名字就在今临沂的地界留下了。隋朝时,才有了“临沂”这个与沂水相关的地名,并逐渐流传开来,最终取代了“琅琊”这个名字。  “鲁南古城秀,琅琊名士多”,说到临沂,这座拥有悠久历史与美丽风光的文化名城,孕育了书圣王羲之、智圣诸葛亮等历史名
期刊
“卧似一张弓,站似一棵松。不动不摇坐如钟,走路一阵风。南拳和北腿,少林武当功。太极八卦连环掌,中华有神功……”年过古稀的曹茂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荣誉奖章”的获得者,也是山东省武术运动协会副主席。曹茂恩曾任山东省散打队总教练、国家散打队副领队和教练,他不仅培养出15名散打世界冠军、100多名全国冠军,也是竞技体育——散打这一项目发展的亲历者。  与散打结缘  “武术也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
期刊
今夏与家人同游呼伦贝尔大草原,行程中有“两个穿越”:一是沿被老舍先生誉为“天下第一曲水”的莫日格勒河,穿越陈巴尔虎旗腹地最美草原70公里华彩乐段;另一是从中国冷极根河出发,途径莫尔道嘎,穿越大兴安岭原始森林。  让我们感到三生有幸、终生难忘的是,在穿越大兴安岭时,意想不到地遇见了七彩祥云。  沿莫日格勒河的最美草原穿越,是7月3日下午启程,7月4日在一个叫作“撒欢牧场”的地方结束的。这段行程不仅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