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味”让课堂返璞归真

来源 :知识力量·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hyu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味”是语文课堂的灵魂,更是语文教学所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然而,长期以来处于政治附庸地位的语文教育,忽视了语文教学自身的特性和功能,失却了语文教学的本色。语文课也因此远离了感性和激情,迷失在凝重的理性和空洞的说教里。“语文味”的提倡,正是呼唤语文教学本色的回归。
  [关键词]语文味 课堂 语文教学本色 返璞归真
  
  “语文味”是语文课堂的灵魂,更是语文教学所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然而,长期以来处于政治附庸地位的语文教育,忽视了语文教学自身的特性和功能,失却了语文教学的本色。语文课也因此远离了感性和激情,迷失在凝重的理性和空洞的说教里。“语文味”的提倡,正是呼唤语文教学本色的回归。
  一、净化的课堂——酿造“语文味”的前提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语文的政治功能曾经强化到无以复加的程度。语文德育被越来越狭隘化,思想政治教育几乎成了全部内容。而真正体现语文教学特性的文学功能被挤压在狭小的角落,少得可怜的文学教学又多半围绕政治来进行,语言表达没有一丝调和,除了揭露就是批判,缺少溫馨的人情和平和的心态,使学生习惯于用一种绝对对立的眼光看待他人和世界,逐渐变得冷漠、偏狭和刻板。强权和政治使语文成为空壳,失去原味。失去语文味的语文教学必然造成学生思想感情的严重贫血,也因此造成“人文价值、人文底蕴的严重流失”。
  鉴于这种情况,近几年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观,但是我们又不能不看到语文教学陷入另一种误区——本意在于提高学生素质,或者为了丰富课堂内容,大量的非语文元素源源不断地涌进课堂:简略的背景交代变成历史演义;作家作品介绍变成人物掌故。只要课文内容稍有牵连,天文地理都可扯进去,一幅课文插图挂在黑板上,可以滔滔不绝讲解半天,语文教师俨然是博学多才的学者,语文课仿佛成了综合课。为了体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课堂上“为媒体而媒体”,形成声像的轰击,用声像的欣赏代替语言的品味,以屏幕画面代替语言文字创设的意境;为了激发学生语文兴趣,增加教学的生动性和直观性,将语文课堂变成舞台,让老师或学生扮演教材中的某一角色,形式主义的过度表演,完全使语文课“变味”。再加之政治课堂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和人生观教育亦是语文教学的永恒目标,是语文教学必须担当的责任。语文教学实在承担了太多的异样任务,肩负太多重大使命,使我们深切感受到它的无法承受之重。在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的今天,我们发自心底呼吁:不仅要给学生减负,还要给语文课“减负”!给语文课减负,就应该净化语文课堂,将非语文元素请出去。让“语文味”回归课堂,让语文教学成为真正能体现自身特性和功能,拥有自身追求目标的严谨科学的人文学科。
  二、激荡的情感——酿造“语文味”的原料
  随着语文教学中文学功能的强调和突出,文学作品在教材中占有的比重日益增大,文学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重点。因此把握文学特性,注重情感的激发与感染,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提倡“语文味”,就是强调语文课富有情感,要让丰富的情感激荡于课堂。情感的迸发,来自于文学作品本身。古人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那些名篇佳作,之所以传诵不衰,就是饱蘸作者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着作者的心血和生命。他们的情感体验,激起了读者感情上的共鸣,而情感的生发又是理解作品的催化剂。朦胧素淡的清幽,峥嵘崔嵬的奇特,云蒸霞蔚的壮丽,把我们带进诗的意境,令人思接千载,视通万里。那些或可悲可壮,或可亲可爱,或可哀可怨的人物形象,他们一个个走进读者心中,让人去感悟,去思索。
  而我们目前又不能不看到,我们的文学教学大都远离了情感。教师“肢解式”的分析,取代了学生对课文整体感悟,冷静而客观的讲解使作品变得索然无味。在许多教师眼里,文学教材也不过是传授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的文本,不过是考试范围内的内容而已,教师更多想到的是如何将文学作品中的知识点灌给学生,想到的是各种考试可能从哪一方面,哪一段出题,怎样才能使学生拿分或不丢分。因此有些老师甚至模仿考试出题的方法,将活生生的文学作品转化为一道道僵硬死板的标准化试题。所有学生的眼里只有一个“哈姆雷特”,所有的作品只能有一个“中心思想”。难怪有的学生说:“我在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哭了,而老师在讲它时,我却睡着了。”
  确实,我们的语文课,不乏精辟,不乏知识,缺乏的是激情,是感染,缺乏的是“语文味”。现代教学论把语文教学划分为两个领域:认知领域和情感领域。二者相互渗透,互为因果构成一个有机统一体。很显然,我们现行的语文教学因缺乏情感而很难成为一门完整学科的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美的清泉,就不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因此,我们要激发学生语文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水平,必须以多向思维取代单向思维,以学生的感悟代替教师冷静的分析,将形象思维和情感体验与抽象思维有机结合。同时,教师的情感投入是至关重要的。很难想象一个感情内敛,表情僵硬,语言干瘪的语文老师能够出色地上好一堂语文课。语文教学需要激情,需要全身心的投入;语文教学需要诗意,需要洋溢浪漫主义情怀。语文教师必是一个感情丰富并学会“煽情”的人。他能够准确抓住教材的情感点和学生的情感点,并在二者之间架设一座桥梁,使学生在激荡的情感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激励;使他们在高昂的情绪中,产生想象和顿悟。从而产生和谐共振的“增力效应”,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震撼的美感——酿造“语文味”的结晶
  人文精神在语文教学领域的日益渗透与舒张,审美教育也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更显重要。这里既有进入语文课文范围内的五光十色 、多彩多姿的审美形态和审美范畴,也有语文独有的语文美。如汉语言的音乐美,汉字的形美、意美,文章的结构美、意蕴美,文学作品中的形象美。同时,还有充分体现教师教学自由创造的本质力量的教学美。如教学过程美、教师教态美、教学节奏美、教学语言美等。在诸多的美的形态中,文本美和教学语言(表达)美,无疑最能产生震撼力。
  教学语言,作为传输知识信息的载体,不仅是联结教与学的纽带和桥梁,而且是教师传情播情、诱发美感的最主要的手段。教学语言应该是在逻辑语言、科学语言的基础上加以提炼升华而形成的、为浓烈的感情浸泡透了的、形象化的韵律和谐而又优美动听的语言。它能够使教学中经常出现循循善诱、娓娓动听、声情并茂、回味无穷的美学效应。那些僵硬死板的文句、单调而无节奏的语调、冷冰冰毫无感情色彩的词语是绝不会产生美的语言。倘若教师教学时能够做到叙述娓娓动人,丝丝入扣;描写绘形绘色,声情毕肖;说明事实明了,简洁清晰;议论深刻有力,逻辑性强;抒情如出肺腑,亲切感人,那么,学生就能够享受到如临其境、如见其状、如闻其声、如嗅其味的巨大美感。臧克家先生在谈到他当年在中学的教学经验时说,他的教学语言都是“以诗的几乎是疯狂的热情向学生们灌注,尤其是在讲诗的时候,他们的热情被点燃了火,大家在燃烧,感情像一股暖流”。这样的教学语言自然就成为教师馈赠给学生的一种艺术美的享受,使学生在美学氛围中自得神怡,情怀激荡,如嚼橄榄,回味无穷。
  提倡“语文味”,就是要求教师馈赠给学生更多的美的享受。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师首先应是驾驭语言的高手,能自觉铸炼教学语言,同时,对美的教学文本,要积极深入地研究、理解和挖掘。要通过品味语言去体会作品的韵味,感受作品的氛围和意境。只有这样,讲授的时候,才能把遥远的内容讲得亲切而生动,把深奥的道理讲得浅显而易懂,把枯燥的东西讲得有趣而有味。这样的表达,这样的教学语言,才能产生美,才能具有美的震撼。
  “语文味”的提倡,并非是提倡者特意标新立异,它只是用一种很普通很明白的概念,涵盖语文教学的性质特征,并针对语文教学的现状,呼唤语文教学本色的回归。倘若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充满了“语文味”,我们的学生一定能够享受更加广阔而自由的精神空间,一定能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天地里,感受到语文学习的无穷魅力;他们的审美意识和人文素养也一定会因此获得极大的提高。
  (作者单位:福建省南安市第一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高校院系是高校科学研究的重要单位,高校科学研究丰硕成果的重要性要求高校院系必须要重视和加强院系的科研档案工作。研究高校院系科研档案的构成与管理工作的制度与要求,分析高校院系科研档案及其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加强高校院系科研档案工作的建设,搞好高校院系科研档案工作,充分发挥高校院系科研档案的重要价值,建设一支高水平的科研档案管理工作队伍,是高校“创世界一流大学”和深入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保障。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食品领域中的诚信缺失对中学生的影响,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就如何在中学生中进行诚信教育做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诚信缺失 《经济生活》 诚信教育 启示    2011年4月份央视报道,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生产馒头的分公司自今年1月以来,违法生产、销售掺有违禁添加剂“柠檬黄”的“染色馒头”83716袋,共计334864只,价值20多万元,并进入了上海知名的华联、联华等多家超
期刊
[摘要]對于语文教学来说,关于写作教学的研究和实践,要相对滞后于阅读、综合性学习等方面的课堂教学,近期,笔者对写作教学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且取得了较好的收效:一是写鼓励性、人性化、私人对话式的评语,激发起学生对写作的信心和兴趣;二是给学生读自己的作品,讲自己的写作经历,使学生认识到写作是一件很有意义、很有趣味的事情;三是组织学生编选作品集,体验作品发表的快乐,养成作文修改的习惯。  [关键词]写作
期刊
[摘要]1.尊重是和谐师生关系的前奏;宽容是和谐师生关系的需要;2.平等是和谐师生关系的有效手段;3.赞美是和谐师生关系的调和剂;4.宽容是和谐师生关系的需要;5.关爱是和谐师生关系的根本。  [关键词]和谐师生关系 尊重 平等 赞美 宽容 关爱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学校不再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渠道,教师不在是知识的垄断者。学生不再把老师当作神圣者,这就需要老师放下高高在上的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我在已有信息技术水平的基础上,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就运用信息技术,开发小学数学课程资源,探索小学学科教学内容整合的方法,作了一点初步的尝试。  一、创设一种虚拟的现实生活情境   皮亚杰认为,小学生认知发展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此时的儿童认知结构虽具有抽象概念,能进行
期刊
[摘要]青年人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青年人的教育事关民族的荣、辱、兴、衰。他们能否健康地成长,直接关系着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影响中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首先,国家的法制教育是中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保障。其次,社会环境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关键。再次,学校教育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最后,家庭教育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起促进作用。探究影响中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因素,有利于调动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对
期刊
古代书籍没有标点符号,诵读时根据文意所作的停顿,或在古书上按停顿加的圈点,就叫“断句”(文言文斷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 如果不了解这些就会闹笑话,甚至还会出大错。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说二》曾记载了这样的一个故事,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一足,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尧曰:‘夔一而足矣。’使为乐正。故君子曰:‘夔有一,足也,’非有一足也。”说的是,鲁哀公因
期刊
[摘要]美术教育在树立高尚人格及提高道德素质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把德育寓于美术教学之中,把教书和育人结合起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树立正确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和情操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美术教育 德育 美育 审美     教书育人,德育为先,教书重在育人。“教育就是对人的社会改造”,这是教育最根本的意义。经常有
期刊
天下的父母都盼望自己的子女将来能够成才,然而有的父母能够如愿以偿,有的父母的愿望则成为泡影。这其中的原因固然有多种多样,但最重要的是有些做父母的忽视了幼儿和少年的养成教育。什么是养成教育?养成教育是培养幼儿和青少年养成良好习惯和品质的教育实践活动。何为习惯?习惯是人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养成教育是培养青少年良好习惯的必经之路,是塑造完美人格的重要手段,是通向成
期刊
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也是语文课堂的主旨所在。每篇文章都充盈着作者的真情感悟,我们对作品的理解与体会,是作者情感活动的外溢和升华。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紧扣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恰如其分地引领学生,用激情导入叩击语文課堂的情感大门,用真情品读掀起语文课堂的情感涟漪,用深情诵读呼唤语文课堂的情感升华。从而实现师生与文本及作者之间情感的相互交融。  一、用激情导入叩击语文课堂的情感大门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
期刊